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吃相(校对)第1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3/1072

  “没兴趣!”高尧冷哼一声就准备转身回去。
  “只需要高公子一句话,一年一万钱!”陈旭对着高尧喊。
  高尧脚步一定转过身来,脸上带着疑惑:“什么买卖只要某一句话就能拿到一万钱?”
  也不怪高尧动心,而是一万钱的确是个巨大的数字,换成粮食就是二百五十石,在这个粮食为王的时代,即便是郡尉都无法拒绝这个诱惑,要知道郡尉一年的官秩也才两千石,高尧平日虽然在宛城作威作福看似威风,但要说零花钱还真不太多,有了这笔钱可以潇洒很长时间了。
  “我盘下了那家脚舍准备做一些买卖,但唯恐有府衙官吏和不明身份的人前去兹扰,因此想请高公子做一个保,我们照章纳税,但让人不要随便去打搅,只要高公子答应,这一万钱两个月之后就可以奉上!”
  “三万钱!”高尧思念一转,感觉陈旭这么舍得出钱,一定会做一笔大生意,于是狮子大开口。
  王五和王七两人的脸皮都不由自主的轻轻抽动了一下,而陈旭却不动神色的对王五说:“把你的腰牌给高公子看看!”
  王五言听计从的从衣服里面掏出一块青铜腰牌递给高尧。
  高尧莫名其妙的接过来,看着腰牌上‘通武侯府’四个篆字,顿时脸色大变,翻过来,背面写着一个大大的五字,下面还阴刻着一个印信,是个‘剪’字。
  “你……你们到底是何人?”高尧瞬间有些麻爪,作为郡尉之子,很多东西他还是知道的,比如通武侯就是大将军王贲,而这个剪字又是何意?
  “上将军王翦几个月前来过南阳郡,然后去过一趟清河镇,不知道高公子是否知晓此事?”陈旭脸上带着微笑问。
  “知道……”高尧有些懵逼的点头。
  “呵呵,知道就好,其实这买卖也不是我的,高公子能理解?”
  高尧虽然是纨绔,但并不笨,瞬间便领会了陈旭的意思,然后突然打了一个大大摆子,脸色变得极其扭曲和惊恐,牙齿磕磕着抖出几个字:“理……理解……”。
  王翦可是清楚的知道上次劫持夏粮税一切始末的,而且因为这件事,他爹高焄差点儿就舍子保命把他交给王翦处置了。
  “既然高公子能够理解陈某的难处就最好,三万钱的确有些超出我的能力范围,这样吧,高公子的要求我让王五回咸阳通武侯府通报上将军……”
  “不……不用不用……我……我不要钱了!”高尧脸色苍白的连连摇头。
  “那如何使得,高公子既然开口,该给的还是要给!”陈旭摇摇头对王五说:“明日一早你便返回咸阳,把高公子的要求仔细说与上将军知晓……”
  “陈旭,我……我真的一钱都不要,脚舍的事你……你放心,我一定帮你办好,绝对不会有人前去兹扰,千万不要告知上将军……”
  “那如何使得?”陈旭继续客套。
  “算我求你了!”高尧紧紧的抓住陈旭的胳膊央求,额头的虚汗滚滚而落,陈旭甚至能够从他的眼睛里面看到无尽的恐惧。
  “真的不要?”
  “真的不要!”高尧斩钉截铁的摇头。
  “我觉得你还是要吧,不然我会于心不安!”陈旭略有些遗憾。
  “陈旭,我真的不敢要~”高尧差点儿就哭了。
  好吧,陈旭看着高尧的样子,的确已经快吓到崩溃了,于是松了一口气笑着说:“高公子高风亮节不求回报,旭深深佩服也,那脚舍的事就暂时拜托你了!”
  “放心放心,我一定给你办的妥妥帖帖,绝不会有任何人前去找麻烦!”高尧也松了一口气连连点头。
  “那就好,今日陈某就不打搅了,改日请高公子饮酒作乐!”陈旭挥挥手带着两个彪悍的护卫飘然而去。
  “呼~”等到陈旭三人骑马走的看不到影子了,惊魂未定的高尧这才长吐一口气,此时他才感觉浑身汗淋淋的早已凉透到了脚底板,虚脱的已经快站不住了。
  瞬间他似乎有点儿明白马腾的恐惧了。
  但在惊恐的同时,他对陈旭又多了几分莫名的好奇。
  “我这样做到时候老将军会不会找我麻烦?”回去的路上,陈旭略微忐忑的问王五和王七。
  “里典放心,我们不会告诉上将军的,何况……”王五抬头望天许久,声音略微嘶哑的说,“也不知道上将军的病情如何了,王三他们归去也该回来了吧!”
  陈旭也跟着默然了许久之后说:“吉人自有天相,王老将军一生勇武,平定五国乃是亘古未有的不世功劳,天上的诸神会保佑他的,何况徐福去咸阳快一个月了,无论情况如何他都会写信回来,估计也就是这几天罢,勿要焦虑!”
  接下来陈旭去医馆看望了被救回来的那个工奴,发现竟然醒了过来,虽然气力异常虚弱,但神智还是清醒的,于是留下一些钱币让医士弄些肉羹米汤好好喂养之后去了制茶坊打听水轻柔和虞无涯的消息,结果依然是空跑一趟,只好怏怏不乐的回驿舍休息,准备明天返回清河镇算了。
  “陈里典留步~”就在陈旭三人策马沿街慢慢往回走的时候,突然路上有个文士装扮的年轻人骑在马上冲他打招呼。
  “你是?”陈旭勒马疑惑的问,这个人似乎有些眼熟,但却记不起在哪儿见过了。
  “陈里典,我上次随赵郎君去过一趟清河镇!”青年文士赶紧说。
  “赵擎?”
  “正是正是。”
  陈旭顿时惊喜的问:“赵先生也来宛城了?”
  青年文士拱手笑着说:“赵郎君去了咸阳,安排我帮忙收集里典所需之物,今日刚好押运货物到达宛城,准备歇息一晚明日给里典送去,没想到路上闲逛竟然遇到了里典,真是好运气也!”
  “真的,哈哈,太好了,货物在哪儿?弄到多少?”陈旭更加惊喜。
  “货物和马夫护卫如今都在城北市场休息……”
  “走走,赶紧去看看!”陈旭连声催促,于是四人一起策马往城北而去。
第256章
我便是仙家弟子
  城北货运市场。
  这里密密麻麻到处都是牛马骡车,陶麻盐粮堆积如山,无数衣衫褴褛又黑又瘦的民夫正在帮忙搬运货物,无数商贾操着各种口音在大声呼喝和叫喊,整个市场充斥着一股浓烈的牛马牲畜和各种混杂的味道。
  一进入市场,陈旭就被眼前热闹喧哗的场景差点儿冲了一个跟斗,异常惊讶的说:“这么热闹?”
  “小郎君看来是第一次来这城北市场吧!”旁边一个身材很胖的中年人笑着接话,然后不等陈旭点头便自顾自的指着来往忙碌的民夫走卒说,“这里汇聚了整个大秦东西南北的商贾和货物,每日粮食交易不下三万石,盐不下万斗,麻布不下万匹,陶器铜铁更是无法计数,这还是如今入冬时节的情形,如若是放在夏秋时节,这里光每日粮食交易就不下十万石,盐布陶麻如海水汹汹而来又汹汹而去,整日都是堆积如山的境况……”
  胖子滔滔不绝说了几分钟,陈旭也是听的小心肝儿跟着晃了几分钟,他只知道宛城是中原地区的一座大城市,与洛阳、大梁和邯郸齐名,但绝对没想到在古代也会有如此多的商人和货物汇聚在此,与他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
  “不是说秦律重农抑商么?为何商业交易还会如此发达?”陈旭忍不住轻声嘀咕一句,没想到胖子耳朵颇尖,竟然把陈旭的话听清楚了,因此脸色微微的落寞下来叹口气说:“小郎君说的不错,如今大秦律令对商贾的确充满歧视,如若没有我们这些商贾,这南来北往之货如何能够通行天下,莫看这里如此热闹繁忙,最后真正能够落到商贾手中的十不存一也!”
  “即便如此,还是比农夫一年忙到头食不果腹要强吧!”陈旭忍不住说。
  “呵呵,那倒是,不过商籍却需要承担更加繁重的徭役和赋税,一旦战事一起,运送粮草军械也是极为沉重的负担,如若战事拖的久一些或者其中稍有差池,家破人亡抄家灭族也是常见事耳,不过还好,如今天下只有大秦,再也无虞那种连连反复的大战,这几年确实要安稳多了!”胖子笑着说。
  “看来你也认为天下一统还是好处多了!”陈旭问。
  “那是自然,天下一统再无国界之分,运送货物也道路通畅再无繁复的边卡查验和各种阻拦,如若等到联通全国的驰道修通,以后行商将更加方便了!”胖子很有感触的点头,俄而又叹口气,“可惜这种好日子不久就到头也,听闻咸阳传来消息,一两年之内始皇陛下要开始征服岭南百越之地,恐怕我等商贾又要遭殃也!”
  “范兄慎言!”胖子旁边一个身穿翻毛皮衣的中年人赶紧提醒说。
  胖子脸色微微一变,很谨慎的看了陈旭和身后的王五等人一眼之后不再说话。
  “范先生放心,我等也是走货的商贾,非是多嘴之人!”陈旭笑着安慰一句之后问:“敢问范先生是做何种买卖?”
  “先生之称实不敢当,敝人范闲,做的是皮货生意,如今寒冬将至,某从辽东辽西和北平诸郡采购到一些皮货运送到中原来售卖。”
  范闲?陈旭额头上冒起几道黑线,还好不叫犯病,这名字和范坤有一比,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看来这姓范的的确不太好改名字。
  短暂的诧异之后陈旭微笑着说:“范先生的生意想来是极好了!”
  “还算不错,比之贩卖粮食要强许多,不过因为来去一趟路途遥远,路上也并非安宁,时有盗匪,因此也不敢保证每次都能赚到钱!”胖子回答说。
  “我听说辽东诸地还盛产山参鹿茸等药材,不知范先生有无经营!”
  “药材不曾经营,不好卖,难道小郎君是做药材买卖?”胖子好奇的问。
  “呵呵,我开有一家制药坊,东西南北的药材皆都需要,如若范先生下次再去辽东诸地,可以顺便收集一些带来,送到城中的清河商店,到时候自然有人验收!”
  “好!”胖子大喜说,“这皮货生意只能做秋冬一季,如若是药材的话,开春我还可以去走一趟,希望到时候小郎君不要让我失望!”
  “绝对不会,只要药材品质好,价格和数量一切都好说!”陈旭笑着说。
  “那就一言为定,明年春天范某必然再来宛城!”
  一群人骑马站在市场门口聊了几分钟,陈旭和胖子互相通报姓名之后达成了一个简单药材收购协议之后分手,然后去看赵擎这次安排人帮他收集到的货物。
  这次一共有十多辆大车,其中有两车竟然又是羊毛,重量不下四百斤,鼓鼓囊囊堆积起来有两三米高。
  剩下的几车都是上次陈旭清单上的东西,煤三车,生铁一车,铁矿石两车、铜矿石一车、石墨一车,剩下还有几车都是各种陈旭认为能用的矿石和矿物,数量至少都是上百斤的量。
  车上的货物因为都捆扎完好,陈旭也只是掀开遮盖的麻草袋查看了一下便罢手,但根据他看到的情况来说,赵擎这次还是花了不少功夫,至少没有弄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特别是煤,竟然弄了三大车估计有一吨多,而且都是质量很好的块煤,这让陈旭高兴不已,有了这三车煤,有了生铁和铁矿石,他一定要弄出一口铁锅来炒菜,甚至还可以做一个火锅,等到寒冬腊月的时候,一家人围着炉子吃火锅,熬一大锅骨头高汤,然后鱼肉等各种涮。
  “嘶~”陈旭忍不住嘴巴开始流口水。
  第二天一早,陈旭去脚舍看了一下,胡宽已经召集来几个匠工正拿着图纸在指点和吩咐,陈旭叮嘱几句之后又去了一趟制茶坊,仍旧没有两人的消息,满心失望的同时对水轻柔的担心又增添了不少,思来想去干脆让茶坊那个女子带着去了一趟水家。
  水家在宛城还比较出名,算是大富行列,因此也是家大业大在城南占据了数十亩地修建了一大片房屋,而且院子里车马来往不断,一片繁忙景象。
  看着一辆辆满载货物出入的牛车马车,陈旭颇为感慨,虽然不知道水家到底在经营一些什么生意,但眼下看起来收入肯定不错。
  水家的家主叫水闳,五十岁左右,茶坊的女帮工介绍说是水轻柔的二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3/107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