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吃相(校对)第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1072

  后世最好的止血药粉是云南白药。
  可惜云南白药的配方他根本就不知道,不过跟着二爷爷混过几年,一些常见的止血散瘀的草药还是认识几种,比如菖蒲就是最常见的,当然救急的时候除开菖蒲之外还有白茅根和刺儿菜。
  刺儿菜又叫野红花,河南叫刺脚牙,而中药名称叫小蓟,这东西算是一种野菜,多年生草本,根可以长的很大,药用主要部分就是根茎。
  本来止血最好的药物是三七和重楼,不过这两种在中原地区根本就找不到,只有岭南地区才有。
  眼下陈旭采挖回来的药有四种,菖蒲棒、白茅根、小蓟和白芨,这些其实在乡村几乎随处可见,完全就是野草和野菜,平时根本就没有人在意。
  这些草药基本上也都处理完了,现在也是捣成粉末分装在几个竹筒里面。
  陈旭把这些药粉按照自己猜想的比例混了一下之后封装在几个鸡蛋粗细的干竹筒里面,然后用一个软木塞子塞好,外用的止血药剂就算是做好了,至于内服的就只有三种:蒲黄,板蓝根和甘草。
  板蓝根在全国各地几乎都有,看起来就像野生的油菜,春天也会抽薹开出小黄花,这玩意儿猪都不爱吃,不过根却是好东西,泡水喝能够治疗咽炎和扁桃体发炎,对感冒炎症也有一定效果。
  后世有个说法,那就是板蓝根是万用消炎药。
  所以受伤之后如果伤口发炎,及时服用消炎药还是很有必要的,在这个没有抗生素的年代,一旦身体某个部位开始发炎,身体无法抵抗的话最终就可能酿成大病,感冒咳成肺炎,肺炎拖久了就会变成肺痨,然后啥活儿也干不了。
  因此今天陈旭又在附近转了一圈儿挖回来一大捆板蓝根,这些板蓝根和后世栽种的不一样,都生长了许多年,大根粗壮无比,洗干净切片放再瓦盆里用炭火烤了大半天,也不用捣碎,直接带上,肚痛拉稀咽喉不爽随时都可以放在嘴里嚼几片。
  甘草也一样,切成片烘干,用一个竹筒装好,感觉有中毒症状就泡水喝或者干嚼,反正吃不死人。
  等陈旭把一切弄完收拾停当,陈姜氏三人也基本上把土人丹搓完了。
  时间已经是快晚上十点了,前几天还能看见的满天繁星被大片的乌云遮盖,似乎要变天了。
  看着夜空中大片大片的乌云,陈旭忍不住在心里庆幸不已,自己穿越过来十多天,一直都是大晴天,刚把新房子弄好就要下雨了,看来这也是老天觉得欺负我这种穷困潦倒的苦逼没有意思。
第45章
学徒的纠结
  时间一晃到了第二天中午时分。
  天空很阴沉,似乎要下雨。
  陈旭、牛大石还有两个年轻人跟着马大伯把四个要参加修路的村民送到清河镇。
  “你们四个去了一定要在一起不要分开,互相照顾,钱要贴身收好,粮食也要看好,切记不要和别人争执斗恨,家里的庄稼不用操心,我会安排人帮你们收割,而且服役还会减税,今年你们家都会少交不少的粮食……”
  马大伯作为村里的村正,把四人送到镇上的集合地点之后找亭长报备,然后又反复叮嘱了一遍。
  陈旭把牛大石背在背篓里的几个竹筒拿出来分给四人。
  “大壮哥,这个竹筒里面是人丹,记住,如果天气太热,感觉胸闷喘不过来气的时候就可以含一粒两粒在嘴里,如果严重到头痛眩晕无力,可以一次吃三到五粒……这个竹筒里面是甘草片,如果吃坏了肚子可以泡水喝,干嚼也可以,但不能吃太多,如果受伤流血就用这个竹筒里面的药粉止血之后包扎,这个内服,感冒了就吃点儿这个……”
  陈旭把每个竹筒都挨着打开给四个人仔细的讲解了一遍。
  “小旭,真的让你操心了,等我们回来一定把钱还给你!”田大壮和马二蛋四个人都对陈旭感激不已。
  “谢啥,都是一个村的,好好保重身体,对了,这些药不要传出去,最好不要让别人发现了!”陈旭最后特别叮嘱一句。
  “小旭放心,我们不会传出去!”四个人都脸色凝重的点头。
  陈旭会治病已经成了村民的共识,因此对他都很尊敬,他说的话村里人都会觉得很重要,而且他们也听说了,为了弄这些药陈旭还冒着高温冒着危险上山,整整忙碌了两天两夜,这种无私的帮助让他们都很感动。
  有了这些药,他们活着回来的可能性增大了许多。
  四个穿的破破烂烂背着大藤筐的汉子眼圈都有些发红,一步一回头的和附近乡村来的民夫汇合之后,很快就在几个骑马的兵卒带领下往县城的方向走去。
  清河镇到雉县县城差不多有五十里,步行的话至少都要四个小时,估计赶到县城差不多也是傍晚了。
  “希望老天保佑不下雨!”陈旭看着乌云密布的天空叹口气,然后和牛大石一起再次去那家铁匠铺。
  不过让他没想到的是那个矮胖的中年铁匠没在,只剩下一个二十岁左右的瘦高学徒。
  而这个学徒看见陈旭后神情非常的不自然,眼光一直躲闪着两人。
  “大匠呢?快把他唤来,我们这次还要买些东西,顺便打造几样定制工具!”
  “我师傅被县令征召去县城打造伐木……修路工具去了!这里只剩下了我一个,两位需要什么可以跟我说!”学徒有些结结巴巴的说。
  陈旭虽然觉得这个学徒的表现有些奇怪,但也没在意,如今征召民夫要修路,各个乡镇的工匠被镇集去县城打造修路工具也很正常。
  “你师傅不在也没关系,今天你帮我打造两把锥子,两把凿子还有一套篾刀,规格和样式要这样……”
  陈旭从地上捡起一块木炭,在旁边的一块青石板上画出来锥子、凿子和篾刀的样式,并且大小长短都仔细的说了一遍。
  “这些都是小物件,我一个人很快就能打造好,小郎君稍等!”这个学徒赶紧打开火炉,把粗细长短不同的几块铜丕放进炉子,然后用鼓风的皮囊噗噗猛吹了一阵,火炉里面的炭火很快熊熊燃烧起来,几块铜丕也开始变红。
  所谓做贼心虚,这个徒弟一直不敢正眼看陈旭一眼,埋头鼓风等几块铜丕都变成通红之后,用钳子夹出来用小锤开始叮叮当当的敲打起来。
  前几天他就已经知道师傅和两个师兄因为那把铜锯被县令大人大加赞赏,而且还一起去了郡城,然后又被郡守大人褒奖,师傅已经被郡守大人提升为大匠师,统筹管理这次征集的全郡两百多位铁匠,指导他们全力打造改良后的青铜手锯,不光地位不可同日而语,而且听说郡守大人还要把这件事通报都城咸阳的匠作少府大人为其请功。
  但他却知道改良的铜锯并不是师傅发明的,而是眼前这个衣服破烂消瘦的少年。
  因此陈旭和牛大石进来的时候,他就一直惴惴不安,而且差点儿还说漏了嘴。
  一旦改良青铜锯不是古山发明的事情被传播出去,到时候古山受到的嘉奖越多,后果就会越惨。
  而如果事情捅到咸阳被始皇帝知道,一个欺君之罪足可以把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人碾成碎片。
  在学徒紧张不安的敲打中,花了差不多一个多小时,两把铜锥、两把凿子和几把用来破篾洗蔑的工具终于打造好了。
  这些都是小东西,用到的铜料都很少,因此七八样东西算下来也才七十钱,陈旭很爽快的就付了钱,临走的时候想起家里的那把锯子用起来实在是太心塞了,于是就问这次有没有新锯子。
  学徒紧张的差点儿背过气去,支支吾吾的点头说有,然后从一个木头盒子里面拿出来一把加长的青铜手锯,脸色涨红的说:“小郎君,这是我按照你上次的样式打造的一把,你看行不行?”
  陈旭接过来一看,发现不光长了很多,锯齿的密度和大小更加合适,而且锯齿也已经两边错开,基本上达到了自己的要求。
  “不错不错,挺好,多少钱?”陈旭高兴的连连点头。
  “一……一百钱!”学徒伸出一根手指头。
  “好!”陈旭没有丝毫的犹豫又数了一百钱递过去,然后收拾东西都丢进背篓里面和牛大石两人离开铁匠铺。
  “呼~”年轻学徒长长的松了一口气,抹着头的虚汗一屁股坐到石头上,心里头哐哐跳的根本就停不下来。
  看着陈旭的背影,他总觉得青铜手锯的事情并不会像师傅说的那样简单。
  这个少年非常不简单,今天打造的几件物品都和常用的工具又不太一样。
  其中一把锥子竟然还带有一个小小的倒钩,至于两把凿子他根本就没见过,其中一把还是半圆形的,不知道是用来干什么的,而篾刀更不知道了,因为这个时候虽然人们生活中已经开始大量的使用竹子,但也仅限于修建房屋和制作一些简单的碗筷杯桶等生活用具,还没开始用竹子制作后世常见的比如网筛、簸箕、凉席、窗帘、蚊帐等东西。
  要不要把这些新出现的工具去告诉师傅?
  学徒非常纠结,而且同时又有些害怕,一旦这样做了,自己在这件事里面就会越陷越深,但不去告诉,一旦这些工具流传开被人再次报告给县令大人,这层窗户纸很容易就被捅破了。
第46章
暴雨猎杀
  陈旭和牛大石两人在镇上又逛了一圈,买了一些盐巴、粮食和几块薄麻布,想了一下又买了几十斤细麻让牛大石背上,和马大伯几人汇合之后开始踏上归程。
  此时差不多下午三点,天色更加阴沉,呼呼的风中已经有夹杂有稀稀拉拉的雨点。
  “快走,希望在雨下大之前赶回家!”马大伯一路催促,几个人在崎岖的山间小路上走的飞快。
  但才走到半路上,伴随着闪电和几声雷鸣,顿时狂风大作,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的砸落下来,瞬间天地被倾盆而下的暴雨笼罩进去。
  “快,前面有一个山洞可以避雨!”几个村民对这条道非常的熟悉,互相拉扯着顶着暴雨往前跑,转过一个弯就看到一道悬崖,悬崖下面有一条下宽上窄的石缝,几个人径直冲进石缝之中。
  短短不过两三分钟,所有人都被淋的像落汤鸡一样,头发衣服全部已经湿透,还在顺着往下不断的流水。
  “估计大壮他们也要淋雨了!”一个村民一边脱衣服一边看着洞外如同瓢泼桶倒的暴雨说。
  “希望小河里不要涨水,不然麦子就全部完蛋了!”另一个村民担心的说。
  陈马大伯站在洞口看了几眼说:“应该不会,北边天色很亮,雨的范围主要集中在往县城的方向,估计下不了多久,生一堆火把衣服烤一下,莫要得了风寒症!”
  这个山洞虽然很多石头,地面崎岖不平,但内高外低,所以地面非常干燥,而且里面还丢着不少瓜果皮屑等东西,一看就是经常有人来往的时候歇脚。
  山洞里面还有不少干柴,都是小河村和附近另外几个村的村民路过时放在里面的,就是为了预备这种下雨下雪被困的天气,所以古代人的忧患意识非常的强烈。
  一个村民在石缝里寻来一些干的松针和苔藓,掏出燧石点燃,很快一堆火便燃烧起来。
  牛大石三下五除二将身上的衣服脱的精光,拧干后铺在石头上烤起来,其他几个村民包括马大伯也是如此,陈旭想了一下,也把衣服脱了,然后几个男人赤条条的就这样坐在火堆边聊天。
  “小旭,你买这么多东西准备干啥?”马大伯看着陈旭背篓里面的金属工具,一样一样的拿出来边看边说。
  陈旭笑着解释说:“房子修好门窗都还没弄,睡觉的床也没有,我准备趁着收割小麦以前把这些都弄好……糟了!”
  说到这里陈旭突然脸色一变站起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107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