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吃相(校对)第4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4/1072

  其实陈旭认为,如果是要人陪睡侍寝,其实成熟一些的女人更好,不光懂风情还懂技巧,就比如范采盈在床榻上就比水轻柔和赢诗嫚要让他畅快舒心的多,不过这也仅仅是肉体上的欲望和需求,在感情方面就不能太讲究。
  而对于蒙毅这种老流氓、或者说对于当前整个大秦的有权有势有钱的男人来说谈男女感情就太不合时宜了,女人的地位还没上升到可以和男人谈感情的地步,都是包办婚姻和利益姻缘,王侯公卿和富豪商贾为了各自的利益互相联姻,夫妻双方感情自然是基本上没有的,远不如陈旭和水轻柔这种相爱到骨子里的感情,也不如虞无涯和夏子衿这种虐恋似的爱情。
  实际上在任何时代,爱情往往都不是出现在富贵家庭,相反贫苦的底层反而会有各种凄美刻骨的爱情传说。
  蒙毅是个老帅哥,蒙毅的夫人也算得上是万里挑一的绝色美人,要不然也不会生出蒙云这种花样美男,还包括蒙婉这种号称咸阳最强小娘子的小美人坯子。
  陈旭来过蒙毅府上几次,也见过蒙毅老婆几次,的确是一个漂亮的中年美妇,但每次不喜精雕细琢的穿着打扮,因此看起来就像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主妇,存在感很低,还不如蒙毅府上一群花枝招展的姬妾吸引目光。
  因此在感情并不能充分保夫妻和谐的时候,蒙毅移情别恋喜欢年轻貌美的小娘子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许多王侯公卿其实都和蒙毅一个调调,只是陈旭不太习惯这种风气而已。
  但今日蒙毅老婆这一身装扮却让人很惊艳,仿佛突然一下年轻了十多岁,脸颊羞红面带羞涩的样子,很有视觉冲击力,陈旭倒无所谓,不过蒙毅从未见过自己的老婆有过如此惊艳的诱惑,因此呆了许久之后喉结一耸站起来,破天荒的上前牵着老婆的手笑着说:“天气寒冷,夫人快快挨着为夫取暖!”
  “是,夫君!”在女儿女婿面前,妇人害羞的低着头坐到蒙毅身边,然后在陈旭的眼皮子底下,蒙毅的一只手竟然轻轻的摸到了丈母娘挺翘的臀部。
  我去,还要不要脸,太伤风化了。
  一盘残局还没下完,陈旭便受不了蒙毅这个老流氓了,因为蒙毅的心思已经完全不在象棋上了,一边下棋一只手竟然偷偷摸摸伸到了老婆的裙子里面去了。
  太特么的……唉~
  陈旭站起来告辞,因为他不敢保证继续下去这个流氓老丈人在大庭广众之下干出更加不要脸的事情来。
  “岳丈岳母大人,小旭过几日会带婉娘回南阳探亲祭祖,可能要等到开春之后才会复归咸阳,二老保重身体!”
  “好好,这是应有之礼,路途遥远好生照顾安全!”蒙毅心不在焉的也站起来相送。
  目送陈旭和女儿乘车驶出院子,蒙毅转头色眯眯的盯着老婆的饱满的胸脯说:“夫人,天寒地冻,我们去暖炕取暖!”
  “是,夫君!”夫人羞涩万分的被蒙毅搂在怀里往内室走去,同时一只大手落在臀上轻轻的揉摸起来。
  封闭的四轮马车上,蒙婉小脸绯红的低着头不敢看陈旭。
  “婉儿,方才的事是不是你干的?”陈旭脸皮还在不断的抽抽。
  “是!”蒙婉脖颈都羞红了,低着头蚊子样的哼哼。
  “你爹……唉,太不正经了!”陈旭哭笑不得的叹口气。
  “夫君,非是爹爹不正经,婉娘也只是想让娘和爹爹能够和谐美满而已,自从生下我之后,爹爹就很少宠幸我娘,这些年娘亲过的很苦!”蒙婉鼓起勇气抬头看着陈旭。
  陈旭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所谓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这种事情越是王侯公卿的家里越多,在充斥满府的美貌姬妾面前,人老珠黄的妻子必然不会得到太多的宠爱,最多只是保留一个正妻的身份罢了,而且还不能阻止丈夫纳妾,不然惹怒了丈夫,后果更加凄凉,一辈子都会遭受冷落。
  而更苦的女人算是皇宫后院,一个皇帝数百个嫔妃上万的宫女,一个个都是年轻貌美的六国贵族,但如今都只能被关在皇宫之中孤独的等待,百分之九十九一辈子都没有被皇帝触碰过,那种凄苦根本就没地方可以哭诉,数十年青丝变白发,少女变老妇,直到老死在深宫之中不得解脱。
  但眼下陈旭也只能叹息一声,根本就管不了那么多,天下人大部分都还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至少在王侯公卿和皇宫后院,一辈子吃穿住用不愁,比起百姓的疾苦来说,有实在算不得什么。
  何况,自己的老婆竟然跑了!
  陈旭很伤心也很担心,更多的是无奈。
  即便是他如何爱着水轻柔,但眼下也不能抛弃整个家庭去满世界找她。
  水轻柔和虞无涯都是武功高手,普通人百十个不是对手,即便是武功高强的禁军护卫七八个也能够对付,何况虞无涯随身还带着两支火铳,即便是遇上盖聂这种几乎半只脚踏入了先天境界的超级高手,只要有充足的准备也是可以反杀的,因此对于水轻柔的安全陈旭并不是特别担心,唯一担心的是这个老婆以后如果找不回来了怎么办?
第677章
火热的东方道
  经过一年的各种策划和推动,咸阳的一切都基本上按照陈旭的设想慢慢走上了正轨。
  这一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对于大秦其他许多地方的人来说,也只是又一次简单的春夏秋冬的四季交替罢了。
  但这一年对于咸阳的民众和满朝的文武公卿来说,绝对是大秦发生翻天覆地的一年,华夏数千年传承,在这看似短暂的一年之中,咸阳人的生活开始丰富多彩,开始变得让许多人有一种做梦的感觉。
  科学院的出现,改变了炼钢炼铁的方法,新式马卒装备和钢铁武器的出现,让大秦有了碾压匈胡的超级武力,这一年,大秦两次出击横扫匈奴,一举荡平西北袭扰中原诸侯的两股大敌,斩匈奴王,斩东胡王,斩杀二十余万匈胡部族,共计俘虏四十余万,而且还缴获牛羊马匹数百万头,这场大胜不仅让咸阳民众欢庆鼓舞,更是让大秦向周边诸胡展示了粗壮的肌肉,同时还威慑了蠢蠢欲动的六国不轨之徒。
  这两场战争,随着报纸的大肆宣传已经天下皆知,即便是六国之地的百姓也不得不承认秦始皇的强大武力,同时也感觉到莫名的骄傲,毕竟这是中原对蛮胡的胜利,所有人都感觉与有荣焉。
  报馆的出现更别说了,完全彻底改变了读书识字阶层的娱乐生活。
  然后就是农学院、工学院、文学院、水车磨坊、渭河大桥、公共汽车、女子学院,这一桩桩一件件,都在潜移默化的不断改变大秦民众的眼界,而歌舞美食和服饰棋牌早已融入了百姓的生活。
  而眼下正在修建的新东方驰道,已经彻底撬动大秦天下,数万人正在这条道路上工作,等到明年开春之后正式动工,恐怕有数十万人会投入到这场史无前例的建设之中,然后一条平坦笔直的水泥马路将从咸阳直通东海,日行千里将不再是说说而已。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九月授衣,十月新年大祭。
  但往年隆重的节日,在今年的咸阳却都显得那么轻描淡写,因为所有人几乎都没怎么去关注。
  他们的目光被渭河大桥、水车磨坊、公共汽车这些不断涌现的新生事物完全勾引住了,眼下除开咸阳,整个天下文人士族谈论的皆都是新东方道和清河侯与左相李斯的赌约。
  而普通农民和贩夫走卒并不关系这些,他们关心的是能不能开春之后到东方道的工地上找到一份工作,运气好的话这个冬天就能挣几百钱,绝对可以大大改善家庭的生活状态。
  十一月,已经是寒冬。
  前几天下了一场雪,虽然已经融化,但在呼呼的寒风呼啸之下,泥泞的地面凝结出来一层冰棱。
  远山如黛,近树凋零,枯草凄凄在寒风中瑟瑟摇摆。
  两百黑甲罩体的卫尉禁军手持长戈弓弩和猎猎招展的黑色旗帜,骑着骏马护送着十多辆马车沿着东方道出咸阳往中原而去。
  清河侯娶五公主和蒙婉之后回乡探亲祭祖,护卫加上家仆足有三百余人,浩浩荡荡沿着正在铺垫路基的东方道拉出一里多长的队伍。
  东方道自古有之,过渭南出函谷关就到达三川郡,三川郡原属韩国地界。
  函谷关内已属以前称呼的中原地界,而秦国只能算西戎边陲,属于苦寒的野蛮之地,中原诸侯一直都不怎么看得上眼,河南、山西、山东等韩魏齐鲁之地,才是华夏诸侯眼中的正统中心,也是华夏农耕文明最早的发源地,是华夏自商周以来最为繁华富庶之地,因此这里乡镇连绵不绝,东方道上因此也商旅来往不断。
  而现在的东方道,更是到处人声鼎沸,沿途大量的民夫正在热火朝天的运送泥沙木石,每隔数里就是一个巨大的工地,各种修路的材料堆积成山,搭建的工棚密密麻麻,这些工地外面还插着各种颜色的旗帜,上面写着东方道XX标段工程指挥部,而且沿途还插着许多木牌,上面写着XX工程队的名称,这些招募来的刑徒工奴和民夫都在各个工程队的监工指挥下,在寒风中穿着单薄破烂的冬衣正在满头大汗的喊着号子推车扛木,一车一车的砂石倾倒堆积,一根根的大木被锯成木板。
  沿路还有许多带着皮毡帽和藤帽挂着东方道工程总署铭牌的官吏骑着马来回巡视。
  从咸阳出发一直到洛阳,千里长的工地上到处都是这种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原来的东方道是秦国通往中原的主干道,沿途平坦没有大河和大山阻挡,因此一路修建的都很平坦宽直,而且也都严格按照五十步宽的标准修建,路中央铺着木轨,两边还各有近二十丈宽,每隔三丈栽种有一棵树木,但其中许多早已枯死,路轨也在来往不断的马车碾压之下,许多早已损坏,因此整条路地面泥泞不堪,车辙也歪七扭八的不成样子。
  根据规划,新的东方道水泥路只有两丈宽,因此相对于五十步接近三十丈宽的路面来说,只占了其中十分之一不到,为了修路不影响商旅通行,水泥路的路基只占了大路右侧一部分,原来的木轨和大部分路基都没有去做任何改动。
  陈旭带着家人和仆从顺着坑坑洼洼的东方道一路颠簸前行,沿途无论是修路的刑徒工奴农夫还是参与招标修建的商贾工程队指挥人员,看着插着清河侯旗帜的队伍迤逦而来,皆都停下手中的工作热烈欢呼甚至是夹道跪拜。
  当看着清河侯的车队陷在泥泞的道路上行走缓慢,许多工程队的监工便指挥农夫刑徒一起帮忙推车,而大路上迎面而来路过的商队也都会主动把车马停靠在路边等待清河候府的马车通过。
  每到一个大型的工地,陈旭都要下车观察一番,接见当地工程指挥部的官吏和承包标段的商贾代表热情的询问攀谈一番。
  而每到一座县城,县令和大大小小的官吏都会提前站在路边迎接陈旭挽留饮宴,还有当地名士也都纷纷前来拜访,而最热情的就是各地的商贾。
  如今东方道沿线几乎集中了眼下大秦最富裕的一群巨商,皆都是家财数十数百万钱的巨富家族,一旦这条新的东方道修筑好,所有参与其中的商贾都会依靠这条路发财。
  即便是拿不到标段,只是在服务站或者物流市场拿到一个参与名额,未来二十年也将会跟着发一笔大财。
  这些服务站里面需要大量的商舍驿舍食舍等为过往的商旅提供服务,而竞标拿到服务站的商贾也不可能将这所有的服务都全部承担下来,这涉及到一个技能专精的问题,许多东西隔行如隔山根本就不会,不会怎么办,陈旭在招商集资说明书中给了他们明确的指点,那就是把服务站作为一个服务平台二次招商集资,将其中的各种服务项目转包出去。
  这样修车的喂马的做饭的卖货的睡觉的就各司其职,甚至还可以沿途把许多服务站的相同项目都承包下来开成连锁店,让过往的商旅在所有的服务站都可以享受到同样的服务。
  于是有了这些二次招商的机会,工地上就会形成大大小小更多的小标段和建筑队,参加的商贾都成了小包工头。
  本来新的东方道只有二十来个大标段,参与的也只有二十余个商贾或者合伙商行,但眼下的东方道,起码已经有三百个小承包商,这两千余里路分配下来,每个小标段也才不到十里路,除开几座必须由科学院指挥修建的大桥之外,即便是每个工段只招收一百个人,一年下来完全可以用身体把承包的路段爬平了。
  大大小小的商贾沿途围追堵截陈旭的车队,成箱成车的礼物送来,陈旭还拒绝不了,因为都说是送给清河侯和五公主与蒙婉的新婚贺礼,因此从咸阳走到洛阳,这一路停停走走视察拖延下来,足足走了十天,而到达洛阳的时候,随行的马车已经变成了三十余辆,许多车上全部是拉的沿途商贾送的礼物。
第678章
清风扬雪
  到了洛阳,在三川郡官员的招待下吃过一顿丰盛的酒宴之后,回乡探亲的队伍改道往南,往宛城方向而行。
  陈姜氏、陈旭、赢诗嫚、蒙婉、杏儿和虞姬坐在最为豪华的一辆封闭的四轮箱式马车之中,车厢内燃着碳炉,温度温暖如春,春夏秋冬四个贴身小仆女一路烹茶端水照顾,杏儿和虞姬坐在车厢的地板上走弹子跳棋,猴子悟空蹲在旁边拿着玻璃弹子跟着跳来跳去的捣乱。
  “旭儿啊,这么多礼物家里放不下怎么办?”
  陈旭靠坐在铺着熊皮的椅子上打着酒嗝,陈姜氏和赢诗嫚蒙婉在织毛衣,通过镶嵌着尺余见方一块玻璃的窗户看着后面跟随的二十多辆满载礼物的货车,陈姜氏停下手中的动作有些担心的说。
  陈旭也有些哭笑不得,这些礼物也说不上多贵重,但却也是普通老百姓消费不起的丝麻玉石和一些皮货特产,这么多车加起来价值不下十万钱,如果全部搬回去小河村,恐怕自己那三间土坯房就要塞满,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了。
  “娘,都是别人好心送的,您这话传出去恐怕会让人不高兴,到了宛城送一些去水家,剩下的拉回清河镇再奖励分送一些给镇上乡民,再剩下一下带回小河村,村里的乡亲也挨家挨户送一些,可能就剩不下多少了!”陈旭摇摇头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4/107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