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吃相(校对)第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072

  整个村子除开经常行走的两条小路之外,其他无论是水渠河沟还是山岭田野,全部都被疯狂生长的荆棘野草树木遮盖的看不见路,但也正是这个原因,他需要寻找的一些常用解毒的药材竟然很快就找到好几种。
  “这叫半边莲,又叫蛇舌草,对蛇毒有很好的清除效果!”陈旭从水沟边连根拔起一根开白花的细茎柳叶的草药说。
  “这叫盘龙草,又叫钻山狗和草三七,活血消肿,清热解毒!”陈旭从山脚下一片向阳的土坡上拔出来一丛开着细白小菊花的绿色植物。
  “这个叫鬼针草,也是治疗毒疮和蛇毒比较好的药材。”
  “这叫白花蛇舌草,和半边莲差不多!”
  陈旭一边走,寻找草药的过程中也把找到的草药的功效简单的解释给少年和几个小孩子听。
  等陈旭抱着一捆各种各样野草野花回家的时候,跟在后面的少年和几个孩子看他的眼色已经彻底变成了崇拜,特别是这个少年,仿佛发现了新大陆一样,两人几乎成天都在村里混在一起,但从来都没发现陈旭还认识草药和治病疗伤。
  治病不是只有集镇上的巫医才会吗?
  而且巫医治病这种事在村里人看起来也充满了神秘感,这种高大上的职业绝逼不是一般人能够玩儿的项目。
  陈旭把采集回来的草药分类处理了一下,选择其中一些放在一个木碗里面捣碎成糊糊状,然后把陈姜氏伤口位置的草药换下来用稍微干净的布条重新包扎好,剩下的也捣碎之后放进一个小瓦罐加上水用火熬煮了半个小时之后把水倒出来喂陈姜氏喝下一碗。
  差不多一个小时后,一直处于半昏迷状态的陈姜氏慢慢睁开眼睛,青灰的脸色也似乎恢复了正常。
  “兄长,娘醒过来了!”小女孩激动的大声嚷嚷起来。
  院子里的一群大人小孩都涌进房间里,果然看到陈姜氏正扶着床沿坐起来,虽然看起来还有些虚弱的症状,但明显蛇毒的威胁已经完全解除了。
第4章
自力更生
  “小旭哥哥,你好厉害!”聚在一个小水坑边,一群小孩都七嘴八舌的使劲儿夸奖陈旭。
  “这算啥!”陈旭微微摇头,手中的竹竿轻轻一提,一只拳头大小的青蛙便挂在麻线上被钓了起来,掉在身边的草地上还来不及逃走便被早已等候不及的两个孩子死死抓住放进旁边一个封闭的细藤编织的鱼篓里面。
  从醒过来到现在过去了四五个小时,陈旭还一口热乎的都没吃上。
  把陈姜氏救回来之后,他感觉整个人都饿的快虚脱了,不光是他,一家人都还处在饿肚子的状态之中。
  家里除开半瓢黄豆什么吃的都没有,因此陈旭只能自力更生,决定自己从大自然中找吃的。
  这公元前两百年的大秦帝国,除开人不多,其他的动物多的简直无法用语言描述,特别是他们这种偏僻的山野乡村,不说别的野兽,河沟的鱼和青蛙、草丛中的蛇和兔子、山林里的野鸟到处都是,只要肯下功夫,春夏秋冬有吃不完的野味,但前提是要会捉。
  就比如青蛙这种东西,到处都是,但你光着手脚要想在河沟水塘里面抓住一只,那简直和走路捡钱的概率差不多,需要极其敏捷的身手,不用工具的话一天捉的数量还无法补充回来消耗的体能。
  还有就是捞鱼,河沟里各种鱼都有,甚至在水深处数十斤的大鱼都有,虽然所有人都知道鱼美味有营养,但缺乏捕鱼工具,只能做一个临渊慕鱼的看客,偶尔抓到一条两条改善一下生活可以,但想用捉鱼来维持生活那是万万不行的。
  所以捕捉野生动物这种原始的生存状态逐渐被人类摒弃,取而代之的是开垦农田种植庄稼,虽然种植时间长产量也不高,但胜在产出稳定,只要不遇上大旱大涝的灾年,一般种下的庄稼都会获得一个相对稳定的收获,于是春耕秋收便成为了华夏农耕文明的典型特征,而农耕也让人类逐渐从山野之中移居平原,把生存和土地牢牢的拴在了一起。
  十几分钟后,陈旭将手里的钓竿丢少年说:“大石,你们钓吧,我要回去给我娘和妹妹做晚饭了!”
  “哎,好好!”少年激动不已的赶紧把这根陈旭看起来简陋到不能再简陋的钓竿紧紧的抓在手中,然后一本正经的开始学着陈旭的样子开始钓青蛙。
  而陈旭则提着半篓子活蹦乱跳的青蛙回家。
  连续换了两次药,喝了两碗药之后,陈姜氏的中毒症状基本上完全消失,除开小腿还略微有些浮肿之外,精神状态和身体状况没有了任何异样,此时正和女儿坐在院子里面清理一堆野菜。
  “兄长,你抓了什么回来!”小女孩儿丢下手里的野菜迎上来。
  “喏~”陈旭打开鱼篓的盖子,随着咕哇一声,一只大青蛙跳了出来,不过被陈旭一巴掌就打了回去。
  “哇,是青蛙,好多好肥!”小女孩儿兴奋的嚷嚷起来,然后拉着陈旭的手往陈姜氏面前拉扯,“娘,兄长抓了好多青蛙回来,晚上可以吃肉糜了!”
  陈旭抹了一下额头,还好还好,原来古代人也叫青蛙。
  陈姜氏也很激动,虽然儿子从树上摔下来昏迷了三天,而且似乎以前的事情都记不住了,但看来并没有变傻,不仅治好了自己的蛇毒,而且还能够抓到这么多的青蛙解决一家人吃饭的问题。
  陈姜氏的眼圈儿又红了。
  似乎儿子昏迷几天醒过来变得懂事多了。
  难道这是老天要眷顾我们一家人了吗?
  “小妹,去帮我找一把刀来!”陈旭四周看了一圈儿,也没找到剥青蛙的工具。
  “兄长,在这里!”小女孩欢快的跑到屋檐下从墙缝里抽出来一把刀递给陈旭。
  然后陈旭看着这把没有刀柄锈迹斑斑的青铜匕首陷入了很长时间的思索。
  他深刻怀疑这把刀能不能杀死青蛙!
  不过似乎眼下也只有这东西可以用了,于是陈旭坐在一块石头上,从鱼篓里面抓出来一直只青蛙,用青铜匕首在青蛙的脖子上来回割了几下,果然发现皮都没破,然后试着用刀尖去捅青蛙的肚皮,青蛙被戳的只翻白眼儿,陈旭也气的只翻白眼儿,最后叹口气把刀丢在了地上。
  这特么的是刀么?白瞎了这个威武的称号。
  不过即便是没刀也阻挡不了此时他对食物的欲望,陈旭很快从院子外面找回来几根足有十厘米长的尖刺。
  这种树刺异常坚硬,长在皂角树上,而且还是一味中药,陈旭还没穿越前老家门口有很大一棵,老人还喜欢捡掉落的皂荚洗衣服洗头,是农村很常见的一种树木。
  再次从鱼篓中抓出来一只青蛙,看着青蛙脖子上的一道印记和肚皮上的几个红点,陈旭为这只青蛙默哀了三秒钟,然后……一根长刺扎进了青蛙的脑袋里面将它钉在杏树的树干上。
  半个小时后一堆剥好的雪白青蛙肉便堆放在一个破瓦盆里,差不多有三斤的样子。
  陈姜氏也把野菜清理好洗干净。
  家里没有专门的厨房,几块石头搭建的简易火炉就在茅屋旁边的空地上,小丫头非常熟练的用燧石打燃火,添加柴火,很快熊熊的炉火便燃烧起来。
  没有锅,平时煮菜只有一个瓦罐。
  而且也没调料,只有一点点儿盐巴,油就更加没有了。
  自从老爹陈虎参军之后,家里就几乎再也没有吃过荤腥,就连鱼都很少吃,陈姜氏不会抓,偶尔村里人看着一家三口可怜,捕捉到狍子麋鹿之类的大型野兽,也会送给她们一些,但这时代的食物都很匮乏,所以这种机会也非常少,一年碰不上两次,所以一家人都长期营养不良,不然陈旭的前身也不会要爬到树上掏鸟窝而失足掉下来了,掏鸟窝不是好玩儿,而只是想弄几颗鸟蛋而已。
  瓦罐加上水,把青蛙肉都放进去,然后放进一点儿盐巴之后放在火炉上开始煮起来。
  “小妹看好火,我出去一趟!”
  陈旭看看天色还早,距离天黑差不多还有一个小时左右,于是叮嘱一句之后把青蛙的头和内脏都放进鱼篓之中,然后提着出门。
  “旭儿小心!”陈姜氏虽然不知道儿子出去干什么,但还是叮嘱了一句。
  “兄长早点儿回来!”小丫头也细声细气的喊了一声,然后专心致志的照看着火炉。
第5章
没有调料
  再次来到小河边。
  此时夕阳落尽,河水淙淙,山川田野都慢慢笼罩起一层霭霭薄雾,山脚下远远近近的茅屋都开始有袅袅炊烟升起,四周看不见一个人影,只有几声小孩的嬉笑哭闹和大人的呼喊。
  一天即将结束,天地慢慢归于寂静,而极远的山峦之中,似乎还有豺狼虎豹的吼声隐隐传来,让人心中暗自生寒,似乎在提醒着陈旭,这是在一个两千年前的生活状态极其野蛮原始的时代。
  用一根细长且韧性很好的青藤将鱼篓栓好,然后把鱼篓的盖子掀开一个大约十厘米的缝隙用青藤胡乱固定了一下之后又往内丢了一块约莫一斤重的石头,选择一个水流相对平缓的回水湾丢入河中。
  看着鱼篓慢慢沉入水底,陈旭把手中的青藤拴在河岸边的一颗小树上拍拍手转身离开。
  用这种简陋到无法形容的方法来捕鱼,只能听天由命看运气。
  回家的路上,陈旭又沿着沟渠走到山脚下,沿途时不时的蹲下来拔起几颗野蒜和野葱,最后在山脚下用一根木棍在泥土里面挖了几分钟,挖出来几块野生的黄姜。
  这些作料都是他下午采草药的时候看见的,此时刚好顺路弄一些回去,吃惯了后世各种调料精心烹饪的菜肴,然后突然吃清水煮青蛙这种食物恐怕会有点儿受不了,吃不上干锅田鸡这种后世的美味,但加点儿野葱野蒜大姜简单调味还是可以的。
  出去了半个小时,天色此时更加阴暗了。
  还没走到院子门口,陈旭便已经闻到了空气中漂浮的肉香味,顿时勾引的他满嘴口水止不住的往外冒。
  太饿了,瞬间陈旭感觉到无数的馋虫从骨头里面不断的往外爬,爬的他走路都有些颤抖了,于是几步跑到屋檐下,看着火炉上汩汩翻滚热气腾腾的陶罐里浮浮沉沉的雪白青蛙肉,忍不住从旁边一个竹筒里面抓出来一双筷子捞出来一只。
  “嘶,太香了!”陈旭忍不住猛吞了一口口水。
  而小丫头也比他好不到哪儿去,从煮开始就一直几乎没眨眼的盯着瓦罐,也早已被这个香味诱惑的不行了,看着陈旭捞出来一只,顿时眼巴巴的看着不断的吞口水。
  陈旭掰下一条蛙腿尝了一下,发现只有淡淡的盐味,也还未完全烂熟。
  “兄长,能不能给我尝尝!”小丫头望眼欲穿。
  “给你!”陈旭掰下另一条腿递给小丫头,然后把剩下的半只丢进瓦罐之中继续煮。
  几分钟过后,陈旭把葱蒜姜洗干净回来,发现小丫头还在一点一点的舔着手里的蛙腿,上面已经没有肉只剩下了一根细细的骨头,而且双眼还直勾勾的盯着瓦罐。
  唉~
  陈旭忍不住在心里叹了口气,伸手摸摸小丫头乱糟糟的头发说:“去把碗拿过来,我放点儿作料就可以开始吃了!”
  “娘,娘,快出来吃肉了!”小丫头兴奋的跳起来进屋去拿碗,很快就抱着三个陶碗跟着陈姜氏出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07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