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吃相(校对)第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9/1072

  “行!”马大伯一口答应下来。
  日落西山,炊烟升起,在杏儿和陈姜氏的操持下,一顿晚饭很快做好。
  小米稀饭,荠菜肉饼,一道凉拌折耳根,一道凉拌荆芥嫩叶,还有用茱萸盐巴腌制的葱蒜末,吃起来比较开胃爽口。
  这些小菜本来是农村常见的简单菜品,不过因为以前陈姜氏一个女人带两个孩子,种田干活儿饭都没吃的,因此也没时间弄,现在家里吃不完的粮食,也住上了宽敞的新房子,衣服虽然还是粗布麻衣,但也不再是那种补丁摞补丁的贫苦状态,因此也有闲暇时间来弄这些食物,瓶瓶罐罐的腌制了不少,而且凉棚里面还密密麻麻挂了许多野菜准备弄成干菜为冬天做准备。
  “大伯,因为收夏粮税的事情,明天我就要回镇上督促,家里的事情就拜托您多多照顾!”陈旭一边大口吃着面饼稀饭一边说。
  “小旭你放心,你娘和杏儿我们会照顾好,当了镇上的里典,要照顾十多个村子,那是很忙的,家里你就别分心!”马大伯连连点头。
  “对了大伯,我还想从村子里挑几个机灵点儿的小孩子带去镇上跟着我学点儿东西,平时也可以给我帮忙,管吃管住,每年冬夏都有衣服……”
  马大伯呆了许久才说:“要多大的孩子?”
  “十岁左右吧,男女都可以,主要是学习,药坊开起来之后他们也可做学徒帮忙!”陈旭笑着说。
  “那敢情好!”马大伯很激动的放下肉饼开始掰手指头清点村里满足条件的娃子,末了说:“符合条件的有八个,还有两个脑袋有些不开窍,去了只会给你添麻烦,就留在家里帮忙算了!”
  “行,这件事您先在村里通个气,过一个星期……嗯,七天之后您让人把他们送到镇上去,我要先准备一下吃睡的地方才行!”陈旭点点头。
  “小旭,我知道你是为村里人好,但千万别给自己添麻烦,这些娃都很野,不知道规矩……”
  “大伯放心,我自有分寸!”陈旭打断了马大伯的话。
  一顿饭吃饭,马大伯回家之后,天色也渐渐暗淡下来,一家人和虞无涯坐在门前喝茶聊天。
  “兄长,我也想去镇上!”杏儿搂着陈旭的脖子撒娇。
  “杏儿~”陈姜氏略有些生气的呵斥。
  陈旭把杏儿抱起来房子腿上笑着说:“娘,你别动不动就说小妹,不过杏儿,镇上我还不是太熟悉,而且你还太小,你要是也走了,娘一个人在家多孤单啊,所以你要在家把娘照顾好,对了,我还给你带回来一件东西,你抽空在家好好学习,等过一年,我送你去跟水姐姐帮忙好不好?”
  “真的?”杏儿兴奋的跳起来。
  “嗯,不过你的先把我教你的东西学好才行,无涯,你帮我把那把算盘拿出来!”陈旭吩咐一声这个免费的打手兼保镖兼跑腿。
  虞无涯很快从房间里拿出来一把木质的算盘,陈旭接过来抖了几下,然后用手指快速拨了几下,算盘珠发出噼里啪啦的清脆声音。
  这把算盘只有一尺多长,是陈旭让镇上的木匠专门制作的,做工非常精细,框架是用上好干透的檀木制作,算盘珠也是用檀木一颗一颗手工刻出来然后仔细打磨过的,大小看起来也很均匀,而中间的档杆是用青铜打造的,木珠拨动非常顺滑,而且中框上每根档杆的位置还刻上了个十百千万的隶书字体,无论外观还是样式还是工艺和两千年多年后的算盘几乎一模一样。
  “杏儿,这个叫算盘,现在我教你怎么了使用?”陈旭把算盘放在餐桌上,抱着杏儿开始教她一上一二上二的加法口诀。
  “恩公,你做的这个东西简直太神奇了,没想到一个小小的算盘,就解决了加减运算,那天工开物之中到底记录了多少匪夷所思的东西,可惜可惜,无涯无缘得见也!”虞无涯站在旁边一边看一边赞叹不已,脸上也是满脸的惋惜。
  一夜无话,第二天陈旭早早的就爬了起来,洗脸刷牙之后趁着陈姜氏和杏儿做早饭的时间,去砍了几根大毛竹回来,支开木马破篾刮青,然后用篾刀细细洗刮成一束束竹丝,吃完饭后又忙了一个多小时,此时太阳已经老高了,一些村民都三三两两的扛着锄头藤筐过来,等待陈旭领着他们去采挖药材。
  其实这些药材村里人基本上也认识的七七八八了,但这东西却是用来治病的,入口就是人命关天的事情,因此陈旭也不敢太过大意。
  毕竟后世关于吃错药毒死的也不算少。
  比如就说桔梗这种药材,和人参就有八九分相似,如果全部是晒干的根茎,混在一起根本就分不出来,除非是特别熟悉两种药材的人。
  还有一种叫商陆的植物,全株都有毒,后世还有人分不清楚挖回去炖鸡,然后全家被毒的住进医院重症监护室,如果是放在现在这个时代,那就必死无疑。
  至于板蓝根这种东西,那相像的就更多了,最常见的是白芨和蒲公英,而这三种野菜遍地都是,许多就直接混杂在一起生长,挖出来晒干切片之后,神仙也要弄错。
  于是整整一个上午,陈旭都在附近的山林沟渠边仔细的教村民采挖药材,同时也把药材的晾晒处理也大致讲了一些。
  之所以是大致,是因为陈旭也不知道这些药材的处理和炮制方法,按照后世中医的理论,许多药材要蒸煮,有些要炒制,有些要蜜制,还有的有毒,入药之时需要万分斟酌,但这些……陈旭一概不知道,小时候见二爷爷弄过,但也还是两眼一抹黑。
  时间一晃已到下午,简单的吃过午饭之后,陈旭收拾行装和虞无涯、牛大石准备离开。
  “娘,这几天和小妹抽空把蚊帐做好,等大伯去镇上的时候让他一并带去,小妹也好要好练习珠算口诀!”
  “旭儿路上小心!”陈姜氏连连点头叮嘱。
  “娘和小妹也保重身体,走!”陈旭翻身上马,一夹马腹,三人驱马嘚嘚而去。
  “兄长保重,大石哥哥保重~”后面传来杏儿稚嫩的喊声。
第129章
绝不善罢甘休
  日落时分,雉县东南,六匹快马疾驰而来。
  为首一个二十左右的青色劲装青年,面相英俊,身边还有一个中年人和一个淡蓝衣裙的少女,后面还跟着三个虎背熊腰的布甲兵卒。
  这六人长途奔袭而来,具都风尘仆仆,遥遥看见县城的城墙,这才都松了一口气放慢马速进城,而守门的兵卒看见之后,大声呵斥将堵路乡民全部赶开,让六人快速通过。
  六人直奔县衙,下马之后三个兵卒收拾马匹行李,中年人带着青年和少女径直进了县衙。
  忙完一天的江北亭正准备收拾文书去小院歇息。
  “老爷!我们回来了!”中年人走进大堂之后赶紧行礼。
  “拜见父亲大人!”劲装青年也激动的赶紧跪拜行礼。
  “见过爹爹!”少女嘟着嘴很不高兴。
  “咦,星儿月儿,你们怎么也一起来了?”江北亭惊奇不已,丢下手里的竹简站起来。
  “爹,是母亲大人吩咐我专门送小妹来的,这里有大伯写的一封书信,您或许一看便知!”年轻人站起来之后打开背上的一个包裹,拿出一卷竹简递给江北亭。
  江北亭解开捆扎竹简的麻绳,拉开只看了几个字便脸色大变,合上之后说:“青山,你带月儿去洗漱歇息,星儿随我去书房!”
  “哼~,什么东西弄的神神秘秘还要瞒着我。”少女脸色更加不高兴,冲着青年的后背狠狠的翻了一个白眼儿,闷闷不乐的跟着中年人去后院洗漱休息。
  “坐!”书房内,江北亭给儿子到了一杯茶水之后,这才坐到凉榻上慢慢展开竹简细看起来,脸色变的阴沉无比,看完之后胡子眉毛都有些发抖。
  “爹,大伯信上说的什么?”青年忍不住问。
  “唉!”半晌之后,江北亭才长叹一口气,再次把书信快速看了一遍,“你大伯言说可能是丞相李斯从中作梗,这才让赵府令拒绝了月儿的婚事!”
  “怎么可能?”青年人手一哆嗦,茶杯哐当一声掉到地上。
  这卷书信从咸阳出发,他就一直未曾打开看过,毕竟是大伯和母亲特意叮嘱之事,因此连少女和中年人都不知道。
  “我也感觉此事蹊跷啊,李斯贵为大秦左相,怎么会……怎么会无聊到这种地步,竟然去干涉月儿的婚事,而且我江氏一族也算大秦望族,与他无冤无仇,蹊跷……太蹊跷了……”江北亭仿似喃喃自语。
  “那……那大伯是如何说的?”青年把茶杯捡起来结结巴巴的问。
  “你大伯说李斯午间进宫去见过皇帝,下午朝会之后皇帝便唤赵高,很快那赵高便在回家路途上追上他拒绝了月儿的婚事,赵高本是皇室宗亲,当初和他联姻之事宗正府也有备案,皇帝即便不知晓此事,赵高也会禀告,怎会突然翻脸,如若不是李斯从中作梗,他断然不会变卦,要知道这会让江氏和他赵家成水火之势,老死不相往来也!”
  “您……您说是……是李丞相让皇帝下的命令搅乱了小妹的婚事?”青年更加惊讶。
  “不错,你大伯在信中也是如此猜测,不然赵高也不会这样做,对他没有任何好处,这……这该如何是好?”江北亭也心里混乱的一塌糊涂,沉默了半晌之后才问:“你母亲兄弟可都好?”
  “回父亲大人,母亲安好,兄长和四弟也都很好!”听到询问家里的情况,年轻人赶紧站起来说。
  “那就好,关于月儿之事,你母亲是如何说的?”
  “母亲说小妹在咸阳待不下去了,让我送她来雉县,让您就在这里帮他寻一门亲事,以后……以后就不要回咸阳了!”青年很是不安的回答。
  江北亭闻言愣了半天,然后使劲儿的捋着胡须,脸色青一阵白一阵。
  可以说因为这个变故,自己唯一的女儿一生名节被毁的干干净净,虽然这个时代对山野村夫来说,名节之事并不是特别重要,但作为官宦和名门望族来说,还是看的特别重,联姻之事门当户对是首要考虑的对象,而且一旦女儿嫁在雉县,以后自己调往他地任职,父女说不定一辈子也再无见面的机会,更何况按照女儿的心性,嫁人之后一定全家会鸡飞狗跳不得安宁。
  纠结啊!江北亭有气又怒又无可奈何。
  突然之间一个少年的身影在脑海里浮现出来,同时还有那块玉佩。
  江北亭赶紧回想了一下刚才见面的情形,似乎真的没看到那块十岁生日送给女儿,而且平日佩带不曾离身的玉佩,顿时一个古怪的念头再次浮现出来。
  难道女儿和那陈旭已经……
  若是如此,女儿的婚事或许有了着落。
  他在脑海中反复回想上次女儿见了陈旭回来之后的表现,然后又联想到女儿行事的一些细节,心里反复掂量之后还是摇了摇头,有气无力的摆摆手说:“星儿,你一路赶路辛苦,也先去洗漱歇息,此事容我仔细考虑再说。”
  “是,星儿告退!”青年拱手行礼之后退出书房,只留下江北亭一个人坐在窗前发呆。
  许久之后,阴暗的房间里响起一声咬牙切齿的哼哼:“李斯匹夫,竟然暗中作梗坏我女儿婚姻,我江氏一族与你绝不善罢甘休!”
  有人郁闷愤怒,但几十里外的清河镇最近几天却很热闹开心。
  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牛马队伍不断的把一袋袋粮食从四周村落收集上来入仓,随着夏粮收割进入尾声,秋粮税也已经基本收齐,只等全部准备好之后送往县城交割就算圆满完成夏粮税的征收工作,而且今年的夏粮税征收的也异常顺利,一丝一毫的纰漏都没有。
  而新上任的小里典大人最近也是动作不断,召集镇上的木石匠工在镇西头一块荒地上用木石修建了一个带院子的房子和一个大大的凉棚,同时也让游缴、医卜和亭长通知乡民闲暇之余出去采挖各种药材,药材的样品已经摆放在了镇中央的一块木板上,并且也注明了收购的价格。
  板蓝根一钱三斤,黄姜一钱两斤,黄芩一钱一斤,甘草两钱一斤,蒲黄粉一钱一斤,蜂蜜二十钱一斤,各种口径的干竹筒一钱十个到二十个不等……
  医卜还反复向乡民指导采收的规矩,所有的药材要切片晒干的,不能有泥土等等。
  于是最近很多人都开始在田间地头和附近的山野中寻找采挖药材,几乎家家户户门口都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药材正在晾晒。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9/107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