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吃相(校对)第8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10/1072

  “不一定,清河侯用人不拘一格,当初商务署筹备之时,谁能想到会是西月侯当上署丞!”
  “然,我等静观其变吧,这和商务署一样,又是一个油水充足的衙门,某都想毛遂自荐一番……”
  陈旭说完之后底下的官员嘀嘀咕咕开始讨论,皇帝也不断点头脸色舒展的说:“原来左相早已思虑周全,既然如此,这海关署就尽快筹备,和财政署一样归属尚书省直接管辖,少府和工部派出官员考察东海等地筹建海港、码头、仓库和修建海关衙门,吏部推荐调配各地官员,中书省负责许可证的签发审核,监察省派出御史定期对海关衙门进行巡查,三省六部要通力配合,将各地商船出海和来往之事管理妥当!”
  “臣等遵旨!”满朝文武官员一起站起来拱手应诺。
  “陛下,未来商船出海必然是一个非常活跃之事,与之而来的必然会有不轨之徒在大海上抢劫掠夺过往商船,为了保证商船的安全来往和打击不轨之徒与利益熏心的逃税者,臣提请陛下在琅琊开设大秦水师学院,从民间招募勇武者在海船上进行操练,熟悉航海、辨识方向、绘制海图等海洋作战方式,组建一支专业的大秦水师保护商队,打击逃税走私的商船和不轨之徒,为了提升水师的作战能力,震慑不轨之徒,臣将太乙神火炮的制造方法献于陛下……”
  “太乙神火炮?”
  秦始皇本来脸色平静,突然之间霍然站了起来。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也是一阵剧烈骚动。
  太一神火枪和太乙神雷所有人都早已耳闻,神雷焰火也已经司空见惯,但太乙神火炮所有人都没有听说过,但只听名字就知道是一种凡人无法抵抗的仙家大杀器。
第1204章
殖民策略
  “不错,大海情况复杂,海上的战斗和陆地完全不同,如若有海匪和海船不遵号令为非作歹,光靠弓弩无法彻底压制,时间长了必然引起更多的人效仿,为了堤防这种情况发生,臣按照天书所授打造出来一种太乙神火炮,一次攻击可将十余斤的铁质弹丸抛射出去三里距离,三百丈内弹丸可以击穿尺余厚的海船甲板,只要在海船上装备这种武器,就可以震慑天下不轨之徒!”陈旭拱手说。
  “左相,这种太乙神火炮既可以用在海船上作战,必然也可以用在陆地上作战,是也不是?”一个武将激动的站出来抱拳问。
  “的确如此,此太乙神火炮可以既可以放在船上,也可以放置在城墙之上,还可以用于两军对垒,但用于平原作战远不如海上的效果明显,一颗十余斤的弹丸在陆地上造成的破坏非常有限,即便是对付城墙也效果并不明显,而海战则不同,一旦被弹丸击中,船体瞬间就会穿破一个大窟窿,船体受损严重必然会进水沉没,这种远距离大威力的破坏会让敌人胆寒,乃是海战利器,不过凡事有利有弊,这种火炮因为要填充火药,因此操作需要经过严格训练,到时候臣还要专门派人去海船上指导操作,免得爆炸导致船毁人亡!”陈旭点头说。
  “左相言之有理,既然有商船出海,也必然会有海匪抢劫,而且朝鲜瀛洲之间来往全靠大型海船,沿途情况复杂,也的确需要一种很够震慑不轨之徒的利器,有了这太乙神火炮,天下宵小皆都只能退避三舍必不敢有非分之举,臣赞同左相的建议,尽快筹备一所海师学院,建造海船,打造太乙神火炮装备一支震慑海洋的水师!”兵部令尉缭站起来激动的说。
  “准~”秦始皇没有任何犹豫的点头。
  满朝文武也没有人去反对。
  陈旭不过是派遣了几艘海船去瀛洲考察,结果两三年下来就弄回来价值数千万钱的白银,还有数万斤的硫磺。
  白银在中原是极度稀缺之物,和黄金宝石珍珠一样属于极其贵重的物品,基本上都被王侯公卿和富裕阶层收藏,一般不会用来交易。
  而硫磺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物资,以前是医道方士用来炼丹炼药的稀缺材料,中原产量稀少,而且陈旭为了制造火药安排商人常年都在大量收购硫磺,但依旧不够用,硫磺已经成为了制造火药的一个巨大的短板。
  正是因为硫磺的稀缺性,导致陈旭一直都不能大规模去推动火器的发展,当然陈旭还有别的担心,但火药的产量的确极大的限制了火器的推广,因为一旦大规模推广,比如装备一万人的火枪部队,一次战争的消耗估计就能把他这数年积累下来的火药全部消耗光,如果没有足够的火药补充,火铳在将士手上就是烧火棍,还不如刀剑用起来爽快。
  如今陈旭得知虞无涯即将运送回来数万斤的硫磺之后,决定提前开始筹备海军操练火炮,既有维护朝鲜瀛洲航运安全的打算,同时也是为不久的将来通过大航海征服全球提前做准备。
  真理,就在大炮的射击范围之内。
  大炮开兮轰他娘,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当威武的大秦海师舰队碾压所至,大炮响起的时候,陈旭相信,无论是强大的安息、落寞的埃及、被蹂躏的体无完肤的希腊、还是风头正劲的罗马和苦逼的迦太基以及他们最光芒耀眼的军事统帅汉尼拔,都得跪下喊爸爸。
  今天的朝议风向变化比较快,从百家诸子的评选很快转移到帝王群雕的事件上,而后很快又被陈旭三言两语转到了海关和海师的建设上。
  总体来说,陈旭用商人捐献的五百万钱和虞无涯即将运送回来的两万斤白银成功的将政治斗争转移到了国防和经济建设上来,而且瞬息之间便掌握了绝对的主动权。
  平日上朝基本上从不开口的宗正丞赵元今天突然发难,直指为百家诸子立雕像没有照顾秦始皇的身份和情绪,不过这件事陈旭早就猜到会有人拿出来议论和挑事,于是从开始策划图书馆之初,便决定要整一个帝王群雕像,不过一直都在秘密策划状态,今天拿出来,也刚好把许多人的嘴堵上。
  而献出火炮的制作方法,也是陈旭深思熟虑之后的打算,大海上的战斗光是凭借船还不够,还要拥有足够的火力压制才行。
  如今福建广东广西这些地方都已经纳入大秦的版图,通过陆路这些地方很难来往,也很难掌控,但只要建立停靠的海港,加上有了航海的大船,这些偏远的郡县很容易就能开发起来。
  而伴随着瀛洲和朝鲜的开发逐渐火热,海上航运繁荣的同时必然应运而生一群强盗,而海盗历来都是最不好打击的对象,为了保证大秦海岸线的安全,建立海师和配备火炮,就是最好最直接的方法,在大炮这种超越时代数千年的火器攻击下,海盗一旦被水师盯上,基本上都只有凉凉。
  卯时末,早朝散。
  陈旭还没走出朝堂便被宫人追上来带入了皇宫之中。
  始皇帝下朝之后朝服都还没换,热情招待陈旭在御花园喝茶。
  “少师上次说瀛洲和朝鲜乃是蛮荒之地,方才在朝堂却奏请安排官吏去朝鲜和瀛洲设置署衙进行管理,既然如此,何不封一位诸侯镇守朝鲜和瀛洲,岂不省事?”一杯今年新采的紫云仙茶下肚,始皇帝放下茶杯问出自己心中的疑惑。
  在始皇帝看来,朝鲜和瀛洲这种偏僻蛮荒之地来往不方便,又孤悬海外不值得大费周折,把自己一群在咸阳闲的无所事事的儿子丢一个去任其折腾才最省事。
  “陛下,瀛洲和朝鲜眼下看起来荒蛮偏僻,但这两个地方的位置很特殊,封一位公子去管理固然省事,但时间长了臣以为会和大周诸侯一般失去掌控,如此以来再想将瀛洲和朝鲜纳入大秦版图就非常困难,没有强大的海师根本就做不到,即便是重新征服下来,如若以后反复如此,诸侯割据不遵朝廷号令,只会让朝堂焦头烂额疲于管理,时间长了甚至还可能威胁到我中原王朝的统治……”
  秦始皇不是政治小白,自然明白陈旭的意思,虽然确信短时间不会发生这种事,但沉思片刻之后还是点头说:“爱卿说的不错,是朕疏忽了,朝鲜和瀛洲来往全靠海船,的确很容易失去掌控,就依少师所奏,设置郡县安排官员前去治理!”
  “陛下,其实这两个地方如今并非要设置完备的郡县官员,如果觉得麻烦,可以先在朝鲜设置一位总督全权管理朝鲜和瀛洲事务,总督直接对朝廷负责,和郡县主官一样进行考核和任免,两地所有官员任免和政务都由总督自行决断,只需要定时将海关征收的税款上交朝廷和推行大秦法令即可,总督和诸侯的唯一区别是不能征召自己的独立军队,只能招募一定数量的警卒负责治安,而且还要定期接受朝廷御史的巡查和问讯,若是遇到叛乱和战争等事务,都报由朝廷进行处置……”
  陈旭开始向皇帝推销后世英国的殖民统治策略。
  眼下的日本诸岛对于大秦来说,除开白银硫磺等资源之外完全没有任何军事价值,也没有人口价值,只能作为一个可掠夺的资源产地,而朝鲜更是鸡肋一般,要啥没啥,除开作为一个连接瀛洲的中转站之外,完全没有任何价值。
  因此彻底实行中原一样的郡县管理制度不光难度很大浪费国力,而且也没必要,因为日本和朝鲜大大小小的岛屿有数千个,大部分都还是荒岛,连土著都没有,安排官员前去朝廷还得照顾他们吃喝拉撒,远不如丢给总督实行半自治的管辖,而总督和诸侯不同的是,诸侯是独立的君王,改朝换代只需要得到中央朝廷的认可和册封就行,而总督依旧算是朝廷的大臣,接受朝廷的考核和任免,而且总督没有军权,想要造反和独立不太容易,这样就大大削弱了殖民地反叛的机会。
  虽然后世英国的殖民地慢慢都独立了,但这是时代变化所致,而且英国对这些殖民地的影响已经深入骨髓和血液之中,再也无法摆脱英国文化的影响。
  世间没有任何事是一成不变的,陈旭相信他眼下实行的所有政策都只是暂时,而且不可能永恒。
  就像他改变了大秦一样,但大秦一样不能像秦始皇的想法一样万世传承下去,因为这不符合人类社会和自然的发展规律。
  但针对大秦眼下的情形,陈旭只能采用最简单最保守的方法,越方便越好。
  “唔,少师这个总督职务的确非常不错,比之郡守责权大,比之诸侯又不如,朝堂可以方便掌控,此事就按少师计策行事,午朝之时朕吩咐下去操办即可!”秦始皇对陈旭的话言听计从,很快就决定下来。
  “陛下唤臣前来,并非只是为了朝鲜和瀛洲之事吧?”陈旭拱手笑着说。
  对于朝鲜和瀛洲的事情其实朝堂并不急,毕竟海关署还八字没一撇,沿海的港口码头也还影子都没有,需要派遣官员去筹建,就算是陈旭说的两万斤白银,如今也还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只有等到运送来咸阳才知真假,因此陈旭确信皇帝急匆匆叫他来不是为了讨论这件事。
第1205章
巡查小组
  “尔等退后三十丈!”
  果然,始皇帝手一摆将附近的宫人、内侍、护卫都赶走,脸色也慢慢变的凝重起来。
  “少师今日献太乙神火炮与朕,令朕略有些惶恐和不安,此乃仙家法器,大量使用是否会对爱卿有影响?”
  “陛下放心,太一神火枪和太乙神火炮,还有神雷焰火其实都是脱胎于太乙神雷,虽然使用起来比较复杂,但对臣并无任何影响,而且臣在数年前便已研制成功,之所以一直不曾献于陛下的原因,一是太乙神雷威力大杀伤力大使用起来有伤天和,二是这些法器都要用到火药,火药的配方虽然臣非常熟悉,但所需要的原材料我大秦非常奇缺,火药中的主要成分就包括硫磺,而我大秦并无大型的硫磺矿,全都是从铜铁矿中分离筛选出来的,不光纯度不够,产量也极其低下,科学院高价收购一年也不过得数百斤而已,最后制得火药也不过数千斤,前些年科学院虽然一直在不断炼制火药,但在修建东方道和征服岭南开掘灵渠之时基本上全都消耗殆尽,如若没有足够的火药供应,无论是太乙神雷还是神火枪神火炮都无法使用,此次船队从瀛洲带回来足足三万斤纯度很高的火山硫磺矿,以后就能有足够的火药供应,因此臣以为可以开始推行太乙神火炮,不光可以威慑不轨之徒维持海疆和朝鲜瀛洲等地的安全,同时还能让水师将卒熟悉神雷火炮的操作,为将来大秦远洋征服西方诸国打好基础!”
  “原来一切都在少师安排之中,这样朕就完全放心了,朕虽然不知太乙神火炮究竟如何,但想来必然是惊天动地令人胆寒……”秦始皇脸色瞬间轻松下来捋着胡须带着一丝向往的神情说。
  “其实太乙神火炮和神雷焰火的发射方式几乎一摸一样,只不过威力更大而已,既然陛下有兴趣,臣便安排试验工厂先铸造几门火炮,过几日邀请陛下城外试炮,同时把太一神火枪和太乙神雷都为陛下演示一番,这些武器日后都会慢慢装备大秦将士,陛下也可以提前一观其威力!”
  “哈哈,如此便好,朕想观看少师的仙家法器久矣,但一直不曾得偿所愿,少师能够满足朕的愿望,实在让朕欣喜!”秦始皇畅快的哈哈大笑着站起来。
  “陛下恕罪,是臣太过保守了,过几日一定让陛下心满意足!”陈旭赶紧也站起来拱手。
  “爱卿啊,朕自登基称秦王起,一直过的战战兢兢,为不负我大秦二十余代先祖之期盼,每日批阅奏章直至深夜,曾经为了国事寝睡难安,直到朕遇到了爱卿……”
  秦始皇紧紧握住陈旭双手,情绪非常的唏嘘和感慨,甚至还能感觉到他眼中那化解不开的异样情绪,“自爱卿到咸阳之后,筹备科学院,改革朝堂,推行法令,制作美食,发行报纸,安抚百家诸生,筹办工学院农学院,甚至为了松解商律与李相唇枪舌战的争斗,这一切朕都看在眼里也记在心上,今时今日,朕要对爱卿吐露衷肠,朕之大秦,也是爱卿之大秦,你我名为君臣,实为挚友,若是没有爱卿如此不遗余力相助,大秦焉何能有今日之富庶强大,太乙仙尊怜悯我等凡夫俗子,梦授爱卿天书辅佐朕治理天下,因此朕也一直以爱卿为师,等几日后上巳节大祭,朕会封爱卿太师之爵,而且此爵从今往后唯有爱卿得享,以示朕之情义,也示爱卿之尊荣,这也是朕最大的封赏!”
  “陛下,您何须如此……”陈旭无奈的苦笑。
  “还望爱卿此次勿要拒绝,朕虽然是统御华夏之帝王,但终究只是一介凡人,能给爱卿的终究还是凡间之荣华富贵,许多爱卿也看不入眼,爱卿权且当做对朕的一个心理安慰罢了!”
  秦始皇满脸慈祥的看着陈旭,握着陈旭的双手久久不愿意放开。
  “爱卿说的对,三皇五帝犹亡,朕岂能不死耶,如今一年一年过去,朕也慢慢到了天命之年,许多事也慢慢想的更加通透明白,华夏历经商周千余年,诸王更迭,诸侯混战,兵灾不断,黎民困苦,到朕手中天下一统,成就这番辉煌昌盛之势,但朕观察诸位公子,皆都无帝王之资,朕如亡故,朕希望爱卿能够如现在辅佐朕一般辅佐后人,让我大秦世代传承中华之名!”
  “陛下放心,臣一定鞠躬尽瘁不负陛下重托,不过……”陈旭尴尬的有些脸红,“陛下也知道臣比较懒,如今执掌中书省都让陛下操心,臣只怕到时候因为太懒会被新皇赶回家养老!”
  “哈哈哈哈!”秦始皇咧开大嘴笑的畅快无比,“爱卿就是太懒,不然大秦肯定比如今还要富庶繁华,不过爱卿乃是太师之尊,哪怕是新皇继位也不敢将爱卿驱逐还家,少师安坐喝茶!”
  秦始皇拉着陈旭重新坐下,陈旭拿起茶壶为两人把茶斟好之后说:“陛下,关于太子之位您还需早做安排!”
  秦始皇端起茶杯微微点头:“朕也知道满朝文武都关心太子之位,但朕的确还没考虑周详,此事等朕慢慢思量清楚自然告知爱卿参详!”
  “立储君本来乃是陛下家事,但陛下的家事也是国事,毕竟臣等将来还要辅佐新君,早些知道也好早些安心,至于陛下说的诸位公子均无帝王之资,在太子人选上难以抉择,臣却另有看法,陛下乃是开拓之君,如今之大秦国内安宁四夷皆平,新君登基只需守成便好,因此无需像陛下一般操心,修生养民,发展经济,我大秦自然会国力蒸蒸日上,因此陛下勿用忧虑!”陈旭一边喝茶一边说。
  “唔,爱卿说的有理,此事朕再观察计较,今日请爱卿前来,朕还有一事征求!”
  “陛下但说无妨,臣必为陛下解忧!”
  “上次巡游东南之后,已经又过去四年,昔周天子五年出巡视察天下,朕想去燕赵和辽代巡游一番,不知爱卿以为如何?”
  陈旭脸色和煦的慢慢放下茶杯,看着御花园花草繁盛的一片盎然春色,然后眼神落在池塘之中游来游去戏水的一群大雁说:“陛下看着些大雁自在否?”
  “怡然自得,的确自在!”秦始皇不明所以的点头。
  陈旭弯腰捡起一块石头仰手就丢进湖水之中,轰的一声,一群自由自在的大雁全都吓的鸣叫着振翅而起,瞬间湖面乱成一团,而这个突然变化也让远远守候的宫人和侍卫全都吓了一跳。
  “陛下,这大雁就比如天下民众,他们在各地春耕秋收,过着安宁平静的生活,陛下巡游,就犹如臣将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湖面,臣之心思只为一时之意动,而在大雁看来却莫名之惊恐!”陈旭说完坐下来继续喝茶。
  秦始皇脸色慢慢宁静下来,继而变得异常认真,同样静静的低头喝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10/107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