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吃相(校对)第5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8/1072

  但无论陈旭怎么去否认自己喜欢王青袖,但脑海中却总有一个手持短剑身穿青色长裙,容颜清丽的影子挥之不去。
  那一对大长腿和睡梦之中经历的那一场淋漓酣畅的欢愉,就像一个魔咒一样偶尔在睡梦中出现。
  而听虞无涯说,夏子衿就居住在终南山翠微峰,距离咸阳并不远,速度快的话一天就能来回。
  思来想去之后,陈旭决定明天上朝搞定法术十弊论和李斯之后,然后去一趟翠微峰寻找夏子衿。
  她既然答应可以接受虞无涯的追求,必然也对虞无涯有那么点儿意思,至少看她把虞无涯揍的通体舒泰功法大涨的情形看来,这种打情骂俏的爱情观念陈旭固然无法接受,但对于追求自然天道喜欢放飞自己灵魂的道家门徒来说,这或许才是他们最为本真的面貌,凡俗的礼仪道德对于这些方外人氏来说没有任何意义,他们崇尚天道,追求本性,体悟自我本真,忘却世间的繁华避世苦修,只为最终明悟大道而已。
  而这也是陈旭对水轻柔一直心有歉意的原因。
  水轻柔为了他舍弃一切,本以为可以长相厮守,但却不想横生枝节。
  或许……离开才是对水轻柔最好的爱护。
  她就像一只独立的鸟儿,习惯孤独的飞翔,而且孤独的让陈旭感觉到心痛,和他的孤独还不一样,格格不入这个世俗的生活。
  但不找到她,陈旭却又永远会提心吊胆,那种刻骨的惦念日思夜寐都不得安宁。
  即便是她不回来,起码也应该知道她在哪里,过得好不好,那样陈旭才会安心。
  ……
  法术十弊论虽然只是登载于百家论坛之上,平日关注这本杂志的百家门徒也并不多,但因为这篇极度挑衅的策论出来之后,还是在民间掀起了轩然大波,如同潮水一般席卷整个咸阳士族阶层,诸生皆都放下平日的散淡,开始聚集在曲园杂舍之中讨论起来。
  欣喜者有之,反对者有之,激动难耐者更多。
  这篇突然横空出现的文章一下挑动了百家门徒蛰伏已久的神经,大部分人都以为这是清河侯授意,要开始对法家门徒拔剑正面挑战的征兆。
  “鱼粱公,此篇策论太过惊世骇俗,如今咸阳诸生已经乱作一团,平内心惴惴不安,难道侯爷要对李斯正面动手了?”
  报馆的总务秘书陈平后知后觉,杂志刊印发布之后的第二天才终于听到了这篇策论的带来的巨大影响,因此丢下报馆的工作急匆匆坐车出城,在渭河学院找到了主编安鱼粱。
  安鱼粱刚刚还在授课,得知陈平急匆匆而来,因此也丢下一群学子在书房接待了陈平。
  此时两人相对跪坐在案榻之上,面前都放着热气腾腾异香扑鼻的紫云新茶,但陈平却丝毫没有喝茶的心思。
  “此篇策论非是清河侯授意,而是老夫自作主张而已!”安鱼粱神态安然的喝着滚烫的热茶慢条斯理的说。
  “这……这岂不是会让侯爷自乱阵脚?”陈平急切的说。
  “清河侯给老夫的权力便是除开谋逆和不敬皇室之外的诸生策论皆可登载,法术十弊论的确言论大胆,但却并非无礼胡谄,如今大秦法术之弊天下皆知,早些撕开这层面纱,侯爷后面的革新才能更加顺畅,有病要趁早治疗,扁鹊之见齐恒侯,言病在肌肤脏血犹可治,一旦深入骨髓将药石无医也,与其久拖让疾病深入骨血,何不早作医治!”安鱼粱仍旧云淡风轻。
  “可是……可是这般突然,侯爷还不知晓必然会被法家门徒攻讦,恐给侯爷惹来麻烦也!”陈平急的额头冒汗,虽然还不到夏天,但陈平已经感觉自己浑身都热不行了。
  安鱼粱沉默了一会儿摇头说:“此篇策论来的蹊跷,老朽也是思虑半月才将其刊印出来,百家论坛自首版开始,虽然口碑不错,但却一直不温不火,完全没有达到让百家诸生能够畅所欲言的地步,投稿虽偶有令人耳目一新者,但却并无太多百家领袖名士之言,许多人仍旧在观望,因此自然也没有达到清河侯需要的效果,法术十弊论的作者孙丕名声不显,老夫安排人打听,也只得寥寥数言,乃是邯郸一位名不见经传之辈,年岁四十有余,师从名家布耕,而布耕乃是公孙龙一派,善于诡辩著称,当初白马非马之辩,坚白石二之论,皆都出自这一学派,而名家之徒自古皆是言无实物之辈,喜欢抬杠,是最为著名的杠精学派。白马非马之辩当初令诸多门派名士无言以对,孔氏名士孔穿自认善辩上门理论,却被公孙龙驳的体无完肤含羞而退,由此名家名声鹊起,位列显学六派之一,后墨家钜子墨翟认为羞与名家为伍,专门开设道场广邀名士驳斥白马非马之论,提出坚白相盈之理,这才让此论终于盖棺定论,老朽师尊荀子,也曾专门立言制名以实指才是明晰事物的根本之理来驳斥名家诡辩之术,名家学派根基动摇,至此名家学派开始分崩离析,开始与墨儒合流逐渐销声匿迹……”
  安鱼粱身为当世大儒和大贤者,对于各派学说和传承可以说了若指掌,或许知道陈平虽然聪慧好学,但毕竟太过年轻,因此特意将孙丕和名家的来历仔细讲解了一遍。
  “这孙丕非是显名之士,而且也并不在咸阳,而此篇策论却蹊跷的出现在老朽的案桌之上,可见是有人想试探百家论坛是否真如开篇所说,能够自由刊登各种不同理论的文章,老朽若是匿而不闻,则百家论坛会慢慢消弭于众,成为一本寡淡无味的期刊,清河侯之重托老朽也无法完成,因此老朽思虑许久之后还是一字不改的刊印出来,引起民间和朝堂争辩动荡老朽也自然能够预测,但此事却不可不为,至于说到让清河侯自乱阵脚也太过危言耸听,清河侯若是没有这种思虑和眼光,又何必让老朽置办这本期刊,因此陈秘书无需替清河侯担忧,该来则来,福祸相依,侯爷深思熟虑岂会被一篇小小的策论乱了阵脚!”安鱼粱慢条斯理的继续喝茶。
  “原来如此,得鱼粱公一言,平茅塞顿开!”陈平五体投地的拱手道谢。
  “此事诸位莫要争吵,静观其变就是,老朽猜测明日朝堂之上会有一番争斗,但清河侯只要有皇帝支持,法家门徒无惧耳!”
  “鱼粱公是说皇帝会支持侯爷,支持法术十弊论的观点?”陈平脸色有些呆滞。
  “皇帝如此倚仗清河侯,自然会支持他,就算对法术十弊论有异议,但清河侯必然会详解其忧,大秦面临前所未有之变局,革新之势已经势不可挡,咸阳的变化有目共睹,如若继续行苛法之策,无需清河侯出面,朝堂之上也会有诸多王侯公卿鼎力抗衡,李斯如若还不知进退一意孤行,下场未可知也!”安鱼粱微微点头说。
  “平有一言如哽骨在喉,踌躇许久,不知当问不当问?”陈平犹豫许久之后拱手。
  “莫非是老朽与李斯同门之事?”安鱼粱放下茶杯淡淡的问。
  “正是,李相与鱼粱公乃是同门,同就学与荀卿,但为何二位理念差异如此之大,李相崇尚苛法,而鱼粱公却意图革故鼎新!”
  “名利遮眼,李斯所行非师尊之理,老朽为师门传承计,亦不可让其毁我师门之誉,老朽如此作为,也是告知世人,荀子之理在于礼法并举,在于循名责实,在于法理相合,而非是重刑而轻礼,重法而轻名,从李斯毒杀师兄韩非之日起,我与他便已经分道扬镳几无来往!”
  “平受教,今日便不打搅鱼粱公教学,他日有闲再来拜会!”陈平站起来拱手告辞。
  “陈秘书请,老朽年迈,恕不远送!”安鱼粱也站起来将陈平送到学堂门口。
  “告辞!”陈平再次作揖登上马车离开,安鱼粱也转身负手上楼。
  此篇策论,引起的波澜绝对不会像他说的那么轻松,陈旭化解起来必然焦头烂额,但事已至此,他只能等待接下来的变化,看陈旭如何化解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
  “心急吃不得热豆腐,老朽此次也是冒险而为之,希望清河侯能够体谅老朽的难处,还有这孙丕是何人指使,这潭水很深,老朽快压不住了,希望侯爷你自己扛得住,不然,唉……”
  站在二楼临窗观看陈平的马车颠簸着驶出学院的大门,安鱼粱脸色忧郁的幽幽长吐了一口气。
第762章
按在地上唱征服
  ……
  “究竟是哪个王八蛋在暗中使绊子要打乱老子的部署?”
  清河别院的书房之中,陈旭绞尽脑汁的思想明日朝堂的对策,同时也在不断想法术十弊论此时出现的时机和原因。
  大秦关于法术的利弊一直争斗的比较厉害,特别是前六国之地的百姓,尤其不适应大秦这种严苛的法术。
  楚国崇尚的是儒学,齐国崇尚的黄老,燕国虽然也崇尚法术,但用的是尧禹古法,以德治为先,韩魏虽然也皆都推崇法术,但也是行的商周礼法,即便是积极崇尚改革的赵国,也推崇强军富民并举之策,并没有严格限定民众的生产生活,唯独秦国行的是积极的愚民策略,法律管理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连坐告奸这种大悖伦理道德之事大行其道,法术已经变成了一种恐怖的镇压。
  老秦国人一百多年下来已经习惯了这种严苛的法律。
  但被征服的六国民众无法接受。
  特别是被剥夺了贵族头衔的前六国贵族,而且最主要的是秦始皇下不起手把这些人都干掉,因此造成了大秦眼下尾大不掉的局面,法令在六国之地推行的异常艰难,特别是乡野之地,完全是一团混乱,乡绅恶霸横行,匪乱猖獗。
  秦赵之间互恶数百年,彼此争斗也数百年,长平之战造成赵国四十万男人死亡,近乎于亡国灭种之仇,因此赵国虽然征服十余年,但仇恨却从未消减。
  这孙丕乃是邯郸人,虽然名声不显,但似乎也印证着这种无处不在的仇恨,借用百家论坛来挑衅一下大秦的统治,似乎也是理所当然。
  但陈旭很快又推翻了自己的想法。
  孙丕纵然不出名,也必然不是无脑之辈,在当地应该还算是小有名气,何必用小命来搏出位,毕竟惹恼皇帝是要掉脑袋的。
  到底是哪个王八羔子?
  陈旭在心中细细梳理,可惜他对大秦的百家名士皆都不熟悉,唯独熟悉的就是安鱼粱陈平等身边的一群人。
  而刊登这篇文章的是安鱼粱,从道理上来说安鱼粱不是冲动之人,如此挑动朝堂和民间神经的策论他不会不知道后果,唯独是有人拿捏到了安鱼粱最迫切想要得到的东西,使得安鱼粱不得不接招将这片文章刊发出来。
  安鱼粱如今年近七十,年龄比李斯还大两三岁,不争名利隐居渭河学院教书,他还有什么追求?
  肯定不是名利也不是金钱。
  那么这个人应该对安鱼粱的性格和秉性很熟悉才对。
  而与安鱼粱最为熟悉的人……莫非……
  陈旭豁然睁开眼睛站了起来,脸皮使劲儿抽抽了几下又坐了下去。
  “呵呵,李斯啊李斯,耗死老子几万个脑细胞,原来是你!”陈旭瞬间想到一个最有可能推动此事的幕后人物。
  “来人,备车马!”陈旭冲着门外大吼一声。
  “是,侯爷!”一个侍卫在门口拱手准备离去。
  “等等,算了!”陈旭突然又改变了注意。
  想到幕后主使可能是李斯,陈旭本想去渭河学院找安鱼粱交流一下看法,但安鱼粱与李斯毕竟是师兄弟,即便是理念不合,但如果告诉他这件事是李斯安排的,只怕安鱼粱会受不了这个刺激。
  安鱼粱隐居咸阳不问政事也不愿意入朝为官,皆都是因为李斯的缘故,非不是他不想当官,而是不愿意与李斯正面相斗,因此看似安鱼粱心情淡泊,但文化人的脾气可一点儿都不会少,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安鱼粱不喜李斯的治国之策,但并不表示他就请愿被李斯压制,如果没有李斯,安鱼粱必然还是会很高兴的接受秦始皇的邀请当个丞相什么的推行荀子的治国理念,这是当代百家门徒的共同想法,没有人愿意屈居人后。
  若是被安鱼粱知道是李斯暗中算计他,借他之手给陈旭下绊子,只怕安鱼粱会做出不可理喻之事,找上门去要和李斯拼命。
  但一介平民哪里会是李斯的对手,打脸还得有相应的实力才行,攻击当朝丞相,恐怕皇帝也会恼羞成怒将他拘拿下狱,如此以来,安鱼粱将颜面尽失,从此沦为百家门徒的笑柄。
  而最受打击的还是陈旭。
  百家论坛将从此再无人帮他镇压,而只要百家论坛失败,李斯必然会笑的合不拢嘴。
  因为从百家论坛创刊起,走的就是精英治国的路线,召集百家名士来不断讨论治国策略,让皇帝看到听到不同的声音,此消彼长之下,这潭水便越搅越浑,法家便深陷其中,等到某个合适的机会,当朝堂之上法家不再一家独大的时候,改革就顺理成章。
  这就是陈旭的想法。
  而李斯精明的跟猴一样,能够从一个仓吏一步一步爬到三卿之位,辅佐皇帝打下整个大秦江山,绝对是当代最聪明的人,没有之一,至少眼前还是,还没有老糊涂。
  如今还没有达到和李斯图穷匕见的地步。
  毕竟陈旭的势力太过单薄。
  冯去疾和蒙毅固然都可以看做是陈旭的一种助力,但这件事毕竟出现的太过突然,眼下想要沟通已经来不及了。
  也就是说明日的朝堂之上,冯去疾和蒙毅有可能会作壁上观,因为他们都不知道陈旭的想法,为了各自家族的利益不一定会站出来指责法术治国的弊端,毕竟这是大秦稳定的根基,陈旭如果自己站不稳,在明天的朝堂辩论之下落于下风的话,他们绝对不会和李斯撕破脸。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8/107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