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吃相(校对)第7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41/1072

  运送报纸的货车进城之后不久,无数小型的两轮马车或者是骡马用藤框驮着大捆大捆的报纸运送到各个售卖点,看着最新一期的报纸送来,打架的、起哄的、吃包子馒头的所有人一下就安静规矩下来重新整理好队伍,然后一个一个掏出钱袋子。
  “哗啦~”书报亭的窗户被推开,里面一个帮工探出头来嚷嚷:“排好队勿要拥挤,开始售卖!”
  “哗~”大街上排的又粗又长的队伍瞬间如同一条长蛇一般摇晃摆动起来,所有人都拼命往前挤。
  “五十份报纸~”排在第一的估计是黄牛,直接将十枚紫光灿灿的太极通宝拍在书报亭的木质窗台上。
  报亭的帮工头都没抬,手一扫就将五百钱扫入钱箱,随手就丢出来一大捆报纸。
  “嘿嘿,今日又要发一笔小财也!”黄牛兴奋激动的扛着报纸转身就跑。
  “某也五十份报纸~”排在第二的同样将十枚太极通宝拍在窗台上。
  “哗啦~”随着铜钱落箱的声音,同样一大捆报纸也丢了出来。
  “某五十份~”第三个同样丢下五百钱转身抗走了五十份报纸。
  “五十份……”当第四个同样喊出同样数字的时候,后面排队的顿时群情激动的喧闹起来。
  “入你老娘,你等几个泼皮要不要脸,平日随你们也就罢了,今日我等买报有要事,你等每人五十份,我等早早起来排队岂不空欢喜一场……”
  “正是,放下报纸,速速爬走!”一个身材魁梧宽袖大袍的儒生上前一把揪住正准备离开的黄牛的脖子咬牙切齿的嚷嚷。
  “郎君饶命,我是为城南诸位公卿府上买的……”泼皮赶紧告罪,这些士族他得罪不起。
  “公卿又如何,公卿就能不让我等看报……”儒生一脚将黄牛踹了出去。
  “瓜皮,留下报纸速速离去,不然揍你~”
  “然,打死这个鳖孙~”
  一群擦拳磨掌的文士都涌上来威胁。
  “好好,某不买便是!”黄牛吓的钱也不要了,一边整理衣服头发一边逃走,反正他们是书报亭的常客,这些钱也不会丢,只是今天的看来是赚不到钱了。
  “尼玛都说挣钱要趁早,看来某今天起的还是不够早,一群瘪犊子,真晦气,呸~”黄牛冲着排队的诸生吐了一口痰转身往前面三个同伴追去。
  “某十份……呃,五份报纸~”
  “五份报纸~”
  “某三份……”
  因为有前车之鉴,后面买报的要温柔多了,最多也就三份五份的买,随着叮叮当当铜钱落箱的声音,报纸也一份一份的落在一双双迫不及待的大手之中被抢走。
第1094章
历史分界线
  一份特殊的报纸搅动今日的咸阳。
  数万人凌晨排队争相抢购,无数平日混的风生水起而且颇受人喜欢的黄牛被揍的哭爹喊娘,躲在街边留下委屈的眼泪,心里的委屈简直无法诉说,今日无论是谁,上到王侯公卿下到贩夫走卒,有谁敢阻扰这些百家门徒买报纸,绝对都会被揍的鼻青脸肿。
  因为报纸里面那张选票,将关系到各自门派将来的名声和地位,清河侯说的再好听,这名次该争的时候还是必须要争的,不然将来愧对祖师爷。
  而所有拿到报纸的人,无不兴奋激动的呼朋唤友在平日熟悉的聚集地观看谈论,更有无数人四处寻找熟人为自己门派的先贤投票。
  不光民间如此,朝堂今日同样喧闹无比。
  寅时末,文武百官皆都人手一份最新的大秦都市报聚集在朝议大殿门口的广场上,虽然已经到了上朝时间,但所有人都还在津津有味的看着特刊的那张名人名录简介,密密麻麻一百二十位前辈名人,有喜欢的,有不喜欢的,有崇拜的,有厌恶的,但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有典籍存世,在整个华夏文明发展中都留下了各自的传承。
  只要愿意参加,就可以在其中选择一位的数字号码填在选票之上投递到各处的书报亭或者报馆的门卫接待室。
  百家门徒虽多,但天下读书识字的绝大部分都没有固定的来历和师承关系,正式的师徒关系非常严格,需要有隆重的拜师礼还要得到一些同样著名的见证人,经过这一系列认真而严肃的认证之后,才有正式的师徒名分,甚至这种关系还可以在官府备案写在身份牌上。
  正因为收徒比较严格,所有要求也非常高,一旦成为师徒关系,接受师父的教诲,传播师父的理念,把门派发扬光大就是所有人的追求和目标,而有了这个名分,以后才能够以门派的名义开馆收徒,继承和发扬自己的派系,由此成为士族。
  在春秋初期,士是一个阶层的统称,是贵族之外另一种有身份地位的阶层,在官学学习接受教育,他们有知识,有文化,有能力,能够为诸侯解决许多问题,这些人被统称为士,而带有士这个称呼的,都是受人尊敬的存在,比如武士、医士、道士、方士、术士、侠士等等。
  而到了春秋中后期,大量私学兴起,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等各种学派逐渐兴起,各自开馆授徒传播自己的理念,大量招收各种不同层次的学生,孔子有教无类先后教育出数千弟子,浩浩荡荡来往于诸侯之间宣扬自己的治国理论,士这个称呼开始范围扩大化,只要是有知识有名望的人,都能称为士,是为名士。
  到后来的战国至大秦,后世的士族已经开始形成,他们不再局限于为贵族和朝廷服务,而是开始运用自己的能力和影响力形成一个族群,形成一个庞大的势力集团,就像关中的季氏兄弟,就是一个典型的侠士集团,可以利用他们的势力去改变很多事情,包括项氏同样也算一种士族形成的豪强,民间有无数人投靠依附他们,只不过这种士族还远远没有达到衣冠门阀的高度,而到了东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才真正掌控华夏中枢,用世家门阀的力量来操纵整个华夏政治,由此形成了家族子弟不断把持朝政的门阀政治,垄断了官员阶层,霸占了大量的社会资源。
  这里专门说一下士族的来历,是想说明这种有严格和清晰传承的文化渊源的来历,就是一种严格的师徒关系在里面起了重大作用,在尊师重道这种传统的影响下,维护师门的名声和荣誉,就是所有弟子的义务。
  而因为收徒非常严格,所以许多名士开馆授徒并没有真正的师徒名分,仅仅只是传播自己的理念而已,而开私学的原因,很多也是因为想凭借自己的知识文化挣点儿学费混口饭吃。
  比如陈平萧何曹参胡宽等人,也都读书识字,算是很厉害的文化人,但他们没有固定的老师,学的也非常杂乱,因此也说不上师徒名分,更没有所谓的门派,但他们还是有一些派系倾向。
  比如陈平,就倾向道家黄老学派务实的治国理论,想凭借自己的理想去让穷人得到平等和公平的待遇。
  因此如今大秦门派众多,百家门徒数万,但真正的文化阶层,还有一大部分并没有十分明确的派系传承,他们在投票的时候,自然不会倾向于投给那些闹腾的最凶的派系,而是会更加理智的去看待这件事,选出自己认可的,对华夏传承有着重大影响力的人物。
  当陈旭坐车来到朝议大殿门口的时候,上朝的钟声已经响起。
  悠扬而低沉的声音中,文武百官还在翻看报纸一边低声交谈一边进入朝议大殿。
  皇帝一如既往,准时出现在后殿入口,不过同样手里捏着一份报纸,一边走还在一边看。
  “臣等恭迎陛下~”
  秦始皇并未入座,而是举起手中的报纸说:“图书馆已经开始筹备,百家先贤的评选也已经开始,一旦图书馆修建好,百万藏书,百位先贤,既是我华夏千古未有之创举,更是我华夏亘古未有之盛事,诸位爱卿一定要将此事办的完美而顺利,等到图书馆和雕像建成之日,朕要再次大赦天下!”
  “臣等遵旨!”数百文武大臣一起站起来拱手行礼。
  “诸位爱卿请入座~”秦始皇大袖一摆坐下,满朝文武这才跟着稀里哗啦的入座。
  今天这个上朝的开头仪式有些不一样,许多官员入座之后都偷偷打量独自坐在专属大椅上的陈旭。
  陈旭身后的左相位置已经撤掉了,因此陈旭的位置显得非常特殊,和皇帝隔的很近,和百官隔的稍微有点儿远。
  自从李斯去世,陈旭登上左相宝座之后,朝堂格局便迅速发生了变化,朝堂气氛也比以前变得平和多了,几乎再也没有像以前陈旭和李斯数次剑拔弩张争吵,法家门徒和博士大夫互相吹胡子瞪眼睛挥舞着笏板要群殴的状态。
  眼下朝堂政治斗争轻松了不少,一些日常争论主要还是政务问题,而陈旭也不像以前那样在朝堂上是孤家寡人一个,而是有了一大票小弟,许多事情并不需要冯去疾和蒙毅的支持就能办的服服帖帖,新的三巨头彼此之间的关系也没有了当初李斯还在时候的亲密和融洽。
  而这种朝堂格局,也是各自心照不宣的举动。
  君王和皇帝都不喜欢一团和气的手下,彼此不和谐他才能够吃睡安稳。
  “诸位爱卿,有事早奏,无事退朝!”始皇帝开口。
  “陛下,昨日接到信使传书,通武侯班师回朝,大军眼下应该已经渡过大河,最多二十日就能返回咸阳,因此迎接事宜还需陛下提前安排!”兵部令尉缭站起来禀报。
  “这么快,十日前不是刚刚出发么?”皇帝都略微有些诧异。
  “陛下,通武侯先扫平项氏谋反,后征服百越,已经两年未曾归家,更何况上将军如今身体有恙,通武侯归家探望心切也在情理之中!”蒙毅站起来说。
  “陛下,此次通武侯和五岭大军征服岭南诸地,为我大秦开疆拓土数千里,接待务必隆重,臣建议行太庙大祭,执太牢之礼,以此恭迎王师回朝!”冯去疾也站起来。
  “右相和蒙大夫言之有理,臣附议!”陈旭也站起来拱手。
  “臣等附议!”呼呼啦啦之间,刚刚坐下去的满朝文武大臣再次同时站了起来。
  “准,通武侯出征两年有余,扫平项氏叛乱,平息东南数郡,又兵出五岭为我大秦再添数郡国土,开辟华夏亘古未有之疆域,功不可没,迎接仪式务必要隆重,迎接事宜由礼部负责安排,通传所有王侯公卿,等通武侯回归之日,与朕一起出迎三十里!”
  “臣等遵旨!”
  通武侯班师回朝,预示着岭南诸地已经彻底征服。
  此战从陈旭刚刚穿越过来开始皇帝就在策划,甚至为了征服岭南,还专门安排王翦前去清河镇向他打听计策,时至今日终于彻底完成,时间足足拖后了七年时间。
  而这七年时间,大秦同样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国力民力不断增强的同时,先后征服匈奴、东胡、月氏、乌孙、西域等四十余邦国,加上眼下征服岭南诸地,华夏版图已经几乎和后世没有二致,唯一剩下的就是羌戎占据的青藏高原,不过环境恶劣气候复杂物产贫瘠,等发展到对中原有威胁的时候至少也是几百年之后了。
  实际上后世强大的吐蕃,也是到了唐朝的时候才威胁到中原,而眼下的青藏高原,都还是一片人迹罕至的巨大荒原,上面只有稀少的野蛮部落,生活状态和原始人没有太大区别,因此根据大秦的综合国力和人口数量来说,根本就没有占领的任何必要。
  随着改革迈向深入,各种新法令的不断推行,五年计划的稳步实施,大秦正在一步一步向陈旭设想的目标迈进。
  这个过程看似很慢实则急若狂潮,整个大秦几乎每天都在发生变化,这些变化看似润物无声,但积累起来三五个月就会令人叹为观止。
  水泥和钢铁的大规模普及和应用,整个大秦仿若一个巨大的工地,四通八达的水泥马路每天都在不断延伸增长,钢铁车轴的四轮马车越来越多,载货的数量在不断翻倍,帆船通行于大江大河甚至辽阔的大海之上,卫生院、学校的普及推广,商业的空前繁荣,铁矿、煤矿、造纸厂、制墨厂、笔砚加工厂、钢铁厂、水泥厂、陶瓷厂、搪瓷厂、米面加工厂、食品厂、马车制造厂,船舶制造厂,陶砖厂、机械加工厂等厂矿每个月都会在不同的郡县出现。
  报纸、书籍、瓷器、茶叶、酒水、钢铁五金等商品也在咸阳两次大集市的开设之后得到更大的发展和传播,更多的专业集市在全国各地开设,由此会带动无数新的商机和就业……
  因此以王贲征服岭南为分界线,大秦的发展将会迈入另一个完全不同的时代。
  眼下的大秦,已经和后世曾经的历史完全不同。
第1095章
都是香水惹的祸
  ……
  时间忽忽,秋去冬来,寒衣节一场盛大的新年祭祀活动之后,关中进入了十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41/107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