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吃相(校对)第3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3/1072

  两个小丫头终于弄清楚了粽子的吃法,于是兴趣大增,都很快把粽子剥开捧着吃起来,一边吃还一边不断嚷嚷看谁先吃到幸运币。
  一家人在餐厅吃粽子,侯府的人无论是管家管事还是马夫奴仆,全都领到了一个或者两个粽子,此时也都聚在各处品尝,不过大部分人都是满脸懵逼不知道该怎么吃,虽然有人发扬光大了虞无涯的吃法,连皮带馅一次吃,但生活经验充足的人还是很快找到了粽子的正确吃法,解开麻线剥开粽叶,吃到里面软糯香甜的粽子馅儿,立刻就被侯爷发明的这种新的食物征服了,一个个赞不绝口。
  “呀,我吃到了一枚幸运币!”一个仆娘拿着一枚铜钱兴奋的尖叫起来。
  “你运气真好,听说这可是侯爷施展过仙术的钱币,保佑你以后都平平安安,快去找一根线挂在身上!”一个年级大的女人赶紧说。
  “哇,我也吃到一枚幸运币!”一个马夫也从嘴巴里拿出来一枚铜钱高兴的跳起来。
  “老黑好运气,聚在一起的几个马夫都各种羡慕嫉妒!”
  “老黑,我这里有一根绳,送给你绑起来挂在身上!”一个仆娘红着脸扭扭捏捏的递过来一根红色的麻绳。
  “喔~~”一群马夫都跟着起哄。
  老黑讪笑着站起来,摸摸脑袋把钱币递给这个仆娘说:“我身上没地儿挂,要不……送……送给你吧!”
  “哈哈,老黑,谁说你身上没地儿挂,裤裆里面有个物件儿不刚好可以挂……”一个马夫大笑着说。
  “哈哈哈哈~”一群马夫都跟着哄笑起来。
  “啐~”仆娘红着脸对着一群马夫啐了一口,然后接过老黑手里的钱币轻声说:“我帮你用线绑好,晚上……晚上你来找我!”
  “好好~”老黑憨笑着连连点头。
  “啧啧,老黑这夯货运气贼好!”一群马夫都看着离去的仆娘扭来扭曲的大屁股,一个个充满了羡慕嫉妒恨。
  “别看了,以后这个屁股归老黑了,快把粽子吃完,看看还有没有幸运币,我可是听说侯爷一共放了五枚呢!”
  侯府上下都想从粽子里面吃出幸运币来,因为这个彩头侯府也热闹不少。
  餐厅里两个小丫头大呼小叫一连吃了好几颗粽子,撑的摸着小肚皮哼哼着再也吃不下了却也没吃到一枚钱币,因此两个小丫头都很伤心失望,于是陈旭只好摸出两枚铜钱一人分了一个,两个小丫头才断绝了继续再吃几个粽子的打算,高兴的拿着钱币到处向人炫耀去了。
  一个御厨带着两个厨工从门外进来行礼说:“侯爷,粽子已经送去皇宫了!”
  “嗯,你们也来吃几个!”陈旭点点头,感觉自己吃了两个粽子已经有些吃不下了,于是站起来出门转转消消食。
  半个小时后,陈旭正在熊猫园逗着两头大熊猫玩,猴子也不停的在熊猫园里面的木架和几颗桃树上跳来跳去,吃着树上的毛桃,然后用桃核不断的丢大熊猫,好几次都丢到了陈旭身上,就在陈旭大声呵斥猴子的时候,门卫管事带着一个宫人快速走了过来。
  “侯爷,陛下请您入宫!”宫人恭恭敬敬的行礼说。
  陈旭虽然有些莫名其妙,但还是赶紧转身回去洗漱换衣服,然后坐车跟着宫人去皇宫。
  皇宫里面,早朝散朝回宫还没多久的秦始皇正坐在自己寝宫花园内的凉亭之中,石桌上放着一个盘子,盘子里面放着几颗粽子,其中一颗粽子已经剥开吃掉了,不过秦始皇手里正拿着一枚钱币还在端详。
  “陛下,清河侯来了!”一个内侍走到凉亭边上禀报。
  “请~”秦始皇放下手中的钱币。
  不一会儿,陈旭跟着传旨的宫人走进花园,见礼之后在凉亭坐下。
  “爱卿今日送来的粽子软糯香甜,朕很喜欢!”秦始皇先就把陈旭夸奖了一句,然后又指着石桌上的铜钱说,“听闻爱卿制作了几百个粽子,只包了五枚钱币,恰好朕第一个就吃到了一枚,看来朕今年一定也是有大气运之人!”
  陈旭满脸惊奇的说:“陛下果然是真龙天子福运罩体,臣自己包的粽子,今日吃的时候专门找了许久都没找到,没想到竟然被陛下第一个就吃出来,恐怕普天之下也只有陛下才有这等气运和福缘,实乃可喜可贺!”
  “哈哈!”秦始皇心怀大畅,“每次与爱卿说话朕就心情舒畅,今日端阳节,朕也数日没见到爱卿了,因此想和爱卿聊聊天说说话,同时也有一件事想和爱卿商量!”
  “陛下言重了,请陛下直言,臣一定为陛下分忧解难!”陈旭赶紧拱手。
  “爱卿无需如此,你我虽是君臣,但实则师友,这次河南河北皆都大胜,匈奴遭受重挫,我西北边境再无匈奴侵扰之忧,而有了新式马卒装备,朕打算入秋之后再出兵攻击东胡,以此彻底将西北两地平定下来,这样朕就有充足的时间和人力来对付百越,因此朕想听听爱卿的建议……”
  秦始皇当初欲先征岭南再伐匈胡,但遇到陈旭之后彻底改变了初衷,在陈旭研发的军械装备的支持之下,短短不到两个月便将袭扰中原数百年的匈奴这个大患平息了。
  匈奴以前本就是一盘散沙,各部族互相攻阀并不团结,但因为游牧民族的属性就是居无定所不事耕作,全靠畜牧和抢劫为生,因此中原这种习惯固定居所的民族对付起来非常头痛,几百年也没占到什么便宜,即便是当初赵国往西拓地千里占领了大河沿线和阴山以南的大片区域,但因为阴山的阻挡也始终无法继续往西北攻击,只能修建长城来阻挡匈奴的骚扰。
  最近十多年中原混战,六国终于被秦消灭,中原一统的同时匈奴也开始茁壮发展,出现了一个雄才大略的人物头曼单于,逐渐汇聚起一股巨大的势力,创建了匈奴王庭。
  中原和周围的匈奴羌胡虽然皆都互相敌视,但也并非没有来往,边境常年有商队行走于中原和诸胡之间,匈胡之地的皮货牛马宝石,中原之地的陶器和粮食布匹相互都有交易,因此匈胡对于中原,中原对于匈胡的情况都还是有或多或少的了解。
  匈胡知道大秦如今已经统一了中原,而中原也知道匈奴和东胡最厉害的部落是哪几个。
  东胡王和匈奴王,都是秦始皇的眼中钉和肉中刺,必须拔之而后快。
  不过这次江琥一次违背命令的出战,搂草打兔子竟然歪打正着干掉了头曼单于,这简直就是前所未有的惊喜,王庭被攻击,单于被杀死,匈奴十多年好不容易凝聚起来的力量很快就会再次化作一盘散沙,部族之间会再次会因为牧场而陷入彼此的争斗之中,因此在匈奴还没有再出现另一个雄才大略的英雄之前,匈奴不可能对大秦造成什么压力,更何况这次秦军凶猛的战斗力绝对会让匈奴人肝胆俱裂往西北更远的草原转移,大秦西北的边境基本上完全平静下来。
  眼下北方还剩下一个东胡,占据着东北方向的广袤草原和山岭,但现在的东胡已经不是昔日的东胡,除开一个东胡王的称号之外,实力早已大打折扣,在匈奴和中原的双重压力下范围不断往东北收缩,早已对大秦形成不了太大的威胁。
  东胡,号称是黄帝部落的分支,有熊氏后裔,乃是东夷往东北迁徙形成的一个游牧民族,后世鲜卑人的祖先。
  东胡最强大的时候是春秋时期,当初东胡王庭控制着几乎整个东北地区,甚至还横跨如今的蒙古草原,势力范围直抵后世的北京地区,与当时的燕国代国形成犬牙交错的局面,最鼎盛的时候号称控弦之士二十万人,良马数百万匹,不过在中原诸国的面前,再强大的游牧民族也是渣渣,燕国在春秋时期和中原的几个霸主来说差距甚大,即便是在战国七雄之中实力也几乎是最弱的,但就是这个最弱的中原渣渣诸侯,在对付东胡的时候却无与伦比的强悍,直接一次进攻就将东胡刚成了残疾。
  公元前280年前后,被当做人质扣押在东胡的燕将秦开归国,然后率领大军展开了复仇的攻击,一举将东胡往北赶出千里,而燕国因此也往东北拓地千里,置辽东、辽西、右北平、上谷、渔阳五郡,然后修建了一条北起造阳东抵朝鲜半岛的长城,从此将东胡拒之国外,至此东胡便开始走下坡路。
  而后来赵国大将李牧在攻击匈奴的时候,顺带也对着东胡砍了几刀开路,东胡伤亡惨重彻底就不行了,加上匈奴逐渐崛起,为了生存不断挤压东胡的势力范围,因此东胡就越来越弱,到如今大秦统一六国之后,东胡对中原已经没有太大的威胁,但游牧民族的特性却死性不改,每年还是会或多或少的有些部族不断骚扰大秦边境,劫掠女人和财货,因此东胡王也是秦始皇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
  匈奴单于都死了,这个东胡王也可以死了!
  这是秦始皇最简单而且最直接的想法。
第524章
蚕食之策
  皇帝今天请陈旭来聊天的原因,就是想征求一下陈旭在攻打岭南方面的建议。
  毕竟这次攻击匈奴的战争如此轻松就获得大胜,几乎就是陈旭一手推动的。
  而对于皇帝入秋之后要进攻东胡的计划陈旭一点儿质疑都不会有。
  中原文明数千年以来最大的敌人一直就是来自于西北方向的草原民族,从有文字记录开始就有先秦时期的犬戎、东胡,秦汉时期的匈奴,汉末的乌桓和鲜卑以及许多杂胡,唐朝的突厥、宋朝的契丹、女真,蒙古,明朝的满族,中原文明便是在这些来自于西北的游牧民族的不断袭扰和压迫下一路鲜血淋漓的蹒跚前行,虽然互有死伤,游牧民族也都在和中原的交战中大多数灰飞烟灭或者被赶到欧洲去了,但中原文明也因此差点儿数次断绝传承。
  在全世界范围来看,游牧民族是所有农耕文明的最大敌人和破坏者,游牧民族虽然带来了人类文明的交融,但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从来都是一种粗暴的破坏,每一次游牧民族的入侵都是人类文明的重大倒退。
  因此对于陈旭来说,中原任何时候的敌人都是那些骑在马背上的民族,因此他的目标也主要是放在西北,至于征服岭南的百越,其实陈旭内心是充满了纠结的。
  岭南之地山高林密气候湿润,那里盛产稻米和热带经济作物,对中国来说肯定是不会放弃地方,但对眼下的大秦来说其实并不重要,在稻米还没有成为国人的主粮之前,麦粟才是最重要的粮食,因此黄河流域才是中国的发展中心。
  而且眼下大秦的人口实在太少,完全无法支撑一个几乎后后世同样广大的国土面积,在没有航海需求之前,征服百越其实是一个完全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而且征服的难度要比征服匈奴大多了,那里山高林密河网密布,完全不适合眼下大秦如今这种大规模的兵马作战,因为那是完全不一样的战争方式,大秦的军队绝对不习惯。
  一旦开战,战争至少会持续三年左右,即便是陈旭研制出大量的火铳和手榴弹也是一样,因为越族都生活在大山密林之中,漫山遍野的攻击根本不会与大秦军队正面打仗,而即便是占领之后想要快速将岭南平息下来,必须迁移大量的中原人口过去与越族杂居,而且还需要驻留大量的军卒进行压制,这个时间可能要持续十多年之久,对于大秦如今的状况来说,绝对是一个无法承受的负担。
  但不管陈旭如何想,征服岭南肯定是必须的,只是时间早晚而已,陈旭等得起,大秦帝国的皇帝可等不起。
  他要做千古一帝,必然要把自己看不顺眼的刺头都撸平才算数。
  也就是说秦大大征服岭南的计划从来就没有改变过。
  因此这次刚死了头曼单于,秦始皇便有些迫不及待了。
  “陛下,岭南之地臣以前说过数次,天时地利皆不在我,因此征伐必然非常困难,而我大秦百姓如今许多任然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生活艰难,因此臣以为,征伐岭南之事还可以稍微缓上三五年,更何况岭南之地地势复杂,越族也都是山野蛮族不知礼仪不懂王法,即便是占领下来也必然需要派遣大量匠吏和官吏进行宣化教育,帮助他们学会耕种才能最终安定下来,这个时间至少需要数十年,陛下,我们眼下的主要任务不是征服百越,而是发展民生让粮食增产,修通连接各郡县的道路,推广新式农具饲养牛马牲畜,修建河堤水渠……”
  陈旭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秦始皇陵脸色虽然依旧平淡和煦,但眉头却微微皱起没有说话。
  “陛下乃是天子,天下万民皆都陛下的子民,他们可以辛苦劳作缴纳粮税供养大秦的官吏和将士,这是他们的责任和义务,但如果他们忙碌一年到头自己都吃不饱穿不暖,但还要缴纳税粮参加沉重的徭役,这不仅是官吏的失职,也是陛下您的耻辱,民心所向者,必然是向往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但如若过的还不如以前,又何谈民心?荀况在《哀公》篇有言: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
  “岭南之地非是不伐,待数年之后我大秦国富民强之时,即便是不占天时地利,也必然独占人和之利,到时候再伐岭南,必然事半功倍也,此乃臣衷心之言,还望陛下三思!”陈旭站起来恭恭敬敬行礼。
  秦始皇的脸色在陈旭的一番话中已经慢慢变得凝固起来,陈旭说完之后许久,他的脸色才慢慢转为平静,然后长叹一口气认真的看着陈旭说:“朕知道爱卿一番苦心实为忠言,朕会好好考虑!”
  “陛下,臣方才说要暂缓三五年是因为陛下想要一鼓作气征服百越,但若是不急,其实臣还有一策,可以施展蚕食之策慢慢吞并岭南。”
  秦始皇脸色一喜赶紧说:“爱卿请讲何为蚕食之策?”
  “蚕食者,就是一口一口慢慢吞噬,我们把岭南之地看作是一张桑叶,陛下就是养蚕之人,眼下我黔中、长沙、九江、会稽四郡屯兵五岭,陛下的意图是大军从五岭同时出兵,然后以摧枯拉朽之势将岭南拿下,但一旦战争开始,必然会动用数十万兵卒近百万的役夫供给后勤,臣以前说过,如果三五个月能够速战速决,必然是没有太大问题,但陛下应该询问过朝中诸多将军,肯定都不认为会这么快成功,按照臣的推测,这场战争至少会拖两年以上,这还是最顺利的情形,如果不顺利,拖上三五年也不足为奇,越族人拖得起,我大秦绝对拖不起,这也是臣不建议陛下出兵的原因,但陛下可以养几条蚕,从五岭关口放入到岭南,只要这几条蚕不死,必然会一口一口最后将岭南之地完全吞噬。”
  “还请爱卿详说计策!”秦始皇虽然从陈旭话中有些明悟,但却感觉抓不住重点,因此有些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
  “陛下,臣是这样想的,征伐岭南根本就不需要动用我大秦正规兵卒,而是建立几支雇佣军,让这些雇佣军去岭南之地征战……”
  “何为雇佣军?”秦始皇满头雾水的问。
  “雇佣军就是民间自发组建的部队,可能有山匪、流民、逃奴、刑徒甚至是一些勇武好强的豪侠,这些人留在中原诸地也是在惹是生非,不光祸害乡民而且还是一个巨大的隐患,陛下发一道谕令,允许民间自己组建一定规模的部队,让他们去攻击岭南的越族,凡是抢夺的战利品归其所有,但凡是占领之地必须交由大秦管理,并且根据这些雇佣军占领的范围大小给予一定的身份补偿,比如允许没有身份的山匪流民逃奴刑徒等获得民籍,比如给予那些功劳大的雇佣兵首领一个朝廷官职,就像上次约法三章一样,这些雇佣兵进入岭南之后,必然会不断的去蚕食越人的地盘……”
  随着陈旭的诉说,秦始皇也慢慢明白了陈旭所谓的蚕食之策,脸色慢慢变得惊奇错愕,眼神中也饱含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
  “爱卿这个蚕食之策的确可以让我大秦慢慢将岭南吞并,但也有可能培养出一些敌对势力,到时候会不会造成失控?”
  “陛下所虑周全,自然会有这种可能,但这些雇佣兵还是我中原之人,而且他们要自己筹备粮食和兵器,因此他们抢夺的战利品必须运送到我大秦才能变成钱财,必然会有商贾和其合作,而进出岭南的通道皆在我大秦掌控之中,除非他们一直不回中原,但损失的兵器和人手便无法补充,况且这些雇佣兵的规模陛下可以控制,最大规模不能超过几百或者一千人等,这些雇佣兵部队要先在五岭关口登记才允许通行,何况我大秦眼下带甲百万兵强马壮,区区一些山匪流民组成的杂牌部队焉能相抗,况且这些雇佣兵互不统属,为了利益彼此之间必然会有争斗,陛下所需要做的就是不断的派遣官吏和匠工随着蚕食的逐渐推进而加强对占领区域的控制,这个时间不急,两三年或许就见到成效,五六年必然蚕食近半,一旦等时机成熟,自然还是可以派遣大军进攻,无论是越族还是心怀不轨的雇佣军,都会被碾成粉碎……”
  “何况除开雇佣兵外,陛下还可以启用一些流徙边荒的罪臣,臣听闻前南阳郡守高焄参加过灭楚灭齐之战,军功累至右庶长,也算是为我大秦扫灭六国立下过汗马功劳,高焄如今因为赵柘之事入罪被夺去爵位和官职,但这样一位能征善战的大将送到边荒苦寒之地去开荒种田岂不可惜,如若陛下重新启用高焄,许以少量兵将让其戴罪立功,然后再配备数千刑徒降卒或者干脆让其自己征召山匪流民等,一切待遇同雇佣军一样让其去岭南之地和越族战斗,视其军功大小再提升官职和爵位,高焄必然感恩戴德报效陛下,而这些罪臣也必然比雇佣军更加容易掌控,毕竟他们的家人都还在中原……”
  陈旭先提雇佣兵,再提罪臣,最后提到高焄,自然是想为高焄开脱。
  而秦始皇却并没有被绕糊涂,脸色和煦的笑着说:“爱卿这个蚕食之策虽然慢,但却是稳妥之计,即便是这些雇佣军无法完全成功,但几年下来必然也会把岭南之地的越族搅和的异常混乱,而且也会把岭南的情形传回来,对于以后的大军进攻肯定大有益处。高焄卷入赵柘之事当中,虽然罪无可赦但情有可原,其罪责也并非不可饶恕,当初宛城那一群大小官吏,大部分都被赵高派人杀害,唯独留下他一个,也罢,既然爱卿亲自求情,朕就饶他,等过些时日就依爱卿之策,派他去岭南戴罪立功!”
  千古一帝不好忽悠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3/107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