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吃相(校对)第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1072

  “入口苦涩,回味甘甜,咽之肠胃如浸温泉,神魂为之清净安宁,且有齿颊留香的神奇之味!”李斯缓缓放下茶杯,睁开眼看着安鱼粱,“师兄可否告诉斯你冲泡的到底是何物?”
  安鱼粱此时笑了一下说:“刚才愚兄已经说过了,这是仙茶!”
  李斯忍不住苦笑着摇摇头说:“师兄,你我距离上次争吵,已经两年未曾见面,今日邀我来,定然不是为了愚弄与我,斯虽然不信鬼神之言,但也饱读先贤诗书,知仙家之物虚无缥缈,即便是有,又安能落到你我这种凡夫俗子头上?”
  “既然你不信鬼神,又为何信奉阴阳学派那一套五德轮回之说?”安鱼粱放下茶杯反问。
  “师兄,你又提及此事?”李斯眉头皱起,然后自顾自的给自己又倒了一杯滚烫的热茶,一边喝一边说,“斯并不是信奉阴阳学派那一套,而是为了大秦计,为了陛下基业计,不得不为之也,师兄你可知晓,如今之咸阳城内,有多少方家术士,又有多少学徒弟子?这些人各秉其理,各持其论,视法令若儿戏,整日招摇过市喧嚣若扬尘蔽日,如此长久下去,大秦之法令犹若一卷死书,只会束之高阁不得畅行天下,我继承卫鞅公之理念,一身所学何以得展,法治天下的抱负何日才能够实现……”
  李斯一番倒苦水般的言论,茶水又喝了一杯,额头汗珠子噼里啪啦往下掉。
  “此茶饮下神魂犹若甘泉洗涤一般,这汗水一出竟然浑身通透,令人神清气爽心思安宁,感觉一身烦闷尽去!”李斯忍不住再次赞叹。
  “唉,此言就此作罢,以后我再也不会和你争辩此事!”安鱼粱放下茶杯,脸色很是落寞。
  “师兄现在隐居在此授徒教学,清心淡泊,令斯羡慕不已!”李斯也幽幽的长叹了一口气,“今日在朝堂之上,管重楼和孔凡两人唇枪舌剑争论足足一个多时辰,满朝皆都旁听,我也足足跪坐了近两个时辰,腿脚都麻木了,还是师兄这里清静安宁,他日功成身退,我也想开一间书院授徒饮茶颐养天年!”
  “可惜你的心不在此,你做不到!”安鱼粱淡淡的说。
  “唉!”李斯再次长叹,放下茶杯说,“今日多谢师兄款待,此茶果然如饮仙酿,斯还有许多政务需要处理,就不能多陪师兄饮茶谈论,临行前有一事相求!”
  “你说的就是这茶叶吧,传言不错,茶中三味如品人生起伏,你也不必和愚兄客气,拢共半斤,你我一人一半吧!”安鱼粱站起来,自去取了一个小陶罐过来,打开竹筒倒出来一半,然后赶紧把盖子盖好之后把陶罐递给李斯。
  李斯接过瓦罐却盯着安鱼粱放在木案上竹筒,忍不住伸手拿了起来,看着上面寥寥几笔简单的烫印竹画和一些看似稀奇古怪却又似曾相识的文字。
  “师兄,上面这些是何意?”李斯指着竹筒上的简体行楷汉字问。
  “紫云仙茶,这是此茶的名字!”安鱼粱解释。
  “为何字体如此怪异,笔画潦草不堪,这云字为何没有雨首?还有这后面几句又是什么意思?”李斯转着竹筒反复看了几遍,皱着眉头说。
  “听闻此乃仙家文字,讲求飘逸无羁之意,与我等凡夫俗子书写不同有何奇怪,此竹筒你切莫匿走,我还要研究上面的诗词!”
  安鱼粱赶紧把茶筒从李斯手中拿回来,看着上面几句诗说:“三杯通大道,一壶合自然,但得茶中趣,勿为愚者传。果然是仙家心思,饮过此茶,看过此诗,愚兄已经想要去深山访道去了!”
  “师兄且慢,能不能把此竹筒暂借我把玩观赏几天!”李斯急了伸手抢夺。
  “一切都好商量,唯此不行,一到你手中,我何日还能要得回来!”安鱼粱一口回绝,将竹筒紧紧的抱在怀里不肯撒手。
  “我用皇帝御赐的玉尊与你换!”李斯央求。
  “愚兄不喜玉!”
  “那用万金换购!”
  “啐,凡俗金铜之物你也好意思说出来!”
  “那……那要何物师兄才肯换给斯?”
  “不换!”
  “那斯今日便不走了!”李斯抱着瓦罐一屁股坐下来,给自己又倒上一杯茶喝起来。
  “你要待便待,我要上课讲学去了!”安鱼粱无所谓的抱着竹筒转身就走。
  “师兄师兄~”李斯瞬间也淡定不下来了,赶紧站起来拉住安鱼粱的胳膊,“师兄今日请我来不仅仅是就为喝这仙茶吧,只要把这竹筒予我,今日万事皆可答应!”
  “你说的,可不许反悔!”安鱼粱站住说。
  “放心,斯绝不反悔!”李斯话一出口,顿时心里已经开始后悔了,他瞬间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
  “哈哈,好,师弟是大秦丞相,又自称法家门徒,万不可出尔反尔,江家小娘子,你出来吧!”安鱼粱说完之后对着房间另一扇小门喊了一声。
第96章
一桩婚事
  吱呀~
  随着木门被推开,一个身穿淡蓝细麻布裙的女孩子略有些紧张的走了进来,然后跪在李斯面前,“江氏楚月拜见李丞相!”
  李斯愣了许久,然后转头看这安鱼粱:“师兄,这是何意?”
  “这位小娘子才是这筒仙茶的真正主人,今日我邀师弟前来,既是品茶,同时也因为她有一事相求!”安鱼粱说。
  李斯慢慢回坐到矮榻之上,看这跪在地上的少女,沉默许久之后才说:“听你口音是咸阳人,江氏,莫非是太中大夫江珩的族人?”
  “正是,江珩是小女子大伯,我父亲江北亭上个月刚履职南阳郡雉县县令!”
  “哦,我想起来了,的确有此事,江北亭的履令还是我签发的!”李斯慢慢捋着胡须,“这筒仙茶有神奇之效,你是从何得来,坐下细细讲给我听!”
  “是!”少女爬起来跪坐在侧面的矮榻上,开始讲述宛城品仙茶会上发生的事情。
  听完之后李斯再次沉默许久,眼神冷光闪烁,“难道号称清心寡欲的列子门徒也呆不住了吗?”
  “贵虚学派追求天道,与其他学派不同,你不必为此事纠结!”安鱼粱在旁边说。
  “难道他们真的遇到了仙家弟子?”李斯低头沉吟,“此事过几日肯定会传入咸阳,到时候一定会在朝堂和民间掀起轩然大波,此事不得不防,你既然用如此珍贵之物贿赂与我,把你的要求说出来吧,你父亲刚刚履职雉县县令,肯定不可能再次调配职务,如果是此事就此作罢,不用开口了!”
  “小女子不敢,我所求者只是一门婚事!”少女赶紧紧张的回答。
  “婚事?”李斯手一抖差点儿把自己的胡须揪下来几根,同时心里如潮水翻腾,难道这个年龄不过十三四岁的江氏小娘子想嫁给自己。
  “今年小女就已经年满十三岁,父亲母亲欲把我许配给中车府令赵高大人的四子赵柘,可是小女不喜欢赵柘,又不敢违背父母大人之命,因此想求李丞相做主,帮我推掉这门婚事!”
  李斯的心一下平静下来,哭笑不得的同时又恨不得今天自己没来过。
  这个请求就简直就是他这辈子听过的一个最不可思议的请求,这个少女用一筒千金难求的仙茶,只为推掉一门自己不喜欢的婚事,如若是寻常人家,这件事根本就不用自己开口,一个仆人出马就解决了,可是赵高乃是中车府令,位高权重不说,而且还是皇室宗亲,也深得皇帝喜欢,自己贵为丞相,究竟该如何去处理这件事?
  好纠结啊,李斯使劲儿揪着胡须呆呆的坐着,房间的温度很高,滚滚汗水顺着脸颊不停的往下掉。
  如果今天没来这里则万事无咎,如果没喝这几杯仙茶也还可以推脱,但眼下自己不光来了,还喝了,走的时候更是还讨要了半筒茶叶,甚至还意图把装茶叶的竹筒都拿走,这一言一行已经落入小娘子耳目之中,这人情已经欠下,而且开始自己也已经满口答应师兄万事皆可商量。
  这是个大坑,就是少女和师兄一手策划和安排的,李斯此事已经明白过来。
  但既然自己已经跳进来了,还是的硬着头皮答应下来才行。
  李斯苦笑着看着安鱼粱说:“师兄,你这是在害我也,如若是普通人家还好说,赵高,唉,斯不知该如何开口!”
  “如若是一桩普通婚事,我又何必劳烦你,我自己出马都解决了,楚月曾经跟随我听课讲学,也算是我半个弟子,如今你茶水喝了,茶叶也收了,贿赂已成事实,想推都推不掉,你还是尽快想个办法吧!”
  安鱼粱有些幸灾乐祸,他很喜欢看到自己这个如今在大秦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师弟吃瘪和纠结的样子。
  “罢了,此事我应承下来便是,不过江家小娘子和师兄切莫传出去!”李斯站起来从安鱼粱怀里把竹筒抽出来,然后打开瓦罐儿又倒了一些进去。
  安鱼粱看着李斯的动作,心疼的脸皮抽抽了几下,不过并未出言阻拦。
  这件事的确难办,推掉这门婚事,简直比推行一道法令还困难。
  看着十多个虎背熊腰的侍卫护送着李斯的马车离去,少女一脸紧张的问:“师傅,李丞相不会反悔吧?”
  “此事你尽可放心!”站在屋檐下,安鱼粱抱着装茶叶的瓦罐摇头。
  “耶~”少女激动的跳起来。
  她任性刁蛮,但却自小聪慧,就是为了逃避嫁给赵柘这才跟随江北亭去了雉县,然后没想到又差点儿闯下大祸,导致江北亭要送她回来嫁人,于是在路上她便三番五次的拖延时间,然后在宛城逗留期间,偶然的机会混进了品仙茶会,开始她还觉得无趣和无所谓,不过当她看到那些南阳名士为了茶叶争吵并且大打出手的时候,她才感觉到这种茶叶的神奇,同时萌生了一个让她自己都兴奋激动的想法。
  如果弄到一筒茶叶带回咸阳,送到一个大人物手中,或许就能够帮忙自己推掉这门婚事。
  于是她便用一枚价值不菲的随身玉佩换到了最后一筒仙茶,而且一路小心翼翼收藏好,谁都没有发现。
  而她绝然没有想到的是,刚回咸阳不过两个时辰,根本就还没来得及考虑要去找谁帮忙的时候,一封拜帖送上门来,当世大儒、咸阳名士安鱼粱竟然邀请她去书院一叙,这个拜帖不光她吃惊,就连江家老少都感觉不可思议。
  不过她毕竟和安鱼粱有过一段师徒情分,江家也对安鱼粱尊敬有加,于是赶紧把她送到书院。
  接下来的事便一切水到渠成,在安鱼粱品尝仙茶之后,在她的央求下答应帮他想办法,然后当朝丞相李斯便入彀了。
  少女欢心鼓舞,骑着大马雀跃而去。
  而坐在颠簸马车上的李斯,却是愁眉苦脸,一路上都揪着胡子看着手里的竹筒,在心中反复思虑。
  此事要说难也不难,但就是不好开口。
  而且自己贵为大秦丞相,出面干扰一桩婚事也非常不合适。
  思来想去,直到马车进城之后他才打定主意,让仆人驱车往皇宫而去。
  要一切顺理成章,而且让中车府令赵高和太中大夫江珩不至于对自己不满,这件事只有皇帝出面才最为合适。
第97章
看我不劈死你
  “哈哈,快去唤柘儿过来,今日可是有大好的消息!”中车府令赵高刚走进家门,便畅快的大笑着召唤自己的第四个儿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107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