帝国吃相(校对)第1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3/1072

  而赵擎这次带来的羊毛有粗有细,其中只有三种足够柔软可以用来织毛衣,但陈旭还是决定无论粗细都先纺成毛线,织不成毛衣到时候可以织成毛毯,也算是没有浪费材料,不然丢了就是实在是太可惜了,这些羊毛基本上可以断定是从西北很远的地方弄回来的。
  几个妇女果然手脚都很勤快,第二天下午便陆续都把纺好的毛线送了过来,粗羊毛纺的线比较粗,细软的羊毛纺的细一些,陈旭打开几米看了一下,粗细比较均匀,虽然略显粗糙颜色单调、但韧性非常好,不容易扯断,完全达到了期望和要求,于是陈旭很高兴的每人给了二十钱,几个妇女便喜滋滋的回去了。
  一百多斤毛线虽然体量比原毛小了无数倍,但还是装了两大筐,陈旭也已经收拾好了要带回家的东西,瓶瓶罐罐和两大筐各种颜色的矿石,还有几颗大野山参和许多做菜用的辛香料,一箱水晶,还有打磨工具、糖果、稻米、高粱、葡萄酒和葡萄醋等乱七八糟的装了七八筐,雇了四匹马驮上货物,然后让刘坡带着两个猎户跟着押送,这才和虞无涯一起离开清河镇回小河村。
  如今农忙结束,学校也已经放寒假,孩子们都要回家帮忙准备冬天的柴火,小河村的八个孩子早十天就已经回家帮忙去了,而且糖酒工坊最后一批葡萄酒也已经酿造结束,全部都送去了山洞储藏,熬糖还可以继续一段时间,但如今十里八村的乡民都基本没空上山采摘野果了,在几个亭长的反复督促下加紧修建暖炕,还有些房间太过破旧的无法避寒的,陈旭也让村正负责组织人手帮忙把房子修葺一下,以保证所有人能够安全的度过冬天。
  所有能做的陈旭都已经做了,至于最后是什么样子只能看老天爷的眼色。
  驮马一路叮叮当当,这二十里山路陈旭早就已经走得滚瓜烂熟了,如今即便是闭着眼睛,也清楚的知道什么地方抬腿,什么地方拐弯。
  秋意阑珊,层林尽染,漫山遍野都是红黄交错的颜色。
  山柿子树叶早已落光,枝头上挂满了一颗颗红通通的柿子,美丽的野鸟在山林树枝间飞舞,在那山脊之上,时不时传来猴子的打闹嬉戏,这些猴子有时候还会跳到路上来,对着过往的人丢石头和野果。
  “哐~”走在最前面的猎户猛敲了一下铜锣,顿时山林之中如同被捅了一杆的马蜂窝,成百上千的飞鸟轰然惊起往四面八方而去,山腰上叽叽打闹的猴群也吓的四散而逃,很快山岭之间一片寂寞,只听得见嘚嘚马蹄声和打响鼻的声音。
  陈旭从沉思中惊醒过来,望着前方连绵起伏的大山叹了口气。
  自己看到的大秦,和后世仅仅凭借几捆竹木简牍了解的大秦决然不太一样,偌大一个大秦帝国,难道就是那小小几捆云梦秦简就能记录的吗,那被后世诟病数千年的苛刻秦律真的就是他崩塌的原因吗?秦始皇到底长什么样子?是不是个胖子?史记记录的秦史到底又有几分可信……
  “兄长~”一声稚嫩而熟悉的喊声再次将他从遐想中惊醒,他凝神才发现已经走到了自己家门口。
  杏儿正牵着牛小春一脸兴奋的跳着欢呼,母亲陈姜氏也满脸温柔的站在门口迎接,几个月衣食无忧的生活之后,她的身上也开始慢慢出现了一些这个年龄的女人该有的成熟和色彩,那一抹凄苦早已消失在幸福和喜悦之中。
  “旭哥儿旭哥儿,你可总算回来了!”陈旭下马打完招呼还没来得及进屋,牛大石便一脸焦急的跑过来。
  “咦,你脸上怎么回事?”陈旭看着牛大石脸上一块被擦伤的痕迹惊讶的问。
  “前天砌房子的时候土砖掉下来差点儿就砸我头上了!”牛大石解释说。
  “怎么回事,墙倒了?”陈旭紧张的问。
  “不是不是,是制作的土砖太重了,墙砌到一半太高了,一下没把土砖举上去掉下来了,如果不是我舅拉我一把,今天你就见不到我了!”牛大石赶紧说。
  陈旭松了一口气说:“走吧,去看看砌成什么样子了!”
  其实牛大石的新房子的位置就距离陈旭的房子不过三十米,不过中间隔了一片竹子,两家人基本上看不见,转过竹林,果然看到一个半拉子工程。
  这个房子的位置还是陈旭上次帮牛大石选的,地势比较高,而且同样垫高了一尺地基,基脚也是用大块的卵石砌起来一尺才在上面砌的土砖,就和后世农村的土砖房的构造一模一样。
  因为牛大石家的房子设计的稍小一些,一排三间房子,每间大概有十个平米,看起来非常狭小,但比起以前狭小潮湿的茅草屋来说,完全就是平房和别墅的区别。
  七八天前开始修建的时候陈旭回来过一次,已经指导预留了修建火炕的地方,按照陈旭的猜测早就应该修好了才对,没想到竟然连墙壁都还没砌完。
  地上到处都摆放着横七竖八的大块泥砖,其中还有几块断裂摔碎,田二壮和田宝两人一个在递砖一个在砌墙,看起来非常的费力而且辛苦,牛田氏在旁边帮忙和泥巴。
  挨着打过招呼之后陈旭把房间的里里外外挨着看了一遍,因为泥砖大小规整,加上陈旭上次专门叮嘱要交错堆叠,用泥浆粘和,并且墙壁要用垂线和直线一层一层测量,眼下看起来做的还不错,墙壁很平整,没有丝毫倾斜和歪扭的迹象,不用担心砌到一半就倒塌的危险。
  “旭哥儿,这大模拓出来的泥砖一块足有百斤,要举上去极其费力,即便是我二表哥也举不了几块便会手脚酸软。”牛大石跟在后面说。
  “说你笨就是笨,为毛一定要举上去,不会用绳子拉上去吗?”陈旭无语的说。
  “可是这泥砖方方正正,连个孔洞都没有根本就没办法挂啊,我们用藤筐试过,结果一个藤筐用两三次就坏了……”
  陈旭满头黑线的一脚踢在牛大石的屁股上,“没孔就不能栓吗,还用藤筐,你们怎么不用被单呢?”
  “被单……那个……太贵了,一匹布需要二十钱呢……”牛大石蠕动嘴巴小心翼翼的说。
  陈旭彻底服气了,把一块土砖横着放好之后说:“去拿一根粗些的草绳过来!”
  “给!”牛大石很快就递过来一根足有鸡蛋粗细混杂麻皮和粟草的草绳,陈旭对着泥砖比划了一下,在草绳的一头打了一个∞字形的绳套,然后把绳套两边套在泥砖的两头,试着往上提了一下,绳套受力往上收紧就紧紧的将泥砖挂住了。
  “爬上去试试看能不能提上去?”陈旭说。
  “欸!”牛大石虽然很怀疑这么简单一个绳套能不能将泥砖挂住,但看陈旭这么胸有成竹,还是顺着一架竹梯爬上近两米高的墙上,等陈旭把绳子丢上来之后,往手心吐了一口唾沫搓了几下之后深吸一口气将绳子提了起来,然后就看到泥砖挂在绳子下面悬在空中摇摆,根本就没有半分掉下去的迹象。
  牛大石放心之后吭哧吭哧的两手交换,很快就把一大块泥砖扯上去放在了墙上。
  其实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方法,这种看似简单的绳套不说是一块土砖,就是十多块红砖叠在一起也能挂住,其实原理非常简单,就是靠摩擦力和绳套往内收的挤压力,只要绳子足够结实粗糙,几百斤的东西也能吊住,之所以牛大石等人没有找到方法,就是因为在这个时代砖头的应用范围非常小,特别是这种偏僻的农村,人们修房子都是用竹木和泥巴,根本就没见过砖头。
  解决了牛大石的难题之后,陈旭又回家骑着马去村里挨着转了一圈,一是和村民打个招呼表示自己回来了,另一个就是顺便检查了各家各户土炕的修建进度。
  一圈下来陈旭也松了一口气,因为提前备制了泥砖,又有镇上的篾匠提供制作烟囱和隔热板的方法,如今家家户户都已经开始制作土炕了,有些动作快的已经完成,还有几家打算顺便把房子也用土砖改造和修葺一下,因此整个小河村都在大搞建设,看起来热闹非凡,所过之处都是忙碌的景象,每个人看见他,脸上也都喜笑颜开,热情打招呼的同时神情都充满了感激和尊敬。
第226章
独轮车
  陈旭围着自家的房子转了一圈,开始考虑自家房子的改造问题。
  按照进度,明天牛大石的房子就可以上檐木和主梁,然后安装檩条之后就可以用泥巴将房间内外的墙壁敷平整,同时也可以开始修建房间里的土炕,等土炕修好之后烧火熏烤两天,如果没有问题之后就可以用茅草遮盖房顶,然后新房子就算大功告成了。
  陈旭家的情况差不多,不过要略微复杂一些,因为他家的房子已经修好,先要把竹子做的墙壁拆掉,然后再砌砖,而且那样生活住宿也很麻烦,只能暂时一个房间一个房间的改造。
  不过在此之前,先要把还摆放在山脚下的泥砖全部都搬回来,这又是一个超级麻烦的任务,自己这三间房子每间都有二十平米,而且比牛大石的房子高了一米多,需要的土砖整整要多出来三倍不止,一想到这么繁重的任务要落在自己一个不到十五岁的柔弱肩膀之上,陈旭的腿脚都开始打颤。
  早知道如此,老子就不该猴心修这么大的房子,要不然……就把土炕修好算了?
  陈旭郁闷的眉毛都纠结到一起。
  “恩公何事苦恼?”虞无涯跟在旁边疑惑的问。
  陈旭把砖的事说了一遍,虞无涯脸都白了,连连摆手说:“此事难办也,无涯无能为力!”
  “给你做豆渣葱香饼如何?”陈旭勾引说。
  “最近不想吃豆渣饼,塞牙!”虞无涯摇头。
  “香辣虎肉干?”
  “太硬!”
  “豆皮烧排骨?”
  “上火!”
  “五十八度二锅头!”
  “不想……嗯~,二锅头是何物?”虞无涯头摇了一半愣住了,因为这是一个全新的名词,似乎很好吃的样子。
  “二锅头,一种绝世仙酿,比之清河佳酿这种低度的果酒来说,更加甘醇百倍,一口下去天地尽皆入胸怀,有诗云: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此酒说的就是二锅头,葡萄佳酿虽好,但不过是清水罢了,而这二锅头,却是用粮食精心制作,需三蒸三酿才能成功,清澈如泉,醇香无比,嗅之即会迷醉其中……”
  “恩公,这二锅头您……您也能制作出来?”陈旭还没说完,虞无涯已经激动的浑身开始打摆子了,一把抓住陈旭的胳膊双眼白光闪烁。
  “当然,只不过眼下没有时间而已!这么多砖要搬,等我把房子修好估计明年了,等明年……嗯,后年有时间了慢慢弄……”陈旭摇摇头遗憾的说。
  “不……不能等到明年,更不能等到后年,如此绝世佳酿必然要今年做出来!”虞无涯完全无法忍受陈旭的推脱。
  “可是我要修房子以避寒冬,这砖太多……”
  “恩公放心,区区几百块泥砖而已,无涯两天也就搬完了!”虞无涯把衣摆提起来塞进腰带中,挽着袖子就往放泥砖的山脚下跑去。
  秋高气爽,泥砖经过大半个月的晾晒早已干透,为了防止被雨水淋湿,陈旭上次回来便让村民将泥砖整齐的堆在一起,就像一道城墙一样,上面还盖上了茅草,其中陈旭家的最多,足足有四百多块,绵延数十米,看起来蔚为壮观。
  虞无涯虽然被陈旭的二锅头勾引,但此时看到这如同城墙一样的砖头,脸皮也忍不住抖了几下,咬咬牙将上面遮盖的茅草掀开,一手夹起一块就往回走。
  两地相隔足有两百米远,就只搬了一趟,虞无涯额头上竟然有微微的汗水出现,主要是这砖太重了,两块足有两百多斤,换成后世也有五十公斤,这完全就是纯体力活儿,比后世工地上的搬砖工劳动强度要大多了。
  陈旭从房间里拿出来锄头和斧头,开始将暖炕进火口、出火口、出灰口、烟囱等位置先设计弄好,等砖到了就可以先搭建出来。
  不知不觉半个时辰过去,陈旭正哼着小曲儿愉快的干活儿,只听噗通一声,回过头就看见虞无涯浑身汗透的一屁股坐在地上,搬回来的一块泥砖也掉在地上摔成了粉碎。
  “恩公,这二锅头恐怕无涯喝不到了,太累,我实在搬不动了!”虞无涯喘着粗气说。
  陈旭看了一下,泥砖已经搬回来了二十多块,不过看虞无涯的样子的确是坚持不住了。
  虽然陈旭感觉虞无涯有些装累,因为这货推磨一个小时都可以不带停的,不过这砖也的确重,一个小时的时间他自己最多能够搬五块回来就顶天了。
  按照这样搬下去,没个三五天肯定搬不完,而且即便是搬完了估计人也累虚脱了,虞无涯虽然练过武力气大,但也耐不住这样操,而且这货还有伤在身。
  陈旭苦恼起来,可惜家里没牛,要不然弄一架车也可以,不过那是大物件儿,村里人穷的舔糠,自然也是置办不起的。
  陈旭想了许久,终于想到一样小时候在农村曾经很常见的东西。
  独轮车,又叫鸡公车,有些地方也叫羊角车,一个轮子加一个车架,上面做一个简单的木斗或者干脆放一个竹筐就行,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车架比较容易,随便找几根木头就做出来了,唯一不好解决的是轮子,如果不够结实的话估计几趟就会坏,但眼下可以先做一个出来看看效果。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工具这种事一旦完成,就可以大大方便和加快工作的效率。
  于是陈旭让虞无涯先休息一下,自己拿出斧头刀具,摆开木马,找来一根上次做脱粒机剩下来的干透粗木头,这根粗木一直摆在凉棚下面当凳子,似乎也没开裂,可以锯下来当车轮。
  用铜锯吭哧吭哧了十多分钟,从上面锯下来一块厚约半尺的圆砧木,用斧头略微修整了一下,看起来很圆的样子,然后将石磨卸下来,取出那根铜轴和套环,按照套环的大小在砧木中间凿了个小洞,将铜环钉进去之后插入铜轴试着转了一下,发现转动还是挺平顺和灵活。
  轮子有了,接下来就是车架,稍微复杂点儿,但对于已经制作过脱粒机和更加复杂的拉坯机的陈旭来说,这个工作还没困难到让他挠头的地步,在地上用竹棍画了几分钟后,陈旭再次拿起锯子和斧头砍劈切削起来,忙忙碌碌很快太阳下山,随着陈旭的制作,一个奇形怪状只有一个轮子的小车便慢慢出现。
  “恩公,此车只有一个轮子,如何拖拉货物?”虞无涯读书多,自然见识也不低,但他从来就未曾见到过这种只有一个轮子的车,完全想不出来哪个脑残才会做这样的车,特么的放都放不稳,怎么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3/107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