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吃相(校对)第7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38/1072

  “这两种方法和按摩一样,属于疏通经脉的辅助治疗,可以很好的缓解身体不适的亚健康症状,但真的等到生病,还是主要靠汤药,医院的事我让管家去筹备,而你的任务就是帮我到处去召集医术高明之人,恩……去卫生院挖墙脚也行,总之本侯只负责花钱筹备,所有的医生护士你得自己搞定!”
  “侯爷放心,太医院和卫生院某认识的人可不少,民间也有许多医术不错的家伙,但大多数脾气不太好……”
  “脾气不好说明有真本事,不过本侯专治各种不服,告诉他们,只要愿意来我的医院上班坐诊,本侯可以任其研究医术,若是将来真的能够完成某项疑难杂症的治疗,本侯甚至还能将他的雕像竖到图书馆前面,让后世人顶礼膜拜流芳百世!”
  “嘿嘿,有侯爷这句话,想来他们哭着喊着也要挤到侯爷的医院来上班,那些家伙平日一个个眼睛长在头顶上,见我们御医都不屑一顾,不过以后都要乖乖夹着尾巴听我指挥了,嘎嘎……”一直看起来一身正气的方太医竟然发出了几声夜猫子样恐怖低沉的笑声,听的陈旭都浑身起鸡皮疙瘩。
  看来真正有能力的人每一个都不是好鸟,方晟这虾子看起来一本正经,原来也特么是个腹黑的家伙,不过这样也好,正好医院需要一个腹黑的家伙来掌控大局,太温柔的领导镇不住那些眼睛长在头顶上的家伙。
  接下来的半个月,陈旭除开安排侍卫和家仆回老家去把老爹老妈等人都接到咸阳来团聚之外,大部分时间都是泡在图书馆的建设和医院的筹备上。
  筹备医院相对比较简单,直接让人去内史府查阅一下,看看咸阳城什么地方还有空置或者废弃的宅院,然后买下来一栋简单的改造一下之后就可以开始营业,同时他还让管家在渭河南岸购买了一块两百亩左右的地皮,让科学院设计了一个五层的门诊大楼和住院部,另外还有药房马厩食堂等附属设施,然后就丢给科学院的一群工匠去修建,在官方医疗设施完全无法满足百姓要求的时候,民间开设医院也是一个良好的补充,这所医院的主要目的是为平民服务。
  而图书馆的建设就复杂多了,因为这是一个收天下士子之心的伟大工程,因此需要好好设计规划,争取要把它建成一个跨世纪并且永远流传下去的国标性建筑。
  在国立图书馆赏先贤典籍,在京师大学学先贤学问,在皇家大礼堂谈论治国策略,三管齐下,这就是陈旭推动百家融合的初步设想。
第1089章
钱好用不好挣
  很快半个月过去,前些日子传播的沸沸扬扬的关于在图书馆门口竖一百尊百家诸子雕像的事渐渐没有了下文。
  有灵通好事之人经过辗转打听,有隐约的消息传出来,因为少府没钱,清河侯打算采用竞标方式集资修建雕像,但似乎皇帝不愿意。
  这个消息一出,民间越发激动了,百家门徒互相吹捧自己打压别人,甚至还有不少财大气粗的门派开始筹集资金,打算到清河侯府请愿,一定要把自家门派的老祖雕像竖在图书馆门口的台阶上,以表达作为后辈门徒的尊崇和恭敬。
  “陛下,百家门徒闹的很凶,您还是得尽快拿个主意!”
  紫宸殿中,少府令赵威擦着额头的虚汗站在秦始皇面前。
  又是半个月过去,他的一千万钱还是没有凑齐,但民间这件事却越闹越大,整个咸阳城都有一股压制不住的火焰要燃烧起来一样,百家门徒全都擦拳头撸袖子互相群体攻击不同的门派,而作为百家之首人数最多传播最广的儒家闹的最凶。
  不光有咸阳儒家门徒的首领、孔子九世孙孔凡,而且他还把一直隐居在鲁地的族伯,孔氏当代家主的孔鲋请到咸阳,闻讯而来的还有成百上千常年在全国开设学院的儒家门徒也从四面八方云集咸阳,听闻足足凑齐了五十万钱,一定要把孔子的雕像竖在图书馆的最高处。
  除开儒家之外,阴阳家也很激动,作为曾经最受秦始皇喜欢的学派,阴阳学派的领袖管重楼甚至还亲自入宫拜见始皇帝,请求将提出五德轮回之说的阴阳学派创始人邹衍的雕像竖在图书馆正门口,如果再加上他自己的雕像,那么他愿意捐献二十万钱。
  道家的左翼派系、兼容并蓄拥有强烈治国思想和战斗意识的黄老学派同样不甘示弱跳出来大声喧哗,要求把黄帝和老子的雕像放在最上层。
  除开一些穷的已经快要断代的渣渣学派之外,几乎所有的学派都在闹腾。
  而关于雕像的事陈旭自从跟赵威说过一次之后就再也没有提起。
  这件事本来就是应急之策,对他来说百家门派本就实力不均衡,财大气粗徒弟多的自然有优先的机会,把孔子的雕像竖在图书馆门口的最高处也并无不可,因为孔子的理论实际上非常务实,讲仁义道德,讲礼仪诗书,大力传播教育,是如今最大的显学流派,在民间人气很高,和陈旭推行的法家治国方略并无太大冲突,而且和后世宋朝之后的儒家思想天差地别,儒家门徒一个个也都挺凶的,配着宝剑打架斗殴也是司空见惯之事,并非那些后世所谓的手无缚鸡之力只会谈论子曰诗云曰君子小人的文质彬彬的弱鸡书生。
  将最为显学的儒学融合到治国之中是荀子的思想,和如今陈旭推行的治国理念并不冲突,只是不要将儒家的理论用歪了就行,至于上下尊卑,歧视女人的思想,可以慢慢在融合中去掉。
  当然,歧视女人的也不仅仅是儒学,百家门派几乎都歧视女人,这是人类发展的历史原因,是人类进入父系社会之后遗存的痕迹,只是其他门派没有那么赤裸裸的说出来而已。
  中国封建社会两千余年,女子地位最高的应该是秦朝,李斯推行的许多法令规定男女都是平等的,至少在家庭关系上是如此,但儒学占据上风之后就彻底变了。
  陈旭不再关心竖雕像的事,是因为听赵威回报说陛下不愿意,但既然竖雕像的事情已经提了出来,皇帝便把这件事依旧丢给了赵威,让他去筹钱,因为皇帝觉得丢不起这个人。
  但半个月过去,赵威连原来的一千万都没凑齐,何况这一百尊雕像至少又得数百万钱的开支,因此在百家门徒越闹越凶的时候,不得不再次来见皇帝。
  而皇帝听完之后也很郁闷。
  自从推行货币改革之后,粮食和布匹已经退出了货币的交易行列,变成了普通商品,而全国各地粮仓也被陈旭改革成为了储备仓库,储备仓库分为两种。
  一种是国家战备仓库,每年定量收购粮食、布匹、牛皮、牛角、桐油等战略物资,这部分要足够维持五十万大军一年的开支,这些战略物资各地官衙不许任何人动用,违令者轻者徙重者斩,储备仓库中的物资根据保存时间进行轮换,抛旧收新,以保证这些物资随时都能够启用。
  另一种是平抑仓库,主要是针对粮食、盐巴和布匹等必须的生活物资,所有郡县必须修建,平日收购物资囤积,遇到灾荒年月平价销售,主要是对付商贾囤积居奇用来平抑市场价格,保证老百姓市场上盐粮布匹的价格稳定。
  因此大秦眼下虽然每年粮食布匹都在增产,价格也在稳定下降,各地仓库也都堆积如山,但这些没办法动用,即便是动用也不容易变成钱。
  因为这几年大秦底层民众几乎都能吃饱饭,粮食需求和六七年前已经完全不同,现在无论是朝堂还是民间,所有人感觉不是缺粮,而是缺钱。
  以前无论是什么工程,只需要调动官仓的粮食布匹就能解决,但现在不行了,无论是朝廷衙门还是商贾百姓,你跟他说你干活儿我给你粮食,顿时一个个头都能摇掉,不给钱谁特么给你干活儿。
  而钱使用的方便性也有目共睹,就是皇帝自己也知道眼下最好用最方便的是钱,以前群臣在朝堂讨论朝廷开销,动辄要求调动某某官仓数十万石粮食数万匹麻布,需要抽调民夫和刑徒数万进行配合,车船舟马征调无数,牵一发而动全身,谕令一出整个朝堂民间一片忙乱,但如今只需要一句话,拨钱五十万一百万就解决了,然后办事的衙门跟着财政署的官员去华夏钱庄拨付钱款,朝堂的事情就算完了,余下的事情全部都靠钱解决,而只要有了钱,顿时会有无数的商贾富豪像嗅到血腥味的鲨鱼一般疯狂而来,一件往常需要无数部门配合的棘手工程,一笔钱就能完美解决。
  货币改革和新商律的推行,几乎一下就解决了束缚民间和朝堂的所有经济民生问题。
  钱好用,但不好赚。
  国家这几年虽然财政收入年年都有大幅度的提高,但钱还是不够用,因为花起来太特么方便了。
  而且无论是朝廷还是少府,在花钱上没有什么太详细的预决算制度,都是根据三省六部的奏书进行讨论开支,除开陈旭的五年计划之外,其他的开支都很随意,遇到事就讨论,讨论完觉得可行,府库也有钱,于是便开始进行,于是朝廷和少府便经常性的缺钱。
  虽然眼下的钱是少府负责铸造,一钱铸造出来就能花出去,但铜钱可不是后世的纸币,这东西本身就是硬通货,从开矿冶炼到铸造成功,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并不比本身实质的价值少多少,兑票的发行也有严格的规定,中央钱庄根据铸造的钱币数量存入华夏钱庄,领出来对应数量的兑票或者存单,这其中都有严格的法令和制度,陈旭反复叮嘱杨堃不能多发一钱,一旦超额发行纸币,后果就会非常严重。
  因此眼下即便是少府缺钱,皇帝也不能要求中央钱庄私自给自己印刷几百万几千万的兑票出来,或者即便是印刷出来,没有华夏钱庄的承认,这钱也领不出来,只会是一叠无效兑票。
  虽然皇帝不太懂经济,但也完全知道兑票的性质,一旦失控造成钱庄信誉受损,华夏钱庄一旦倒塌,整个大秦会瞬间陷入无比的混乱之中。
  “缺钱……朕富有天下,怎么会缺钱……”秦始皇静静的坐在大椅上,捋着胡须脸皮微微抽搐。
  “非是陛下缺钱,而是这次修建图书馆的事有些突然,本来少府的钱足够支撑到明年开春……”赵威小心翼翼的解释。
  “陛下,要不先从财政署调集一些钱款暂时解困……”
  “不行,朕已经在朝堂上说要从少府内库开支,焉能出尔反尔,明年……明年恐怕会更缺钱……唉!”皇帝郁闷的站起来,背着手在大殿之中来回走动。
  “陛下,中尉府令陆大人言有急事奏报!”紫宸殿外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一个卫尉禁军单膝跪地禀报。
  “宣!”皇帝收起郁闷的心情。
  片刻之后,中尉府令陆嚣身穿金晃晃的铠甲来到紫宸殿。
  “陆中尉有何要事进宫见朕?”看着脚步匆匆的陆嚣,始皇帝心头疑惑不已。
  “陛下,臣方才获悉,有诸生吵吵嚷嚷正从四面往皇宫汇聚而来,人数不下数千,臣担心会出事!”陆嚣赶紧回答。
  “可知他们为何而来?”秦始皇脸色一下变得冷峻无比。
  “陛下,听闻是为了图书馆修建雕像而来,臣让禁军在皇宫四周的街道阻拦,但人数越来越多,此事臣不知该如何答复,强行驱散又恐惹出祸端,还请陛下决断!”
  秦始皇:……
  “陛下,此事越闹越大,还需早做决断,其实臣以为清河侯的方法还是不错……”赵威在旁边提醒。
  “陆中尉去向诸生说明,百家先贤的雕像朕会安排,让所有人回去安心等待消息,来人!”
  “请陛下吩咐!”站在旁边的一个内侍赶紧站出来。
  “去请左相入宫,就说朕有要事相商!”皇帝大袖一摆坐回自己的位置上。
第1090章
破而后立
  陈旭正在带着胡宽张苍等跟一群科学院的匠工匠吏在城南的空地上视察,拿着一叠图纸反复研究规划的三栋建筑该如何修建最合适。
  少府眼下拿不出钱来基本上也不会影响工程的进度,三千万钱足够完成大部分的工程量了,等到明年,少府必然能够把剩下等钱补足。
  但卖雕像的产权被皇帝拒绝,实际上陈旭是很遗憾的一件事。
  百家门徒作为有传承渊源的士族,无论在朝堂还是在民间的地位都非常高,如今已经构成了大秦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开馆授徒传播思想,充作底层文吏书吏等,为推动大秦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特别是几大学院开设之后,百家门徒渐渐从混乱分散的野蛮状态慢慢融入了大秦日新月异的发展之中,成为了推动大秦发展最重要的力量。
  但百家门徒必然还是散乱的,在思想上具有天然的相互敌视感,因此要想各个门派能够友好相处是不可能的,陈旭要想融汇百家,创建有大秦特色的治国理论,那么百家门徒必须能够相互妥协的融合在一起,那么就必须让百家门徒能够有一个共同承认的东西,找到他们共同的信仰。
  因此图书馆就是陈旭为他们汇聚信仰的地方。
  而光是一个图书馆还并不够,中国人自古崇尚自己的祖先,尊师重道是百家门徒共同遵守的规矩,因此陈旭在翻来覆去想了许久之后,想到了立雕像这个不要脸的计策。
  如果真的把百家先贤的雕像立在了图书馆门口,那么图书馆真正从此就成为了百家门徒崇拜的信仰之地,相当于教堂一样的存在,因为这里矗立着他们赖以处身立命的门派先贤,作为门徒断然不能给先贤丢脸。
  至于用雕像卖钱,陈旭感觉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要把自己的门派老祖立在图书馆门口供天下人瞻仰,多少得付出一些代价吧,不然会让人觉得不够虔诚,也无法调动百家门徒的热情和积极性。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没有足够的付出就没有足够的回报,如若轻易就能得到一件东西,必然不会太过珍惜,当然付出越多,那么表示作为后世门徒越发的尊重和虔诚。
  当前能够衡量这种尊重和虔诚的最简单直接的方法,那就是……出钱!
  就像后世香客到寺庙功德箱捐香火钱一样,捐的越多就越是虔诚,自然菩萨也越高兴,至于真正高兴的是不是寺庙的方丈,只有庙里的和尚晚上数钱才知道。
  何况陈旭自己掏腰包三千万钱,却让百家门徒占便宜,这种事陈旭必然是有些怨念的。
  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我负责修,你们跟着出点儿钱一点儿都不过分,那样才公平对吧!何况这百家先贤又不光是我陈家的,他们是民族的,也国家的,中华民族人人有份才对,读书越多的人越该出钱,所有的文化知识都是老祖宗呕心沥血创造出来的……
  “侯爷,您说如果陛下真的答应要在图书馆门前立百家先贤的雕像,我的老师荀子能够排到第几位?”
  站在满是火烬残骸的空地上,一群人观看图纸研究方案,说到图书馆的时候,张苍忍不住开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38/107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