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吃相(校对)第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1072

  四匹马来得快去的也快,瞬间就消失在小路之中。
  “太阳出来我爬山坡,爬上了山坡我想唱歌,歌声唱给我妹妹听那,听到我歌声她笑呵呵……记得下次来比赛唱歌啊!”
  几匹马远去,粗鄙不堪的歌声再次响起,随着山风飘荡出去数百米,马上的几个人都听的清清楚楚。
  “卑鄙,下流,无耻之徒~”
  少女脸色涨的通红,狠狠几鞭子下去,马蹄翻飞之间很快就把小山村远远的抛到身后。
  “旭哥儿,这次怎么没有打小娘子的屁股?”牛大石略有些遗憾的看着村口的方向,脸上带着浓浓的遗憾之色。
  “对啊对啊,小旭这次应该脱掉她的裤子使劲儿打,打的不能走路说不定今天就可以同房了!”一个二十左右的年轻村民大声嚷嚷。
  “哈哈哈哈~”包括马大伯都跟着咧嘴大笑起来。
  少女十三四岁,在如今已经是可以嫁人的年纪,也是可以让男人使劲儿祸祸的年纪,对这些整天没有什么娱乐活动的山野村夫来说,晚上日婆娘就是最好的娱乐,也对这种事乐此不疲,因此对于这个三番两次来找陈旭的少女自然多了一些想法和看法。
  陈旭却忍不住翻个白眼儿,果然都是些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就看少女的身手就知道那个中年人和两个虎背熊腰的兵卒绝对瞬间会把这群如同乞丐样的村民打的满地找牙,别说同房了,打死了同坑埋一起到有可能。
  看着陈旭无事,一群村民笑闹了一阵也都三三两两的离开回家去干活儿,编藤筐,修整晒场,还要准备储存即将收获小麦后的粮仓,总之最近大家都很忙,在紧锣密鼓的为收获夏粮做准备。
  “马大伯等等,我有些事情要跟您商量一下!”陈旭叫住马大伯。
  “小旭你跟我客气啥,有甚子需要我做的尽管说就是了!”马大伯咧着大嘴说。
  因为最近陈旭在村里崛起的势头比较猛,而且还仗义疏财,又是治病又是分肉分钱,几乎村里家家户户都得过他不少好处,修房子也是每天大鱼大肉管饱,陈旭修了一栋房子,全村的人都跟着长胖了一圈儿,因此村里人对陈旭很感激,陈旭隐隐有一种变成了村里头领的架势,他说的话比马大伯这个村正还管用。
  陈旭带着马大伯在刚刚搭建凉棚下面坐下,然后从竹筒里到了一杯茶递给马大伯笑着说:“大伯先坐下,喝杯茶慢慢说!”
第63章
500钱一斤
  最近几天村里人对陈旭发明的茶叶也都有所了解,知道是一种炒干的树叶,有些人还喝过,对茶水的味道也是赞不绝口,不过农村人饭都吃不饱,因此对于茶叶这种东西并不是特别感兴趣,只知道很解渴提神,但就是弄起来太麻烦了。
  马大伯很快把一杯茶喝完,抹着嘴巴放下杯子说:“小旭,你有什么事就直说吧!”
  “是这样的,我让虞无涯带了一些茶叶去郡城,有可能会卖出一个好价钱,说不定不久之后他就会再次回来,因此我需要多准备点儿茶叶,您看能不能安排一下……”
  “不就是帮忙摘茶叶吗,这么一件小事说一声不就完了,放心,这两天我就安排几个人去帮你把树上的茶叶都弄回来。”马大伯毫不在意的摆摆手站起来准备离开。
  “不不,我不是需要白帮忙,我会付钱的……”陈旭赶紧拉住马大伯说。
  “你这娃,都是一个村的,付个屁的钱,明天保证不会误你的事儿,我还要回去把粮仓修一下,走了!”马大伯不高兴的眼睛一瞪转身就走。
  “哎哎,大伯您听我说完!”陈旭哭笑不得拦住马大伯。
  马大伯叹了口气看着陈旭说:“小旭,真的不用付钱,我知道你是为村里的乡亲们好,但就是摘点儿树叶子,一天两天也就弄完了,说给钱就见外了,弄得大家以后也生分,这事听我的就这么说,明天上午就去帮你弄,反正离收小麦还有几天,也不耽误大家的时间!”
  马大伯提着斧头走了,很快消失在浓烈的阳光下。
  陈旭站在凉棚下面呆了许久之后苦笑着转身继续干活儿。
  刚才他本来打算把茶叶的售价说出来的,那样或许马大伯就不会拒绝工钱了。
  五百钱一斤,这是陈旭给虞无涯制定的茶叶售价。
  秦朝统一货币之后,市面上允许流通的钱币只有一种,那就是圆形方孔的半两钱,也就是说一枚铜钱的重量是半两,半两合后世的8克。
  这么算下来,如果茶叶卖出去,一斤就可以换回四公斤的铜钱,而一公斤相当于秦朝的四斤,也就是说一斤炒干之后的树叶可以换回十六斤铜钱,折算成粮食那就是十二石,而这个时候的粮食亩产才一到两石,一家人辛辛苦苦一年到头种十多亩粮食,到头来还如不一斤树叶值钱。
  这种挣钱的方式绝对是异常恐怖的。
  造成的心理冲击也绝对是恐怖的。
  此时陈旭回过神来想一想,如果刚才说出来马大伯会不会太过惊恐的一斧头劈死自己。
  而且关于茶叶的价格,虞无涯并没有表示反对,对于大城市那些有钱的狗大户和那些到处讲学授徒的儒生和方士来说,区区五百钱就是渣渣,他们在哪儿都能骗到钱,茶叶这种能够提神醒脑强身健体的好东西绝对值得花大价钱。
  即便是放在后世,茶叶虽然是生活的必需品,但也算是一种奢侈品,即便是市面上最便宜的优质毛峰,一斤的价格也是百元上下,稍微好点儿的就是三四百块,贵的几千上万很正常,而真正的大红袍这种有钱也买不到,必须地位高到令万众仰视的地步,每年产的正宗大红袍全国也只有袅袅几个人能够喝到而已,因此茶叶和粮食比起来也算是天价,不过后世的粮食几乎多的吃不完,而在这个时代,粮食还是和金钱挂钩的硬通货。
  陈旭也是考虑了几天之后,才决定把一斤茶叶价格定在五百钱的,这个价格不高不低,达官贵人喝的起,大部分方士儒生也喝得起,稍微富裕一点儿的老百姓发一笔小财也能喝的起,最主要的是茶叶可以用来送礼,在后世也是属于一种非常高档且高雅的必备礼品,只要有高端需求,茶叶自然就不愁卖,总有人会投其所好。
  至于等到其他人也把茶叶弄出来之后,市场上的茶叶价格肯定会大幅下滑,很可能几年之内价格掉到十多钱一斤的地步,但那时自己已经赚到了第一桶金,而且,任何行业都有一种商品叫精品,只要高端市场认可了紫云仙茶的品牌,到时候卖成一千钱一斤可能还是会有人追捧。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旭儿~”
  就在陈旭和牛大石继续搭建凉棚的时候,陈姜氏拉着杏儿急匆匆从外面回来,脸上满是焦急担忧的神色。
  “旭儿,你没事儿吧,刚才那些人有没有打你?”
  陈姜氏拉着陈旭左看右看,发现儿子完好无损这才心情放松下来。
  这几天正是麦子成熟的时候,大量鸟雀偷食麦子,因此一群小孩儿和妇女天天都呆在河滩上驱赶鸟雀,顺便也用青藤和早已晒干的蒲草编织藤筐,陈姜氏带着杏儿也在河滩上照看庄稼,听到有人通知后急匆匆跑回来,发现一切都像没有发生过一样。
  “兄长,听说是上次被你打屁股的那个小姐姐又来了,她没有欺负你吧!”杏儿也一脸的担心和关切,生怕自己的兄长被人欺负了。
  “哈哈,杏儿放心,她怎么可能欺负我,本来这次我又要打她屁股的,结果又怕把她吓哭了,所以就没打,不过杏儿长大了可要乖哦,别动不动就找人比武打架被人打肿了小屁股!”陈旭在小丫头头上摸了几下笑着说。
  “我才不跟人打架呢,谁也别想打我的屁股!”小丫头捂着自己的小屁股说。
  “没事就好,下次在看见那个刁蛮丫头就躲远点儿!”陈姜氏对于上次见面就踹了自己宝贝儿子一脚的少女非常的不满,说了几句之后拉着杏儿准备再去河滩。
  “娘,这么大的太阳您和杏儿也别去河边赶鸟雀了,休息一会儿去村里请几个婶娘明天来帮忙炒茶叶,对了,让她们把家里的大陶盆也带上!”陈旭赶紧说。
  “不用,她们也都在河滩上,我一会儿跟她们说一声就行了!”陈姜氏点点头拉着杏儿顶着浓烈的大太阳急匆匆又走了。
  唉~,陈旭忍不住又叹口气。
  河滩上那十几亩麦子,一年忙到头全部收获也不会超过二十石,完全不值得,但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那就是一切,是活下去的唯一保障。
第64章
迎风尿三丈
  “对了大石,你们每年是怎么收割麦子的?”
  想到麦子快成熟了,陈旭候突然想到一个大问题。
  陈旭记得农村里割麦子都是用小型的农用收割机,一亩田半个小时就割完了,顺便还完成脱粒装袋,但眼下是两千多年前的秦朝,别说收割机了,似乎后世用的那种弯月形的密齿镰刀都还没有发明出来。
  牛大石也知道陈旭自从醒过来后啥事儿都不太记得了,因此一点儿都没奇怪的解释说:“我们就把麦穗割下来,挑回家晾晒一两天,然后用连枷或者竹竿挨着敲打几遍,再装进带眼儿的藤筐摇晃麦子就掉出来了。”
  陈旭点点头,这和后世的区别也不大,收割机脱粒之后的麦子弄回家也还得晾晒和过筛,但只割麦穗让他还是有些不能理解,于是好奇的问:“割完麦穗之后麦秆怎么办?”
  “麦秆有啥用,喜欢就割一些回来晒干之后烧火做饭,剩下的等到入冬了就放火烧掉接着种麦子!”牛大石耸耸肩。
  “村里没有牛你们怎么耕地?”
  “我们不耕地,用锄头刨个坑就种麦子!”
  卧槽!陈旭直接就惊呆了。
  虽然他穿越过来二十多天了,但从来就没问过种田的事情,田里的庄稼一直就是陈姜氏带着杏儿在负责照看,因此也不知道村里到底是怎么种庄稼的,现在听牛大石一说才恍然大悟,同时也终于明白了这个时候的粮食产量为什么这么低了。
  主要还是耕种方法的问题,没有牛,没有犁,土地没办法深耕让土壤的营养进行轮作,只能年复一年的在上面随便挖个小坑把种子种下去,加上也无法将地里面的杂草根破坏清除,导致野草年年疯涨,这就导致了庄稼没有营养根本就长不好。
  而且他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这个时候一个人可以种几十亩上百亩田了,这种原始粗放的种植方式完全就和闹着玩儿差不多,采用小猫盖屎的方法,远不如深耕细作种三五亩田的收获大。
  但在这个时代人少地多,而且缺乏大型牲畜和大型农具,农民也只能采用这种原始的种植方法。
  看样子要改变这种望天收的种田模式先得买一头牛,然后制作出犁耙这些大型的农具才行。
  牛在这个时代很少见,而且非常贵重,即便是在后世一直到二十一世纪,牛仍旧是山区农民家庭的重要支柱,后世两千多年几乎所有的朝代都有规定,杀牛是犯法的。
  陈旭去过两次清河镇,也只在镇上看到过几头拉车的牛,所以看来要弄到一头牛肯定非常不容易。
  至于犁耙这些农具,相对来说要简单一些。
  后世农村用的都是曲辕犁,陈旭记得小时候自己家里就有一架,而且还是铁制的,根据记忆大致可以用木头弄出来,但好不好用就不知道了。
  但眼下考虑这些东西太早了。
  而且他对种田也没兴趣,只要挣到足够多的钱,哪怕是在饥荒年代,也能吃到山珍海味。
  不过当个地主还是可以!
  看着新房子前面面积不过三十平米的一小块平整的场地,陈旭估算了一下,如果把地里的麦穗全部都收割回来,这点地方也完全不够用,但要扩大平整一块更大的地方来晒麦子代价又太大,光是平整场地就需要两三天,还得撒上水之后用木杵和木板把地面夯实弄平整,这个工作至少又得两三天,而地面完全晒干还得好几天,估计时间已经来不及了。
  怎么办?
  虽然他不知道陈姜氏以前带着自己和杏儿是如何办到的,但眼下自己穿越两千年时空而来,还要用这种最低级最劳累的方法来做的话,明显就会在时空穿越管理局的备案中降低评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107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