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吃相(校对)第3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5/1072

  而赤松子也曾经说过这样差不多的一句话,当初让留在鲁山上的悟空带给自己。
  “万物自天成,盗者本无心,光阴若逆旅,生死不及情。”
  这句话如果给普通人读,肯定没有太多想法,最多就是感叹一下天道之下生命的弱小和无法掌控,生死只不过犹若一场时光梦幻一般,但在陈旭看来,赤松子绝对不会是没话找话给他留这四句诗,特别是光阴若逆旅这一句,翻译简单点儿那就是“如果时光能够倒流”,而时光倒流,最简单的解释那就是穿越时空。
  难道赤松子也看出来我是穿越者?
  想的越多,陈旭便越是感到心惊胆战,这种传说掐指一算就能洞彻天机的半仙,陈旭自然不敢去妄断真假,但同时心里也越发激动,十分想去和这些人好好交流了解一下自己为什么能够穿越的原因,又或者,打听一下自己穿越后还能不能有机会穿越回去,更或者是不是只要拥有了特殊的能力,就可以随意穿行于时空之中,如果是,那么可不可以带俩仓库来回倒腾,如果真的阔以……这个世界是不是就特么乱套了……
  陈旭胡思乱想思维非常发散,开始觉得这个世界似乎并不是他以前认为的那种纯物质世界,科技也并非就是文明的唯一发展方向。
  而修真问道的人,也并非都是后世那种跳大神的骗子,至少从鬼谷子救活王青袖的过程看出来,用几根细针就能将已经几乎死亡之人救活过来,这绝对和科学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王青袖的情形陈旭最清楚,绝对属于已经死了的状态,毫无气息浑身冰凉,而且从早朝卯时到深夜寅时,这中间足足有接近十二个时辰,也就是整整一天一夜,已经断气一天一夜的人,哪怕是后世最好的医院和医疗手段,也绝对无法抢救过来,但鬼谷子仅仅用几根针就把她救活了。
  数千年传承下来的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再一次深深震撼了陈旭。
  因此他开始思索鬼谷子离去之时说的那些话,那救一人必有一劫到底是不是真的?如果是以前,陈旭肯定会嗤之以鼻,但随着他想的越多,感觉有一种发自骨子里面恐惧和害怕,鬼谷子临走前说自己知道应劫的时间和地点,但老子什么都不知道好吧。
  而且那句莫名其妙的九乃极数又到底指的是什么?
  九个,九天,九年,还是只是表示一个并不确定的数字?
  坑……太坑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文字里面到处都是坑,而且鬼谷子和赤松子这些超然世外的人更坑,你特么知道就告诉我一下难道会死咩?
  陈旭很伤心也很茫然,脑袋里浑浑噩噩每天想的都是这件事,吃不香也睡不着,时常走路都会撞树上,侯府上下连同前来吊唁探视的文武百官都以为是清河侯因为死了老婆太过伤心悲痛。
  但其实谁都不知道陈旭真正的想法,就连鼻青脸肿回来的虞无涯都感到莫名其妙,不过虞无涯表现的更加夸张,时常一个人一边走路一边流口水傻笑,一个潇洒不羁玉树临风的大帅哥,已经有些疯疯癫癫的状态。
  看着与自己最为亲近的两个男人都如此魂不守舍的样子,水轻柔内心凄苦无比,只能暗自伤心落泪。
  三日后,青宁公主下葬。
  下葬之日,公子扶苏和通武侯子王离扶灵车相送,咸阳数万民众跟随恸哭,在一千臂缠白布的禁军护送下,清河侯府与皇宫之中的宫人仆从皆麻衣素缟,经幡灵旗迤逦蜿蜒数里,灵枢下葬,陪葬之金玉珠宝无数,墓穴封闭之后,陈旭亲手在墓前栽下两颗松柏,并且在墓碑上让人刻下爱妻青宁公主之墓。
  一场史无前例的葬礼落幕,咸阳瞬即平静下来。
第496章
捷报
  ……
  四月二十八日。
  一队身穿黑甲背插黑旗的强悍兵卒从北而来。
  “紧急军令,阻挡者死~~”兵卒手持令牌直接冲入咸阳城中,然后马不停蹄直奔咸阳宫朝议大殿而去。
  “报,陛下,河北大捷,江琥将军率领两千马卒攻击匈奴王庭,斩头曼单于,擒阏氏及其二子,俘丁零,新犁使者十余,俘匈奴贵族三十余,斩杀不计其数,眼下已经返回九原郡……”
  正在上朝的文武百官都被这道捷报震惊的目瞪口呆,而秦始皇听完之后兴奋的拍案而起。
  “哈哈哈,好,江琥将军不愧为我大秦猛将,斩杀头曼,破其王庭,此乃绝世大功,也是我中原前所未有之大捷,李相拟旨,传朕谕令通传蒙恬将军,令李信和江琥将军迅速押解俘虏回咸阳,朕要亲眼看看头曼单于的头颅!”
  “臣遵旨!”李斯站起来拱手,而眼神却落在自己前方那张空荡荡的大椅之上,神情有一种说不出的空虚和寂寞,似乎清河侯这个搅屎棍很长一段时间没上朝了。
  “将此捷报送往报馆,迅速刊登在最新一期的大秦都市报上,朕要天下人看看,袭扰我中原数百年的匈奴是如何被我大秦铁骑踏成粉碎的!”秦始皇把手中看完的捷报递给旁边的一个谒者。
  “陛下,此次大捷的消息随军记者李顺已经写下详细的战报,属下一同从军营之中带回来,请陛下过目!”驿卒从随身携带的竹筒里面拿出来一叠麻浆纸。
  “随军记者李顺是何人?又是何职务?朕怎么从未听闻过?”秦始皇疑惑不已。
  “陛下,臣略有耳闻!”兵部令尉缭站起来说。
  “还请爱卿给朕解惑!”秦始皇安排谒者下去取驿卒手里的战报的时候问。
  “二月初万套马卒装备打造完毕,陛下下令运送装备去西北军营,当时清河侯安排人给我送来一个叫李顺的年轻人,言说是报馆的记者,专门跟随这次进攻河南的马卒出行,并且要记录征战的过程到时候好登载在报纸之上,因为当时大秦都市报并未出现,因此臣也没放在心上,将此人送去军营之后叮嘱蒙恬将军好生照看……”
  “原来如此,看来还是清河侯思虑周详早有安排,不知这随军记者书写的战报和蒙恬将军的军报有何区别?”秦始皇说话之时接过谒者递上来的战报翻看起来,但这一看立刻就完全被吸引进去。
  以前的军报都很简单,主要是因为书写载体的问题,布帛因为制作困难而且产量严重不足,老百姓穿衣都不够用,为了节约布料避免浪费,因此法令规定所有的政务命令只能用竹木简牍,捆扎之后盖上书写者的泥封铭印,为了避免太过沉重,因此无论是军报还是政务通传的文书写的都很简单。
  就比如军报,一般也只写明时间,地点,斩获多少,死伤多少等简单信息,至于其中的细节,只能等随军的书吏和长史回来之后才能了解的更多一些。
  即便是眼下有了麻浆纸,但书写军报的这个习惯并没有改变多少,特别是军营之中都是些糙汉,也不习惯舞文弄墨,打了胜仗按照往例写清楚就行了,他们在乎的是胜利和军功,根本就不在乎什么热情的煽动细节,因此秦始皇看到的这份随军记者李顺的战报和蒙恬的军报几乎完全就不同。
  方才的军报很简单:四月中,江琥部袭河北,辗转数千里,阙匈奴王庭,斩头曼,擒其妻子,俘获等等,内容极其简单,一张麻浆纸都没写满,连头曼儿子的名字都没写上。
  捷报自然让秦始皇高兴,但心里却痒痒难受,因为他想知道的是江琥是如何会获得这样一场旷世大捷的。
  但当从谒者手里接过李顺的新闻稿件的时候,心中那痒痒难耐的感觉一下就被一双温柔的小手轻轻的挠了几下,仿佛挠在灵魂上一样,一下轻松舒爽到骨子里面,靠在龙椅上看的喜不自胜。
  “三月二十日夜,星月具暗,夜色昏沉,江琥将军率领两千五百劲卒趁夜渡河,为掩声息,将军令马裹蹄口衔环隐于芦苇丛中,顺阴山往南直入山谷,及天明之时,遇匈奴部落,两千余铁骑如潮水席卷而过,斩匈奴三百余口,男女老幼不限,皆都授首弃置于野,将士无一受伤。至酉时,再遇匈奴,斩首百余,获牛马无数,将士屠牛羊为食……”
  “三月二十五日,大军绕道七百余里,遂出阴山,眼前皆平坦广阔之草场,一望无际令人心神悸荡,山口外二十里,遇匈奴一部,人口逾万,劲卒数千,但皆都不知我大秦铁骑突至,一场厮杀如风卷残云,屠匈奴首领辣刺花,斩首七千余,弃妇孺,缴骏马千匹……”
  “三月二十六日,再遇匈奴部,人口三千,大军席卷而过未曾走脱一口,缴骏马六百……”
  “三月二十七日,夜袭匈奴大族乙支浑,斩八千余口,俘乙支浑单于,将士伤亡七十,损弓弩马具百余,都尉陈通曰将士劳累,连番大战恐损耗巨大,将军聚众议事,皆曰不易久战,有言退者,有言进者,吵嚷一个时辰皆都计议不定。忆清河侯临行之语,匈奴袭扰我中原数百年,扰我边界,屠我子民,劫我妇女,让我中原无数同胞家破人亡,此为不共戴天之仇,唯有彻底将匈奴碾成粉碎,方能让我边界安宁江山稳固,因此某曰:大丈夫当浴血沙场马革裹尸而还,何惧言退也,我两千儿郎取不世之功,就在此次也!将军与诸都尉皆抚掌曰善!计议后定下计策,遇强而绕,遇弱则击,兵贵神速一击而走,深入北地觅匈奴王庭的踪迹……”
  “三月二十八日……”
  “四月一日……”
  “四月三日……”
  “四月五日,大军深入北地已经两千余里,剿灭匈奴部族十余,斩首不计其数,将士伤亡逾百,是日,擒匈奴王族那度末,言王庭在西八百里外,然深入北地此处,将士皆都疲乏不堪,弩箭几乎耗尽,将军与诸都尉商议许久,决计绕行荒漠从北而击之……”
  “四月七日……”
  “四月八日……”
  “四月十三日,在向导带领下,大军于荒漠之中辗转千余里,终于绕过数十匈奴部族,突入至距离王庭不足百里之外,将军令将士隐于荒山之中,饮水饱食,时夜,皓月当空,两千铁骑整装出发,裹蹄衔环突入王庭范围,兵分五路夜袭拱卫王庭部落,匈奴猝不及防之下四散而逃,夜色之中仓惶不敢迎战,儿郎如猛虎出林,蛟龙入渊,厮杀之中挑落灯火点燃匈奴营帐,匈奴王庭百里范围内皆都火光冲天,混战中头曼被都尉蒋步斩杀,一场厮杀直至天明,死尸盈野无法计数,但恐匈奴卷土而来,将军令将匈奴中衣饰华美者俘获而退……”
  ……
  “四月二十三日,将军率领两千儿郎在河北再次绕行两千余里突入东胡,摆脱匈奴大军之围追堵截,穿越阴山进入九原郡,历时月余,去时儿郎两千五百余,归来二千零一十八人……”
  李顺记录的这些战报翔实无比,按照时间几乎每天都写的清清楚楚,每一场大战也都有记录,这种翔实的战报一下就把秦始皇完全吸引了,仿若自己化身为秦军将士深入了河北草原,追逐厮杀将袭扰中原数百年的匈奴屠的稀里哗啦,因此一边看,秦始皇的脸色时而惊喜,时而严肃,时而微笑,时而怒目圆睁,心情完全沉醉到和匈奴这场史无前例的大战之中。
  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全都屏声静气的安静等待。
  前些天那一场朝堂巨变,整个咸阳如今还人心惶惶,每天都有中低级官吏被刑部和监察省抓捕,赵高谋反的后遗症还在持续发酵,加上青宁公主去世,秦始皇这几天脾气非常暴躁,已经连续在朝堂之上责罚过好几个二品三品的大臣了,虽然只是口头斥责或者罚薪俸,但这种恐怖的气息几乎压的所有人都喘不过气来。
  因此这几天满朝文武都很收敛,上朝一个个都臊眉撘眼儿的不敢胡言乱语,就连奏书都不敢写太过偏激的词语,生怕惹怒了皇帝丢自己一脸屎。
  眼下皇帝看的入迷,所有大臣都不敢打扰,只能乖乖等待,这一等就是将近半个时辰,秦始皇终于把这厚厚一叠日记一样的战报看完了。
  “好好~”秦始皇心情大畅,脸上露出极其舒心畅快的笑容,将手中的战报收拾整理好之后说:“清河侯安排的这个随军记者果然是不同凡响,速速把战报送去报馆排版校印!”
  “喏~”谒者赶紧接过这份厚厚的战报离去。
第497章
还有没有天理
  因为江琥的回归,而且是前所未有的大捷,标志着这次出兵河南的任务已经彻底圆满的结束,大秦帝国不仅仅是收复了河南,而且还突入河北三千里,一个月内辗转万里突袭匈奴王庭,斩杀头曼单于,俘虏头曼的老婆和二儿子,这场大胜足可以震慑整个匈奴和周边诸胡。
  接下来自然是一些列封赏谕令,同时不光要通传蒙恬、李信、江琥、苏角等这次参加大战的主要将领回咸阳献俘,还有大量获得大功的中低层将领和兵卒回咸阳接受封赏,而同样咸阳也要去西北军营对获得军功的将士进行犒赏和奖励。
  看似乱糟糟却有条不紊的一通忙碌下来,时间已经快要辰时。
  “眼下河南已经平定,匈奴王庭被破,头曼被杀,匈奴各部失去了头领会混乱不堪,朕想至少数年之间匈奴再无祸乱我边境的实力和勇气,但眼下我西北诸郡沿长城边境还屯戍了三十万劲卒和百万前六国降卒,这些降卒每日消耗甚巨,实乃我大秦一个极其沉重的负担,诸位爱卿可有什么好主意处置这百万降卒?”秦始皇脸色平静的看着朝堂下面的文武百官。
  许多大臣都面面相觑,然后眼观鼻鼻观心装作没听见,这百万降卒谁都知道是个负担,但谁都不愿意去触碰。
  因为这些都是前六国降卒,拿上刀枪弓箭就是强悍的士兵,一旦处置不好出了问题谁都承受不起,因此这种事干脆都当缩头乌龟最好,皇帝自己操心,爱怎么办就怎么办,出了事皇帝自己揪胡子好了。
  因此包括李斯这种最喜欢在国策上指手画脚制定规则的上卿都如同聋子瞎子一般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看着朝堂之上一片垂下去的脑袋,秦始皇脸皮抽抽了几下说:“朕想把这些降卒释放……”
  “陛下不可!”秦始皇话还没说完,李斯冯去疾几乎同时站起来大声阻拦。
  “有何不可?”秦始皇脸色威严的说。
  “陛下,这百万降卒皆都是前六国健卒,非是普通民夫走卒,眼下六国之地仍旧动荡不安,一旦释放恐会酿成祸患!”李斯神情异常严肃的拱手回答。
  “陛下,李相所言极是,这些降卒放不得!”冯去疾顶贴。
  “臣等附议!”一群大臣都呼呼啦啦站起来顶贴。
  “难道朕就要让这百万降卒如同水蛭一般一直趴在朕的身上吸血,朕三百万石粮食的装备可以扫平河南,但却要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留着他们平白消耗掉,朕绝不允许,诸位爱卿谁能拿出一个让朕满意的办法,朕赏粮田百顷,增食邑千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5/107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