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吃相(校对)第6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75/1072

  陈旭的任务有两个,一个是制作搪瓷茶缸,还有一个就是制作压缩军粮的机器。
  眼下有了压面机和砖瓦机,制作压缩军粮的机器完全没有任何困难,而搪瓷茶缸同样也没有太大困难,唯一的就是数量太大,前线整整两万大秦将士,即便是材料人手充足,估计也得个把月才能搞定,不过暂时少点儿也没关系,先一伍人公用一个,也比没有的强。
  从尚书省出来之后,陈旭坐车直奔实验工厂,首先去了炼铁工坊找到公输胜,让他停下其他一切无关的铸造工作全力打造茶缸。
  听完陈旭的吩咐之后,公输胜想了一下说:“侯爷,茶缸制作太过复杂,属下建议直接做成一个小铁锅,眼下工坊已经有了小型的冲压设备,可以将软化的铁板直接压制成为锅状,这样五个人用一个岂不是更加方便!”
  “那暂时就按照你说的做吧,但这一批完成之后必须还要制作茶缸。”陈旭本来想的是这种茶缸每人一个挂在腰上,喝水吃饭都方便,但茶缸制作的确比铁锅要复杂太多了,打造起来非常麻烦,而铁锅就不一样了,用数百斤重的铁锤带动冲压设备,哐当一下就能制造出来一个,然后装上一个木柄就成了。
  “对了,我还设计了一种军用水壶,你抽空研究一下看看能不能做出来!”陈旭在小黑板上随手画了一个后世军用水壶的图形。
  “侯爷,这个水壶口小腹大,制作起来比较困难!”公输胜认真看了许久之后有些忐忑的说。
  “无妨,有空找一些铜匠铁匠研究一下,如今前线将士打仗,喝水都是用皮袋,但皮袋你也知道极其容易损坏,若是在沙漠之中行军,一旦没有水恐怕就会造成极大的伤亡,陶壶更不可靠,一碰就坏,唯有钢铁才最结实,甚至还能帮忙阻挡刀枪弓箭,如果你能够制作出来,我会向陛下为你请功!”陈旭拍拍公输胜的肩膀。
  “侯爷放心,胜一定会尽快想办法制作成功!”公输胜赶紧点头。
  从炼铁工坊出来,陈旭又马不停蹄的去机械厂,让麻杆停下所有手头的压面机和陶板陶瓦机制作,尽快改进制作至少十台军粮压缩机分别运送去芷阳、栎阳和美阳的三个军粮制作工厂。
  从机械厂出来,陈旭又去了玻璃厂,让汤廷同样停下目前所有的玻璃制造,准备大量搪瓷材料,眼下没有不锈钢,炼铁工坊制作的铁锅极其容易生锈,因此需要烧制一层搪瓷防锈。
  眼下玻璃厂的搪瓷工艺已经非常成熟,早已不是以前制作水龙头的那种原始搪瓷,而是有了一整套成熟的工艺,目前制作的一些搪瓷盆和搪瓷碗碟已经成为了富裕家庭的新贵奢侈品,这玩意儿比瓷器结实多了,摔一下也不会碎,深受百姓家庭的喜爱,只不过价格不便宜。
  凡是科学院制作出来的东西都不便宜,因为科学院是一个烧钱的部门,平日研究需要大量的钱财支撑,陈旭需要用这些东西来敛财,而普通老百姓暂时也不需要这些高档奢侈品,粗陶的盆盏碗碟依旧是主流,瓷器都还属于富裕阶层享受的物品,陈旭也没想去大量推广。
  任何时代,赚穷人的钱都很麻烦。
  奢侈品就不该是穷人享受的东西。
  在大秦强大的动员能力和科学院已经完备的工业体系下,随着尚书省和中书省的命令不断下发下去,短短三天之后,美阳的军粮制作工坊就成功制作出来第一块压缩军粮。
  这种由炒熟的粟米黄豆磨制的粗粮加上烘干的茶末、菜蔬、牛羊肉颗粒以及油脂盐巴混合制成的巴掌大小的砖头状食品引起了许多人的兴趣,而品尝过的人都一致交口称赞,认为味道非常不错,而且食用方便,直接啃就行了,只不过比较费牙。
  在拿到送来的像土砖一样的压缩军粮之后,陈旭也品尝了一下,虽然有些涩牙,但的确比锅盔的味道好多了,至少感觉还能咽下去,放在搪瓷锅里煮开之后,就会变成一锅面糊糊,吃起来味道也还能接受。
  第二天上朝,陈旭特意带了几箱去朝堂上朝,给满朝文武一人发了一块品尝,就连皇帝也没放过,因此上朝之后的情形就是两百多穿着各种锦袍官服的重臣和始皇帝都坐在朝堂之上啃压缩饼干,而许多人一边啃还摇头晃脑的连声称赞好吃。
  陈旭满头黑线的坐在椅子上,他甚至怀疑这些说好吃的官员都是因为睡懒觉早上没吃早饭。
  “唔,爱卿制作的这压缩军粮的确不错,食用方便,还有肉粒和菜蔬……”皇帝啃的眉开眼笑连连点头。
  陈旭:……
  连皇帝都说好吃,那自然就是好吃了,陈旭无法反驳。
  也许这是因为皇帝和这些王侯公卿平日锦衣玉食吃的太好了。
  不知道给他们每人一袋小浣熊干脆面或者一桶红烧牛肉面会不会以后都不想吃饭了。
  既然压缩军粮得到了皇帝和满朝文武公卿的认同,陈旭散朝之后便从中书省下发命令,让户部赶紧筹备制作压缩军粮的各种物资,很快就从栎阳仓拨付三万石粟米和菽豆,并且开始收购牛羊进行宰杀,其余的茶叶、菜蔬、盐巴等物资也很快筹备运往三个军粮工坊,上万的奴隶和刑徒在户部和兵部官吏的监督之下开始夜以继日的制作压缩饼干。
  眼下大秦的精锐马卒每天的口粮两斤,两万精锐马卒每天的消耗至少就是十吨,如果要维持三个月,那就需要九百吨,这个数字如果放在后世,最多二十辆大卡车甚至几火车皮就完事儿了,但放在眼下的大秦,完全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果要把这九百吨军粮全部运送到前线的军营,至少要动用上万匹马和数万的民夫,沿途来去至少五个月,人吃马嚼要消耗至少二十倍粮草,所以打仗这种事没钱没人就还是不要逞强。
  历史上不知道有多少强大的国家都是被战争拖垮的。
  眼下大秦虽然日益富庶,但面对这种烧钱如雪崩的情形,还是无法支撑太久,因此征服西方的战争还是要慢慢来才行。
  而这批压缩饼干,也不可能让前线的战士天天当口粮,主要还是用于调理肠胃做应急之中,每两三天吃上一块,用家乡这种熟悉的粮食和口味调剂一下保持身心健康。
  为了赶制这批压缩军粮,机械厂根本就来不及制造大量的压缩机,因此工部让工匠赶制了一批木框,用拓砖的方式进行制作,十天之后,第一批共计二十万块压缩军粮制作完毕,全都用木箱装好,炼铁厂和玻璃厂上千人昼夜不停赶制的两千口搪瓷小铁锅也全部制作完毕,白色的搪瓷看起来清新悦目,锅底一个红色的五角星,边缘还写着大秦万胜和始皇帝三十三年秋制的红色楷书字样,户部和兵部调集的三千匹马和三千会骑马的刑徒奴隶组成的军粮运送队伍也组建完成,八月初,这支不算庞大的队伍在五百禁军的押送下启程往西域而去,而剩下的军粮和搪瓷茶缸也还在继续夜以继日的制作和打造。
  而为了加快军粮制作,陈旭特地去加工军粮的作坊视察了一番。
  但看见的情形差点儿把此前吃下去的军粮吐了出来。
  所有炒熟的粮食都直接堆积在满是泥土的库房之中,脏乱的环境鼠虫横行,参与制作军粮的刑徒和奴隶不光衣衫褴褛看起来如同叫花子,而且拉屎撒尿之后也从来都不洗手,赤着脚甩着鼻涕口水场面简直不忍直视。
  尼玛这种环境制作出来的军粮恐怕不是去治病的,而是去送命的。
  陈旭很是庆幸自己寄存的这具身体有超强的抵抗能力,吃下几块竟然屁事没有,而同样品尝过的皇帝和满朝文武大臣竟然也没有一个跑肚拉稀的,看来这个时代的人体质的确耐操,拥有钢铁般的肠胃。
  但这种情形必然不能长久,要是军粮之中被混进去几只死耗子,恐怕在军营之中造成更大的疾病和瘟疫也不是没有可能。
  几天之后,陈旭提请皇帝组建大秦第一家综合性的军粮加工厂,将美阳、栎阳、芷阳的三家军粮作坊整合成为一个食品加工厂,修建水泥厂房,挑选身体健康的刑徒和奴隶,统一服装配戴口罩,规范生产制度和加强卫生监管,彻底摆脱往日那种不讲卫生而且脏乱不堪的加工方式,必须严格保证军粮的安全。
  陈旭的提议得到了皇帝的支持,工部很快就征召民夫工匠开始在栎阳附近修建新的厂房,炒制车间、烘烤车间、磨粉车间、搅拌车间、制作车间都按照科学院的设计进行建造。
  而为了更好的支持前方将士,配备完备的饮食装备,陈旭将搪瓷加工从玻璃厂剥离出来,组建了单独的搪瓷加工厂,命名曰红星搪瓷厂,将钢铁制模和搪瓷加工融为一体,专门生产搪瓷设备,而搪瓷厂的首要任务就是为前线将士生产搪瓷茶缸和研制军用水壶。
  打仗,其实就是拼人力、物力和装备。
  大秦的工业基础和动员能力眼下在地球上敢说第二就没有敢说是第一。
  搪瓷茶缸和军用水壶这种东西虽然看似不起眼,但却是保证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吃上有营养的食物,喝上干净的饮水,面对那些茹毛饮血的蛮族,将士心中必然会有强大的战斗力和归属感,即便是离家万里征战,也知道自己的君王和国家还在时刻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安全,由此也会产生一种骄傲和感激。
  任何一个不注重军队建设,一个不顾将士死活的国家,是没有前途和未来的。
  大秦要繁荣强盛,军队就是基石和保障。
  而只有国家投入巨资研发军工用品,工业才会有足够的发展动力。
  搪瓷厂和食品厂建成之后,皇帝还亲自去参观一番,回去思考几天之后下发谕令,要求工部和兵部整合匠工匠吏组建大秦第一家兵器制造厂,专门为军队打造弓弩和兵器,由此,大秦从饮食到装备到兵器三位一体的国防工业体系初步完成,正式进入了简单集成的工业化时代,彻底摆脱以前松散的制造和管理方式。
第993章
温室大棚
  忙忙碌碌之中,大秦迎来了第二个中秋节。
  因为有去年那种热闹非凡的仲秋盛况,因此今年中秋节还没到,提前半个月咸阳城便开始热闹起来,大街小巷还是张灯结彩挂灯笼插彩旗,曲园商舍甚至三省六部的衙门都开始置办花车,陈旭的南山别院两个哑奴带着一群工匠日夜不停连轴转的制作烟花和鞭炮,但还是供不应求,各地商贾整日聚集在科学院的烟花专卖店拿着大把大把的钱币和兑票抢购鞭炮和烟花,只要一车烟花鞭炮运送来之后,瞬间就会被一抢而空。
  其实不光是咸阳热闹,去年咸阳中秋节一场盛大的花车游行和猜灯谜的活动随着南来北往的商旅和报纸传播之后,今年大秦全国各地都开始过中秋节了,从来往于全国各地的商旅口中得知,许多郡城今年都会有盛大的花车游行和猜灯谜活动,在各地官员的支持下,这几年发展兴盛的商业成为了推动这个节日发展的巨大动力。
  因此中秋节未到,但整个大秦便已经提前开启了盛大的节日模式,这种天下民众同乐的节日,也极大的凝聚了民心,让虽然大部分还依旧衣不蔽体的平民百姓也终于有了一个热情参与和庆祝的欢乐时光。
  临近中秋,咸阳越发热闹,为了推动吃货国度逢节必吃的优良传统,加上今年芝麻丰收,小磨香油也产量富足,陈旭特意提前让清河酒店制作了大量的月饼售卖,而这种在去年只有耳闻从未见过的美食一经推出,立刻成为了富裕阶层的抢购目标,而为了赏赐后宫嫔妃和王侯公卿,始皇帝亲自下令御膳房必须在中秋节之前赶制五千块月饼,直接就把少府和御膳房的官员忙的焦头烂额,连陈旭都心疼的几天没睡好,因为这些月饼消耗的香油都必须他来提供,好在皇帝也没白要他的香油,几天后赏赐了他好大几车丝绸算是补偿,陈旭这才心里好受了许多。
  既然是过中秋节,陈旭自然不会忘记老爹老妈和亲戚,让清河酒店包装了数十盒各种口味的月饼,提前十天安排人分别送回宛城和清河镇,当然住在咸阳的蒙毅府上必不可少,甚至陈平张苍安鱼梁英布等人府上也送去一些表示慰问。
  在文学院的操持下,今年的灯会也准备充足,上千个灯笼提前数日便开始在朝议大殿门前的广场上悬挂出来,只等中秋节来临贴上灯谜便可以开始进行一场盛大的猜灯谜活动。
  中秋节在万众期待之中如期来临。
  从天亮开始,随着噼噼啪啪响彻全城的鞭炮声响起,各式各样的花车便开始在咸阳城内外来回穿梭,鼓乐声、歌舞声、民众的喧哗吵闹声喧嚣尘上,整个咸阳陷入了节日的欢乐海洋之中。
  等到申时过,太阳落山之后,咸阳城中更是灯火齐明宛若白昼,百万民众携家带口提着灯笼出门游街玩耍,东南西北到处都有狮舞欢腾,数百辆装饰各异的花车成群结队的在咸阳城内的已经改造成水泥马路的大街上来回巡游,车上的各色美貌的小娘子载歌载舞抛洒钱币和糖果饼干开始盛大的花车表演。
  这些几乎都是民间自发的行为,陈旭根本没有任何的安排和指点,但经过去年中秋节之后,今年所有参与的曲园商舍已经都很熟悉的进行着自发的狂欢。
  圆月升起之时,皇帝带着嫔妃和皇族再次出宫巡游,放祈福天灯,猜灯谜,乘车巡游东西南北四条大街,浩浩荡荡之中一场万民欢庆的盛大节日盛会在漫天炸开的神雷焰火表演中结束。
  转瞬九月,已经是深秋时节,再过几天就要进入冬天。
  但今年的冬天来的似乎迟了一些,即便是进入了九月底,但天气还是非常暖和。
  陈旭封地和食邑范围内的秋播已经全部结束,夏天开辟出来的菜园种植的西域各种种子也境况各不相同。
  芫荽、葱苗和胡萝卜涨势良好,还有几种不认识的植物也还长的不错,绿油油的看起来很喜人,但还有一些虽然还没完全枯死,看起来却都藤茎细弱叶片发黄,虽然盖着粟草,也基本上不会有开花结实的任何希望了。
  经过陈旭仔细辨认,这些菜苗有一种是茄子,还有一种是黄瓜,因为这两种蔬菜他小时候就非常熟悉了,至于另外两种长茎大叶匍匐在地上的瓜苗,有一种是西瓜,因为当初通过种子就能辨认出来,还有一种陈旭猜测应该是哈密瓜。
  这些蔬菜都是他惦记了许久的蔬菜瓜果,当初怂恿英布和江琥等人去攻打西域,尽早征服阿三的目的也是想尽早把这些后世人熟悉的瓜果蔬菜弄回中原来栽培。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从神农开始已经有了数千年的农耕文明的历史,而且也陆续培养了大量的粮食和蔬菜,但其实中原土生土长的粮食除开水稻和粟稻之外,大部分的高产粮食作物都是外来户,尤其是主粮,小麦、玉米、红薯、土豆、甚至高产水稻都不是中原物种,蔬菜和水果更是如此,中原土产的桃、杏、李、梨、柿、橘在后世都不是主要水果品种,大众消费的水果是苹果、香蕉、葡萄、西瓜等,这些几乎都是外来户,蔬菜更甚,商周时期的主要蔬菜在后世基本上看不见了,除开白菜萝卜之外,黄瓜、茄子、辣椒、胡萝卜、西红柿等都是从西方引进的。
  而无论这些引进的粮食还是蔬菜瓜果,来源地大概有两个,一个是印度,一个是美洲。
  如果没有人推动主动去寻找,这个过将程会持续数百上千年之后才会慢慢出现在中华的饮食结构之中。
  眼下因为陈旭的推动,这些蔬菜粮食作物已经提前送到了眼前,但因为出现的时间不太好,夏天快过完了才送回来,播种生长已经来不及成熟了。
  但对于茄子和黄瓜西瓜这些后世常见的瓜果蔬菜惦记到灵魂扭曲地步的陈旭,眼下蹲在菜园子里面,脑海中一个小人有若野狼一般四肢伏地在仰天嚎叫,恨不得抱着在这些蔬菜瓜果的秧苗啃几口满足一下流口水的欲望。
  不行,老子一定要提前吃到这些蔬菜。
  一想到大冬天围着火炉可以啃几根水灵鲜嫩的黄瓜,陈旭的口水瞬间便抑制不住的流下来了。
  “去找管家来,我要在这里修建一个温室大棚!”
  “侯爷,何为温室大棚?”菜园的管事满手泥巴站在旁边满脸懵逼的问。
  “多话,赶紧去找人!”陈旭一脚踢在管事的屁股上。
  看见侯爷生气,管事赶紧屁颠儿屁颠儿的回去找管家,很快须发花白的管家就带着几个家仆急匆匆而来。
  “安排人去砍木头和竹子,在这片菜园之上搭建一个大棚……四周用粟草编制厚厚的草帘遮挡起来……顶上用木条隔成两尺见方的格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75/107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