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吃相(校对)第8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03/1072

  “师院长留步,本侯还有一句话相询!”陈旭开口唤住师宣。
  “惠娘在堂外稍后,宣与侯爷说话就来!”师宣止步让绾绾先行离开之后,这才脸色略微有些尴尬的拱手说,“侯爷莫非相问当初师宣允诺之事?”
  “然,当初你答应若是本侯帮你杀死赵高替女儿报仇,你便把一卷祖传的三坟古易送给本侯,如今赵高全族都死绝,你之大仇也已经得报,不知道师院长何时践诺!”陈旭微笑着看着师宣。
  “侯爷,这个……这个宣恐怕无法践诺也?”师宣尴尬的支吾开口。
  “为何,莫非你当初是在骗我?”陈旭瞬间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脸皮都跳的有些按不住。
  “不不,并非宣有意欺骗侯爷,我师氏的确有一卷古老的易经,相传就是传说的三坟易典,宣也一直未曾忘记当初的诺言,要把这卷古易送与侯爷,不过自从安定下来之后,宣一直和一众志同道合的好友在整理一套华夏音乐大典,内容繁杂曲目甚多,许多古曲晦涩难懂,因此便沉浸其中无法自拔,直到去岁仲秋这部乐典进入收尾校对阶段之后,宣才脱身带着惠娘回晋阳老家祭祖,顺便想把存放在祖祠之中的易典取来送给侯爷,谁曾想在祭祖之时宣失手打翻火烛引发火灾,虽然左邻右舍和族人抢救,但祖祠还是被付之一炬,那卷古易毁于大火之中……”
  烧了?!!
  尼玛滴个葫芦瓢,老子盼星星盼月亮盼了这么多年,你今天竟然告诉我烧了!
  看着师宣羞赫难当的神情,陈旭听完心中极度失望。
  当初赵高三族被始皇帝流徙蜀郡,后来被马腾和商骐等人追杀落水失去了消息,陈旭因为没有亲眼见证赵高的死,因此也就没去提醒师宣把三坟古易交出来,毕竟这是两人当初约定好的,陈旭弄死赵高,师宣送给他三坟古易。
  如今他已经明确赵高死了,犹豫了许久之后终于还是觉得要把这件事提出来,毕竟这三坟古易是华夏一部瑰宝,放在师宣手中陈旭不太放心,还有就是图书馆正在修建,等明年修好之后,陈旭打算把这一册世人敬仰的三坟古易作为镇馆之宝,让天下精通易理之人都来参详,说不定能够研究出来一些什么。
  比如上古时代的华夏文明,到底是传说的高科技外星遗民,还是飞天遁地的修真文明……
  但没想到他这一问,就有若一盆凉水当头将他浇了一个透心凉,被他寄予厚望的三坟古易竟然被火烧毁了。
  赵高死了赵府被付之一炬,而三坟古易也毁于大火之中。
  陈旭在失望之余又同时感觉怪异无比。
  莫非这就是天意!?
  若是两千多年之后的科技社会,陈旭一定不会相信这种巧合,但穿越过来之后他遇到了许多无法解释的人和事之后,他已经不这样认为了。
  但不管怎么说,师家传承下来的上古三坟古易从此怕是彻底从华夏的历史长河中消失了。
  不知道这个损失到底意味着什么。
  按照虞无涯的说法便是,三坟古易才是真正的易理,是一切易经的起源,要想真正弄懂易经,非三坟古易不可。
  “可惜可惜”陈旭不由的长叹一口气满脸遗憾的摆手:“罢了罢了,都说水火无情,此事也怪不得你,一切都是天意,你和田姑娘先回去吧!”
  “侯爷,师氏祖祠被焚毁,当初易典是被家祖收放在地窖中的一个石匣之中,那个石匣如今完好,已经被我带来咸阳,不过里面的典籍全都化成了焦炭,宣本来想办法看能否修复,但却始终未曾找到方法,因此也不敢妄动,侯爷乃是仙家弟子,若是有复原之仙术,也并非不能重新让这册古籍重现天日!”师宣临行前还是说了一句让陈旭不算彻底失望的话。
  陈旭瞬间有些惊喜,送师宣出门的同时叫来侍卫首领,吩咐他带几个侍卫护送师宣夫妻二人回府,顺便把那个石匣取回来。
  烧毁了的东西,一般来说是无法复原的,但也并不是完全如此,这个要看烧毁的程度,师宣只说化作了焦炭,并没有说化作了飞灰,由此可见记录三坟古易的载体只是碳化而已。
  而三坟古典的载体必然不是纸张布匹,甚至都不是竹木简牍,因为简牍只到春秋时期才开始使用,因此最大的可能应该是骨片龟甲一类,而这些东西上面的字都是用坚硬的东西刻上去的,即便是烧成了木炭,也必然还是会留下一些痕迹,通过一些特殊的方法,也并非不能复原解读出来。
  无论如何,这是一个希望,而且是拯救这份华夏瑰宝的唯一的希望。
  而这个希望哪怕就是万分之一,陈旭也绝对不会放弃。
  即便是现在不能修复,还可以真空保存,留待几百上千年之后,等华夏文明发展到足够强大,一旦时机成熟再进行恢复破译。
  总之,他的任务是保存,通过自己的力量,用最大的努力把华夏文明一切痕迹永久的保留下去,让这些古老的文明随着华夏的发展最终绽放出它们独特的光辉和魅力。
  半个小时后,一群护卫去而复返,其中两个膀大腰圆的护卫抬着一口沉重的木箱。
  “小心!”在陈旭的指挥下,这口木箱被放在了地上,陈旭亲手掀开木箱的盖子,里面填满了粟草和皮革,等把这些填充物刨开之后,下面果然有一口乌漆麻黑的石匣,外面都是被烟火熏烤过的痕迹,用手摸一下全都是炭黑。
  “你们两个过来,帮我把石匣弄出来,小心不要用力摇晃……”
  在陈旭的指挥下,两个侍卫挽起衣袖小心翼翼将石匣从木箱里面抱出来放在了一张案桌上。
第1192章
易典往事
  陈旭举着玻璃灯罩的烛台靠近细看。
  石匣长两尺宽一尺高一尺,因为被熏烤的已经变色,几乎已经看不清楚材质本来的面貌,但还是能够看的清楚上面雕刻的各种奇怪的花纹,古拙而别致,一看就是一个老古董,和大秦眼下的各种器物上装饰的花纹完全不一样,甚至还夹杂着不少奇怪的字迹,笔画奇异简练,陈旭用手擦掉一些烟灰仔细看了一下,感觉应该是甲骨文,但连续几个字都没认出来,于是只能作罢。
  石匣保存的完好无损,陈旭把烛台交给一个护卫之后亲手抓住石匣两边的凹下去的部位咬牙往上一提,只听微微咔嚓一声匣盖被提了起来。
  “呼~”陈旭在心里微微松了一口气。
  不过等陈旭再次掌着烛台,借着微弱的火光看清楚石匣里面的情形的时候,感觉憋了许久的一口老血差点儿喷出来。
  整个石匣里面全都是黑乎乎的东西,被高温熏烤之后似乎塌缩堆积在一起,的确还能看的出来一些成条成块的形状,应该是师宣口中碳化的三坟古易。
  果然特么的不好弄啊!
  陈旭举着烛台围着桌子转了好几圈,甚至还试着伸手轻轻碰了一下里面的碳化物,发现都凝结在一起,触感比较坚硬,的确应该不是竹木之类的简牍。
  在陈旭观察石匣的时候,水轻柔也拿着一个烛台进来,看见这个黑黢黢的箱子和陈旭满脸严肃认真观察的模样,非常好奇的站在旁边观看一会儿之后说:“夫君,里面的东西看起来都以烧坏,已经没有用了!”
  “嗯,的确是烧坏了,但这里面的东西非常重要,今日天色已晚,明天一早安排人小心送回清河别院,等我有时间了慢慢弄……”
  陈旭再次把石匣盖子盖上,吩咐两个护卫再次将石匣放进木箱之后用粟草皮革都填塞好。
  “夫君,这石匣看起来非常古老,里面放的到底是何物?”陪着陈旭去后院洗漱休息,水轻柔忍不住好奇的问。
  “娘子是否还记得当初在宛城遇到师宣的情形?”
  “记得,这石匣和师院长有关?”水轻柔越发惊奇。
  “嗯,这师宣祖传有一部古易,传说是周文王赐给师氏先祖保存下来的,是最古老的易理之书……”
  “三坟易典?!”水轻柔突然惊呼一声站住脚步,手中的烛台都差点儿跌落到地上,一双美目在昏暗的夜色和烛光映照下,散发着灼灼光华。
  “不错,当初虞大哥也是如此说,说师氏手中这部书就是传说中的三坟易典,当初赤松子前辈还曾经想去找师氏借阅,但被拒绝,当初我答应杀死赵高帮师宣为女儿报仇,于是师宣就答应事成之后把三坟易典送给我,不过师宣回祖祠去取的时候,失手打翻火烛将祖祠焚毁,这三坟古易也被一场大火烤成了这幅模样,唉……”
  陈旭忍不住再次长叹一口气,水轻柔此时神情也慢慢恢复过来,默然矗立许久之后牵着陈旭的手说:“夫君莫要懊恼,轻柔听说那三坟易典师氏从不外借,数百年来无数精通易理的大贤都想去一睹真容但却从未有人成功过,师氏作为三坟易典的守护者,必然有一些不能外传的信条,这一场大火,恐怕并非蹊跷……”
  “娘子是说是师宣故意烧的?”陈旭一下嘴巴张的大大的。
  “这只是我的推测,当初邹衍与鲁仲连为易经中的一卦争论不休,二人皆都不能说服对方,于是相邀一起去太原寻找师氏,这件事传开之后在七国都闹的非常轰动,各国易学名士皆都纷纷前去一观究竟,师尊当时正好云游在鲁地,于是也忍不住前去,看看能不能借机观看到三坟易典,那次足足有五十多位易学名家齐聚晋阳师氏祖祠,本以为人多可以让师氏就范,而当时师氏也的确不敢惹起众怒,但又言说师氏组训规定三坟易典不能轻易与外人观,不然师氏恐有毁家灭族的劫难,但当时邹衍却怒斥师氏撒谎,众怒难平之下师氏家主师墨不得已提出一个条件,那就是他弹奏一首乐曲,若是有人能听懂他音律之中表达的意思,则师氏就把三坟古易拿出来众人参详三日,若是听不出来就此作罢,而且这是唯一条件……”
  “在这种情形之下,所有前去的易学名士也只能答应下来,于是师墨当众鼓瑟一曲,然后限时一个时辰,结果一个时辰过去无一人可以从音律之中猜出意思只能纷纷遗憾离去,而那一次之后师氏便也家族四散,只留下一些旁支照看祖祠,世人再去打听,关于三坟易典之事就再无任何人知道消息!”
  陈旭听完哭笑不得的摇头说:“师氏这个借口太烂了吧,他要胡乱弹奏一曲,何人猜得出其中的意思?何况音律表达的意思本就非常模糊,即便有人猜出来他们也能推说猜错,这完全就是耍赖!”
  “此事也的确有可能,但师氏身为传承日久的音律世家,对名节看得很重,当初那些易学名家中精通音律者也不少,若是师墨胡乱演奏肯定无法隐瞒,包括邹衍和鲁仲连在内,所有人听完之后静思一个时辰之后告辞离去,并未表示任何不满,可见那首曲子并非胡乱弹奏,也并非没有所指,只是所有人都听不懂罢了,而且在弹奏之始,师墨便说他演奏的曲子就是先祖从三坟易典之中推演出来的,并且还当众展示了曲谱和一些祖辈的手稿,手稿上还有一些三坟古易当中的部分内容,而看过手稿之后,所有人都没有再提出过任何疑问,就连师尊回来之后就闭关半年,在鲁山推演看见的那些古易内容和音律,但出关之后仍旧叹息摇头,从此再未提过三坟易典的事情!”水轻柔轻声解释说。
  “赤松子前辈见过古易的部分内容,又推演过师氏的音律,那有没有留下一些推演的手稿?”陈旭好奇的问。
  “没有,师尊闭关推演半年之后一无所获,然后就再也没有提及!”水轻柔摇头。
  “唉!”陈旭忍不住再次叹气。
  如今三坟古易被烧成这个逼样,要想修复真的比登天还难,按照现在大秦的工业水平,估计数十年整出来一架飞机来真的都有可能,但要想把烧成了一坨焦炭的东西恢复出来,这个难如登天,如果赤松子当初研究半年留下来有些手稿的话,或许还能对照印证一下,至少可以推测出三坟古易上面记载的大致是些什么东西,眼下赤松子虽然还活着,但闲云野鹤一般在名山大川之中云游不知所踪,要找到人也比登天还难。
  因此事到如今,无论是师宣失手打翻火烛烧了三坟古易也好,还是因为谨守组训故意将三坟古易烧毁也好,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份古老的典籍就此成为了一箱子焦炭,从理论上来说已经几乎没有了复原的任何可能。
  “夫君莫要太过伤神,天道自然,人有生死,物有得失,非人力所能掌控,三坟易典存世已经不知多少年岁,但所见者寥寥无几,其中或许蕴含大道天机,但即便是重现人世,也未必有人能够读懂,就单单是现在存世的三卷易书就已经太过晦涩难懂,能够精研者寥寥无几,师尊都自言只懂皮毛,我和几位师兄跟着师尊学习多年,虽然时常坐听教诲,但却感觉连皮毛都没有摸到,更何况俗世间的普通名士,百家门徒虽多,但真正读懂三卷易书的恐怕万不存一,在轻柔看来,时至今日,从易理中推演天机勘破大道的机会已经非常渺茫,时日越久,世人越发浮躁,易理终究会慢慢断绝……”
  水轻柔说话的语气虽然平淡,但听得出来非常落寞,还带着一丝微微的凄楚和悲凉。
  “娘子勿要伤心,就像你说的,一切顺其自然罢,我并非是惋惜易学的颓败,而是惋惜这份古老的典籍不能为后人瞻仰而已,天色已晚,你我早些洗漱休息……”
  陈旭将三坟古易的事抛到脑后,搂着水轻柔去后院洗漱安寝。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早陈旭便带着石匣出城回清河别院,同时安排家仆给师宣送去十万兑票的同时,顺便询问了一下当初师墨演奏的那份音乐图谱和师氏先祖的手稿,但师宣却回复说那份曲谱和手稿也都毁于祖祠的大火之中了。
  至此,陈旭也觉得继续追查没有了任何意义。
  无论师宣是不是忽悠他,事情已经如此,而且陈旭也相信师宣给他的的确就是被焚毁的三坟古易的原籍,师宣可能也是谨守家训不愿意让师氏遭遇毁家灭族的灾祸,因此干脆放一把火烧了之后丢给陈旭,而陈旭作为仙家弟子,若是能够用仙术复原,那就不是他的责任了。
  把石匣运回清河别院之后,陈旭命人在书房的院子内单独收拾出来一间房间将石匣放在里面,并且还从科学院和实验工厂找来几个能工巧匠前来帮忙参详修复里面的东西,但看着这样黑乎乎一坨近乎于粘结在一起的焦炭状物质,一群工匠皆都束手无策,而陈旭也不敢强行破坏,研究了几天之后只好让一群工匠回去慢慢想办法,而他也只能抽空慢慢研究。
第1193章
天马
  ……
  中原二月,已经是草长莺飞时节,若是天气晴朗,已经隐隐有了几分初夏的气息,而在西域,此时才刚刚看到春天的影子。
  二月底,最后一场大雪融化之后,大漠内外,天山南北无数条河流溪水开始淙淙流淌,浸润了雪水滋润之后,广袤的戈壁和荒漠草原也开始迎来了春天,短短不过七八日,平日荒凉苦寒的荒山野岭全都青草萌芽野花竞放,大地瞬间就有若铺上了一大块五彩缤纷的毛毯。
  而伴随着春天的来临,沉默了几乎半年严冬时光的西域各国和部族也都变得火热起来,农人开始耕织,牧民开始放牧,成群的羚羊、野牛、野马在五彩缤纷高山草甸和草原河流之间奔驰,无数凶猛的野兽和狼群也开始在山林和草原上游荡狩猎,翱翔于万丈高空的苍鹰,如同孤独的猎杀者,锐利的目光在草原和雪山之间逡巡,时而俯冲而下有若利箭一般,等腾空而起的时候,利爪之下已经多了一只野兔或者是一头刚刚出生的羚羊幼崽。
  这里的一切都美丽到极致,而同时,这里又是一个人迹罕至的蛮荒,除开那些游荡的羊群和空旷悠远的牧民歌声之外,基本上看不到一个人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03/107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