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吃相(校对)第4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6/1072

  “你们在这不要乱走,我去看看!”陈旭放开两个女人,慢慢踩着积雪一步一步走到松树下,因为松树的遮挡,石桌上并没有落雪,除开一些掉落的松针之外,上面依旧摆放的一个土陶茶壶和一个陶杯,就仿佛在这里已经放置了千年万年从未曾移动过一样。
  “吱吱~”猴子从山洞里面连蹦带跳的跑出来,跳到石桌上,爪子上还抓着一张卷在一起的麻浆纸。
  陈旭激动的将麻浆纸一把抓过来,扯开一根细细的草藤,展开,上面是虞无涯的字迹。
  “恩公,我已经找到师妹,大师兄留下书信,师尊数月前去云梦拜访鬼谷子前辈,我们前去云梦寻找师尊,还请勿要担心,只要找到师尊我便即刻去咸阳寻您告知详情,勿念,无涯拜上!”
  书信很短,字迹非常潦草,看起来是匆匆写完之后放在山洞之中的。
  不过看完之后陈旭长舒了一口气。
  虽然这次来没有找到水轻柔,但却已经知道了她的去向。
  如若开春之后虞无涯还没有回来,自己就去云门山一趟寻找,只要有任何蛛丝马迹,定然终会找到水轻柔。
  赢诗嫚和蒙婉两人也慢慢走了过来,看着陈旭手上的书信,赢诗嫚轻声问:“夫君,是否是水姐姐留下的书信!”
  陈旭摇摇头把书信递给赢诗嫚说:“不是,是无涯大哥留下的,他们去了云梦山,只要知道他们的下落便好,我进山洞去看看然后就下山!”
  陈旭走进山洞不过片刻就走出来。
  山洞里面除开几个很旧的草编蒲团之外,就只有一方石桌,除此以外空荡荡什么都没有。
  “走吧,我们回去!”站在悬崖前面,看着四周缭绕翻腾的云雾和四周高低错落的皑皑群山长叹了一口气。
  “此处虽然是美景,但也太孤单寂寞,真不知道水姐姐是如何能够在这里坚持八年的时光?”赢诗嫚看着山脚时隐时现的鲁阳县城和白雪遮盖的皑皑原野,还有几条如同树枝一样的小河轻声说。
  “轻柔和你们不一样,和我也不一样,她的心不在凡俗之中,如果不是遇上我,她或许活的更加快乐,凡俗的熙熙攘攘让不适合她,但她却愿意为了我去忍受尘世的苦,但无论她去了哪里,这天大地大,我总有一天会把她找回来……”
  陈旭转头看着跟随在身边的两个容颜无瑕的少女,牵着她们的手:“诗嫚,婉儿,若果有一天,我想抛却这凡尘俗世,想和轻柔一样遁入这山中过这种平静淡然的寂寞生活,不知道你们愿不愿意?”
  “夫君,我们愿意,只要能够陪着夫君,哪怕再苦再累再寂寞,我们都能忍受!”赢诗嫚和蒙婉赶紧一起福身行礼。
  “我也只是说说罢了,走吧,这次让你们跟着我来,路上受苦了!”陈旭牵着二女,再次转头看了一眼孤寂的山洞,然后长吐一口气转身下山。
  猴子从背后跳上来蹲在陈旭的肩膀上。
  待一群人下山,山顶再次恢复先前的空寂,只是雪地上留下几行脚印,似乎在向这茫茫山岭诉说着往日的寂静与安宁。
  而依稀还有一个身穿粗布素裙的小女孩盘腿坐在松树下,小脸严肃认真的倾听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正在娓娓讲述生涩玄奥的道经。
  而那道经的声音如同空濛之雨,纷纷扬扬若清风扬雪,随风而散回荡在寂静的山岭和悬崖峭壁之间。
第679章
五百少年
  ……
  十一月下旬,西北大军经历两场酣畅淋漓的大胜之后班师回朝。
  李信江琥,王离苏角,以及在这次征伐匈胡的战斗中立下大功的将士足足三千余人,携带着满身的征尘和杀气返回咸阳。
  大雪飘扬之中,皇帝再次出城三十里迎接。
  咸阳以及周边数县数十万民众夹道欢迎。
  皇帝谕令,咸阳再次庆贺三日。
  当晚,皇帝再次在甘泉宫宴请大胜回朝的将士,百万咸阳民众再次涌上街头欢庆等待神雷焰火的到来。
  临到深夜戌时,随着几声剧烈的轰鸣,咸阳城东南西北四门和城中心的广场之上,几乎同时腾起几道火光,然后随着一团团绚烂多彩的焰火在大雪纷飞的夜空中炸开,一时间漫天五颜六色的火光将整个大秦京师渲染的如同仙境一般。
  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胜,这一夜也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欢腾庆典。
  咸阳城中五处同时燃放烟花,整整九十九颗神雷焰火在夜空中炸开,持续整整半个时辰,彻底点燃了百万咸阳民众和回归的将士热情,也同样将那些俘虏的匈胡贵族都震惊的神魂具裂,全都趴在冰冷的雪地上对着天空一颗接一颗不断炸开的烟花磕头如捣蒜。
  而在咸阳热闹欢腾庆贺胜利之时,陈旭已经带着家人回到了清河镇和小河村。
  清河侯娶了五公主和蒙大人的嫡女回乡探亲祭祖,这对于清河镇甚至整个南阳郡来说都是史无前例的大事。
  因此自从回到清河镇之后,南阳郡守郡尉郡丞包括雉县等附近几个县的官吏名士等数百人,每天都乘坐车马络绎不绝前来拜见。
  还有包括水氏、范氏在内的南阳商界无数商贾也再次带着贺礼前来祝贺陈旭的新婚之喜。
  为了不失礼仪,陈旭只好在清河镇小学连日招待宴请这些远道而来的宾客,虽然许多人只是前来送礼之后就匆匆告辞,但一些有头有脸的人物还是需要招待一番。
  因此接连忙碌了近五日之后,热闹欢腾的清河镇才慢慢消停下来。
  清河镇忙完,回到小河村再次宴请小河村的全体村民和鹰嘴崖村的亲戚,又接着热闹了两日陈旭才得到安闲的机会。
  从四月初夏娶水轻柔离开清河镇,到眼下十一月底才再次回来,时间历夏到冬转眼过去了大半年。
  而这大半年清河镇和小河村的变化,只能用翻天覆地来形容。
  当初开办的瓷器作坊、木器作坊、铜铁作坊、造纸坊、糖油作坊、卫生院、小学和粮仓都全部重新扩建甚至重建,各自规模都扩大了数倍,而且房子也全都用土砖大木重新修建成了宽敞明亮的厂房。
  如今的清河镇已经完完全全彻底变成了一个工业城镇,以前所有住户和工坊全部都集中在小清河岸边一个长度不过三里的狭窄区域内,道路狭窄房屋破烂不堪,但眼下已经东南西北扩展到了十多里的范围,到处都是崭新的土砖房和高大的厂房。
  整个雉县西南方向六个乡镇三千余户乡民皆都成为了陈旭的食邑,大量乡民都汇聚在清河镇的这些工厂做工,足有近两千人在这里上班挣钱,南来北往的商队整日络绎不绝,即便是这寒冬腊月大雪纷飞的时节,前来购买瓷器纸张和药品糖酒的商贾也不曾间断。
  整个清河镇人来人往整日喧嚣欢腾,在陈旭大量的钱财砸下来,如今雉县整个经济的重心全都围绕清河镇展开,新上任的县令更是隔三差五的要来清河镇视察慰问,热烈的巴结和讨好里典牛大石和游缴刘坡。
  牛大石依旧还是里典,但这个里典已经远不止里典的身份,他还是清河侯未来的妹夫,是替清河侯掌控这三千食邑的主管,皇帝还给他专门御封了一个九品的郎职,如今已经是官袍加身的大秦官员,而不仅仅是一个乡吏,即便是六品的县令见到他,还是要恭恭敬敬的行礼称呼一声牛大人。
  而牛大石一家也因此飞黄腾达,如今住宽敞的大屋,进出皆都是车马奴仆伺候,由一个三年前衣不蔽体走路都屁股蛋蛋露在外面透风的贫农彻底变成了剥削阶级。
  瓷器厂招收了二三十位制陶工匠和一百多位学徒,帮工更是达到了近四百人,七八口大窑的烟囱每日烟火腾空,让这个隐藏在巍巍大山之中的偏僻乡镇看起来有了十足的工业气息。
  为了给瓷器厂和糖酒坊提供足够的包装木箱,木器厂也招收了近两百人的学徒和帮工,大车大车的木头运送过来锯成木板木条,整日里面都是叮叮当当的声音传出来。
  小学规模扩大,在封地内招收了两百多个十岁左右的孩童,跟随牛全和封地上其他乡镇的几个读书识字的先生一起学习读书识字还有简单的数学和珠算,这些孩童学好之后全部都会安排到清河镇的这些工坊帮忙管理。
  而卫生院的规模不光扩大了,以前只有一个半吊子跳大神的医卜许垆,虽然跟着徐福混了几个月,但水平实在不敢恭维,因此陈旭到了咸阳之后让徐福又从咸阳卫生院选派了一个医士和两个护士前来卫生院主持大局。
  人生一辈子,除开吃穿住用之外,最需要迫切解决的就是医疗问题,特别是女人生孩子,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陈旭不敢马虎,清河镇不光是自己的老家,还是自己的封邑,必须照顾好这里的每一个人。
  而自从有了咸阳城来的名医,后来又有三个医士慕名而来加入卫生院,因此如今的清河镇卫生院已经成为了整个南阳郡规模最大科室最全也是名气最大的医疗机构,整个雉县甚至是周边数县的重病患者都会前来求医问药,甚至宛城一些人有钱人生病了也还要不远百里跑到清河镇来看病。
  造纸厂为了减少污染修在黑虎弯,如今面积达到了数百亩,里面也招收了三百多位帮工,麻浆纸和竹浆纸都在大规模制造,虽然规模远远赶不上咸阳城外的那一座足有上万人的造纸厂,但在雉县这种偏僻的山区县城来说,也绝对是首屈一指的大厂,整个雉县现在也有其他商贾修建的造纸厂,但都不如清河镇的出名,因为这里的造纸厂不仅仅是清河侯的产业,而且这里还出一种雪白细腻的竹浆纸,但制作方法只有几个核心的工匠才知道,从来都打听不到。
  而这些竹浆纸即便是有钱都买不到,只能供给清河侯允许的商贾以及皇帝使用。
  糖酒坊虽然已经进入寒冬,熬糖酿酒已经停止,但依旧还是在开工,制作一些各种米花糕、饼干和果脯之类的供应各地的清河酒店。
  回来之后忙忙碌碌七八天之后,陈旭也终于在牛大石和游缴刘坡等清河镇一众管理人员的陪同下,把整个清河镇里里外外视察了一遍,对于其中需要整改的地方,陈旭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意见。
  当初离开的时候,陈旭曾经对清河镇的发展做出过一些规划,对于居住区域以及各个工坊的位置都有过指导,因此这大半年陈旭虽然不在,但牛大石和清河镇的所有人都还是严格按照陈旭的规划在修建发展。
  居民区扩大了数倍,一些居住在山上的山民愿意搬迁下山的都在镇上统一规划了房屋地基,同时也沿着小清河往下游两岸开垦了上万亩的农田进行分配,因此如今的清河镇已经突破六百户,而且因为每日往来的商队不断,镇上还专门修建了好几家驿舍、食舍、商舍和修理车辆的服务场所,都是镇上的乡民在负责经营。
  此时此日,清河镇商旅不断人声不绝,来往奔忙的皆都是衣帽整齐的乡民,所有人都脸色红润有了光泽,再也看不到往日的凄苦木讷之色。
  ……
  往日野狼横行的野狼谷附近被划为禁区,除开酿酒坊的人可以进出那个有储酒的山洞之外,这里没有牛大石和刘坡的允许任何人都不能靠近。
  山谷口依旧藤蔓荆棘丛生看不出异样,但里面参天的树木和荆棘早就清理一空,变成了一个足有三百多亩的隐蔽山谷。
  山谷一侧修建了一长排木石结构的房屋,而且食堂厕所等附属设施一应俱全。
  山谷中央是一大块平整的场地,足有五百名十岁以上的少年正分成五个方队在训练行走坐立,虽然一个个看起来都黑廋不堪,衣服也破烂不堪各式各样,但这些少年却全都脸色严肃认真,跟随着几个看起来身材稍微魁梧高壮一些的少年的口令做着各种动作。
  回家后的第八天,陈旭终于有闲暇亲自来观看这些少年的训练。
  自从当初鬼谷子半夜鬼鬼祟祟的突然而至救活了王青袖,陈旭后来猜测到了鬼谷子说的劫难之后,于是便开始策划建立一支自己可以完全掌控的军事力量,不是为了造反,而是为了以防万一。
  因此等咸阳的诸多事情都慢慢走上正轨,而且有了李信送的那栋别院之后,陈旭就开始秘密生产更多的火药,打造火枪甚至火炮。
  这些少年几乎都是在雉县招募,大多数都是附近封邑上的孤儿。
  这还只是遴选出来的一部分合乎要求的,数量便已经如此之多,可以想象两次秦楚大战死去了多少成年壮丁。
  这些少年要么如同陈旭牛大石一般,和家里的母亲相依为命,要么彻底就是孤儿,在附近流浪跟着大户和一些工匠当帮工,只为求一口饭食活命。
  眼前这五百少年,九年之后就是二十岁左右正值勇猛的青年。
  陈旭不需要他们有坚强的体魄和过人的智慧,更不需要他们像禁军一样有以一敌十的武力值,他需要的就是令行禁止绝对的服从命令。
  火枪不需要太大的力量,因此对身体素质的要求并不是太高,但既然要训练,陈旭感觉还是可以训练的严格一些,至少要比普通的军卒强才行。
  大秦眼下的普通军卒其实就是普通农民,并没有经过严格的训练,部署在边关一边屯戍开荒种地,一边进行一些简单的劈刺训练和对于军令的熟悉,一旦上了战场,只需要听懂进攻和撤退的号令就行。
  攻则奋力忘死的冲杀,杀死敌人就有军功。
  退则有序不能慌乱,否则就会军法处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6/107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