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吃相(校对)第8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25/1072

  “不会吧!”陈旭呆了一下。
  “有侯爷在,妾也以为不会,但只要朝廷稍微有这种风声传出来,则必然引起民间动荡,承担这批国债发行的华夏钱庄必然也会承受巨大的挤兑压力,说不定会因此破产……”
  “唔,你说的的确有几分道理,为了钱庄和朝廷的信用,这种事一点儿苗头都不能有,看来还是你想的周全一些,这次就按你说的办吧,明日把杨堃叫来,我们三人一起策划一下看看这个庞大的工程该如何筹集足够的资金尽快推动!”陈旭此时也终于明白了范采盈为何要改变他的策划强调增发兑票了。
  而想明白之后陈旭也很惊喜,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来,范采盈的确对金融行业开始有了非常独到的见解和认知,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和应对金融风险的策略,这几年她掌控华夏钱庄,跟在陈旭身边讨论和学习,现在终于可以独挡一见面,甚至拥有了比陈旭看的更远更全面的眼光,已经真正成为了大秦金融行业的引领者。
  “侯爷,妾许久都没得到侯爷宠幸了呢!”听见自己的建议得到陈旭同意和的夸赞,范采盈高兴之余开始撒娇讨求欢好。
  陈旭转过一对略微青黑的熊猫眼看着窗外,把范采盈搂在怀里满怀歉意说,“最近扫黄打非很严,老客说让我们多忍耐些时日。”
  “侯爷,那妾要忍多久?”范采盈眼圈红红的问。
  “我想……大概是一万年……”陈旭幽幽的长吐一口气,然后帮范采盈把衣襟整理一下,“还有,记得以后穿衣服不要把脖子露出来,编辑大人已经警告过,女人脖子以下部位露出来是违法的,我大秦律令如山,本侯推崇礼法治国,断然不能让我清河侯府知法犯法,何况朝野之间还有无数奸佞之辈举报告奸,本侯虽位高权重,但终护不得周全,一旦被监察御史盯上,轻者徙重者斩……”
  “侯爷~”范采盈嚎啕大哭着点头,“妾一切都听侯爷吩咐,以后一定穿的严严实实出门,绝不让您蒙受知法犯法之耻,哪怕是十万年,百万年,妾也等的侯爷宠幸,相信总能守得云开日出之时……”
  ……
第1228章
无法撼动的地位
  ……
  申时末,清河园门口,一辆接一辆豪华马车鱼贯而入,从马车上下来的都是身穿精美华服的男子,年长的虚发花白鸡皮鹤发,年轻一些的也有四旬五旬,这些人下车之后全都站在院子当中,彼此交谈讨论着,时不时的张望园子大门的方向。
  这些人都是中原诸郡而来的商界领袖,为首的老者就是范氏家主范顒,其余还有水氏家主水宏和当初在宛城一起跟着筹备华夏钱庄的几个股东,另外还有七八同样气度不凡的中老男子,都是大秦商界算是赫赫有名人物,商业涉及粮食、布匹、钢铁、水泥、瓷器、茶叶、酒水等等主要领域,一个个都是日进斗金掌控数亿万财产的家族首领。
  此时他们汇聚于此,就是前来参加清河侯的宴请,当然,更多的是前来拜访这个如今贵为当朝太师的仙家弟子。
  酉时初刻,清河园的主管皇甫缺安排好酒宴之后,也带着一群管事和侍女出来迎接,与范顒等人一番拱手寒暄不长时间,随着一阵整齐的马蹄声隐隐传来,同时听见外面熙攘的大街上响起一阵拜见左相拜见清河侯的声音,很快就看到一群手持长戈腰挎长刀的禁军和护卫护送着一辆崭新的四辔马车进入清河园,于是一群人几乎同时迎了上去。
  “拜见清河侯!”
  “拜见太师!”
  “拜见左相!”
  在一群人的恭迎声中,车门推开,一身玄色锦袍腰缠玉带头戴玉冠脚踏皮靴风姿俊朗的年轻人从车上下来。
  “诸公免礼,本侯公务繁忙来迟一步!”陈旭微笑拱手,然后被人群星拱月一般簇拥着往酒店大门走去。
  清河园修建已经七年,是陈旭初到咸阳的当年就筹备翻建的一栋占地不过五十亩的私家宅院,当时翻建也不过投资了二十万钱不到,虽然格局和布置在当初的咸阳民众看起来的确是高雅无比令人眼前一亮,高背座椅、茶室、麻将、圆桌、瓷器、玻璃酒杯、绿色盆栽、屏风、书画装饰、楹联、统一制服、不同餐厅的馆舍名称等,更有各种精致美味的菜肴酒水,甚至还包括菜单以及价格等等,每一样都体现出了完全与众不同的风格,一下就让清河酒店成为了咸阳乃至整个大秦独一无二的奢华场所。
  不过数年过去,咸阳城和全国许多郡县各种仿照清河园开设的特色酒店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出现,许多的酒楼在风格上模仿之外,在装修布置上早已超越清河酒店更加奢华精美,如今光是咸阳城就有七八家规模远超清河园的大酒店,布置豪华风格高雅,而且价格便宜亲民不少,每日几乎也是宾客盈门,成为了许多王侯公卿和富裕阶层请客吃饭的主要场所。
  但不管清河园如今如何装饰陈旧落后看起来不上档次,但它在所有人的心中,仍旧是大秦酒店行业的扛把子,头把交椅的地位谁都无法撼动。
  因为这是清河侯的产业。
  这里是大秦一切新派商业酒店和剧院的始祖。
  这里是一切美味菜肴的起源地。
  如果是宴请贵客,无论是谁,心中的首选还是来清河园,而被宴请者也会心有荣焉感受到主人最为真诚的感情。
  价格不重要,气氛也不重要,装修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地方,这个叫清河园的背后有仙家弟子镇守,普天之下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诸公里面请!”在皇甫缺的引导下,陈旭陪着范顒等人来到旭日东升阁门前。
  “时间一晃就过去多年了,当初还是侯爷和李斯赌斗东方道,在清河园召集商界同仁集资的时候,老朽在此陪侯爷饮宴过一次……”
  看着装修已经陈旧,但风格布置却几乎一点儿都没变化的房间,范顒感慨不已。
  “范公说的是,光阴似箭,但这里一切如旧,仿佛就还在昨日一般,如今大秦遍地奢华酒楼,唯有这里让我感觉到自然与和谐,非是其他地方可比……”
  “正是,一切如旧没有丝毫变化,令人追忆……”
  围着圆桌坐下,一群当初来过的商人开始纷纷感慨赞叹,还有一些新来的则都左顾右盼观看这个装修陈旧,布置也堪称土鳖但却被人奉为天上人间的极致奢华场所。
  整个房间的装修可能五千钱都不到。
  但所有人都不敢有任何小觑甚至些微的鄙夷或不敬。
  因为此时一个锦袍青年正满脸煦笑容的坐南朝北高居主位,与范顒水氏等人谈笑风生。
  而在众人的谈笑之中,皇甫缺也安排厨工和侍女如同流水一般将早已准备好的美味佳肴送上来,很快整个房间都弥漫着一股浓郁的酒菜香味。
  片刻之间酒菜上齐,在陈旭的示意下皇甫缺带着厨工退出房间将房门关好,门外也由禁军和侍卫将小院子防卫的水泄不通,房间里只剩下了几个服侍的侍女开始为所有人斟酒。
  很快殷红清冽的清河佳酿斟满十多杯,在透窗而入的夕阳映照下闪烁着极致诱惑的光芒,侍女退后侍立,陈旭站起来举杯。
  “远来是客,今日本侯宴请诸公,勿要有任何拘束,酒水管够,饭菜管饱,来,诸位举杯同饮一盏!”
  “我等多谢侯爷盛情款待,侯爷请!”
  范顒水宏等人全都赶紧一起站起来双手朋辈。
  “同饮,请~”
  陈旭仰头一杯红酒下肚,瞬间一股温润甘甜之后身心瞬间就轻松下来。
  而这一杯酒之后,酒桌上的气氛也轻松了许多,所有人都在陈旭的招呼下开始举起筷子品尝满桌的菜肴。
  “美味无比,依旧是当年首次品尝的味道,这许多年过去人就让老朽念念不忘……”范顒夹起一筷子火爆鳝片品尝之下赞不绝口。
  “范公所言不错,还是侯爷这里的菜肴最为正宗美味,这香酥烤鸭某行遍东西南北品尝过无数种,唯有今日这味道最为正宗,香酥无比还带着一股梨花的芬芳,实乃人间难得之味……”另一个华夏钱庄的股东一边啃着鸭腿一边不停赞叹。
  “来,我等一起敬太师一杯,感谢太师百忙之中的盛情款待!”一个大腹便便的商贾站起来举杯。
  “此言大善,我等敬太师!”片刻的吃吃喝喝之后,一群商人再次一起站起来敬陈旭一杯酒,酒尽落座之后,酒宴的气氛更加轻松起来,谈论的话题也逐渐从拍马屁的状态开始扩散,天南海北的奇闻异事以及各种关心的话题都拿出来交流讨论。
  所谓行商坐贾,商人基本上都是驱货到处行走做买卖谋生,而贾人则一般是开店做生意,不过眼下这两种本来不同的职业和人群现在已经分的不那么清楚了。
  商贾混为一谈,是因为如今的商业已经从单门独户的规模开始呈现家族式的甚至是股份集团式的发展,从生产制作到供货运输直至终端售卖,都已经形成了一种非常成熟的体系,这也大大加强了各地商贾之间的来往和交流,真正的大商人,基本上都是全国奔波的,因此走南闯北见识自然也非常广泛,因此这一讨论起来,陈旭倒成了听客和观众,一边吃菜喝酒一边听这些商贾说着大秦各地的新鲜趣闻和商界消息,偶尔陈旭遇到感兴趣的还会仔细询问几句。
  毕竟这个时代交通不便,信息交流非常困难,即便是有咸阳都市报这一家几乎覆盖整个大秦的新闻媒体,各地记者也不可能打听的面面俱到,而且因为稿件太多,许多不太重要的信息根本就无法排版登载,大部分都被舍弃之后丢在了仓库之中霉烂,因此许多消息自然也无法被世人说知晓。
第1229章
目标是日月星辰
  “你方才说濮阳境内的大河渡口新修不久之后就垮塌了?”陈旭突然打断一个中年商人的话。
  “是,这就是一月间发生的事,大河渡口本来是去岁入冬趁着枯水期加紧赶修完成的,两岸都用石块磊成,还用钢筋混凝土加固,但开春之后大河解冻,大量堆积在两岸的钢铁煤石和粮食开始渡河转运,结果新建的码头只用了不到半个月便垮塌了,据说当时造成数艘船舶倾覆,落水者不计其数,大量货物也落入水中……唉,损失惨重!”商贾解释之后叹息摇头。
  “此事咸阳还未曾听闻,难道是码头修建时施工队偷工减料?”陈旭脸色瞬间有些难看起来。
  “侯爷,并非是码头修建质量不好,某一位好友在那次事故之中也有货物损失,我听闻后去看过,码头的钢筋水泥都用料充足,听闻当地官吏透露,可能是因为码头并未完全干透凝固结实便开始使用,而且货物太多太重,数百帮工来回上下船连日搬运踩踏,码头不堪重负垮塌了十多丈,正在上货卸货的船舶和民夫瞬间遭殃……”
  “没干怎么就会启用?”陈旭眉头皱的更高。
  “侯爷,您是不知道如今大河两岸堆积的货物有多少,北方的钢铁煤石皮货羊毛,南方的粮食盐巴布匹茶叶酒水瓷器,在两岸各个码头仓库早已堆积如山,冬天冰雪阻路难行,因此开春之后所有货商早已等不及起运,都想赶时间卖一个好价,码头垮塌货船倾覆之事每年都有,更大的事故我等听闻过多次,这次并不算特别严重,侯爷也无需气恼!”水宏赶紧开口安慰陈旭。
  “水家主说的对,侯爷无需生气,此事每年都有,只怪这些人命不好罢了!”另有商人也摇头附和。
  “那诸公以为可有方法解决这种事故?”
  陈旭一听这种事每年都在发生,想想也大致明白过来,就算是咸阳东门南门外的两个码头时常都能听闻货船碰撞倾覆的事故,人货落水不知所终者也并不少见,死的人只能怪命不好,船损货没的也只能自认倒霉。
  这个时代,不会有人会为这些事负责,出了事所有人都只能听天由命。
  一桌子商人都慢慢放下酒杯筷子,彼此互相对视或者沉思之后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男子打破沉默说:“侯爷,其实解决此事最好的方法是修一座桥……”
  “修桥,此事绝不可能!”中年男子的话还没说说完就被人打断。
  “不错,大河可不是渭河灞河这些支流,修桥完全不可能!”
  “然,要修桥必须要寻河流平坦两岸宽阔之地,但大河一到夏天便泛滥成灾,所有水旱码头都会被淹没其中,徐兄莫非忘记了六年前大河决口淹没齐东两郡十余县的事情,越往下游河面越宽,莫说是修桥了,修码头都不顶用……”
  “范公所说不错,如今之大河,与当初禹帝治水之形势已经几乎面目全非,有周史记载,最大的一次大河改道发生在定王五年,洪水从宿胥口夺河而走,东行漯川,至长寿津又与漯川分流,北合漳河,至章武入海,这条新河在禹河之南,改道竟然上百里。六年前那次淹没齐东两郡十余县的大决口导致大河又往南移动十余里,面对如此游移不定的河道,请问如何修桥,就便是能够修起来,说不定河道又已经跑了……”
  一群参加酒宴的商人几乎全都久居中原的大族,同时又常年行走于七国之地行商,特别是对于这条号称华夏母亲河的大河更加熟悉,因此几乎是异口同声的反对修桥的建议。
  因为这不钱的问题,而是技术和现状问题。
  从所有人的认知来看,第一是大河上根本是不可能修桥的,跨度太大难度太高,几乎不可能完成这个逆天的工程,第二是河道不固定,面对这样一条自己会跑的大河,修桥的后果不堪预料。
  “修桥的确难度太大……”陈旭也忍不住摇头。
  修一座跨越黄河的水泥钢铁大桥,莫说是当下,就算再过十年二十年技术也达不到。
  暂不提黄河改道的事,毕竟黄河这么长,总有一些地方的河段还是比较固定,改道的大部分都是下游地段,中游还算是比较安定,但最大的困难时桥体跨度太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25/107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