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吃相(校对)第5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3/1072

  “平日闷得慌可以出去散散心,要不让侍女陪你做一些手工,织毛衣或者裁衣服都行,千万不要做剧烈运动……”
  陈旭在蒙婉和几个侍女的伺候下很快把衣服穿好收拾整齐。
  “附近的地方最近都走遍了,也没什么好玩儿的地方,只能每天看看团团和圆圆,我倒是想去衣舍看看,采薇姐姐前几天来说想在城内开一家很大的衣舍,专门售卖女子的衣物,也不知道她找到合适的地方没有……”
  “很大的衣舍?”陈旭愣了一下,瞬间有一个念头忽然冒出脑海。
  “哈哈,诗嫚你真是我的好内助,看来我的蹴鞠场有希望建起来了!”陈旭高兴的搂着嬴诗嫚狠狠的亲了几口笑着说。
  在蒙婉和一群侍女的关注下,嬴诗嫚瞬间脸颊红云密布,但却又幸福无比的牵着陈旭的手羞涩的说:“夫君,我什么都没说呢!”
  “怎么没说,采薇想开一间大大的衣舍,让我想起我可以借助蹴鞠场开一个大大的百货公司,然后把清河商店还有咸阳城内外的诸多商舍都整合进去,借助这个机会可以筹措一大笔资金,此事等我回来再慢慢细说与你听,我要先去皇宫一趟……”
  陈旭满脸兴奋的离开后院,很快带着一群侍卫乘坐马车去皇宫。
  “夫君的想法好奇怪,把所有的商舍都集中在一起,那以后买东西只需要去蹴鞠场就可以了!”蒙婉喃喃的说。
  “是啊,夫君的想法天马行空,不过如果真的弄好了,以后我们就有好地方可以去逛了!”嬴诗嫚也高兴起来。
第810章
男人都一个德行
  咸阳宫,紫宸殿。
  秦始皇坐在中央的大椅之上,两边分坐着李斯、冯去疾、蒙毅和蒙恬四个如今他最为依仗的重臣。
  陈旭跟着宫人进来的时候,五个人正不知道聊着什么,但看起来气氛比较轻松,而听到宫人的禀报之后,五双眼睛几乎同时齐刷刷落在他身上,饱含各种情绪的目光让陈旭忍不住小心肝儿微微晃荡了几下。
  这个屋子里眼下坐着大秦的全部大佬,如果丢一颗手榴弹进去……
  陈旭脸皮一抖使劲儿摇头把这匪夷所思的念头驱赶出去。
  他很奇怪,为何自己突然会升起这么一个从未有过的离奇想法。
  “爱卿快请坐……给少师上茶!”秦始皇满脸笑容的站起来迎接吩咐。
  而如果他知道方才陈旭的想法,估计会把手里的茶杯当啷一声丢到地上,然后两边涌出来五百名刀斧手将陈旭剁成肉酱。
  陈旭赶紧拱手行礼谢过皇帝,然后又挨着给四个大佬行礼问候。
  虽然与李斯两人斗的你死我活,但在皇帝面前这个礼节还是不能少。
  “不知陛下召臣入宫有何吩咐?”陈旭坐下之后才拱手问。
  这不是朝堂,只是皇帝一次小型的商讨会,因此对于君臣礼仪也不是特别讲究,而陈旭本来也很随便,皇帝也习惯了他这种行为方式,因此毫不为忤的笑着说:“方才朕正在与两位丞相、御史大夫和蒙将军商讨派遣使臣去月氏的安排,说到上次爱卿审讯阏氏的经过,因此朕很好奇,特地召爱卿一起来商讨一下,或许能够得到一些启发!”
  陈旭这才明白过来,笑着说:“陛下何处好奇,臣尽量给陛下解惑!”
  “朕问过典客署的官吏,爱卿从未接触过阏氏,而且也从未见到过头曼单于,更没听说爱卿和任何匈奴人有来往,为何爱卿对头曼的家事会如此清楚,头曼有长子叫冒顿这件事我大秦几乎没有人知道,满朝文武公卿甚至包括朕都毫不知情……”
  陈旭不由瞥了一眼蒙恬,而蒙恬却脸色严肃认真正襟危坐当做没看到。
  “臣自然是推算出来的!”陈旭淡然回答。
  “唔,也只有如此方才是说的通!”秦始皇并没有怀疑,捻须轻轻点头。
  “那冒顿与阏氏通奸之事清河侯也是推算咯!”蒙毅也揪着胡须问。
  “那倒不是,冒顿与阏氏通奸,乃是臣猜测的!”陈旭笑着说。
  “猜测!如何猜测?清河侯与阏氏莫顿皆都素未谋面,因何一眼就能看出通奸之事?”皇帝好奇的问。
  看看,天底下的男人都特么一个德行,似乎都对这种乱七八糟的八卦消息特别感兴趣,千古一帝也慨莫能外,上次蒙恬兴趣十足的问过,不过陈旭没回答,但眼下皇帝问起,自然不能搪塞过去。
  “陛下,推测这种事虽然看起来令人匪夷所思,但实际上内里因由也并不复杂,通过两件事就大致可以推算出来,何况当时臣并无十足把握,只是想通过这句话来试探一下阏氏而已,没先到竟然让臣猜中了……”
  “爱卿快说是如何猜中的?”皇帝更加忍不住心中的好奇。
  “第一,这阏氏本不是冒顿的亲生母亲,从年龄上就能看出来,头曼年过四旬,作为匈奴王,娶妻生子应该都比较早,冒顿作为长子,如今至少应该年近二十,但阏氏眼下也不过二十三四岁……”
  “此话在理,蒙将军上次已经进宫把审讯阏氏的事情说过了,冒顿乃是头曼的大阏氏所出!”秦始皇点头。
  “既然冒顿不是阏氏所出,而臣又推算出冒顿乃是头曼的长子,而像匈奴这些野蛮部族依旧采用的是收继婚制,如果头曼死,头曼的后宫诸多嫔妃包括阏氏在内都将成为冒顿的女人,这还是传承自夏商时候的氏族通婚方式,兄弟姐妹父兄妻女之间的乱伦不胜枚举,与我大秦继承的周朝礼仪决然不同,因此匈奴王族内部必然混乱无比,头曼妃子众多,而阏氏以前只不过是嫔妃而已,年轻貌美,而冒顿也年少而且勇武,在这种混乱的状况下,冒顿乘着头曼不注意强迫阏氏也在情理之中,而冒顿身为太子,将来必然要继承王位,阏氏说不定也会半推半就的不会太过反抗,反正将来都会成为冒顿的女人,只是时间的早晚问题,而且早点儿勾搭上太子,将来说不定还能得到更好的待遇……”
  “唔,不错,爱卿这个推测果然非常有理,冒顿年少权重,阏氏貌美寂寞,两人的确很可能勾搭通奸!”皇帝连连点头。
  “其实第一条臣并不特别确定,但第二条才是臣比较有把握的猜测!”陈旭喝了一口滚烫的茶水之后接着说。
  “清河侯快讲,第二条又如何?”此时就连老成持重的冯去疾都忍不住催促。
  “哈哈,冯相因何对匈奴通奸之事如此激动,莫非也是看上了那美貌的阏氏!”陈旭放下茶杯打趣说。
  “清河侯莫要岔开话题,老夫如今垂垂老矣,早已不喜床榻之事,怎会垂涎阏氏,老夫最恨的就是这些匈奴和东胡蛮子,当初在赵国之时,可没少受匈奴的骚扰!”冯去疾笑着捻须摇头。
  “诶~,冯相老当益壮,何言老矣!”皇帝摇头表示不认同。
  冯去疾也不接皇帝的话题,而是端起茶杯慢慢喝了一口淡然的笑着说:“紫宸殿眼下六人,唯有清河侯最为年轻气盛精力充沛,老夫半脚入土,焉能比较,清河侯还是快快讲来,第二条猜测如何?”
  陈旭也懒得和一群糟老头子和几个中年大叔扯这些男女之事,俗话说三个男人不谈逼,今日的太阳不落西,继续扯下去,估计皇帝都要忍不住跟着一起去嫖妓了,而嫖妓的头领必然是老丈人蒙毅无疑。
  “冒顿身为长子和太子,本和阏氏没有任何关系,从她的身份来说,立其所出的头曼幼子为太子应该是她最希望看到的结果,因此从普通情理推测,她必然是希望冒顿死的越早越好,而冒顿身为匈奴太子,我大秦得到之后必然会斩杀以绝后患,但阏氏竟然数次审讯皆都不透露冒顿的去向,这就是一个最大的疑点,加上前面我的第一个推测,那么最大的可能就是阏氏和冒顿有染甚至死心塌地,这样她才会矢口否认冒顿的行踪拼命隐瞒,以保冒顿一命,据此臣才一口说出她和冒顿有通奸之事,但臣没想到头曼这个幼子竟然还是冒顿的种,这也就更加印证的臣的推测,其实这件事并不神奇,只是要通过阏氏的态度去细思其中的蛛丝马迹,蒙将军审讯无果,只是没有注重细节而已……”
  陈旭把第二条分析出来,紫宸殿内的几个大佬都一起看着陈旭,眼神充满了各种不同的情绪。
  许久之后冯去疾才捻须点头:“清河侯思虑详实,推论严密,道理的确不复杂,但唯需要极其敏锐的察言观色之力,老夫佩服之至!”
  “清河侯区区数言解某心头疑惑,令某心服口服!”蒙恬此时终于弄清楚了陈旭当时那妖孽一般的审讯过程。
  “爱卿的确思虑周详,推理也严密有序,的确让人不得不服,今日特请爱卿入宫,一是为朕和几位爱卿解阏氏之惑,同时还想听听爱卿的建议,看如何安排使臣出使月氏,以便打探月氏内部的情形!”秦始皇最后开口。
  “清河侯,方才我等与陛下商讨许久,对于出使月氏之事有些争论,所以老夫提议请清河侯前来一起商讨策略!”冯去疾脸色略有些严肃起来。
  “不知陛下和诸位因何争论?”陈旭对皇帝拱手问。
  “我秦国以前乃是大周诸侯,虽然起于西戎边陲,与羌戎杂居争斗数百年,但说的是中原之语,拜的是中原诸神,自然是以中原为正统,其余匈胡羌戎皆都不服中原王化,彼此言语不通,因此从未有过王国诸侯之间的礼仪,也从未彼此有过使臣来往,通使之事乃是爱卿提议,朕也深以为然,两位丞相、御史大夫和蒙将军也都认可此事,但在如何选派使臣和如何与月氏王庭交流之事还存在巨大分歧,李相提议派出大军护送使臣去月氏,以威压之势逼迫月氏,冯相也赞同此理,然蒙将军却认为西域军营眼下还未筹备完毕,大军还未移防到位,若是派遣大军至月氏,只恐引起月氏警惕,开始在边境集结大军以防范我大秦突袭,若是如此,到时候我大秦与月氏必然有一场血战,情形也和突袭匈胡不可同日而语,我大秦将士说不定会伤亡惨重,因此朕还想听听爱卿的建议,看看能不能得到一些新的启发!”秦始皇简单的把方才和李斯蒙毅等几位大佬商讨的过程说了一遍。
第811章
先礼后兵
  “其实陛下勿用如此谨慎,月氏眼下其实有若惊弓之鸟,对我大秦风吹草动皆都有所警惕和防范,因此以李相和冯相的意思派出使臣也并无不可,携我大秦覆灭匈胡之气势威压交涉,月氏内部必然会有惊慌失措,月氏和匈胡一般其实并非铁板一块紧密团结,而是有诸多部族存在,只是摄于月氏王族部落的压制而凝聚在一起,实际上和当初的大周王室一般,徒有其表而已,派出强大的铁骑做护卫,大兵入境月氏内部必然人心惶乱,说不定就此会分裂成为几个部族……”陈旭想了一下说。
  “爱卿是支持两位丞相的策略?”秦始皇点头。
  但陈旭微微摇头说:“方才臣说的只是最好的一种结果,但因为我等对月氏内部的情形一无所知,如果月氏王足够强横,必然会压制族内的惶恐情绪,那么结局可能就是蒙将军所说的结果,他会集结大军防范我大秦的突袭,如此以来就会发生正面冲突,然后结果就是陛下方才所说,可能会是一场血战,导致我大秦将士伤亡巨大,兵法有云: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因此在敌我双方皆都不明晰对方实力的时候,贸然征战非是最好的策略,因此臣以为,先礼后兵才是最好的方法。”
  “先礼后兵?!”几个人同时看着陈旭,脸上皆都疑惑。
  中原诸国秉承周礼,固然都是讲理的人,上到皇帝下到平民,都还是知道讲理,虽然秦始皇灭了六国似乎不怎么讲道理,但其实也是最大的道理,因为拳头就是硬道理,何况开始秦始皇就已经把灭六国的道理讲清楚了,灭六国的原因就是‘诸侯混战,黎民困苦’,因此他想结束这种诸侯混战的局面,因此在李斯和尉缭等谋臣的帮助下制定了‘灭诸侯,成帝业,天下一统’的策略。
  但这个想法是美好的,过程却是残酷的。
  秦始皇的征服大业就像后世新中国要打倒帝国主义和剥削阶级解放全人类一样,没有哪个诸侯愿意被打倒,也没有什么百姓愿意被解放,他们都觉得自己的国家挺好,因此秦始皇只好撸起袖子挥起铁拳开始和这些诸侯一个一个的单独讲道理,讲完之后虽然互相遍体鳞伤,但秦大大满身流血的笑到了最后,满嘴血沫子的抢回来上万个女人。
  但讲道理和有礼貌也是分群体的,中原诸侯以前彬彬有礼,即便是互相看不顺眼,但在周王的饮宴大会上还是会互相哥两好划拳喝酒,但针对东南西北的那些蛮族,中原诸侯都是看不上眼的,也绝对不会坐一起喝酒划拳把妹,一般都是直接撸起袖子上去干他丫的,如果被欺负了,其他的诸侯也会帮忙。
  当初赵国被匈奴攻击,赵王想调集大军反击,但又害怕秦国在后面捅自己的菊花,因此便写信给宣太后陈述利弊,宣太后回信说“兄弟阋墙而外御其侮,秦赵皆都出自姬姓,乃是兄弟之邦,匈奴乃是蛮族,你放心去打匈奴,如果缺兵秦国还可以陈兵北郡替你们防守后方”,后来秦国出兵十万防守北郡,赵国集结大军与匈奴一场大战,直接就把匈奴打的溃不成军。
  因此自古以来,中原和羌戎胡蛮从未讲过礼仪,也从来就不讲道理。
  但陈旭眼下提出先礼后兵,自然包括皇帝在内都感觉有些不可思议甚至无法接受。
  “清河侯,月氏乃是戎胡杂居之邦,不服王化不懂礼仪,如何与他们先礼后兵?”就连开始不建议派出大军护送使臣的蒙恬都非常不解的问。
  “蒙将军,眼下天下态势,非是以前诸侯混战之时,羌戎胡蛮虽然依旧野蛮,但也逐渐开始结束一盘散沙的氏族和部落状态,开始有了统一的王庭,也仿照我中原有了一些朝堂制度的雏形,灭月氏,实际上也算是灭国之战,但西域之地何其广袤,就像我们征服了匈胡却无法将其所居之地全部纳入大秦版图一样,实乃力有不逮也,手臂伸不了这么长,也管不了这么远,如若我们强行征伐月氏,牺牲多少将士先不说,单单只是击败月氏之后那么大的疆域该如何统治便是最大的问题,杀之不尽他日必然卷土重来,而我们需要的是西域诸地的长治久安,因此必须威服德障,让西域诸部知道我大秦乃是讲道理的,最好的结局就是他们心服口服的归顺大秦,然后我大秦再慢慢施以教化,让其读中原之书,说中原之语,书中原之文,彻底摒弃野蛮之态,数十年百年之后,方能彻底将西域归化成功,而先礼后兵也可以让西域诸部了解我大秦对于他们的态度和政策,只要月氏归服,其他小邦部族自然都会闻风而降,上兵伐谋,此乃兵不血刃之战……”
  “但若是月氏斩杀使臣陈兵以待若何?”李斯突然问。
  “呵呵,先礼而后兵,那自然是刀兵相见了,此时月氏内部必然有不同的声音和想法,到时候施展上将军灭赵之策,施以反间之计,安排细作勾结月氏内部不想与我大秦冲突之人,只要月氏内部稍微有乱象出现,蒙将军自然可以策动大军趁虚而入,如果辅以月氏内部有人反叛,月氏瞬息变会崩溃瓦解……”
  “哼,给月氏王十个胆子,他也定然不敢杀我大秦使臣,血债血偿,他若敢动手,朕必将月氏全族斩杀殆尽!”陈旭说完,坐在中央大椅上的秦始皇冷哼一声。
  “陛下圣明,月氏王即便强横也断然不敢斩杀我大秦使者,因此先礼,就是安排一个使臣带着典客署通译和百十兵卒前去即可,通传陛下诏书示之以礼,若是月氏王示弱,必会交出冒顿……”
  “若是月氏交出冒顿,那我大秦该如何后续?”李斯继续问。
  “如果月氏交出冒顿,那自然我大秦就要示以恩抚,派出大使携带金珠美玉,绸缎瓷器、红酒茶叶、玻璃器具等再次出使月氏进行赏赐,同时携带谕令封赏月氏王和诸多月氏贵族,并且要求和其通商往来,这样我大秦商贾就可以开始往西域渗透,借通商之机暗中派遣探子打探月氏和整个西域的情形并到处宣扬我大秦对西域诸邦的态度,示之以礼,宣之以恩,一年下来月氏必然放松戒备,等到攻伐西域的大军和粮草补给筹措完备,就可以谋划时机突然袭击月氏一战而定,这样我大秦将士必然会少流血牺牲……”
  “陛下,清河侯此策臣以为是最为稳妥的方法!”蒙恬站起来对皇帝拱手。
  “陛下,臣也以为清河侯此策可行,贸然带领大军和月氏交涉,其中变故不少,自古以来兵不厌诈,不断派送使臣和礼物乱其眼,惑其心,月氏王必然疏忽备战!”一直没有说话的蒙毅也站起来行礼说。
  “两位丞相意下如何?”皇帝转头看着李斯和冯去疾。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3/107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