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吃相(校对)第5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2/1072

  其中既有对于皇帝突然安排诸位成年公子跟着冯去疾学习处理政务的猜测,更多的是对于皇帝单独带上幼子胡亥巡游的不解,自然还有心怀不轨者暗中策划袭扰刺杀之事,不过经历三年前始皇帝巡游东南在宛城和大梁遭遇两次刺杀失败的教训之后,诸多心怀不轨者也皆都茫然和胆怯。
  而且因为此次陪同皇帝巡游的还有一个特殊人物……清河侯陈旭。
  三年前楚商冉颡数百人夜袭行辕,结果皇帝早已暗中得到清河侯提醒,因此冉颡夜袭失败,数百人被屠杀殆尽,然后博浪沙有韩国刺客安排獩国大力士伏杀始皇帝,但皇帝也提前的到清河侯警示而刺杀失败。
  这两件事虽然隐秘,但数年之间也早已传的沸沸扬扬。
  清河侯乃仙家弟子,掐指一算便能通晓天下万事,任何鬼魅宵小皆都逃不过清河侯的法眼。
  有清河侯伴随左右,即便是六国贵族心存死志要伏杀皇帝,也皆都感觉没有任何希望,因此消息通传天下,但却没有任何人胆敢再次出手。
  一条平坦的水泥马路,在山岭之间蜿蜒,数千黑压压的大军迤逦而行,斥候前后三十里哨探路况,沿途郡县乡镇皆都兵卒戒严,皇帝巡游队伍所经之处,南来北往的商队民众皆都将车马停在路边伏地叩拜,地方官吏和名士乡绅列队于路边恭迎。
  巡游队伍浩浩荡荡,日行不过百里,凡是路经繁华乡镇,皇帝必然要暂时停留接见当地乡老民众,而路过县城,必然要扎下行辕观看服务站的设施和建设情况,询问来往商旅对于服务站的看法,接受当地官员汇报政务。
  东方道修建成功,陈旭也是第一次出门,因此自然也非常关心东方道的建设和运营情况,不仅沿途仔细查看和询问东方道的整体建设质量,每到一个服务站,也必然兴趣浓厚的和承包商交流讨论服务站的各种服务设施,包括脚舍、食舍、商舍、警察局、维修站等一切附属设施的配套情况。
  而随同而行的官员包括李斯、王贲、蒙毅等数十位官员也都对这条新修的水泥道充满了浓厚的兴趣,此次出行,所有人的感觉就是一个字……舒坦。
  道路平坦没有丝毫凹凸不平的地方,四轮马车也平稳无比,加上车轴上安装了钢铁轴承运转灵活,因此坐在马车上丝毫感觉不到以前那种颠簸和劳累,最主要的是无论大小河沟皆都假设了平坦的水泥桥,再也不用跋山涉水舟车换乘的劳顿。
  因为是第一次感受这种水泥马路,因此巡游队伍走的异常缓慢,从咸阳至渭南,距离不过两百里,但却停停走走了足足四天,每日行程不过五十里。
  因为对服务站感兴趣,皇帝命令在渭南服务站侧扎下行辕,率领同行的官员和渭南的大小官吏在服务站视察了整整一天,观察南来北往的商旅和服务站的运营情况,而南来北往的商旅也非常激动和兴奋,不少商人献上奇珍异宝让皇帝高兴的合不拢嘴,一高兴又停了一天,到了第三天在陈旭和一群官员的不断劝说下才犹自不舍的拔营启程。
  渭南到华阴不过百里路程,停停走走又是两天。
  而到了华阴之后,因为春色灿烂心情舒畅,皇帝率领随行的官员登华山祭拜,安排工匠削石立碑,李斯执笔洋洋洒洒写下一篇歌功颂德的祭文篆刻于石碑之上,并且为了彰显威仪,皇帝命令当地官员征召刑徒和民夫工匠建西岳庙,以示对华山之尊。
  站在华山东侧的朝阳峰上,极目远眺山下的河流山川和蜿蜒曲折状若丝带的东方道,皇帝虽然衣衫散乱满头大汗看起来略有些狼狈,但心情却极其舒爽,指着连绵起伏的巍峨山岭和广袤的山川大地笑曰:“诸位爱卿,黄帝和尧舜二帝都曾封禅西岳,但皆都不如朕今日之威仪,五岳如今尽入大秦疆域,如此山川风物华光美景,岂能不为世人所知哉,传朕谕令,命令华阴县官员安排工匠开凿通往华山诸峰的石道,加以锁钩链接,下次朕再次巡游,必然要爬上南北主峰……”
  陈旭和随行的官员皆都苦笑皱眉。
  华山乃是华夏境内最为险峻的山脉,山峰林立,处处都是悬崖峭壁,哪怕两千年之后,华山之上台阶锁链完备,但还是游客最为难以攀登的旅游景点,特别是苍龙岭和落雁峰,两边千仞绝壁,非是有绝大勇气和毅力,决计爬不上去。
  而今天为了爬上这朝阳峰,不光动用了当地数千民夫和刑徒伐木开路,甚至还有数千禁军携带绳索架设绳梯,最后几乎是几百个玄武卫把皇帝背上来的。
  因此按照皇帝越来越发福的体格和身体状态,怕是这辈子都没办法爬上去了。
  但皇帝一言九鼎,他说要修路自然所有官员都只能默然认同。
  总之从目前的状态来看,皇帝这一趟巡游肯定很高兴,打断皇帝的兴致完全没有必要。
  至于劳损民力之事没有丝毫的办法,这件事始皇帝不做,后面还会有很多皇帝要做。
  何况始皇帝的血脉里面就有基建狂魔的因子,他这一辈子想做的事都做到了……除了长生不老。
  在华山停留了足足五天之后巡游队伍再次启程,两天之后过灵宝出函谷关,正式进入了中原地界。
  接下来的过程和前面的巡游没有任何区别,每到一处县城,皇帝必然要扎下行辕视察服务站,接见来往于东方道的商旅和当地官吏名流,走走停停到达洛阳之时已经是距离从咸阳出发二十天之后了。
  洛阳乃是西周都城所在,这里农田肥沃繁华富庶,加上商律解禁之后商贾活跃,因此洛阳城中与咸阳一样热闹非凡,二十余万户六十余万人口,绝对是中原地界首屈一指的超级大城市。
  而且因为洛阳和咸阳算是最近的两座超级大城市,因此许多东西几乎都是处于共享状态,咸阳出版的报纸和书籍最多三天就能送达,出现的许多新生事物最多一旬之内洛阳城中必然开始出现,从公交车到蹴鞠比赛,从美食到服饰,洛阳民众都牢牢的紧跟着咸阳的步伐在追赶最新的潮流,因此到达咸阳之后,无论是皇帝还是陈旭等一群官员,都发现洛阳简直就是咸阳的一个翻版,吃穿住用娱乐玩耍几乎一般无二,而且商业更加发达,东西南北的商贾都聚在洛阳,大街上各种新商舍一家挨着一家,比之三年前的咸阳都要繁华无数倍。
  天子降临,洛阳官员民众异常热情踊跃,每日都有成千上万的民众涌到皇帝行辕拜见皇帝,各界名流献上书册文章和奇珍异宝讨好皇帝,龙心大悦之下,始皇帝在洛阳驻扎下来不愿意走了。
  这种万民朝拜的情形他从来就没有见到过,充分的满足了皇帝巡游天下彰显威德的心思和想法,而跟随而来的咸阳都市报的记者也每天忙的不亦乐乎,把皇帝每天的接见百姓和视察东方道的情形记录下来,然后添油加醋妙笔生花写成一篇篇皇帝巡游专稿,通过驿站四百里加急不断送往咸阳报馆,而皇帝的巡游经过,最多六七天便能够通过新一期的报纸通传天下。
  陈旭和李斯蒙毅等一群随同巡视的官员也乐的逍遥,每天跟着皇帝吃喝玩乐,不紧不慢的在这个春夏之交慢慢游山玩水。
第823章
大王不好,秦人来了
  而就在皇帝巡游东南之时,同样有一支大秦禁军保护的队伍在背道而驰,正驱车马在广袤无垠的荒漠和草原之中穿行,一路忍受颠簸极寒到处寻找月氏王庭所在。
  从一月初出发,到三月初,整整接近两个月的时间,李顺带领的这支出使月氏的队伍在广袤荒芜的苦寒之地还没有找到他们要出使的目的。
  一月初十出发,二月初渡过大河进入月氏境内,但因为没有地图和熟悉的向导,这支队伍在积雪和荒漠之中跋涉近二十天,幸亏携带的干粮足够,加上沿途打劫一些小型的月氏部落,这样才能坚持下来。
  而面对大秦这支小型的使臣队伍,刚刚度过寒冬的游牧民族充满了恐惧,其中一些部落甚至还进行了攻击,但在三百全副武装的大秦铁骑的面前,上千人的聚集区根本就不堪一击,连续数次的屠杀之后,这支队伍的将士马屁股后面都挂上了一串一串的人头。
  虽然期间也有大秦将士受伤,但几乎都是轻微的箭创和皮外伤,两层皮甲加上还有一些精铁打造的甲片保护,月氏并不算锋利的骨箭和刀刃并不能给护送的禁军造成太大的伤害,随行的医士和护士进行简单的包扎就基本无碍,从俘获的俘虏口中,这支队伍也终于慢慢打听到了月氏王庭所在,加上进入三月氏后气温回暖,草原荒漠之中也开始花草繁盛起来,没有冰雪阻路,队伍的行军速度也快了不少。
  荒漠边缘一片花草盛开的草场,无数牛羊马匹在草原上放牧,偶尔还能听见远远传来牧女的歌声,绵绵起伏的矮丘之间有一方宛若平镜的湖泊,面积数百亩,湖泊四周数条小溪和河流,春天融化的积雪化作清澈冰寒的溪水淙淙流淌进入湖泊之中。
  湖泊和小河溪流之间散落着大大小小无数的毡房和帐篷,呈散射状辐射湖泊四周十余里的范围。
  这里就是月氏王庭所在地。
  在湖泊南面一片整齐的环形毡房中央,有一座最为高大的帐篷,高约六丈,占地足有三四亩,全部都是树木和牛皮构建,上面不光嵌有各种颜色的宝石,还用不同的颜料涂画着各种日月星辰以及怪兽的图案,大帐门前一堆石头砌成的巨大祭台,阔约十丈,上面矗立着一根狼皮大纛(dào),画着一个看似两个马头的奇怪图腾,加上大纛所在,使得这个极为奢华的帐篷有若鹤立鸡群一般特别醒目。
  整个月氏王庭驻地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无数牧民都脱下了厚厚的翻皮冬装,换上了短袄和皮褂在来来回回的奔忙,有老者在为牛羊马匹接生,有妇女在挤羊奶马奶,有魁梧的男子在骑马操练,还有孩童在照顾幼畜,但无论男女老少皆都心情舒畅,此起彼伏的叫嚷呼喊之声连成一片,响彻这片方圆数百里的草原大地。
  大帐附近聚集着上千身形彪悍身背弓箭的月氏武士,脸上皆都纹着奇怪的花纹,每人手上还牵着一匹高大的骏马,其中有些已经配上了如今大秦早已装备的高桥马鞍和马镫,虽然看起来做工粗糙,但作用却并无二致。
  从陈旭正式在大秦推行马鞍和马镫已经过去了快三年,加上两次匈胡战争之后,许多逃散的匈奴跑到月氏避难,自然也把大秦这种能够让骑手坐在马背上稳如泰山的装备传播出来,因此这种装备也开始在西域诸地出现,而月氏是西域最大的一个部族,与大秦也隔的最近,只要有心去弄,总会找到能够制作马镫马鞍的方法和工匠,只是工艺水平不能和大秦这种工业基础强盛的中原霸主相提并论而已。
  照猫画虎,总有那么几分相似。
  这就好像女人,关上灯蒙上脸,黑灯瞎火的其实跟美丑没啥关系,关键是能用就行。
  众星捧月的王帐之中,地上铺着厚厚的羊皮地毯,一个身穿翻毛羊皮长袍、长发披散面容威严的老者正盘腿坐在中央位置,面前粗糙的矮桌上摆放着牛角杯和大块炖煮的牛羊肉,两边同样盘坐着十多位装束各异月氏部落的首领,大部分都是中年人,也有几个相貌英俊的青年,头发颜色有红有黄有黑,但皆都披头散发,面前的矮桌上也摆放着差不多同样的物品。
  老者背后的帐壁上挂着几把青铜长剑和长戈,中央一个红色刺眼的双马图腾,图腾上方挂着一排野兽和牛羊的头骨,颜色惨白充满着一股浓浓的煞气,同时又带着浓郁的游牧民族粗犷野蛮的风格。
  “烧当部落的羌人半月前抢劫了鲁哈王的部落,不光抢走了数百头牛羊马匹,并且还抢走了鲁哈王的妻子女儿和数百人口,鲁哈王也身受重伤不治身亡,今日本王召集诸位前来,就是准备攻击烧当部落,让羌人知道我们月氏不是可以随意欺负的弱小部族……”
  “大王,那还等什么,我早就看那些羌族人不顺眼了,每年到了开春这些羌人都会下来抢劫,必须要狠狠的教训他们一顿,让他们知道我们月氏人的厉害!”一个身材魁梧的红胡须大汉拍着案桌站起来。
  “不错,自从我们占据了这片水草丰美之地,羌人年年前来袭扰,那些只会和野狼交配的家伙必须要狠狠的揍一顿!”
  “对付烧当部落,何须大王亲自动用王帐的亲卫,我南图部落就能将他们打的屁滚尿流!”一个脸色阴鸷的黑发中年人站起来。
  “南图王可不要大意,那些羌人动作敏捷跑的比沙狐还快,而且喜欢藏在山地之中,往年又不是没有和他们交过手,在山岭之中我们根本就追不上他们……”
  “骨尕王不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我南图部落如今也装备了数百大秦马鞍和马镫,骑手可以坐在马背上从容射箭,那些羌人蛮子跑的再快还不是只能趴在马背上逃命,莫非你们忘记了匈奴如何被大秦打败的,有了马镫和马鞍,过几年我们月氏必然也可以组建一支数万装配了马镫和马鞍的大军,到时候联合起来攻入河东打败大秦……”
  “攻击大秦?南图王莫非想让我月氏灭族?”坐在月氏王左手下方一个红色胡须的老者厉声打断黑发中年人的话。
  “左平王说的是,南图王莫要胡言乱语,我月氏部落分散不说,弓箭武器不如大秦犀利,马具甲胄不如大秦完备,此话一旦传到大秦,大秦皇帝若是派出大军攻击,我月氏危在旦夕!”另一个身穿长袍头上扎着护额的中年人也附和说。
  “哼,我月氏既不是匈奴这群野蛮之人,也不是东胡那群短视之辈,大秦即便是厉害,但有大河和山脉荒漠阻挡,他们定然不敢攻入我月氏王庭来……”
  “哼,恐怕是你没有见过大秦军队的厉害,听逃散投奔而来的匈奴人诉说,大秦甲胄坚固,弓箭根本就无法射穿,而且武器精良锋利,即便是青铜刀剑也是一击便碎,野蛮的匈奴人在大秦军队面前不堪一击!”
  “不错,我也从匈奴人口中得知,秦军凶猛如虎狼,不光马具精良武器犀利,而且皆都悍不畏死,攻击也讲究兵法调度,远比我们强大,因此还是不要打大秦的注意为好。”
  “大秦占据富庶中原,人口数千万,粮食堆积如山,那本来是我华夏共有的财产,只不过被周人抢去了而已,某有生之年必然要攻入大秦把中原抢回来……”
  “够了~~”
  听着十多个部落头领互相大声吵闹,月氏王终于忍不住了,大吼一声将吵嚷的声音压制下来之后脸色阴沉的说:“与大秦为敌,我月氏眼下还做不到,但我月氏如今击败羌人占据了这片水草丰美之力,加上熟悉了马镫马鞍的制作,十年之后必然能够聚集力量和大秦一决高下,但眼下还不是时候,今日讨论的是攻击羌人的烧当部落为鲁哈王报仇……”
  月氏王凌厉的眼神扫过整个大帐,所有首领皆都重新坐好,虽然许多人心有不甘,但月氏王如今势力最大武力最强,还没有人敢正面冒犯他。
  接下来大帐之中又是一番吵嚷之后有了结果,月氏王也开始发号施令让这些头领返回各自的营帐召集人马准备去攻击羌人部落,但就在此时,远处东南方向忽然有十多匹骏马疾驰而来,马背上的骑手皆都披头散发脸色苍白,一边使劲儿挥鞭狂抽着胯下的骏马,一边还忍不住回头张望,面容惊恐似乎看到了非常可怕的事情。
  “报~~”
  十多匹奔到大湖附近,然后一路大声呵斥着直奔高高树立的狼皮大纛和王帐而来。
  “报,大王不好了,秦人来了!”
  一群骑手还没等到骏马停下来便都纷纷身姿灵活的跳下马背,其中一个丢下缰绳便直接闯入大帐之中。
第824章
两军对峙
  一句秦人来了瞬间就让大帐之中炸锅。
  包括月氏王在内的所有人几乎同时惊慌失措的站起来。
  坐在靠门口的一个部落首领一把揪住报信者的胸襟大吼:“快说,秦人来了多少?聚王庭还有多远?”
  “秦人……秦人来了数百,距离王庭不到五十里……”报信者被勒的直翻白眼儿。
  “呼,吓死我了,才几百人而已!”所有人同时松了一口气,问话的头领也手一松将报信者丢到地上。
  “大王,秦人竟敢蔑视我大月氏,区区几百人就敢来我王庭,让我去把他们都杀了!”脸色阴鸷的南图王说完大步就往账外走去。
  “慢着!”还是那左平王开口,然后他转身看着匈奴王说,“王兄,秦人只派遣数百人远道而来,恐怕不是想要和我们打仗,我看还是不要轻易动手为好,先看看他们到底有何目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2/107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