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吃相(校对)第2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3/1072

  “哪里哪里,旭也久闻章邯将军大名,今日一见果然风姿沛然有虎将之风!”陈旭连连摆手笑着说。
  周围一圈人都满脸疑惑的看着陈旭和章邯,心里各种猜测不断泛起。
  清河侯的名声如今响彻整个大秦,即便是数千里之外的北荒南蛮之地都知道陈旭的名字,章邯只是一个普通武将而已,为何清河侯要对他如此看重,还久闻大名?章邯的名声在大秦一点儿都不响好吧!
  陈旭是传说中的仙家弟子,难道他能够看出章邯日后必然飞黄腾达?
  亦或是因为兴建皇帝陵寝之事?
  一些人联想到章邯的身份,顿时散发出一连串的猜测,看着章邯的时候脸色也多了一些慎重。
  “还请清河侯解惑,今日陛下突召我等上朝到底所谓何事?”武将赵佗也拱手说。
  “某听闻是陛下意图改制朝堂格局,废三公九卿而制三省六部!”陈旭稍微透露了一些信息。
  “废三公九卿?”一群人都忍不住脸色大变。
  “三省六部又是何解?”王贲急切的问。
  “此事必不可能……”另外有人低声惊呼。
  “诸位将军勿用猜疑,此事上朝自然便知,与我等闲职并无任何影响!”陈旭笑着摇头说。
  就在一圈人还准备继续询问详情的时候,突然一声谒者的高呼从朝议大殿门口传来:“请所有接到诏书者入朝堂议政~”
  “诸位将军一起走吧!”陈旭转身往朝议大殿走去,王贲等人也都满脸惊疑的跟上,此时东一窝西一群聚在台阶上的官员也都一起上朝。
  气势庄严的朝议大殿之中,黑砖黑瓦尽皆玄色,几根巨大的石柱上雕刻着几条张牙舞爪的盘龙跃然欲飞,看起来凶唳莫名,因此踏进大殿的那一刻,本来都低声交谈的官员全部都闭嘴,脸色也变得严肃起来。
  陈旭一路走到大殿最里面九层台阶之下,一屁股坐在了自己专属的黑熊皮大椅之上。
  此时大殿之中,除开本来平日有上朝资格的文武百官和王贲等有侯爵资格的都找到了自己的座位,其他宣召上朝的上百位公卿都只能站着,剩下还有些大夫博士之内的闲职更是排到了大殿门口,隔着皇帝的龙椅足有四十米远,估计也只能听个响。
  陈旭扭头看了一下排在自己后方的左相李斯,发现他表情淡然,手持笏板稳如泰山,看见陈旭看他,竟然还微微点了一下头,陈旭莫名其妙的也跟着点了一下头,然后去看右相冯去疾,而冯去疾似乎心有灵犀的转过头,脸上竟然还露出一丝微笑。
  我去,今天两个丞相都表现的有些诡异啊。
  陈旭莫名其妙的感觉到菊花一紧,然后再去看蒙毅,没想到蒙毅竟然拈着胡须也对他微微点了一下头。
  这三个上卿为何今天对我这么礼貌?
  陈旭更加的忐忑不安起来,屁股扭动几下有如坐针毡的感觉,浑身都毛扎扎的。
第397章
改制
  “陛下上朝~”
  随着一声长喝从后殿传来,满朝文武两百多人都赶紧站好一起迎接,伴随着一阵脚步声,秦始皇在宫人和内侍的护卫下从内殿走出来,龙行虎步走到龙椅前大袖一摆四平八稳的坐下之后眼神扫过整个大殿,然后声音一如既往的平淡:“诸位爱卿请坐!”
  “谢陛下!”
  一阵椅子碰撞挪动的声音之后,李斯蒙毅等人行礼之后都在各自的椅子上坐下。
  “江府令,宣旨吧!”等大殿之上安静下来之后,秦始皇面色平静的说。
  “喏~”江珩徐徐展开手中一卷长长的帛书,然后开始抑扬顿挫的大声朗读起来。
  “始皇帝谕令,从今日始,废除三公九卿职务,置三省六部,同时将天下官员职务调整为一至九品,文武皆同,有官职者入品,无官职者只尊爵位……”
  “哗~~”
  几乎就在江珩念出第一句话的瞬间,整个大殿之上突然一阵剧烈的骚动,除开陈旭、李斯、冯去疾、蒙毅以及被招进宫讨论过的一些官员之外,就连王贲等人也都惊呼而起,没想到陈旭说的竟然是真的。
  朝堂之上的惊呼和喧哗之声打断了江珩朗读的声音,秦始皇面色阴沉下来。
  “肃静~再有喧哗者逐出大殿!”郎中令申公兖站起来回头看着吵嚷的文武百官,声音严肃而冰冷。
  在申公兖的威吓下,吵嚷的文武百官都心惊胆战的慢慢安静下来。
  “江府令请继续!”秦始皇淡淡的说。
  “三省者,中书省、尚书省与监察省,三省由三位上卿执掌,中书省丞相李斯,官职一品,金印紫绶,执掌封奏审查和诏令,下设中书令一人,二品、中车府令一人,二品,中书丞二人,三品、中书谒者四人,四品等职务,统管天下百官封奏审查和皇帝诏令签发,于咸阳宫紫英殿理政。”
  “尚书省丞相冯去疾,官职一品,金印紫绶,执掌礼、户、吏、兵、刑、工等六部,下设尚书令一人,二品,尚书丞二人,三品,尚书仆射六人,四品等职务,统领六部管理全国郡县呈送的封奏批阅和签发,于咸阳宫紫寰殿理政。”
  “监察省御史大夫蒙毅,官职一品,金印紫绶,执掌御史监察天下官吏,下设御史令一人,二品,御史丞二人,三品,统领各郡监御史,四品,于章台宫泰安殿理政。”
  “礼部令,赵高执掌,官职二品,银印青绶,下设奉常、太仆、宗正、典客四署,皆为三品官职,各署分置衙门,官职四品……”
  “吏部令,申公兖执掌,官职二品,银印青绶,下设稽勋、考功、谒者、郎将四署,皆为三品官职,各署分置衙门,官职四品……”
  “户部令,高腾执掌,官职二品,银印青绶,下设户籍、赋税、司储、农桑四署,皆为三品官职,各署分置衙门,官职四品……”
  “兵部令,尉缭执掌,官职二品……”
  “工部令,宰纮执掌,官职二品……”
  “刑部令,阴戊执掌,官职二品……”
  “少府令,赵威执掌,官职二品……”
  “内史令,齐宕执掌,官职二品……”
  “郡守,官职三品……”
  “郡尉,官职四品……”
  “郡丞,官职四品……”
  “监御史,官职五品”
  “长史,官职五品……”
  “尉史,主簿,官职六品……”
  “县令,官职七品……”
  “县尉,官职八品……”
  “县丞,官职八品……”
  “九品者为候补官员,职同郎,吏无品,秩不变……”
  “武职勋爵暂时不变,在职将士考评由兵部议定后交由两位丞相……”
  “此谕令着中书省一月之内通传全国郡县不得延误,始皇帝二十九年丑月丁戊日!”
  一篇长长的诏书足有上千字,江珩一字一句读完之后,整个朝堂一片寂静,丝毫听不见任何声音,但所有官员的脸色各不相同,有的兴奋,有的激动,有的沉默,有的如丧考妣。
  “我大秦取周而代,执天命而安天下,秉水德而掌中国,诸位爱卿皆都为我大秦的安定夙夜勤勉不坠,虽然如此,但我大秦已不同于前周,三省六部制的改变和九品官职的拟定,使得各府署衙更加责权明晰,此策由清河侯所创,三省六部执掌官员皆都参加讨论,非是朕一时之念,还请诸位爱卿兢兢业业谨守本分,为我大秦的繁荣昌盛更加勤勉努力,请李丞相接旨!”秦始皇俯视整个大殿,说话声音虽然平静,但却脸色严肃带着一股凌厉的霸气。
  江珩走下九层台阶,将诏书恭恭敬敬的递给李斯:“李丞相接旨吧!”
  “臣一定肝脑涂地以报陛下!”李斯双手接过诏书,严肃而认真的声音在整个大殿回响。
  ……
  这是一次史无前例的改革。
  但却有人欢喜有人忧。
  从朝堂出来的陈旭自然也明白了今天李斯、冯去疾和蒙毅三为上卿为何要对他那种很暧昧的态度了。
  无论是三公九卿制也好,还是三省六部制也好,对于三位上卿来说没有任何损失,反而手上的权利都增大了许多,这个增大的权利,来自于分担了本来应该皇帝操心的事。
  以前在李斯的压制下,冯去疾在朝堂之上的作用简直有点儿可有可无的味道,因为两位虽然都是丞相,同属上卿统领文武百官,但所谓一山不容二虎,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因为秦始皇太过信任李斯,导致冯去疾的作用被大大削弱,话语权非常小,基本上属于从属地位,虽然冯去疾低调淡然,但到了这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没有人愿意当一辈子的老二。
  这三省六部改制之后,冯去疾担任尚书省丞相,虽然看似地位没变,但手中的权利可以说增加了百倍不止,执掌六部后,天下百姓和官吏都归于他之手,独掌天下官吏的封奏处置之权,虽然这些封奏最后还是要递送到李斯执掌的中书省中进行批阅,但只要尚书省的处置没有问题,李斯断然没有驳回的理由,这就变相的让尚书省有了大量可以独立操作的空间,在许多事情上不会再受到李斯的压制。
  而变成了中书省丞相的李斯看似失去了统领文武百官的权利,手中只留下了封奏审查和圣旨签发这两项,但正是这两项,让他可以牢牢的掌控天下一切,上可以通达皇帝,下可以掌控百官封奏,满意则放行,不满意则驳回,虽然要有理有度,但这度的权限却非常大,因为这些权利以前都是皇帝的,眼下却落在了他的头上。
  至于御史大夫蒙毅,还是照例执掌御史监察天下官吏,不管李斯和冯去疾权利有多大,一旦发现两人有逾越权限和律令之事,照样可以抓住小辫子使劲儿踩,因为他的权利没有丝毫的削弱。
  而三省六部制改革的最大获益者就是皇帝,这种三省分制会让他省却大量处置许多鸡毛蒜皮的小事的时间,转而把主要精力用在处置军政大事之上,那种每天要批阅一石奏章的事几乎不可能再出现,而且三省六部并未进行军权的改革,也就是说军队这一块儿还是他一言而决,而作为一个帝王,只要牢牢掌控军权,天下依然就还是他的天下,没有人可以撼动半分。
  至于改革之后可能会产生的一些积弊,以及三省六部各个府衙之间相互推诿扯皮之事自然还是会有,但责权明晰之后这种事情会变得非常少,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混乱。
  而三省六部的改制,也必然让很多人愤怒和郁闷,比如典客、太仆、宗正、奉常这四位高高在上的九卿职位,竟然一下全部都归入礼部这个二级部门,官职也掉落到三品,权利和地位自然和以前不可同日而语。
  而这次改革获益的除开李斯和冯去疾这两个丞相之外,就是太仆赵高,位居礼部令,是仅次于三省之下的二品大官,地位看似没变,但权力却一下大了数倍,将以前四个九卿部门全部都掌控在手中,这样他就可以牢牢掌控以前的四个九卿,而九卿在朝堂之上深耕日久,各自身边都有一大群站队的官员,这样朝堂之上就会多出来无数为他摇旗呐喊的属下。
  “恭喜礼部令,以后还请多多指教!”
  “恭喜赵大人,属下以后定然唯马首是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3/107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