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吃相(校对)第2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9/1072

  而商人有钱但却地位低下,总想恢复昔日的符合身份的尊荣,而不是连耕田种地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穷苦农夫的地位都不如的贱民,因此商人也不满。
  而六国王孙贵族失去了自己往日的尊崇地位,因此更加不满。
  无论任何时代,当一个阶层不能获取到符合自己身份的地位的时候,必然就会产生矛盾,而当这种矛盾越积越多,由此产生的后果就会越严重。
  许多商人对于原来的六国,并无太大的归属感,春秋至战国,数百诸侯征战兼并慢慢变成七个,无数商人本来也不是六国人,而且很多商人和方士一样,不断的游走在七国之间,一个国家待不下去就跑到另外一个国家,反正这些诸侯原则上说起来,都是周王的属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因此所有人算下来都应该是周王的子民,商人在乎的就是赚钱,就像被尊为商圣的范蠡,出生于楚国,却跑到越国帮忙,最后又死在宋国,商人,逐利而生,在还没有民族和国家大义这种概念的前提下,他们更加愿意帮助能够让自己获利的一方。
  就比如眼下,大秦打压商人,导致商人无法得到与自己相匹配的身份和地位,因此便都很不满,许多就暗中勾结前六国的王孙贵族,用大量金钱资助并且投其所好,这样试图有朝一日这些人推翻了大秦的统治,他们也好咸鱼翻身。
  秦始皇虽然武力超绝专治六国不服,但面对这种各阶层的不满却无能为力,这种不满不是光靠用武力就能解决的,就像治病一样,必须找到病原的症结所在,然后因病施治,药用对了才能把病治好。
  但在陈旭看来,秦始皇是个武功有余而政治不足的帝王,不是一个治国的明君,也就是说他不是一个好医生,前几天用治大国如烹小鲜的道理劝解他,但这并不够,必须找到一个更加合理的借口和合适的方法。
  只有让秦始皇看到足够的好处,才能把这种好处转变成改革的动力,最终形成农商并举的局面。
  而只要农民和商人这两个如今最为广泛的阶层群体获得了满足感,遗留下来一直蠢蠢欲动的六国王孙贵族基本上就成了无根之木,再也掀不起来什么浪花。
  但任何事情都不能一蹴而就,一切都需要慢慢来,至少这次打造马卒装备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在办公室听赵擎将最近装备打造情况汇报之后,陈旭心中的担心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兴奋和激动。
  从十一月初开始筹备打造新式马卒装备的计划,到眼下十二月底,接近一个半月的时间,一万套装备如今已经完成了近半,余下还有两个月,随着开春之后天气逐渐转暖,钢铁的冶炼能够更快,而工匠也会变得更加熟练,因此一定会超额完成这次的任务。
  也就是说,这次陈旭借鸡生蛋的计策已经完成成功了。
  陈旭高兴的在科学院里面的各个实验室和研究所挨着转了一圈,然后钻进光学实验室继续研制透镜。
  光学实验室并不大,只有大约三十平米,原来是一间杂物房,收拾出来之后在靠墙位置放了一张厚实的长条木桌当做工作台,最里面靠近窗户的位置还制作了一个封闭的煤炉,煤炉只有约一米高,全部都用耐火砖修建,内外都用黏土和黄泥摸平整,上面一个小铁门,可以将一个直径半尺的小坩埚放进去。
  此时炉火熊熊,一个叫汤廷的中年工匠正在火炉前面忙活,旁边还有三个帮工正在帮忙,有的拉扯风箱,有的用铁棍捅着煤炉里面的煤块。
第391章
光学实验室
  “见过侯爷!”汤廷和三个帮工看见陈旭进来,赶紧一起都恭恭敬敬的站好拱手行礼。
  “勿用多礼!”陈旭摆摆手走到长条的木桌前面,看着上面摆放的各种奇形怪状样式而且颜色诡异的玻璃状制品,脸皮情不自禁的微微抽了几下。
  玻璃的制作其实比他当初想的更加容易,在如今有了煤作为燃料的基础上,自然界存在的很多物质都能够被融化,而玻璃的制作温度和炼铁的温度差不多,大概是摄氏一千三百度,即便是最普通的褐煤燃烧都能够达到,更别说这些全部都是大块的精煤,加上风箱助力,煤炉里面的温度远远高于这个温度,轻松就能将很多物质融化。
  制作玻璃的原料和过程陈旭并不清楚,只知道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硅,也就是河滩上挖掘出来的透明砂子,而上次赵擎送给他的那种晶莹剔透的水晶,则就是最纯净的二氧化硅,而纯二氧化硅制作的玻璃,后世也称为水晶玻璃,最著名的一个品牌叫做施华洛世奇,专门制作仿水晶制品,也其实就是玻璃制品,但是价格不菲,一条玻璃项链就是几千上万,一个杯子都是好几百,属于绝对的奢侈品牌。
  不过眼下工作台上摆放的这些颜色诡异形状也很诡异的玻璃状制品,和真正的玻璃都还差很远,更别说水晶玻璃了。
  这些透明半透明的物品里面,充斥着大大小小的气泡,完全达不到陈旭需要的标准,而且大部分都已经看过好多次了,这些都是前些天汤廷按照他的方法和几个帮工烧制出来的。
  陈旭一眼扫过去,眼神落在最后面的几块半透明的圆形玻璃制品上。
  “侯爷,这三块是昨天做出来的,大小样式都可以达到标准,但里面还是有气泡!”汤廷略有些忐忑,但同时双眼中又充满了无限的激动。
  陈旭把这三块圆形的凸透镜样式的玻璃片拿起来,入手沉甸甸而且冰凉,四周薄中间厚,直径二寸三寸不等,样式和后世的凸透镜看起来区别并不大,虽然略带黄绿色,但透明度还可以,透过去能够比较清晰的看见物体被放大,唯一的遗憾就是里面有一些大大小小的气泡。
  而这些气泡的存在,导致光线穿透的时候产生大量的散射折射,造成丝线模糊不清甚至是观察目标严重变形。
  但如何把这些气泡弄出来也是一个非常麻烦的事情,至少陈旭不知道该怎么办。
  看着陈旭欲言又止的郁闷样子,三个帮工都不敢发出任何声音,汤廷小心翼翼的说:“侯爷,其实我已经发现了,只要延长熔炼的时间,并且每过一会儿搅动一次,玻璃中的气泡是可以减少的,但要想做到完全没有的话,除非找到大块的纯色透明石头,而不是我们从河滩上筛选回来的这些颜色杂乱的砂子!”
  纯色透明的石头,陈旭手上就有一块,但他却非常舍不得,那是一块真正的水晶石,价值不菲,但眼下要想做出一副合格的透镜来,突然之间又找不到纯净的石英石,砂子里面因为含有各种盐类矿石,并非只有二氧化硅一种,因此在高温融化的时候,里面的各种金属盐有些会发生高温分解,这样就会产生大量的气泡释放出来,也就是说,在没有后世严格的科学仪器检测和设备进行处理的情况下,用纯净的二氧化硅制造能够达到使用阶段的光学玻璃是唯一的选择。
  除非是陈旭只想做几个酒瓶子、灯罩以及门窗玻璃啥的。
  陈旭纠结了很久之后去自己的办公室,从一个抽屉里面把那块私藏了很久的纯净透明的水晶石拿到光学实验室。
  “原来侯爷早已经有准备了!”看见这块纯净无暇的水晶,汤廷忍不住连声赞叹陈旭的远见卓识,同时心里更加佩服的五体投地,原来侯爷不光会制造这种叫做玻璃的东西,而且也早就知道自己做不出来完美的玻璃,因此早早的便准备好了如此纯净的一块石头。
  烧了一段时间的玻璃,世间万物落在汤廷的眼中的价值就是能不能够融化制作成最好的玻璃制品。
  至于水晶宝石神马的都是浮云,他如今已经炼玻璃上瘾了,能够亲手做出各种达到侯爷要求的玻璃已经成为了他毕生的享受和追求。
  因为刚来这个实验室的第二天,侯爷便和他深入的交谈了一个多时辰,并且亲自融化砂子浇筑出来一块方方正正的玻璃制品之后,他便一下陷入进去无法自拔。
  原来世间竟然还有如此神奇的方法,一捧砂子竟然还能够像铜铁一样被融化,然后随心所欲的浇筑成各种形状的透明物体,虽然侯爷是马马虎虎随便演示了一下过程,但在他看来,不啻于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往无尽神秘区域的大门。
  于是他便一天到晚扎在实验室当中,用各种方法融化砂子,希望能够浇筑出来侯爷需要的透镜。
  不过几天下来,浇筑出来的东西不少,但里面的气泡却始终无法清除干净,虽然他想尽一切办法,也始终达不到陈旭需要的目标。
  因此眼下陈旭拿出来这块透明的水晶,汤廷便像见到了救星一样,从陈旭手里接过这一大块水晶石,还没等陈旭说话,就直接丢进一个铁臼之中。
  “等等~”
  “砰~”
  陈旭话音未落,手还伸在空中,汤廷已经拿起铁杵狠狠的杵进铁臼之中,陈旭瞬间有一种心碎的感觉。
  他甚至不用看也知道,这块他珍藏许久没舍得拿出来的水晶石已经被舂成了碎石。
  工程师和科学家果然注定是穷一辈子的生物。
  陈旭黑着脸捂着心口一屁股坐到工作台前的一把椅子上,看着汤廷满脸兴奋的用铁杵使劲儿在铁臼之中杵来杵去,砰砰砰的声音中心头血流了一地。
  汤廷却根本就没心情管侯爷的死活,兴奋的将水晶石细细杵成粉末状,然后吩咐帮工拿来一口最小的崭新坩埚,将所有的水晶粉末都装进去,然后又吩咐帮工准备好浇筑透镜的模具,等一切都准备好之后,这才小心翼翼的用一个大钳子夹着坩埚放进煤炉里面。
  “猛火~”汤廷哐当一声将炉门关上。
  一个帮工赶紧使劲儿拉扯风箱推杆,伴随着呼呼啦啦的声音,煤炉中的火焰串起来半尺高,随即房间里温度都很快升高。
  煤燃烧的临界温度大概在五百摄氏度左右,而要得到一千度以上的高温,必须不断鼓入氧气,才能让煤充分燃烧,释放出足够剧烈的热量,因此煤炉光用普通的方法烧是不起作用的,而且氧气不够就会产生的大量的一氧化碳,如果房间太过封闭还会中毒,因此这间杂物房的通风状态还是很好的,房梁四周全部都是空的,其实只能算是一个杂物棚,加上还有窗户通风,因此房间的煤火味道并不算太大。
  看着汤廷和三个帮工围着煤炉忙活,陈旭终于是长叹一口气之后从失去了一块水晶宝石的伤心中慢慢恢复过来。
  自己夸下海口要制作出一只千里镜,因此含着泪也要把它做出来,就像后世约炮一样,做人要讲信用,不然以后不好混。
  汤廷,又叫阳城廷,河东郡阳城人氏,原来是魏国人,自幼喜欢研究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而且对于墨家的一些物理和光学理论很感兴趣,但因为墨家理论无论是在大秦还是以前的六国都不怎么受欢迎,因此汤廷过的一直比较落魄。
  (注一下:秦朝姓氏没有合并之前,一般只称名而不称姓氏,称呼人的时候不会直呼其名,这既是礼节也是习惯,本书只是为了合乎现代人的阅读习惯,都加了姓而已,比如商鞅,他本身是魏国人,姬姓公孙氏,但为了礼貌,称呼他的时候在名字前面加上国家的名字,因此又称之为卫鞅,许多史书都是称之为商君,并没有人直呼其为公孙鞅或者姬鞅,再比如秦始皇登基前称为质子政,称王之后称为秦王政,从不会直呼嬴政或者秦政、赵政;燕太子丹,齐王建等都是以国为尊称;而有官职的则是以官职开头,比如上将军剪、通武侯贲、内史腾、太仆高,左丞相斯,清河侯旭等,一直有人说秦朝人大部分没有姓氏,只有贵族才有姓,这件事老客是报以很谨慎的怀疑态度,战国后期姓氏已经非常普及,无数亡国的君王和贵族、士族沦为平民甚至奴隶,比如内史腾,官职内史,名腾,历史并没有记载此人的姓氏,但能够位居内史之职,位列九卿,居然会没姓氏绝对是很诡异和荒唐的一件事,还有书写云梦秦简那位喜,一个小吏,因此称为吏喜,但这并不表示他没姓,只是因为身份太过低微考证不出来而已,李斯、刘邦、陈胜吴广这些名人皆都起于寒末,身份也都非常低微,但都有姓氏,可见姓氏在秦朝时期已经非常普遍,只是平时称呼略去了,而且习惯于用尊称来代替姓氏表示礼貌,因此很多并不算出名的人姓氏就无法考证,这个阳城廷历史上是有记录的,只是出生在阳城而已,并不姓阳,当然也可能并不姓汤,某杜撰的!)
  魏国灭了之后汤廷便流落来咸阳,经人推荐在匠作少府任一个身份低微的刀笔小吏,平日负责在竹简上记录文字,勉强能够混口饭吃,不过这份工作在去年麻浆纸被大量生产出来之后也失业了,就在他穷的感觉走投无路的时候,恰巧在大街上遇到了耀武扬威一脸春风得意的熟人皇甫缺。
  两人原来同属天涯沦落人,一直混迹在咸阳寻找机遇,不过皇甫奇这个人性格比较开朗,也善于寻找机会,因此瞅上了陈旭,观察了一段时间之后拜入清河侯府,经过一个月的试用期之后,被陈旭委任清河集团总经理,因此天天骑着高头大马坐着马车来往于侯府和正在装修的清河酒店之间,而此时不同往日,除开鲜衣怒马之外,每日经手的钱财哗哗如同流水,身边也是簇拥了一大群帮工和侍卫,而且看见清河侯府的腰牌,大街上巡逻的中尉府禁军都不敢阻拦,因此显得嚣张无比,汤廷失魂落魄的拢着手行走在寒冷大街上,就在他感觉人生凄楚的看不到任何光明的时候,一个熟悉的声音将他叫住。
第392章
水晶透镜
  “喂,这不是汤兄吗?何故如此落魄?”
  汤廷本来躲闪着贵人的车队,听见一个的熟悉声音,忍不住抬头,就看到马车上一个趾高气昂满脸得意的家伙正居高临下看着他。
  “你……是……皇甫缺……”汤廷脸色呆滞的看着坐在马车上与自己年岁相仿的家伙。
  “大胆,竟然敢直呼老爷的名字!”一个跋扈的侯府侍卫呛的一声抽出腰间的大剑。
  汤廷往后退了几步脸色难看的拱手说:“月余不见,想不到皇甫兄已经飞黄腾达,不知皇甫兄在何府衙任职?在大街上叫住汤某又有何见教?”
  “哈哈~”皇甫缺拍拍身边的座位说:“故意吓唬你的,上来与我同乘,我给你推荐一份工作,保证你以后不再如此落魄凄凉!”
  汤廷看看皇甫缺的神情不像是在说谎,加上两人本来也熟识了几年,也知道皇甫缺此人秉性不错,因此也没推辞,爬上马车坐好之后启行,然后一路颠簸来到王侯公卿扎堆的城南区域,最后停在了一栋豪宅门口。
  当汤廷看着门楣上清河侯府几个古篆大字的时候,脑海里面就是一片空白,然后等皇甫缺说出自己就是清河侯府上的门客,准备把他推荐给清河侯的时候,从马车上下来的汤廷直接一脚踏空从马车上栽了下来。
  而在后府中,陈旭仔细询问了汤廷一些问题之后,就安排他做了科学院光学研究所的管事,不过加上陈旭一起只有两个研究员,还有三个帮工。
  但听完陈旭讲述了一些关于各种光学、机械和空气等理论之后,汤廷欣喜若狂的如同找到了知音一般,接下来陈旭再次用冰制作了几块透镜演示了一下透镜的奇特属性,并且在光学研究所专门演示熔炼了一炉砂子铸造了一个半透明的玻璃状物品,汤廷彻底佩服的五体投地,死心塌地的成为了陈旭的科研助手。
  但制造玻璃并不像陈旭开始想象的那么容易,在汤廷还没来之前,他也陆续做过几次玻璃,但效果很差,浇筑出来的玻璃全部都是颜色杂乱而且太多气泡,而且他也没太多时间整天研究这些。
  三个什么都不懂的帮工去城外采集来数种不同的结晶砂石,有些能够融化,有些不能融化,最后得到的就是一坨颜色浑浊还夹杂着奇怪光泽的凝固体,冷却后如同后世的琉璃一样的东西,除开有一些观赏价值外,卵用都没有。
  不过就算是这种在陈旭看来垃圾一样的东西,落在科学院所有人的眼中,那也是堪比宝石的东西,光滑平整而且颜色瑰丽,还带着半透明的质地且又坚硬无比,因此便有人来拿一些废品出去把玩,然后还引得人争相抢购,因为咸阳城的人都听说,科学院研究的东西都带着一股仙气。
  因此陈旭也就不让三个帮工研究制作透镜了,平日做一些模具浇筑成各种形状的琉璃,杯子勺子盘子,还有一些簪子手环等装饰品,反正这玩意儿也不值钱,一捧沙子加上一些各种颜色的碎石烧融在一起就行了,除开煤之外成本几乎为零,因此做出来的东西卖的也不贵,根据器形大小一百到五百钱不等,正是因为价格相对瓷器来说便宜,因此光是科学院中的需求就无法满足,许多人没事儿就来光学研究所转转,看看能不能抢购到一件琉璃拿回去好炫耀一番,不过这玩意儿制作虽然容易,但一天下来也做不了几件,陈旭也没打算让帮工做太多,主要就是锻炼三个帮工对于冶炼火候和浇筑技巧的熟练程度,同时也是希望他们能够慢慢找到能够真正做出透明无气泡的玻璃的方法。
  不过直到汤廷出现之前,三个帮工的水平依旧停留在制造各种颜色诡异的琉璃器物的状态,但技巧熟练程度提升了几个层次,已经能够熟练制造一些简单模具并且浇筑成型,而且每天生产的琉璃制品也能够卖上千钱,因此光学研究所也成为了整个科学院唯一能够挣钱的单位,三个帮工每天都能够各自分到数十甚至上百钱,这个待遇把科学院其他的帮工甚至工匠都羡慕的流口水。
  而被科学院那些手快的人买到的琉璃制品拿出去,很快也受到咸阳民众的追捧,转手就有两倍甚至三倍的利润,导致琉璃器物供不应求,弄的秦始皇还专门安排宫人前来询问了一番,陈旭只好让三个帮工专门铸造了一批造型精致一些的琉璃制品送去皇宫,不过他也告诉皇帝,这些东西不值钱也不具有太大的价值,只能作为观赏,最好不用来喝水或者盛放食物,毕竟琉璃里面含有的各种杂志太多了,估计有毒的金属物质不少。
  而汤廷到来之后,陈旭再次启动了透镜的制造,不过近十天下来,汤廷的研发也并未成功,虽然因为精选过砂子和晶体碎料,但在没有严格精选设备的情况下,杂质还是依旧存在,而且气泡问题依然无法解决。
  因此浇筑的透镜虽然看起来比以前的琉璃体好了不少,但依旧属于不合格的次品。
  汤廷和三个帮工围着煤炉忙活,陈旭无聊的坐在旁边等待,同时把玩着工作台上各种玻璃和琉璃制品,脸色虽然看起来平静,但却也忐忑无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9/107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