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吃相(校对)第1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0/1072

  清河客栈的饭店和住宿一体的风格很快就获得了许多商贾和旅客的认可,几乎每天房间都是爆满。
  清河商店也在扩展自己的业务,开始制作T恤、裤子、皮带和风衣出售,除开酒醋茶油之外,瓷器已经开始大量上架,价格也下降了近半,不过仍旧属于极端贵重的奢侈品,只有巨富之家才能消费得起。
  清河剧院每天门庭若市,就光是一个天仙配,已经有无数的人三刷五刷,其中有一个文士更是每天必来,已经连续刷了半个月了,并且在每次观看之后都还要找胡宽不断的讨论伴奏和唱歌的配合问题,陈旭好奇的过问了一下,得知这个家伙叫伯道成,然后再一问立刻就很爽快的聘请他做了剧院的首席音乐策划。
  因为这个伯道成有一个极其牛逼的祖先,叫伯牙。
  而伯牙这个名字如果普通人不知道的话还可以原谅,但如果搞音乐的也不知道的就可以拉出去弹几几弹到死了。
  有一个成语叫高山流水,说的就是伯牙和一个叫钟子期两个男人间不得不说的故事。
  (注一下:伯牙就姓伯,而不是姓俞,俞伯牙这个名字是明朝人冯梦龙编撰的,并没有丝毫的依据。)
  有了伯道成的加入,歌舞剧的排演更加流畅,为了满足宛城人民的需要,演出场次也从一天一场改为一天四场,上午下午各有两场。
  经过半个月连续不断的演出之后,虽然天仙配依旧受到无数方士和歌舞爱好者的追捧,但明显热情已经开始消退,剧院门口的大街上每天前来看热闹的人少了许多,因此陈旭便开始安排排练新的节目《白蛇传》。
  而白蛇传是更加精彩的神话节目,其中涉及到的道具更加复杂,而且还因为有各种翻江倒海的法术,因此还要涉及到灯光火焰和烟雾等,陈旭干脆决定动用雪藏已久的火药。
  ……
  三月首旬,上巳节。
  此时已经暮春时节,风和日丽,山花烂漫,草木吐瑞,山川大地已经尽皆花红柳绿。
  上巳节,汉朝之后定为三月三日,但在秦朝,还是遵循周礼定在三月首旬的巳日,相传这一天是黄帝轩辕氏的诞辰,而黄帝作为中华始祖,因此人们都会举行“祓除畔浴”活动进行祭祀,出城到河边踏青赏花,同时脱鞋下河洗浴,表示春寒尽去,开始着轻薄的春装,因此这一天也是少女们最喜欢的节日,她们可以穿上美丽的裙服踏青嬉戏,同时也可以和自己中意喜爱的男子把手谈情,因此上巳节又被称为女儿节。
  今日的咸阳热闹非凡,数万人出城,聚在渭河边踏青游玩。
  咸阳东门,城墙之上旌旗林立,伴随着踢踢踏踏急促的马蹄声,数千匹骏马从城门疾驰而出,马背上都是虎背熊腰身披皮甲的魁梧禁军,很快就冲出城外七八里直抵渭河岸边,然后沿途列队等候,长剑出鞘一个个面色严肃而冷峻。
  半个小时之后,伴随着整齐而沉重的脚步声,一队队身穿黑色皮甲的武卒手持长戟鱼贯而出,数量足有五千人。
  紧随其后是三千手持黑色旌旗的中尉府禁军,也具是玄色服饰,气势如虎旌旗招展,和咸阳城头的大秦龙旗一起呼啦翻卷,一股前所未有的凌厉杀气席卷整个东郊。
  再其后,又是三千手持长戟和盾牌的重装步卒,身披铜甲头裹黑巾,踩着整齐划一的步伐如利剑一般从城门而出,顿时空气中再添几分杀机。
  等这上万军卒将咸阳东门到渭水河畔的道路全部都密密层层防卫的水泄不通之后,浑身黑衣面罩黑布的玄武卫护卫着一辆六匹骏马牵引的玉辇缓缓而出,顺着夹道而立的禁军通道向渭河而去,马车上,坐着身穿玄色龙袍头戴玉冕,体态略胖面色威严的中年人,正是如今大秦帝国的始皇帝嬴政。
  而玉辇之后是一长串四马或者双马驱动的马车。
  排在前面的是后宫嫔妃和皇子公主的车驾。
  紧随其后的是左相李斯,右相冯去疾,御史大夫蒙毅,通武侯王贲这几位上卿和王侯,皆都是四马。
  再其后是少府令常度、内史齐宕、太仆赵高、治粟内史高腾等一众九卿,也皆都是四马。
  最后是皇族、外戚以及能够位列朝堂之上的大小官僚以及一些博士大夫等排的上号的闲职,皆都是双马。
  这些马车皆有禁军前后左右护卫,浩浩荡荡的兵卒和马车足足一个时辰才全部通过城门,而紧随其后,又是三千手持旌旗的中尉府禁军,五千执戟步卒。
  此时的咸阳东门郊外,方圆数十里已经是黑甲如云旌旗如林,笼罩着一股遮天蔽日的萧杀气息。
  无数正在郊外踏青和在渭河边洗浴的百姓全部都附身跪拜,一个个紧张的大气都不敢出,生怕自己稍微的小动作便引来杀身之祸。
  秦始皇的玉辇停在了渭河畔一座土石筑成的高台前面。
  台高三丈,阔十丈,看起来略显陈旧,砖石缝中有青草野花密密麻麻,看起来就像一座青冢,矗立在渭河边却看起来丝毫的都不突兀,与河光春色相融的非常协调。
  数十位玄武卫早已登上高台环伺四周,秦始皇在谒者和随车郎将的护卫陪同下登上高台,而后面紧随而来的嫔妃和皇子宫主以及满朝文武公卿此时也已经全部都下车汇聚在高台前面。
  在奉常的主持下,太乐太祝太卜等有官员有条不紊的进行例常的祭祀步骤,完毕之后秦始皇整理衣冠,对着清凌凌的渭河水焚香祷告,前后差不多半个时辰,祭祀活动结束。
  接下来的场面就比较壮观了,在秦始皇的带领下,无论是皇宫的嫔妃皇子公主,还是满朝文武和百官公卿,皆都走到河滩上脱鞋下河洗脚洗手洗脸,表示沐浴春水洗去一冬的晦气。
  等沐浴完毕,所有人重新穿鞋带帽收拾完毕回到原位,秦始皇也重新登上玉辇,脸色上带着无比的威严,抑或还有些许的激动和期待。
  “右相何在?”秦始皇的眼神扫过眼前密密麻麻的百官公卿。
  “臣在!”右相冯去疾赶紧站了出来。
  “朕今日开始巡游东南诸郡,咸阳诸多政事就委托给爱卿了!”秦始皇脸色平静的说。
  “请陛下放心,臣自当殚精竭虑不敢有半分差池!”冯去疾赶紧躬身行礼。
  “扶苏何在?”
  “父皇,孩儿在此!”一个头戴玉冠身穿黑色锦服,面相英俊威武和秦始皇有七八分相似青年赶紧从旁边一群皇子公主的队伍中站了出来。
  “朕此去或许数月,切记不可贪玩,跟随右相和诸位臣公好好学习治国理政,不可懈怠!”
  “父皇放心,皇儿不敢有丝毫偷懒!”大皇子扶苏也赶紧行礼。
  秦始皇的眼神再次扫过密密麻麻的人群,声音平淡而威严:“今日始,朕巡游东南诸郡,一切国事暂付右相,诸位臣公好好辅佐,等朕归来之日会论功行赏,左相李斯、太仆赵高、中车府令江珩、御史大夫蒙毅、通武侯王贲、太医丞徐福随朕同游,出!”
  随着秦始皇一声令下,伴随着几声低沉而悠长的牛角号响起,上万兵马开始缓缓有序散开,踢踢踏踏整齐的脚步声中,整个大地似乎都在跟着震动,长戟如林,旌旗翻卷,最先出城的数千卫尉禁军和五百玄武卫将上百辆马车和数百随行的仆从夹在其中离开渭河往东而去,足足半个时辰之后,站在渭河边上踏青游玩的百姓还能看见天边那若隐若现的黑色旌旗,似乎还能听见如同闷雷般马蹄声和战马的嘶鸣。
  (注一下:秦始皇数次巡游带的军队都不多,和后世隋炀帝杨广出巡不一样,他更加注重威服。)
第295章
万事难测
  始皇二十八年,大秦帝国皇帝开始了第二次巡游,目标东南。
  而这个被民间猜测议论许久的答案也终于尘埃落定,就在巡游大军开拔的同时,咸阳城中已经有无数商队和车马也离开咸阳,要把这个消息通传天下。
  始皇帝此去,万事难测。
  天下之人既有惊喜激动,也有担心恐惧,还有人蠢蠢欲动,更有人打算浑水摸鱼,而天下人的眼光,也瞬间都集中到东南诸郡,猜测秦始皇的巡游队伍是走秦楚道还是走东方道。
  “好,赵政终于去了东南!”咸阳城中一栋简陋的小院之中,一个头挽道髻、身穿麻衣脚穿草鞋的中年人手按着腰间的大剑,脸色激动的有些涨红,此人如果徐福在的话,一定能够认出来正是墨家门徒黄天琼。
  “师尊,赵政巡游东南已经开始,但我们还没找到钜子令牌,恐怕……”
  “无妨!”青年人的话还没说完就被黄天琼打断,“眼下紧要之事不是钜子令,而是大船,你随我速去琅琊,只等赵政到达琅琊之时呈上更加详细的海外神山的消息,此次必然要赵政相信确有其事!”
  “但钜子还在楚地寻访钜子令牌,我们是不是要先去找到钜子再做安排?”青年人问。
  “不用,赵政离开咸阳之时,就是这个消息扩散天下之始,钜子虽然在楚地,但很快也会知道这件事,必然也会前去东南,我们到时候自然会见面,事不宜迟,我们走吧!”黄天琼满脸兴奋的带着徒弟离开院子。
  昔日的魏都大梁。
  城中一处偏僻宅院之中,外观看似破落,但其实内里极致奢华,一个身穿华丽衣裙的女子酥胸半裸,正斜躺在铺着熊皮的软榻之上饮酒,房间里还有几个相貌各异的男子分坐两边的案牍之后,身边也有几个身穿单薄衣衫的漂亮女子服侍饮酒,满屋淫声笑语。
  “哐当~”房间的大门突然被推开,一个身材矮壮腰挎大剑的中年人大步走了进来,看这眼前的情形忍不住脸皮微微抽搐了一下。
  满屋子人尽皆愕然的放下酒杯停止了谈笑。
  “聂叔何事?”软榻上的女子蹙眉。
  “刚刚得到消息,赵政巡游东南,走的是秦楚道,正往南阳郡而去!”中年剑士脸色恢复平静之后说。
  “哈哈……好……”短暂的沉默之后,软榻上的女子大笑着坐了起来,眼神落在房间几个男子身上,“这次当是我们的机会!”
  “不错!”其中一个文士打扮的中年人放下手中的青铜酒爵,“赵政覆灭我六国之后,不满足秦王的称号,自认功高盖世取三皇五帝之名,自称为始皇帝,完全不把三皇五帝放在眼里,心中更无半分崇敬之心,如此厚颜无耻之人,岂能为天下共主,他巡游东南诸郡,意图效仿周天子,可惜无德之人总会被天下人唾弃,昔日之齐楚韩燕赵魏等国皆都不服其位,我等策划许久,他此次出游,正是我等期待已久的时机也!”
  “翟公所言不错,赵政此来东南,我等必须蓄机而动,只要除掉赵政,天下必然大乱,我们自然就能乘机起势!”另一个中年男人附和说。
  “原以为赵政巡游会走关内道,没想到却走了武关道去了楚地,这样也好,留给我们更多可以操作策划的时间和机会。”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捏着酒爵说。
  “周兄说的不错,楚地之人对赵政之恨,恐怕不会比我们魏国差,犹之更甚,因此赵政此行沿途必然会有变故,我们先静观其变!”
  “赵政走武关道,武关道必然被封锁,消息传到南阳就要慢上许多,我们也不能作壁上观,必须把这个消息提前通传到南阳去!”
  “翟公思虑极是,我这就安排人尽快把这件事通传到宛城!”一个中年人站起来。
  “不忙,帮我带一封书信与宛城水家,托他们交给我好友!”软榻上的女人从案桌上拿起笔墨和一方细绢,很快一蹴而就写下一封书信递给中年人。
  ……
  “秦始皇要来了?”正坐在剧院喝茶看白蛇传彩排的陈旭激动不已的站起来。
  “此消息应该确凿无疑!”水轻柔把手里一张写满了字迹的细绢递给陈旭,“这是刚刚水家送过来的一封书信,是北雁姐姐的亲笔手迹,她们一直都在关注秦始皇的一举一动,此次始皇帝巡游东南,首选就是南阳,看似合情合理,但却也有些出乎意料,毕竟南阳郡早就被大秦占据,秦楚道也刚刚修通,依旧崎岖难行,北雁姐姐本来猜测的是秦始皇应该走关内道和东方道,因此她便托人给我带来这份书信,希望我们水氏提前做好准备,联络旧楚之地的反秦势力袭扰秦始皇的车队……”
  陈旭接过细绢看了几眼,上面字迹娟秀整齐,一看就是女子手笔,小篆曲里拐弯的并不好认,陈旭虽然已经穿越过来将近一年,但其中许多字依旧不认识,但公孙北雁的意思还是大致能够看懂,看完之后陈旭走到旁边烧水的火炉边把细绢丢进去,眨眼就烧成了灰烬。
  “轻柔,我早已说过,六国复辟之事犹如井中月水中花,只是看起来好看而已,莫看六国贵族王孙跳的欢腾,将来也都会死的很难看,我希望你能劝劝水家莫要卷入进来,而公孙北雁这个人胸大……嗯,志大才疏,只会夸夸其谈,绝对不是可以谋国之辈,你尽量理她远点儿!”陈旭握着水轻柔娇柔的小手说。
  “陈郎所说轻柔自然知道,也曾经托人带信劝过她,可惜她一门心思想当魏王妃,而且已经深陷其中无法自拔,我自幼与她情同姐妹,虽然在鲁山修炼时常不能见面,但时间却不能消弭我和她之间这份的情分,不过陈郎请放心,将来无论如何,我都不会参与其中!”水轻柔脸色平静的说。
  “秦始皇十年之内必不会死,而一旦水家牵扯进谋反之中而且暴露,必然会遭遇灭门之祸,你我恐怕都会受到牵连,你给水闳带一句话吧,让不要轻举妄动,就说是我说的,希望他能够好自为之!”陈旭轻轻的叹口气说。
  “陈郎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劝说二叔!”水轻柔点头之后转身离去。
  看着水轻柔妙曼而略显孤单的背影,陈旭心里略有些心痛和失神。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0/107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