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吃相(校对)第5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2/1072

  “夫君说的是呢,的确要去朝堂多参与一下政务处理,夫君是父皇的左膀右臂,将来必然要做丞相,您经常不上朝在家巡视农庄制作美食,也太大材小用了!”嬴诗嫚捂嘴嘴吃吃笑着说。
  “其实上朝不好玩,每天就是看一群老头子斗嘴,还不如来看你们上课做衣服!”陈旭握着嬴诗嫚的小手说。
  “夫君岂能如此颓废,经营治国才是夫君该做的正事,不过您让我们开设了这两件商舍,我和婉儿妹妹的确每天充实了不少,再也没有整天无所事事的感觉,而且还能为学院挣不少钱,师院长每天数钱都开心的不得了,如今采薇姐姐也来帮忙,她还筹划准备要帮我们把婉约霓裳和彩妆两家商舍开到洛阳和大梁、宛城去呢,说要做成和清河商店与华夏钱庄一样的全国连锁店,只是眼下的衣服饰品都是学院的教习和学生一针一线缝制出来的,根本就不够卖!”
  “不够卖不怕,筹备一个制衣厂就行了,召集一些手工精湛的织娘,把每种设计好的衣服按照统一的规格制作出来大中小号各几款,无需每一套都去测量购买者的数据进行定制,就像城外的工厂生产武器一样采用流水线作业,将襦裙的衣领、衣袖、腰带、衣扣,衣摆和裙裾等各部分都分开按照规格裁剪制作,然后由人统一缝制在一起……”
  陈旭把后世服装工厂的情形搬过来大致说了一遍,听的嬴诗嫚连连点头,就在两人说话之时,试衣间的门吱呀一声打开,只见蒙婉和小桃两人一左一右拉扯着一个身穿红色长裙的女子从里面扭扭捏捏的走出来。
  “哇~采薇老师穿红色的衣裙好美!”
  在范采薇亮相的一刻,整个衣舍内的少女都同时忍不住惊呼起来。
  范采薇本来就有十七八岁,正是身体成熟青春正茂的年龄,加上身材和她姐姐一样高挑而且凹凸有致,皮肤白皙光洁,红色的长裙齐踝,纤纤细腰上束着同样红色的绸带,两枚明黄的玉佩坠在腰下随着走动轻轻碰撞发出清晰的声音,头发也用一根红色的绸带扎在脑后,长长的丝带随着长发轻轻飘动,明眸皓齿修颈如雪,加之轻咬嘴唇忐忑羞涩的样子,看的陈旭都忍不住心头一荡。
  这一身红裙,一下让范采薇呈现出来一种与平日完全不同的气质和与众不同的味道,具有非常强大的视觉冲击力。
  “采薇姐姐穿这套衣裙好美,诗嫚都有些嫉妒了呢!”嬴诗嫚盯着范采薇忍不住喃喃的说。
  而蒙婉也兴奋的跑过来说:“夫君,您说的果然不错,采薇姐姐穿上这套衣服的确美不胜收,比其他颜色更加让人惊艳!”
  “采薇穿上这套衣裙的确很美!”陈旭眼睛放光忍不住连声夸赞,仔细审视一遍之后笑着说:“所以你们看,制作衣服在色彩搭配上要大胆一些,每一种颜色,都代表着一种不同的心情,甚至还能代表每个人的性格,红色,代表的是一种奔放和热情,同时还有喜悦和欢庆,如果穿上这套衣服在大街上出现,必然引得众人回眸!”
  惴惴不安的范采薇穿着一身红裙感觉浑身爬满了小蚂蚁,听着陈旭如此推崇这套红色的衣裙,紧张不安的同时又多了一种异样的心思,似乎陈旭的说的就是她自己,同时回想起最近几天和嬴诗嫚蒙婉等相处,知道了陈旭还设计了女人贴身穿的小裤裤和专门托胸的那种小衣,而她自己身上眼下穿的就是,瞬间没来由的身体微微颤抖一下,感觉有一股无法形容的悸动从身体里面流淌起来,因此脸颊瞬间羞红低头紧紧抓住裙摆不敢正视陈旭。
  “可惜我长的没有采薇姐姐高!”听到陈旭如此赞叹,蒙婉略微有些小小的吃醋。
  “可惜我也没有采薇姐姐漂亮!”嬴诗嫚也略有些失落。
  “何必如此比较,你们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性格,每个人也都不一样,如果没有你们的努力,就不会有这样令人惊艳的衣裙出现,所以你们才是最终的创造者,你们应该感到高兴才对!”陈旭牵着两个老婆的手笑着宽解说。
  “夫君说的是,我们不该嫉妒采薇姐姐!”蒙婉羞愧的抱着陈旭的胳膊,两个旺仔小馒头又开始在胳膊上摸来磨来磨去的撒娇,磨的陈旭有些口干舌燥起来。
  陈旭在成衣店没有呆多久,鼓励和夸奖了小桃几句之后就离开去了科学院。
  如今盛夏已到末尾,再过几日就要入秋,今日蒙婉突然提到水轻柔,他还有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本来在四月底他带着英布和一群侍卫去了一趟太乙山中,想寻找夏子衿想打听虞无涯和水轻柔的下落,但结果发现根本就上去不。
  眼下的终南山之中还是原始到近乎于恐怖的地方,山高林密古木参天,到处都是悬崖峭壁峡谷深涧,藤木遮天蔽日根本就无路可走,狼熊虎豹的吼声到处都是,而且翠微峰陡峭无比根本就没有路,也无处攀爬,偌大一座山峰也根本就不知道夏子衿在哪个旮旯修行,因此一行十多人在山中转了整整一天直到天黑,然后就彻底迷路了,最后不得不在大山深处找了一个山洞露宿。
  结果夜里突降暴雨,黑夜之中山洪呼啸如同雷鸣突然而至,山洞被淹,四面八方都是瓢泼桶倒一般的暴雨,一群人在漆黑之中根本就无法相互分辨和保护,慌乱躲避之中有一个护卫失足跌下山崖,还有两个护卫被洪水卷走,陈旭还是被英布强行用绳索捆在身上,凭借自己的勇武在黑夜中顺着古藤攀上一处陡峭的岩壁才最终躲过洪水。
  暴雨一直下了整整一夜,及至天亮才停下,而山中的洪水肆虐席卷一切,十多个护卫只找到了八个,几乎全部带伤,随身携带的干粮和饮食器具全都被洪水冲走,刀枪弓箭等防身用的武器也基本上失落殆尽,而且山中浓雾升起,整个峡谷和四周的山岭全都陷入了迷雾之中根本无法辨别方向。
  一群人在迷雾之中困了两天之后,天色才开始慢慢放晴,迷雾渐渐散去,但此时一群人都饿的快不行了,仿若野人一般在密林之中乱窜,直到遇上山中隐居修道采药炼丹的方士,在他们的带领下才走出大山。
  那次死里逃生的经历让陈旭不敢再轻易进山,回来之后让科学院的几个匠工研制指南针和打造一些攀援所用的绳索器具,但英布却建议等待入秋之后再进山,因为入秋之后雨水少而且林木都开始落叶,蛇蚁蚊虫少,也不会遭遇山洪,在山林之中视线也要好得多。
  因此陈旭也就一直没有再想这件事,如今秋天临近,终南山中的树叶已经开始泛黄,他决定提前准备一下,等到蹴鞠大赛结束之后再次进山寻找夏子衿。
第794章
科学院的变化
  科学院里面的研究科目非常复杂也非常松散,陈旭也没有一个具体的研究方向和对象,如今养着足有数百匠工匠吏,让他们根据各自的兴趣自己研究项目,因此整个科学院里面的人几乎都是不务正业之辈,每个月拿着丰厚的俸禄,却都在研究一些让普通人完全无法理解的奇怪东西。
  以前科学院刚刚组建的时候,很多匠工匠吏都几乎一天到晚闲的蛋疼,看书看报下棋喝茶聊天,等着陈旭给他们安排任务。
  但随着陈旭不断的授课,随着科学院试验工厂的不断发展,造纸、钢铁、水泥、陶瓷、玻璃、搪瓷、自来水、四轮马车、水车磨坊、轴承以及活字印刷等这些新的事物不断出现,科学院茫无目的研究科目和无所事事的状态才慢慢改变,特别是陈旭讲述了机械传动的几种方法以及两个铜球同时落地的实验之后,科学院才爆发出来一股无与伦比的热情,许多人都开始往机械领域深入研究,特别是对于齿轮链条等兴趣非常大,有实验工厂做支撑,许多研究都能够开展下去,特别是对于一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机械都在不断的改良之中。
  其中改良进步最大的就是轴承和铸钱的机器。
  以前陈旭指导发明的铸钱机器是一种全手动的手压成型机,需要至少三人配合,而且一次只能压铸一枚钱币,但经过许多工匠和麻杆、公输胜的反复试验改良,如今已经可以进行简易联动式的热压铸成型,应用滚筒带动,融化的铜汁倒入一个导槽之中,转动齿轮带动滚筒往前运动的同时慢慢冷却,半凝固状态进入一个和制造滚珠的螺旋切割设备中切割旋转成为一个个圆球,这些圆球落入钱范之中,然后转动另一个把手,利用曲轴和推杆推动压锤下落,就能将还是高温状态的铜球压铸成为一枚钱币,而在压锤抬起的同时,一个齿轮带动旋转的钱范退出压铸区域,另一个钱范补充进去,就像转轮手枪一样运动,就可以源源不断的进行钱币铸造。
  虽然这个机器需要四个人才能操作,一个负责倒入融化的铜汁,一个负责传送切割圆球,一个负责压铸,还有一个负责将铸好的铜币取下来,但只要四个人配合娴熟铸造速度比以前提高了十倍不止,铸钱的时候就是听见不断的丁零当啷铜币顺着斜斗掉落下来落入水槽中的声音,四个人一天配合可以铸造上万枚钱币。
  这种新式的联动式铸币机的出现,一下就让少府铸币工厂的速度快了不少,让少府令赵威一下就感觉到浑身的压力少了一大半。
  从去年议定货币改革以来,如今已经过去了将近一年,按照皇帝的要求,在今年年底就要全面开始推行新式货币改革,以后官员的官秩和市场交易全都要采用钱币,而粮食和布匹的货币功能将会被废止,当然,这些说的都是官方层面,民间的交易并没有强行要求,也强求不了,因为大秦的地盘太大了,三十八郡九百余县,许多地方还在使用前六国的各种乱七八糟的货币,主要还是因为市面上流通的钱币数量远远不够引起的,因此在偏远郡县和大量乡镇,还是只能慢慢的推广。
  而眼下,少府和华夏钱庄合作,铸币署大量铸好的钱币和钱庄互换各种旧钱币,华夏钱庄承接运送和发行,少府给予百分之五的补贴。
  这是一笔巨大的收入,根据少府测算的钱币发行量,在五年之内,新式货币至少将会发行两亿钱,钱庄将会因此获利一千万钱,当然其中部分是运送和推广的人工费用,但最后落入股东腰包的也不会低于五百万钱。
  而根据陈旭和范采盈的推测,五年发行两亿钱是远远不够的,最终的发行数目至少会翻三倍不止,要知道大秦眼下两千多万人口,发行两亿钱每个人平摊下来只有十钱左右,十钱能干什么,只能买一匹粗麻布而已,老百姓手中没有足够的钱,致富就是一句空话。
  何况陈旭要大力推广商业发展,以此带动老百姓创收,钱就是其中最大的障碍,商贾之间可用兑票和存单交易,但小商小贩和普通百姓必然还是要用钱币,因为很多地方并没有华夏钱庄,而且钱庄也不发行一千钱以下的兑票,普通老百姓不相信也无法使用兑票来进行交易,不识字是个最大难题,甚至大部分人都不认识新式钱币上的数字,只能凭借钱币的颜色和大小形状来进行区分。
  因此在发行新式钱币的同时,无论是报纸还是朝廷谕令都在向郡县乡镇宣传新式货币的样式和面值,特别是让乡镇的官吏张贴明显的钱币解释说明,让老百姓能够提前认识。
  而为了保证钱币的充足供应,新式铸币机就是陈旭首先要求科学院的匠工匠吏研究改良出来的。
  虽然这个联动铸币机在陈旭看来还是垃圾,但所有见过的人都被这种高效率的机器震惊的眼珠子掉一地,第一反应就是瞠目结舌的说不出话来,特别是赵威,当初第一次看到新式铸币机的时候激动的哭了半宿,没想到科学院还能做出这种神奇的机器来,因为一年之前,大秦铸币厂用的还是铜汁浇筑钱范的最原始铸钱方法,两个人一天只能铸造两三百枚铜钱,而眼下突然就鸟枪换炮,一个人一天可以铸造两三千枚,机器带来的冲击几乎让他感觉就像做梦一样。
  眼下要发明创新的东西还很多,比如半自动印刷机,半自动传送造纸机,甚至还有织布机、提花机等等。
  但这些都不是紧要需要的东西,就像自行车一样,陈旭也只能把原理讲出来,发下悬赏,让科学院的匠工匠吏们自己去研究去试验,一旦制造成功,就会改善整个行业的状态,也会催生一批新的工厂。
  说到底,还是大秦的工业理论基础太过薄弱,工业制造技术太过落后造成的。
  光是一个齿轮结构,如今都还在不断地摸索之中,没有严密的数学几何知识支撑,要想制造出完全精密配合的齿轮结构,那是完全不可能的,顶多就是像水车磨坊一样粗糙的设计,运行过程中需要不断的调教,一旦哪天失误,齿轮咬合出现差错,整个齿轮设备就会宣告报废,说不定水车的中轴都会被扭断也不稀奇。
  科学院里面并不安静,各个办公室都有人来来去去进进出出,讨论争吵的声音此起彼伏。
  陈旭来的时候,正好遇到一个匠工和匠吏正吵的脸红脖子粗。
  “别吵别吵,侯爷来了!”一个文吏看见陈旭进来赶紧提醒。
  “你们又在吵什么?”陈旭很好奇的走进这件办公室里,发现房屋中间摆放着一个全部都是用木头制作的奇怪机器,有摇把,有齿轮,还有滚筒,但是完全看不出来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
  “侯爷!”匠工和匠吏赶紧一起拱手行礼,同时还互相不服气的瞪着对方。
  “侯爷,我设计了一个齿轮结构,让他帮忙做出来,他非得不按照我的做,眼下完全达不到我设计的功能!”匠吏气咻咻的告状。
  “侯爷莫听他瞎说八道,他设计的那个东西根本就不能运转,齿轮都无法咬合,滚筒如何能够转动?于是我便给他改动了一下。”匠工自然也不服气,作为一个心高气傲的优秀匠工,怎么能够容忍这种图纸都画不好的低级错误。
  “你放屁,我的设计不需要齿轮,当泥巴经过的时候挤压之下滚筒自己就能转动!”匠吏跳起来嚷嚷。
  “好了好了,别吵,你给我说说你这个机器的作用,我帮你们看看!”陈旭也一个头两个大,关于齿轮滚筒这些东西都是科学院的工匠新近接触的东西,兴趣都很大,但在设计制造过程中肯定都有诸多问题。
  “侯爷,这是我制作的一个陶板压制机器,可以把搅拌好的泥团放进去,转动把手就能通过两个滚筒压制出来厚薄一致的泥板,我只需要上面这个滚筒转动就行了,下面的滚筒很小,在泥土的挤压下就可以自己转动,他给我打造的时候加了一个齿轮,结果两个齿轮配合不好,极其容易卡住导致运转不畅……”匠吏指着机器说。
  “转给我看看!”陈旭一听顿时就来了兴趣。
  这可是一个自主研发的机器,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眼下无论是陶器厂还是陶瓷厂,制造泥坯板都是先制造一大块方形的泥砖,然后用泥弓一层一层的切割下来,但切割掌握不好的话就厚薄不均匀,而且在取用和晾晒的时候也会导致泥板变形,最后产生大量的废品,如果使用这种压制机器的话,就可以大大减少废品的几率,而且还可以在滚筒上刻上不同的花纹,这样压制出来的泥板表面还能有不同的图案……
第795章
指南针
  匠吏摇动把手,在把手齿轮的带动下,上面的大滚筒开始转动,而随着一起转动的,还有和大滚筒连在一起的小滚筒上的齿轮也开始跟着转动,但只转了五六圈之后,大滚筒和小滚筒的齿轮因为配合不好便卡住了。
  “侯爷您看,这才转了几圈就卡住了!”匠吏很气愤的说。
  “侯爷,如果下面的小滚筒没有齿轮带动的话,泥巴粘性太大粘在滚筒上,小滚筒必然无法灵活转动,这瞎子都看的出来!”匠吏也很不服气的在旁边嘟囔。
  “你们认为如何?”陈旭转头问围在旁边的一群匠工匠吏。
  “我认为谭木匠说的有道理,泥土不是木头和布料等物品,如果太黏的话小滚筒必然转不动!”旁边一个须发花白的老工匠揪着胡须说。
  “哼,你看我没说错吧,你设计的本来就有问题!”谭木匠得意的哼哼。
  “不错,我等也认为会如此!”其他一些人也都点头附和。
  匠吏瞬间脸色变得很难看,死死盯着机器不断的揪胡须,许久之后叹口气说:“那如果齿轮解决不好,这个陶板机也没法用,看来白费一场力气!”
  “如何会是白费力气,你这想法和创意都非常好,只是没有注意泥土的属性罢了,其实只需要解决了齿轮的咬合问题,你这个机器可不仅仅用来制作泥板,再稍微改动一下,可以改造成为一个压面机……”
  “侯爷,压面机是何物?”一群人顿时来了兴趣。
  “呵呵,我们很多人每天都爱吃面条,但现在的面条都是用手擀刀切出来的,今天看到了这个泥板机,我突然就想到了一个制作面条更快更好的方法,如果我们把泥团换成活好的面团放进去,这样就可以将面团压制成一张面皮,如果我们再在后面加上另外一个带切刀的滚筒,面皮压好之后直接再次通过这个切刀滚筒,就会被切割成为宽窄一致的面条……”
  “哇,侯爷这个创意简直厉害了!”
  “不错不错,如此一来,只需要摇动摇把就可以压制出来厚薄宽窄一模一样的面条,可比手擀刀切方便快捷的多,甚至可以开一家面条加工作坊专门制作面条,那些食舍面馆甚至平常家庭都不用自己做面条了,岂不方便许多?”
  “刘匠吏要发达了!”
  “侯爷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改动,竟然就又发明出来一种更加实用的机器,还是侯爷聪明!”
  “侯爷自然聪明,哪里是我等可以比拟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2/107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