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吃相(校对)第7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74/1072

  下面一群贵族都很兴奋的开始讨论起来,甚至还有贵族站起来表示愿意建立一支军队配合帝国大军展开东征之旅,许多大臣也表示支持,毕竟二十个金币才能买到的一件瓷器的确是太诱惑了,眼前这个被商人从几万里之外带来的瓷碗,在阳光下闪烁着五彩斑斓的诱惑光芒,刺激的所有人都移不开眼睛。
  “哼,你们是想让安息再次混乱么?”外交大臣站起来冷哼。
  “阿加托,你怎么能这样说话,我们还不是为了帝国强大,只要征服了东方的大秦,我们就能得到大量的瓷器,以后就能从西方赚到堆积成山的黄金!”一个贵族很不满的哼哼说。
  “恐怕你们还不知道大秦到底有多强大,我让你们看一件来自大秦的武器!”
  外交大臣从腰间摘下一柄短刃,外面就是常见的皮革刀鞘,做工精良,不过不是常见的弯刀,而是平直的形状。
  阿加托打开皮扣将短刃抽出来,雪亮的刀刃在阳光下闪烁着一抹刺眼的光芒。
  “诸位,这就是一柄来自大秦的武器,听闻这种武器在大秦一枚银币可以买两把,而且是大秦的普通平民就能购买使用,实际上还远远不止如此,我听闻这种武器只是大秦人的玩具,他们的平民日常佩戴的武器长度是这种的十倍,每个人都是战士,时常在大街上都能格斗……”
  “阿加托,你还是说说这种武器厉害在什么地方吧,打架谁不会?”一个身材魁梧的贵族打断了外交大臣的话。
  “好,我让你们看看大秦的玩具武器!”
  阿加托四周看了一眼,看着旁边站立的王宫卫士举在手中的长矛,于是吩咐卫兵过来,然后举起匕首对着铜质的矛头砍下去,啪的一声,随着匕首斩在矛头上,看似锋利的矛头直接断为两截。
第1148章
大秦使者
  “当啷~~”伴随着铜质矛头掉到石板铺设的地上,宫殿上所有人的眼珠子都微微往外一凸。
  皇宫里瞬间变的很安静,片刻之后一个年轻的贵族霍然站起来大步走到外交大臣的面前,接过匕首看了一眼之后脸色难看的说:“阿加托,这不可能是大秦的玩具武器,能够斩断我们最结实的长矛,上面竟然一点儿损伤都没有,这没有道理!”
  “是啊,阿加托,你这个玩笑一点儿都不好玩,我们可以相信你这件武器的确来自大秦,但并不表示他们每个人都买得起这种武器,我们的长矛已经是世界上最锋利最坚硬的武器了,埃及和罗马也最多和我们相当,大秦虽然我们不了解,但以前从未听说过他们,如果他们有这么锋利结实的武器,为什么不来征服我们!”旁边一个大臣摇头说。
  “我不知道大秦为什么不来征服我们,但这的确是他们最不值钱的武器,因为他们有一部商业法令,禁止长度超过一尺的武器出口国外,甚至他们还有更加锋利的武器和弓弩,但商人都无法购买,这柄武器还是半个月前一个来自大宛的商人送我的,而他得到这柄武器是雪山东面一个叫疏勒的小国商人送他的,而据说那个疏勒商人又是一个大秦的商人送他的,送他的原因就是因为他购买了大秦商人价值不过十枚金币的货物……”
  外交大臣剁的一声把手中的匕首插在面前的矮桌上,锋利的刀刃直接没入厚厚的木头中一寸余深,雪亮的刀刃上还刻着‘咸阳机械厂’五个小篆秦文,只不过安息人谁都不认识而已。
  “我们眼下对大秦一无所知,但只有傻子才会想去和他们为敌,马镫马鞍你们都见过了,那绝对是战场上冲杀的最好装备,瓷器你们见过了,这是世界上最美的物品,而我这柄武器,整个帝国眼下都拿不出另外一件能够比它更加锋利的武器,而我们的西面,还有塞琉古和埃及,更西面还有迦太基和罗马,如今罗马已经征服了整个希腊,如果我们再去挑衅未知而强大的大秦,后果不知道会怎么样,但一旦失利或者陷入胶着之中,塞琉古和埃及必然会趁势攻击我们,两面为敌的情况下,安息说不定就完蛋了……”
  外交大臣耸耸肩坐下来,看着皇帝安条克三世,“陛下,无论瓷器有多么诱惑,作为您信任的大臣,我还是要提醒您不要轻易去做没有把握的事,就像您方才说的,我们地处在东西方之间,发展商业才是最好的方法,而战争是我们最大的弱点,挑衅大秦最后的可能就是您可能会再一次面对逃跑和失败。”
  皇宫里面很安静,许多方才怂恿和赞成皇帝去攻打大秦的大臣和贵族都沉默不语,安条克三世也略微有些郁闷的端起瓷碗再次开始慢慢欣赏。
  “报~~”一个王宫侍卫急匆匆大步跑进来。
  “什么事?”政务官大声喝问。
  “陛下,外面来了一群人,自称是来自几万里外大秦的使臣,想要拜见陛下!”
  “哐当~”
  安条克三世手一抖,精美的瓷碗掉落到案桌上摔破了一个缺口。
  而坐在皇宫之中参加这个赏瓷酒会的贵族和大臣也全都如同被人捶了一拳,一个个懵头蒙脑的有些不知所措。
  刚刚才说到大秦,结果大秦的使臣竟然突然就来了。
  “快请大秦的使者进来,稍等,朕要亲自去迎接!”安条克三世来不及心疼摔缺的瓷碗,赶紧站起来吩咐。
  说实在,大秦这个名字安息人眼下已经并不算陌生,来往于东方的商人口中最近一年听的最多的就是大秦这个名字,但大秦人到底长什么样却从来没人见过。
  难道和身毒的那些神话传说一样,会有三头六臂甚至奇怪的身体?
  阿帕麦亚,如今安息帝国的首都,本来安息最早的首都在帕提亚行省的尼萨城,更加靠近东方,随着安息不断往西扩张,都城也迁到阿帕麦亚,本来安条克三世想要把都城迁往泰西封的,不过连续两次没有刚过塞琉古帝国,因此不得不暂时偃旗息鼓下来歇口气。
  而正是歇口气的档口,东方突然又冒出来一个神秘的大秦帝国,让他的注意力一下分散了许多。
  阿帕麦亚城,这个干旱的半沙漠气候国度,今天迎来了一位来自遥远东方的使者,此时正带着一群人骑马站在皇宫的前面。
  这群人相貌装束各式各样,其中有一百多个身穿统一制式盔甲骑在骏马上的士兵特别引人注目,主要是那一身黑盔黑甲的装扮太过精美而且统一,而且骑在马上排列整齐严整而威武的形象令不少人聚在四周远远的围观并且指指点点。
  安息人见识多广,但从来就没有见过这种装束而且气势威武的士兵。
  而在这群人的簇拥下,中央是几个身穿大秦官袍的男子,其中一个看起来不到三旬的年轻男子,明显是这群人的头领,华服玉冠,腰悬一柄精美的长剑,身边的士兵还擎着几面黑色的龙旗,在干燥而寒冷的风中呼呼啦啦的飘扬摇摆,上面一个大大的小篆‘秦’字清晰可见。
  “啧啧,这皇宫也忒小气了!”李顺骑在马上观看着眼前的皇宫,嘴里发出一种略带失望和不屑的声音。
  他前年开春之后在咸阳接受皇帝命令出发,除开去西域安抚诸多藩国之外,还负有一个很大的使命,那就是翻越高寒的葱岭出使大宛和大夏诸国,宣扬大秦皇帝的诏书以及了解西方诸国的风土人情,以便于为大秦往西扩张积累足够的情报,而他这次前后经历两年时间,一路风尘仆仆跋山涉水数万里而来,就是听大宛和大夏的人说这西方最强大的国度就是眼前这个安息帝国。
  不过还没到安息帝国的都城他便已经开始失望了,而眼下到了都城更加失望。
  不说这个鬼地方气候干燥到处都是半干旱的荒漠,建筑也全都是那种低矮的沙土结构,与青砖厚瓦高墙飞檐的咸阳比起来,这个都城简直还不如大秦的一个县城,不说没有城墙,连几棵像样的树都没有,而且所有的人看起来都像是沙土里面刨出来的,留着大胡子戴着奇怪的帽子,走路身上都往下落沙子,但为了保持大秦帝国的威严和体面,他们来皇宫之前已经在一间商人经常居住的旅馆之中换好了一直不太舍得穿的盔甲和衣服,并且还把大秦和使臣的旗帜都亮出来,以表示对安息帝国皇帝的尊重,当然,更是显摆。
  而跟李顺一起来的还有一些西域和大宛大夏常年来往于西方诸国的商人,一是路上要让他们带路,还有就是当翻译。
  从离开大秦开始,一路跋山涉水走走停停到达这里,翻译是换了一拔儿又一拔儿,典客署安排的几个翻译自从离开西域之后便已经用不上了,不过带上也不是没有好处,这些人学习番外之语很快,一些平日的简单交流没什么问题,从大宛到这里,就连李顺都已经开始能够慢慢听懂一些乱七八糟的土语,甚至还能和当地人磕磕巴巴的交流几句。
  “这皇宫的确小气,但比起西域诸国甚至大夏的王宫来说还是相当不错了,至少比咱大秦的县衙气派!”旁边一个典客署的官员同样满脸的不屑神情。
  “李大人,您说这个安条子……呃,安条克大王会不会不待见咱们?咱们大老远几万里来也不容易!”另一个官员小声说。
  “谁知道?不待见就不待见,到了这里,这次我们出使的任务基本上也算完成了,听侯爷说西方还有什么罗马希腊埃及,但估计没两三年跑不到!”李顺无所谓的摇头。
  “不出门不知道路远,不出门也永远不知道自己见识短浅,以前某以为大秦就已经是整个世界了,没想到万里之外还有西域,而过了西域还有大宛大夏,这两三万里之外还有身毒和安息,再过去万里还有希腊和罗马……清河侯果然是神仙弟子,不出门便能知道这天下万千之事!”
  “然,若非清河侯未卦先知,我等即便再用两年,也不一定能够找到这里来,太不容易了!”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终究是没有说错,听侯爷说,百年前从大夏到安息再到西方万里之外,都是一个叫马其顿的帝国统治,疆域是我大秦的数倍,因此这些地方虽然看起来不咋的,但诸位还是勿要太过张扬,毕竟这里我大秦鞭长莫及,出了事谁也救不了我们,一会儿见到安息的国君,尽量礼仪充足,能好好说话就好好说话!”李顺叮嘱说。
  “李大人,如果这个安条克不好好说话怎么办?”一个官员担忧的问。
  “不好好说话就赶紧回去,莫要惹是生非便是!”李顺微微皱起眉头。
  “如果不让我们回去怎么办?”
  “怎么会,我们就是使臣,又不是他们的敌人……嗯,记得把太乙神雷准备好……”李顺虽然如是说,但最后还是忍不住提醒一群属下准备好大杀器,万一这个安条克皇帝不按常理出牌,非得杠一下,那就只能杠上开花让他们品尝一下太乙神雷的威力了,只是不知道这里和大秦相隔数万里,清河侯的法术能不能奏效。
  “是,我等谨遵李大人吩咐!”一群官员皆都一起拱手。
第1149章
大爷,来玩儿啊
  “呜~呜~~”
  伴随着几声悠长的号角声,只见皇宫的城楼上有几个身穿白袍的武士吹响了手中的号角,接着伴随着踢踢踏踏的声音,一大群身穿铠甲手持长矛的士兵从皇宫之中冲了出来,然后在两边的台阶上列队整齐,接着才是一群穿着各种华丽长袍的贵族和官员鱼贯而出,中央簇拥着一个头戴金色王冠的年轻人,年龄约莫二十七八岁,须发浓密乌黑身材略有些矮壮,但看起来气势十足。
  “李大人,戴王冠的就是安条克陛下!”身边一个安息商人低声提醒说。
  李顺点点头不动声色,等到一群人在皇宫门口的平台上站好之后,外交大臣阿加托带着两个士兵顺着台阶很快走到李顺等人面前叽里咕噜几句,李顺大致听懂了几个词语,然后手一摆和使队所有人跟随而来的官员仆从禁军和商人全都翻身下马下骆驼,李顺从马鞍旁边的挎包里面掏出一份盖有大秦皇帝宝印的书信双手递给阿加托说:“本官乃是大秦帝国使臣李顺,封爵下卿,五品官员,奉始皇帝命令出使贵国,这是我们前来的通关文书,请阁下交给贵国皇帝察验……”
  李顺说话之时,旁边一个西域商人一个大夏商人一个安息商人都跟着叽里咕噜的翻译起来,虽然翻译的恐怕乱七八糟,但大致意思阿加托还是听明白了,同样很恭敬的双手接过文书之后转身顺着台阶走到皇宫门口,把文书交给安条克三世翻看的同时,用手指着李顺等人记录咕噜的说了一大通。
  安条克和一群贵族大臣估计也同样听的云里雾里,对于什么五品下卿之类的肯定是没听懂,但奉大秦皇帝命令出使的话还是听懂了,而且手上这一册制作精良的绢帛上,的确签写了好几种文字,还盖着好几个国王的印章,最后的一个是大夏,这个印章安息帝国的皇帝和官员都认识,于是安条克和一群贵族官员嘀嘀咕咕商量了片刻之后,热情的邀请李顺和一群官员进皇宫去参加宴会,同时让帝国官员安排随同李顺而来的士兵和随从的食宿。
  看到安息帝国的皇帝如此热情,李顺和一群官员全都松了一口气。
  说实在,这一路跋山涉水遥遥万里前来的确不容易,先在西域呆了半年时间,把数十个大大小小的藩属国全都挨着摸底调查了一遍,然后出使大宛国,大宛处在西域的最西边,只要穿过大宛就到了中亚,实际上大宛就是大秦通往西方最方便的一条路,而大宛也因为其独特的地位,不光农业发达,商业也非常发达,大宛的商人常年都驱赶着骏马骆驼来往于西域诸国和大夏身毒康居之间,从中间赚取大量的差价,毕竟通道优势非常明显。
  大宛约有二十万人,而且还是定居的农耕种族,语言和西域诸国近似,而得知李顺等人是大秦皇帝的使臣之后,大宛国王非常惊恐的接待了李顺等人,豪华招待了一个多月之后,最后又安排士兵把李顺等人送到了康居。
  康居约莫三十万人,大部分人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语言和长相都和西域人非常相似,隶属于早期迁徙到中亚区域的犬戎部落,而康居人也擅长经商而且还比较好客,在康居呆了两个月之后,李顺等人又往南出行去了大夏,在大夏呆了三四个月之后本来打算去身毒的,不过因为大夏和身毒两国常年打仗,情形比较混乱,李顺害怕不小心被袭击丢了小命,因此在犹豫许久之后转道向西,决定去拜访一下被称为附近最强大帝国的安息。
  因此这兜兜转转停停走走,看似悠闲实际上非常辛苦,在这个蛮荒的时代虽然中亚西亚等地已经来往比较比较密切,但就和大秦一样,地广人稀有时候走一天都看不到一个村庄,荒山野岭之中野兽横行,加上饮食住宿等条件恶劣,这一路上使团已经挂掉一个翻译三个向导,随从和禁军也死了七八个,还有一些生病留在康居大夏等地治疗修养的,如果治不好估计这辈子也就埋尸他乡了。
  但无论多辛苦多艰难,对于李顺等人来说,他们这一路也非常满足,特别是在拜访这些大大小小的国君的时候,当他们拿出携带的瓷器玻璃丝绸的时候,总是能够看到这些国君那种极度惊喜和激动的神情。
  而且他们也从各地打探的情形和商人口中了解的信息来看,大秦的这些商品在所有国家都非常受追捧,而且价格也令他们感到小心肝儿一颤一颤的停不下来。
  一个普通瓷碗,在大秦批发价大概三四十钱,清河牌的贵一些,一百多钱,但从大秦运送到西域之后至少就要翻上五六倍,即便是如此贵的价格,诸国贵族和大宛人也几乎从不砍价,有多少买多少,而且大宛人转身又卖去大夏,价格再翻数倍,等大夏商人卖到安息和身毒等国,已经只能用大量黄金来衡量。
  而除开瓷器之外,同样受到追捧的还有搪瓷、玻璃、丝绸和钢铁刀具,当然还有美酒,不过这几种数量更加稀少。
  大型钢铁武器属于管制刀具,商务部不允许往西域等国贩运,因此能够流通到西域的都是短刃,以机械厂的制式匕首比较多,而且这些匕首即便是在大秦也是稀缺货,西域商人也基本上买不到,即便是弄到一些价格也很高,还要找关系走后门,运送到西域之后继续往西方卖的可能性非常小,本地就消化了,玻璃、搪瓷丝绸美酒也是如此。
  丝绸产量低,大部分都被少府和朝廷征收,流落到民间进行交易的非常少,基本上都被王侯公卿等贵族收购,至于玻璃搪瓷眼下在大秦民间没有工厂能够生产,全靠科学院附属工厂,产量有限,而唯一产量比较大的是酒水,但酒水运送损失太大,一不小心遇到恶劣天气便会血本无归,因此美酒虽然购买容易,但贩运困难,一般西域商人都不敢去碰,偶尔带上一件两件回去那便是发财之举,足够把这一趟所有的开销都赚回来。
  一瓶大秦售价上百钱的普通葡萄酒眼下在西域能够卖两千钱,近乎于二十倍的利润,而这样一瓶酒流落到大宛,价格逼近四千钱,至于继续往西流通的可能性已经没有了,一是在穿越葱岭的时候地形气候太恶劣,即便是玻璃瓷器都损失巨大,更别说酒水了,第二就是的确数量太少,根本就是有价无市,提着成箱的黄金也买不到一瓶来自大秦的旷世美酒。
  不过葡萄酒的暴利估计很快就会降下来,因为已经有精明的中原酒商得知西域酒水的价格如此高昂,因此跑到天山南北水草肥美的地方开始收购当地的葡萄酿造美酒,而且西域的葡萄个儿大饱满,甜度更高,酿造的美酒口感更好,估计再过一年,就有大量的西域葡萄美酒通过商人运送到西方发财。
  因此眼下李顺等人出使西方诸国看到的情形就是,大秦的一切商品在诸国都能够卖出恐怖的价格,而且供不应求,要不是李顺约束,随行的禁军和官员早就已经把自己随身携带的搪瓷水壶和茶缸都卖掉了。
  而且这是有前科的。
  当初到达西域,搪瓷水壶和茶缸刚刚开始配发给镇守西域的两支大军,就有一些将士忍不住西域商人金钱的诱惑,偷偷将配发的搪瓷锅、军用水壶和茶缸卖给西域商人,价格奇高,一个搪瓷锅可以卖三两金子,一个军用水壶可以卖二两金子,一个茶缸也能卖一两金子。
  这些搪瓷锅和水壶茶缸因为大秦不对外售卖,因此在西域就是极度抢手的稀缺货,最主要的是特么的不用来回倒腾运输啊,军营就在西域诸地,花钱就能买到,许多将士都因此发了一笔财,甚至还有一些大大小小的军官参与中介吃回扣,随军长史看见也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虽然知道这样可能不对,但也不太好管理和上奏,因为搪瓷茶缸和军用水壶不是武器,并不属于必须随身携带和妥善保管的物品,就像衣服鞋子一样,不管你丢了破了坏了还是送人了卖了没有人会去干涉,反正朝廷每年发两套衣服,你愿意裸奔都没有人管,毕竟这些装备都是系统……嗯兵部配发的,反正不要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74/107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