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吃相(校对)第2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1/1072

  因此这一屋子男人,加上还都是超级富商,家中姬妾自然是不少的,但所谓吃着碗里看着锅里,在大秦这个性观念淡薄,而且视女人如奴仆的年代,大庭广众之下讨论这些话题并不是什么令人侧目的事情,相反,大家都很感兴趣。
  一阵哄笑过后重新安静下来,范顒脸上颜色慢慢冷峻下来:“诸位,今日既然都聚集在范某处商讨计策,某也受清河侯叮嘱,务必要以身作则把这一万套马卒装备顺利的打造出来,我不管别郡商贾如何处理,但南阳之事必然要力求不出丝毫差错,而为了办成此事,某也会不计成本,两日之内诸位必须给我一个答复,半个月内凡是参与之人必须将工场人手筹备完毕,十一月底,我们必须拿出合格的武器和马具,到明春二月底,这一万套装备我南阳至少要占到三成,而且此事老夫还会以范氏名义通传诸郡商界领袖,言明其中利害关系,诸位同道,愿与老夫携手进退者,就请签下手中约法三章的合同,然后我们接着商讨其中的细节,分配各自该完成的任务,最后共同为提振我商贾在大秦的地位一起努力!”
  “范公,我等既然来了,也看了,必然不会放弃,这与我大秦数万商贾利益相关,生死一搏,即便是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刚才那个费胖子站起来拱手,语气甚是豪迈。
  “不错,范公还请放心,我等静听您吩咐就是!”又有十多个老老少少的商人站起来。
  “我等与范公共进退!”剩下一些还在犹豫的商人沉默片刻之后全都站了起来,不管是被胁迫也好,还是真的愿意也好,在这个情形之下,事关商贾未来的地位和名分,如果一旦退缩,估计以后在商界也混不下去了,而且还有华夏钱庄一千万资金贷款做担保,要亏到吐血首先也是范氏。
  “哈哈,好!”范顒脸上露出畅快的笑容。
第363章
波澜壮阔的大幕
  接下来自然是关门磋商,根据行业和能力来确定各自要做的事情。
  这完全是有史以来南阳郡的富商最为团结的一次。
  商讨的结果就是以范氏等五个铜铁商人筹建的炼铁工坊为基础,成立一个松散的钢铁联盟,全力炼制钢铁打造兵刃、马镫和马蹄铁。
  以另外一个皮货商为龙头,组建一个大型的马鞍生产基地,几个木器商分别承担了马鞍的木架制造和兵器的枪柄和刀柄制作。
  而因为涉及到冶炼炉和铁匠作坊的煤炉,也分别由几个陶器商负责承担制造,涉及到的耐火砖和工匠也都各自负责召集人手解决,还有一些有钱但行业不对口的商贾负责煤铁矿石的挖掘和运输,并且专门成立一个协会在各个不同行业之间的负责协调。
  当然其中的利益分配也做出了大致的分配,一套马具和兵器咸阳出具的制式合同收购价为一千五百钱,其中有巨大的利润和操作空间,足够保证所有参与者都能分配到满意的利益,虽然这利益还是子虚乌有的战利品,但几乎所有人都对将来的受益保持了极大的满足。
  到时候最好的战马肯定轮不到他们,必然是被皇帝拿去作为军中的战马,但那些剩下的马匹也是了不得的骏马,绝对属于一蹶子可以撂翻好中原劣马的品种,运到中原价值翻一两倍没有丝毫问题。
  一天以后,虽然大雪纷飞,但整个宛城却热闹非凡。
  东南西北四个集市都有无数的商贾在高价招收各种工匠和帮工。
  还有数不清的商队络绎不绝的从东南西北四座城门离开宛城,到南阳郡所属的县城开始招收帮工,而精通制作皮革或者刀枪配件的匠工更是抢手货,有商贾开出每日半石粮食的薪酬,而且每制作成功一件,另外还有单独奖励,这一下整个南阳郡的匠工都沸腾了,特别是那些出师得到匠工资格的学徒,一个个都如同打了鸡血一般兴高采烈抛家弃子出门打工去了。
  这种事虽然以前不被允许,但招收工匠的商贾都拿出了郡守府开具的证明,这算是一种劳役方式,只不过这个劳役方式很特殊,对方不仅管吃管住还要付工钱。
  当然,还有农民也很高兴,因为商贾还大量收购制作刀枪剑柄的木头,虽然特别注明了只需要青冈木和稠木等少数几种坚硬弹性好的树种,但这个蛮荒的时代最不缺的就是木头,一根五年生以上、直径五寸长一丈的笔直青冈木,收购价三十钱,同样规格的稠木杆更是高达五十钱,至于长半尺一尺的刀柄,也是数文到十钱一个,如果去皮经过简单加工的价格更高,而且数量不限。
  因为在昨日的商讨之中,所有人都感觉接下来几年皇帝还要装备更多的马卒,数量可能超过十万,因此所有人都感觉可以趁着这个机会大量囤货以备不时之需,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导致抢不了份额。
  而也就在同时,以范氏为首的钢铁联盟也各自安排大量的族人带着匠工帮工工奴出发,去鲁阳和舞阳两个地方,因为早在去年,陈旭便让范氏开始在这两个地方探测煤铁矿石,并且已经挖出来一部分,还运去不少到清河镇,眼下要做的就是在当地加大采矿的规模,就近建造炼铁工坊和铸造工坊。
  而商队出发的时候,南阳郡守和郡尉的命令也都随同出发,让当地县衙密切配合。
  因为不管是江北亭也好,还是高焄也好,都和陈旭有密切的关系,即便是陈旭不给他们写信,他们也都接到了各自在咸阳的靠山的通知。
  特别是李信写给高焄的信,直接是一种责令的语气,命令他必须全力支持打造马卒装备这件事,因为这或许是他戴罪立功一雪前耻的绝好机会,如果他能够带领这一万新式马卒征服河南,当初伐楚失败的阴影就能彻底消除,如果能够在接下来征服河北匈奴的大战之中成为大将军,只要彻底征服匈奴,说不定也能被封为列候,李氏也就会成为和王氏一样的顶级豪门。
  而就在南阳商贾抢先而动之后,接到了皇帝谕令的汉中、三川、上党、河东诸郡的商贾也开始行动起来,虽然有快有慢,出发点也不一样,但参与其中的商贾全都是振奋激动,不说利益,就光是约法三章中的第二条,就足够无数商贾耗尽家财也要拼命一搏,去争取那一个成为郎职的机会,一旦有了这个身份,家族的后辈子孙就有了上进的机会,彻底摆脱低贱的身份,他日成为士族,成为大秦真正的官吏甚至是王侯公卿都有可能。
  因此虽然天寒地冻,虽然大半个中原都笼罩在纷飞的茫茫大雪之中,虽然无数贫寒无衣的穷苦人都在冰天雪地中瑟瑟发抖,但却有一股从未有过的热情如同火焰一样在中原腹地熊熊燃烧,似乎预示着一个波澜壮阔的大幕即将徐徐拉开。
  ……
  雉县,清河镇。
  纷纷扬扬飘飞的大雪之中,却有一支足有数十辆马车组成的商队正在装货,一箱一箱的瓷器,一箱一箱的清河佳酿、清河茶油、清河美醋和糖果不断的往马车上堆,数百乡民都满头大汗的在来回奔跑搬货,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兴奋激动的笑容。
  “麻将装了多少了?”胡宽穿着一身精美的裘服,头上带着柔软的狐皮制作的帽子,脖子上围着一条羊毛围巾,手上还带着一双羊皮手套,看起来完全就像一个成功的商贾人士,此时正站在一辆马车前面大声喝问来往的乡民。
  “胡爷,已经三十副了!”陶器工坊的一个帮工赶紧说。
  “不够,咸阳可是都城,三十副哪里够用,我可是已经听说了,侯爷天天都在皇宫和皇帝、皇妃还有大皇子打麻将,你想想,皇宫多大,里面的妃子好几万,这下雪天的她们不打麻将干啥,存货赶紧都搬上车。”胡宽大声说。
  “胡爷,上个月你刚拉了一百副去了邯郸和大梁,如今工坊的存货只有七十多副了!前些天县令大人还说要来买十副……”帮工支支吾吾的说。
  “哼,县令的先让他等着,侯爷要的麻将他也敢抢,赶紧往上搬,一副都不能留下!”胡宽不屑的哼了一声。
  “就是,快搬快搬,县令而已,咱们侯爷一指头就能压死他!”旁边一个少年大笑。
  “就你多嘴!”站在旁边的刘坡过来就是一脚踹在少年的屁股上,“侯爷上次来信你没听见,再口无遮拦去了咸阳侯爷府上,天天安排你扫茅厕!”
  “嘿嘿~扫茅厕就扫茅厕,你想替侯爷扫茅厕还轮不到呢!”少年得意的扇扇眉毛。
  “许奎呢?白纸装了多少了?”胡宽走到另一辆马车前面大声问。
  “来了来了,胡爷,已经装了五千张了!”一个满头大汗的少年赶紧跑过来说。
  “不够不够,继续装!”胡宽摇头。
  “胡爷,库房还有七八千张,不过有些是范老爷要的,不能全部都弄走!”少年苦笑着说。
  “范老爷,嗯,那就再装三千张,剩下的留给他印刷存单!”胡宽犹豫了一下说。
  “好好!”许奎连连点头。
  “清河佳酿装了几车了?”胡宽继续往前走。
  “胡爷,已经六车了,每车二十箱二百四十瓶!”
  “差不多了,剩下的装茶油和茶叶、油墨和墨条……”
  火热的忙碌之中,数百人喧哗吵闹,清河镇特产的无数物资正不断的往马车上堆放,跟车的马夫和帮工也都不断的帮忙捆扎拇指粗细的麻绳,气氛热烈的一塌糊涂。
  如今的清河镇再不是往日的清河镇,镇上所属的六百户三千人口,都是成了陈旭的食邑,他们种的田,他们生产的商品,以后直接给陈旭交税,县令无法插手。
  不过眼下陈旭没在,听说在咸阳不光是被皇帝封成了清河侯,而且差点儿封为太师和国相。
  太师是什么大山里面去年还都穷的穿不上衣服吃不饱饭苦哈哈是不知道的,国相自然也不太明白是个什么大官,但侯爵大家都知道,镇上的游缴刘坡就有爵位,四级不更,家里分了四倾地和四宅房产,不用缴税也不用服兵役,以前比镇上的里典家还富裕,而刘氏在清河镇家大业大,算是顶级豪门,除开县令和县尉之外谁都不敢惹,不过眼下刘坡对陈旭是死心塌地的信服,成为了清河侯最忠实的狗腿子,帮他一天到晚盯着整个清河镇。
  所有人都知道侯爵,而且知道侯爷就是侯爵中最高的级别,整个南阳都没侯爷,因此陈旭封为清河侯的皇帝谕令通传到清河镇的时候,整个清河镇上所有的人整整疯狂欢腾了三天,特别是以刘坡、牛大石、芦根以及一些崇拜陈旭的铁杆支持者,更是发出如同鬼哭狼嚎的叫声来宣泄自己的喜悦之情,当时全镇的人把宣旨的谒者和护送的兵卒抬着去了小河村,在狭窄的山路上颠来颠去,把那个谒者吓的差点儿尿了裤子。
  不过还好,清河镇的乡民虽然野蛮,但也超级豪爽,从小河村再次抬回来之后,谒者和兵卒每人都得到了几瓶清河佳酿和清河茶油,陶器工坊还每人送了一套精美的瓷器,这个大礼包差点儿就把几个来宣旨的人幸福的神魂离体了。
  清河镇太特么有钱了,一瓶清河佳酿在咸阳至少都是一万钱,一瓶茶油听说也价值千钱,至于这套精美的瓷器,估计没一两万钱也买不到。
  因此走的时候,骑在马上的谒者和几个兵卒直接就是晕乎的,回咸阳的方向都差点儿走反了,完美诠释了幸福的找不到北这句话的意义。
  陈旭封侯之后,在镇上三老的主持下,镇上的人一起出力在河岸边修建了一座神庙,里面供奉了太乙仙尊的牌位,旁边还有一个小牌牌,写着一个旭字,表示陈旭是太乙仙尊的弟子,镇上的人时常也会去祭拜,因为外界隐约有谣传,陈里典是太乙仙尊的弟子,春天始皇帝巡游东南的时候,陈旭还和皇帝两人在宛城的清河剧院促膝长谈,期间太乙仙尊还放了一个太乙神雷把宛城炸了一个大坑,而且里面还现出来一方写着太乙两个字的石碑。
  因此现在镇上的人都相信,给他们带来如今幸福生活的陈里典就是太乙仙尊的弟子,是下凡来帮助他们的。
第364章
坏小娘子都赶走
  “胡爷胡爷,牛里典让你快过去,陈姜氏娘娘来了,还有水姑娘、杏儿、虞姬都来了!”大雪中一个十多岁的娃子气喘吁吁的跑过来嚷嚷。
  所有干活儿的人都停了下来,然后一起丢下手里的东西都往镇西头涌去。
  果然,在茫茫翻卷的大雪之中,在小河村一群村民的簇拥下,穿着精美襦裙,外罩裘皮披风的陈姜氏怀里抱着一个包裹,领着杏儿和虞姬,旁边跟着一身黑裙俏丽无比的水轻柔正缓缓而来。
  牛大石带着镇上的乡民和胡宽等人赶紧都一起迎上去,除开牛大石、刘坡、胡宽等几个人外,呼呼啦啦的瞬间跪满一地,齐呼迎接娘娘。
  “快起来快起来,落雪了,地上凉!”这种情况陈姜氏已经经历过好几次了,但还是有些手忙脚乱的赶紧弯腰把前面的几个人拉起来,面色也非常的窘迫。
  从陈旭穿越过来之后,家里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吃穿用度不说锦衣玉食,但也吃得饱穿暖,因此这一年多过去,因为贫苦和劳累留下的痕迹在陈姜氏身上也越来越少,气色饱满脸色红润,就连眉角的鱼尾纹都消失许多,逐渐恢复成了一个三十多岁仁华正茂的女人该有的神态,加上如今地位不同往日,作为侯爷的母亲,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落在乡民眼中都和以前决然不同,带有了一种仪态万方的富贵气息。
  杏儿今年九岁了,好吃好喝的养着,身上再也看不到当初那种面黄肌瘦一阵风都能吹跑的贫苦样子,虽然依旧活泼好动,言行和普通的乡下丫头没什么区别,但身上穿着精美的貂皮短褂和裙子,头发梳的整整齐齐扎着镶着玛瑙的发夹,天然也是一个富贵家小姐的样子,落在镇上小孩子的眼中,那就是高高在上的公主一样的人物,只能远观和膜拜,不敢上前搭话。
  这就是阶级,这就是贵族和平民天然不可逾越的等级差别。
  “婶娘,下这么大的雪您跑来干啥?”牛大石迎上去行礼。
  “大石,我听说你们要安排车队去咸阳,还要带几个村里的娃子去给小旭帮忙,我给小旭织了一条毛裤,水姑娘给他织了一件毛衣,还有帽子手套围巾,还有一些零食,麻烦你们帮忙带去给他!”陈姜氏把手里的包裹递给牛大石,旁边几个小河村的村民也从背上取下来几个包裹。
  牛大石把包裹转身递给胡宽,“胡哥,麻烦你一起带去吧,告诉他我们都很好,婶娘和小妹、水姑娘、虞姬都很好,让他好好当侯爷,我会帮他把清河镇管好的!”
  半年的里典当下来,牛大石身上也多了几分气度,和以前那种农村娃的样子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里典请放心,娘娘也请放心,胡宽一定会把衣物和话都带到!”胡宽解接下几个包裹赶紧点头。
  “胡宽,这些马车都是拉货去咸阳的吗?”陈姜氏看着镇上排成一长溜儿的马车问。
  “是的,侯爷半个月前写信来通知,让我筹备物资去咸阳开一家清河酒店,这些货都是要拉到咸阳去的!同时还要带去一些人手过去帮忙。”
  “这么多货物和小孩子,又在下大雪,你们路上一定要小心注意安全,不要着急!”陈姜氏说完之后眼圈儿有些发红,用袖子擦着眼角呆呆的愣了一会儿轻轻的说:“也不知道小旭一个人在咸阳过的好不好,有没有人给他做饭,穿的暖不暖和,听说咸阳比我们南阳还要冷……”
  “婶娘您放心,师兄一直都跟他在一起,再说陈郎封了侯爵,皇帝也一定赏赐了他很多衣物钱粮,做饭的奴仆肯定也是有的,您别太过思念,开春之后我带您和杏儿虞姬一起去咸阳看望他!”水轻柔在旁边扶着陈姜氏的胳膊温柔的说。
  “我就是放心不下,这冰天雪地的,不知道咸阳的饭菜他吃不吃的习惯?”陈姜氏虽然知道水轻柔说的对,而且这些话也说了不知道多少遍,但每天只要一吃饭都开始发呆发愣,就像失了魂一样,有时候看见陈旭留在家里的东西,都会忍不住暗自流眼泪。
  “娘娘放心,我听咸阳送信的人说,陛下赏赐给了侯爷一座大大的相府,而且赏赐了几百个家仆,伺候起居的小娘子都有好几十个,而且侯爷还天天在家亲自下厨做各种好吃的食物,甚至还做了一种叫油炸臭豆腐的奇怪食物,而且还用臭豆腐治好了扶苏公子母妃的厌食之症,还听人说侯爷天天都被招进皇宫和皇帝陛下、郑妃、扶苏公子一起打麻将……”胡宽赶紧把自己听闻的真真假假的消息全部都一股脑儿讲了出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1/107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