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吃相(校对)第4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8/1072

  “放心,这个项目非你莫属,我会抽调一大群人辅佐你,而且你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四百万的生意和四万万的生意其实没什么区别……”
  “侯爷,区别可太大了……”
  “不大不大,就是钱多点,嗯,人多点儿,还有事情复杂点儿,先回去准备吧,我很看好你哟~”
  陈旭拍着杨堃的肩膀把他送到门外。
  看着杨堃浑身一抽一抽念念不舍的擦着眼泪离开书房,在院子里好几次差点儿撞树上,陈旭的脸皮也忍不住抽抽了几下长叹一口气。
  所谓赶鸭子上架,这就是最真实的版本,长这么大两世为人,穿越前自己管理过的最大的资产也就两三万块钱,那是存了几个月的工资,买了点儿股票,然后亏成了裤衩,没想到……老子这辈子也还有机会投资上亿的项目,而且还是四个亿!
第640章
商界的反应
  关于朝堂之上清河侯和李斯打赌的事情传播的越发沸沸扬扬,到了第二天,不光侯府的人全部都知道,就连大街上的贩夫走卒都已经听说,许多人微聚在一起讨论,而吵嚷最凶的还是城南,因为这里聚集着大量的商贾富豪,足足有十多万户。
  一个茶舍二楼的房间里,五个身穿华服的商人正聚在一起喝茶聊天,如果陈旭在肯定认识,因为这五个人就是投资公交公司的那五个商人。
  “你们说李相和清河侯的赌约谁会赢?”
  “肯定是清河侯啊!”
  “我觉得是清河侯。”
  “哼,必须是清河侯!”
  “可是听闻要花费一千万石的钱粮哦,这么多钱粮如果朝廷不出,清河侯从什么地方变出来?”
  “清河侯可是仙家弟子,必然会有法术,说不定他手指一点,一条连同咸阳到临淄的水泥马路就修通了!”
  “清河侯只是仙家弟子,何来这么大的法力?”
  “清河侯这次都是因为帮助我等商贾,才会迫不得已出此下策和李斯打赌,废除压制我等商贾的商律,必然会让那些贵族不满,侯爷压力很大啊,可惜如此大的投资,即便是我等投入全部身家帮忙,估计也是杯水车薪于事无补,唉~”
  “不错,但我们也不能袖手旁观,此次乃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局面,若是侯爷筹建这条新的东方道失败,不光侯爷将会在朝堂失去话语权,我等将再无翻身的机会。”
  “宋公言之有理,我等这就去找侯爷,同时也可以联络一些商界同道共同出谋划策,绝对不能让侯爷一个人承担这个巨大的压力……”
  “我方才从钱庄归来,听闻范娘子说,范氏家主范顒范公近日会抵达咸阳,同来的据说还有太原温氏,新郑西门氏等一些中原之地的大族族长,这些人具都是根深蒂固家财千万的巨商,而且与前六国皆都没有任何牵连,和我等身份不一样,若是联络他们一起出面商讨,必然会有更多的同道愿意出手……”盐商宋琰拈着胡须说。
  “范娘子真的是这么说的?”剩下几个都激动的放下茶杯站起来。
  “是,不然我也不会召集诸位来此喝茶,其实这条路既是一次巨大的冒险,更加是一次发财的绝好机会,我听范娘子说,侯爷是如此说的……”
  宋琰把从范采盈那儿听来的一些陈旭关于集资的打算说了一遍,最后脸色平静的说:“这五个物流仓库和十多个服务站,如果能够拿到一个,未来几十年必然会赚钱赚到手软,我方才粗略的计算了一下,一个服务站就算是每天停歇三千人马,平均花费十钱,一天就是三万,一个月收入九十万,一年就是超过百万收入,投入两百万,两年就可以回本,十年下来就成为身家千万的巨富,完全可以比肩范氏这等豪富家族……”
  “即便如此,就算我们都投入全部是身家联合咸阳的商贾拿下全部的服务站和物流仓库,对修建这条路来说还远远不够!”一个商贾虽然激动,但脸色依旧担忧。
  “所以我猜想侯爷一定还有其他打算和后手安排,刚好范氏和西门氏联袂而来,必然也会和侯爷商讨此事,若是有了范氏和西门氏温氏这些商界领袖家家族的加入,到时候全国的商界同道都会站出来支持侯爷,千万石钱粮虽多,但我商界全部商贾加起来,凑够这笔钱也并不是太大的问题!”
  “唔,宋公言之有理,但我们最好还是去面见侯爷打探一下口风,也好提前筹备钱粮做好准备!”
  “不错,走,同去!”
  五个人都站起来整理衣服下楼,然后各自乘坐马车往清河侯府而去。
  而就在陈旭的五个商业伙伴去清河侯府的时候,一些商贾聚集之地还有其他商人也结伴出发,目的地同样是清河侯府。
  今天这件事,早已超出了朝堂的范围,不仅仅是陈旭和李斯的一个赌注,而是事关天下商贾的切身利益和未来,只要稍有眼光的商贾,都不愿意袖手旁观。
  这是一场近乎于一场战争的赌注。
  商贾若是不胜,就像陈旭原先所说,那将从此一蹶不振再也没有了翻身的机会,而且如果这件事商贾不支持陈旭的话,陈旭也会彻底失望,从此任凭这些眼光短浅的商贾自生自灭,转而会去发展和推动农业的改革,同时暗中培植自己的势力,只等九年之后那一劫的到来,事情既然不能按照自己计划的发展,那就干脆换一个思路和方法,大活人总不能让尿憋死。
  陈旭在清河侯府的客厅接见了宋琰等五位合作伙伴,正在介绍修建道路和集资计划的时候管事来报:“侯爷,府外有商贾求见!”
  “快请!”陈旭赶紧吩咐。
  这来的第二批人是齐茂为首的一群商人,有八位,虽然都算不上顶级的富豪,家产也在百万级别,但齐茂本人的名声如今在大秦可是非常火热,身边同样聚集了天南地北的一大群商人,已有新近崛起的领袖风范。
  一群人到来,陈旭互相介绍,而其中大部分人早已相识或者听闻,同为商贾,自然很快也就活络起来,谈论的也都是关于修建东方道的问题,除开了解集资的过程之外,商讨的还有如何帮陈旭筹集更多的钱粮和资金。
  就在一群人热烈讨论之时,门卫管事又前来禀报:“侯爷,府外又有商贾前来拜访!”
  “请~”
  “这下好了,看来商界同道都是前来支持侯爷的!”一个商贾兴奋的说。
  “此事若是有人退缩,某以后决计不会与其有任何生意上的往来!”齐茂直接脸色阴沉的说。
  “不错,此事关系我商贾生死存亡,不得不搏,这一次必然要让朝堂之上那些法家门徒看看我们商贾的力量,决计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
  “正是,侯爷放心,某虽然身家微薄,但还是会尽最大力量与侯爷站在一起。”
  就在一群人东一句西一句的讨论之事,一个须发灰白身材高大的华服老者跟着管事走进来。
  看见这个老者,房间里许多人都站了起来拱手行礼:“原来是渭南张公,失敬失敬!”
  “好好,原来诸位同道早已到达,看来张某来的晚了!”老者和几个人进门之后微笑着左右拱手,最后都来到陈旭面前一起躬身作揖,“渭南布商张峪拜见清河侯!”
  陈旭也已经站起来迎接,拱手寒暄之后让家仆安排座椅上茶。
  “侯爷莫怪,峪方才刚刚到达咸阳城,本来是找几位同道谈论收购丝麻和布匹之事,听闻侯爷和李相这个千古特大赌注,因此就迫不及待的前来拜见,来迟一步还望侯爷恕罪!”张峪坐下之后拱手笑着说。
  “呵呵,张公乃是整个内史最大的布商,不仅提供了咸阳近半的布匹,而且布匹质量精良颇得好评,本侯也早已耳闻之!”陈旭笑着点头。
  眼下大秦有三种生意最赚钱,一是粮食,二是布匹,三是盐。
  其中粮食利润最薄,损耗最大,但需求也最大,每日光是咸阳消耗的粮食就达到百万斤合计万石以上,眼下咸阳城除开官仓存储的数百万石的粮食之外,民间存储的更多,大部分都在粮商手中,而整个咸阳城存储的粮食足够整个咸阳吃好几年,如果战争爆发,用最低供应的话能够坚持吃十年,因此几个和官府来往密切的大粮商都是富可敌国的那种,而粮商的地位也比普通商人高不少,政策和税收都不一样,毕竟关系到咸阳粮食安全,皇帝都非常重视几个大的粮商,时常还接见表彰。
  其次就是布商,涉及到老百姓穿衣问题,和粮食一样是必备,虽然销量远不如粮食,但利润相对较高一些,损耗小耐储存,而且以前布都是和粮食一样当做钱在用,官员发放的官秩包括两种,就是粮食和布匹,这个张峪就是整个内史府最大的布商,陈旭早有耳闻,身家也堪称富可敌国。
  最后就是盐商,盐虽然销量最小,但却是日常生活必备物品,衣服可以不穿,但盐必须要吃,不然人就会生病没有力气,但因为盐的产地东南西北都有,品质不同价格也不一样,巴盐蜀盐主要供给富豪公卿和士族贵族,苦涩的海盐主要供给平民,这也导致咸阳有好多盐商,身家也各自不同,但都是富豪之家。
  除此以外挣钱的还有陶器和竹木器具等日常消耗品,但迁徙咸阳的商贾足有十多万户,这就导致这些不能垄断经营的行业竞争更加剧烈,因此咸阳的商贾富豪虽然看似生活富足,但其实过的并不好,就像齐茂一样,如果找不到更多的生意来源,家境只会越来越差。
  而生意越来越差的原因还是因为苛刻的商律,不能自由经营加上沉重的赋税负担,再加激烈的竞争,这让咸阳的十多万户从六国迁徙而来的富商几乎看不到未来,但陈旭的出现,让商贾看到了一个前途光明的希望。
  一旦废除了压制商贾的律法,商贾可以自由经营,加上减轻赋税,商贾必然就能获得更高的利润,便有更多的资金来投入到生意当中,必然就能摆脱眼前这种混吃等死的僵局。
  因此只要眼睛不瞎的商人,自然都会想办法来支持陈旭,只有陈旭成功,他们才能希望成真。
第641章
伏寇在侧
  “侯爷一直在为我等商贾伸张正义,所作所为令商界同道无不感激莫名,峪今日来,也是想为修建东方道尽一份绵薄之力,当然,这条路投资巨大,峪只能尽力而为,还望侯爷多多海涵!”张峪表现的足够恭敬,但说话和气势与齐茂等人差别还是很大。
  “那本侯就提前多谢张公了,我想只要有诸位商界同道支持,这条道修好应该不成问题,等明年一旦道路修通,李相必然也不能食言,本侯必然推动修改压制商贾的律法,从此以后诸位就可以自由经营买卖各种货物,商税也会大幅度降低,那个时候诸位的付出也必然得到巨大的回报!”陈旭脸色平静的点头说。
  “但东方道传闻投资足足需要千万石钱粮,不知侯爷打算如何筹措?说出来之后我等也好提前做好准备!”张峪拱手说。
  “此事我刚才已经和先来的一些商界朋友说过了,而且也还只是一个初步的策划,而就在这一两日之内,南阳范氏家主和一些中原诸郡的商界同道会前来咸阳,因此等到范公到达之后,本侯将在清河园准备酒宴,然后还要邀请咸阳一些商界领袖一起商讨一下具体的安排,这件事放到明后日再说,张公你看如何?”
  “好好,峪这两日就暂留在咸阳,等范公和其他同道到达之后再一起商议!”张峪一口答应下来。
  “我等就不打搅侯爷了,告辞!”听见陈旭这么说,一屋子商人都站起来告辞。
  “嗯,诸位回去之后也和有同样心思的商界同道商量一下,到时候本侯也不可能邀请到所有人参加酒宴,因此希望大家推选一些代表出来,而商议之事也会及时通传给所有人,此次我们一定要同心协力办好这件事,这既是为大秦的繁荣富强尽力,同时也是为诸位的切身利益努力!”
  “侯爷放心,此次我们必然唯侯爷马首是瞻!”一群商人再次行礼之后结伴而去,布商张峪自然也很快从几个商人口中大致了解了陈旭的集资打算,然后带着几个人乘车离去。
  目送一群商贾都离开之后,陈旭招手唤来一个侍卫首领低声吩咐几句,侍卫首领连连点头带着几个护卫骑马离开侯府。
  “来人,帮我把一封请帖送去监察省蒙大人府上,就说本侯邀请蒙大人酉时在清河酒店饮宴!”
  陈旭进入书房写了一份请帖让府上的管事送去蒙毅府上。
  傍晚,酉时末,天色已经阴暗下来。
  一辆单辔的马车来到李斯相府,一个头戴草帽的高壮男人亮出腰牌畅通无阻的进入府中。
  进府之后男人掀开草帽,是一位须发灰白的老者,年约五旬,正是名满内史府的大布商张峪。
  “清河侯真的只是如此安排?”客厅之中,李斯听完张峪的诉说之后拈着胡须沉默了许久之后问。
  “的确,我问过好几位拜访清河侯的商界同道,言说皆都并无二致,按照清河侯的打算,的确是准备用这些所谓的服务站和物流市场的营运权来为集资做抵押,我大致推算了一下,大概可以筹措到近七千万钱的资金!”张峪恭恭敬敬的回答。
  “嘶~”李斯手一抖扯下来几根胡须。
  七千万钱这个数字将他吓的不轻,但很快脸色又放松下来说:“陈旭此子奇思妙想的确与常人迥异,这种方法竟然也能想得出来,不过七千万钱的确不少,但相对于千万石钱粮的全部投入来说,差距还很大,仅靠这笔钱,老夫想看看他如何才能把这条路修起来?”
  “相爷,商界同道对此事反应很剧烈,今日在城中,峪到处听闻的都是讨论清河侯和相爷的这个赌约,还有南阳范氏最近两日就会到达咸阳,他们肯定会全力支持清河侯,如若我们不能想个办法阻止,恐怕说不定清河侯真的能将这条路修建起来,到那时相爷就无法掌控了!”张峪略有些焦急的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8/107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