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吃相(校对)第8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30/1072

  而通过虞无涯的话,陈旭也终于对如今琅琊附近的情形和朝鲜半岛瀛洲列岛的情况有了还算比较细致的了解。
  从当初打造第一艘三桅帆船出海救回水轻柔到眼下,时间已经足足过去了四年,三年前开始安排萧何和曹参去东海大规模打造海船出海寻找瀛洲,顺便寻找项菁和公孙北雁。
  而这三年时间当中,陈旭先后投入近八百万钱,不光打造三桅帆船,同时也投入巨资扩大造船厂,研究更大更结实的新式帆船,毕竟当初第一艘建造时间非常紧迫,前后没有用到两个月时间,许多结构都是陈旭凭空想象出来的,操作起来并不顺畅,这些都需要造船厂和船上的管事和船工水手去商量改进,特别是起居舱室的设计以及食物水等的存放等要仔细安排,还有救生用的设备以及航行观测和航图制作等等都需要详细周密的策划和学习,毕竟在茫茫的大海上出事几乎只有一个结果。
  大秦的大航海刚刚开始,许多事民间并不懂,特别是新式帆船的操作,观测用的望远镜的使用,海图的辨认等等,都需要进行非常详尽的规划指导。
  而这三年过去,也不仅仅是陈旭先后打造了七八艘大船出海,还有诸如齐茂等一些有眼光的中原和沿海商贾也已经开始行动。
  据虞无涯说,眼下常年来往于朝鲜、瀛洲和琅琊之间的大海船有二十多艘,琅琊县已经热闹的不像话了,聚集了数万前去东瀛淘宝的民间人士,特别是大量方道术士都热衷于搭乘这些商船去瀛洲,妄图寻找到长生不老的不是仙草。
  不过仙草肯定是找不到的,但这些方道术士大量去往瀛洲朝鲜,必然会加快中原文化在当地的传播。
  特别是琅琊附近的崂山,已经成为了一个巨大的方道术士聚集地,这些人在崂山上修建了规模庞大的楼宇道观驻扎下来炼丹炼药观星练气,而许多去了朝鲜和东瀛的方道术士也开始在当地修建道观,这股力量极大的推动了瀛洲和朝鲜与中原的交互融合,特别是商船的来往频繁之后,这些方道术士就像一群候鸟一般在瀛洲朝鲜和琅琊之间来去,彼此交流各自的发现和海外寻仙的心得体会。
  而除开方道术士之外,还有其他一些门派的弟子也开始往朝鲜瀛洲汇聚,目的自然同样是探险寻找仙人的踪迹,毕竟上古瀛洲的传说太深入人心了。
  据虞无涯推测,眼下常年来往于朝鲜瀛洲间的中原人大概有三四千人的规模,琅琊和崂山附近几个优良的港湾之中几乎每天都人声鼎沸,许多都是寻找机会搭乘商船出海的各种人士,既有逃犯逃奴,也有流氓游侠,还有听说了秘闻的六国王孙贵族,还有百家门徒以及许多慕名而去想要出海发财的平民百姓。
第1236章
始皇帝的惊恐
  总体来说,眼下的琅琊东海附近,已经开始呈现出来非常热闹的出海情形。
  而长居咸阳的王侯公卿和皇帝,似乎对于这些事充耳不闻,偶尔看到,也只是通过报纸了解某月某日,两艘海船从瀛洲返回,带回来玳瑁珠贝和珊瑚等名贵海宝,在琅琊引起富豪围观和哄抢等等,要不就是一些道听途说的消息,东海巨浪滔天,一艘大船倾覆在某某海域等等。
  这些消息零零碎碎并不成体系,因此虽然发现朝鲜和瀛洲的消息已经两年多了,但并没有神山仙草的消息,也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新闻动静,听闻的也不过是瀛洲和朝鲜乃是蛮荒无人的荒岛。
  咸阳身居西方,这两年从皇帝到文武百官关注的都是和西域等国的来往以及咸阳日新月异的发展,很少有人去主动关注瀛洲等海外开发。
  而且这个时代消息闭塞,若不是朝廷急报,一则消息从琅琊传到咸阳至少都需要二十天时间,若是从瀛洲传回来至少半年,因此就连非常关心航海的陈旭都反应迟钝,很多事一听是几个月前的,也只能摇头抛之脑后,这些事无论重不重要已经过几个月,都变得不怎么重要了,何况他的事多如牛毛,根本就关心不过来。
  不过今天虞无涯归来,所有的消息都全部弄得一清二楚,他接下来就该是启动他已经策划周全的超级大工程的时候了。
  而且根据虞无涯的说法,如今公孙北雁在瀛洲建立魏国的事已经早已暗中在琅琊附近传开,中原许多消息灵通之人肯定也早已知晓,这次回来他就暗中听到不少前六国王孙贵族在琅琊活动的情况,甚至还有与项氏相熟的人氏暗中联络项羽,而项羽此次回来之后带着找到的堂妹项菁回老家下相去了,虽不知结局如何,但肯定是和这些是有关。
  也就是说随着瀛洲有黄金白银硫磺等珍贵矿物被发现,刺激民间探险发财的人争相出海之外,还有另外一群人也蠢蠢欲动,抱着去海外建国复国等不可告人的目的。
  不过这些是在陈旭看来是注定不会成功的。
  但这些人在暗中鼓捣也可能影响大秦的海外发展。
  毕竟这些人的活动是不能公开的,与大秦也是一种敌对关系,他们在海外发展的同时,可能会把目标对准那些出海的商船,为了筹集造反的资金和武器粮食人手等等,变成一群占岛为王打家劫舍的海盗。
  因此陈旭决定还要提早将这股歪风邪气镇压下去。
  或者说是给这些蠢蠢欲动的六国王孙贵族一个可以放在明面上的身份,将他们置于朝廷的管辖之下,允许他们去海外建立自己的侯国,这样就会得到一股开拓海外的极大势力。
  不过这件事肯定需要慢慢来,至少要有充足的理由说服皇帝和文武百官。
  不然最后自己可能会被扣上一个谋逆的大帽子。
  离开餐厅之后,陈旭有些醉意踉跄的去书房,把自己陆陆续续整理出来的十多本奏书塞进每日上朝带着的牛皮挎包中,这才在春香秋香的服侍下洗澡换衣,胡乱的搂了一个上床睡觉。
  第二天一早,陈旭早起安排好厨院准备各种好吃的美食招待虞无涯和一群随同回来的火枪队少年,然后坐车去上朝,进城之后又吩咐一个侍卫去清河酒店让樊哙去肉市买一条肥狗,中午去清河别院做他最拿手的狗肉煲。
  在早朝之上,陈旭把瀛洲的白银和硫磺已经运送回来,并且还把齐茂等人发现金矿的事都向皇帝禀报了一番。
  而瀛洲发现金矿的事也在朝廷之上掀起了一股巨大的波澜。
  “陛下,瀛洲有金矿银矿这等财货,断然不能任由民间这些商贾豪绅掠夺,必须要统归少府和朝廷管辖!”一个少府官员站起来激动的大声嚷嚷。
  “唔,此事右相以为如何?”秦始皇看向冯去疾。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陛下,臣以为理当如此!”冯去疾站起来脸色严肃认真的开口。
  “右相言之有理,矿山林地皆都归少府管辖,行船赀货需缴纳商税,金银矿山岂能由这些商贾随意霸占!”接连几个二品三品的大员站起来顶帖。
  “陛下,瀛洲自古以来并不属华夏领土,而且偏居东海之外数千里,乃是蛮荒孤岛,若不是这些商贾投入巨资造船冒险出海,即便是一根木头都无法运送回中原,臣以为不能仅以有金银财货便夺其利益,金矿银矿不仅瀛洲有,南海之外无数岛屿都有,西方诸国更是无数,若是都要占据下来,莫说是我大秦人手不够无法开发,光是来去运送和开发的成本朝廷和少府便无法支撑……”
  “昨日臣已经详细询问过家臣,那金矿虽然不小,但要想开发至少需要数千上万人,而中原与瀛洲相隔三千余里,来去全靠海船,工匠、帮工、矿工、工具、粮食、衣物、医药等等都需要常年筹备来回运送,十两黄金运送回来,恐怕最后落在朝廷和少府手中不到一两,实在得不偿失,因此臣以为还是尽快将海关署筹备起来,将海关衙门设置到位,采用许可证的方式将这些矿山和海岛全都租售出去,则朝廷根本无需付出任何代价就能得到至少一成的开发收入,何乐而不为也……”
  陈旭将此事的利弊分析了一番之后提出加快海关建设,尽快将海外开发纳入朝廷的管理范围。
  “左相言之有理,瀛洲太过遥远来去不便,还是速速将海关衙门设置完备,向民间发放开发瀛洲的许可证更加方便,吏部令何在?上次左相推荐海关署丞李由为何还未入京师履职?”秦始皇很快便认可了陈旭的提议。
  “陛下,李由的调令已经发出去八日,按时间推测也就在最近两日就会到吏部述职!”申公兖站起来回答。
  “此事从快安排勿要拖延,诸位爱卿还有何事要奏?”一件事有了眉目,秦始皇很快便转移了话题。
  “陛下,为了配合海关署衙的筹备和海外贸易的发展,臣上次提请在东南沿海郡县设置海港修建码头仓库等配套设施,但臣经过一番考量之后想到了一个更大的计划,策划奏书在此提请陛下阅览!”
  陈旭从座位上拿起自己的挎包,从里面开始往外掏策划书。
  一本……两本……三本……四本……
  随着陈旭拿出来的奏书越来越多,在满朝文武和始皇帝都开始脸皮抽抽呲牙咧嘴,惊疑之声此起彼伏,最后看着陈旭翻过来抖了一下皮挎包,确认里面没有之后,又挨着把这些策划书仔细翻看一边,忍不住眉头微微一皱轻声嘀咕一句。
  “太……太师,这些难道都是要朕阅览的奏书?”始皇帝看着陈旭手中厚厚一大摞奏书,忍不住腿肚子有些转筋,脸上微微露出一丝惊恐。
  以前的奏章都是竹木简牍,即便是每天批阅一石,但字数也最多两千余字而已,只不过字义需要去斟酌思量,因此比较耗神,如今有了麻浆纸,全国奏书文书都是用麻浆纸誊写,因此写的都比较详细,读起来轻松方便了许多,但眼下陈旭从包里拿出来的足足有十多册,字数少说也十多万字。
  这是奏书,不是封神榜这种小说,每一个字都还是要仔细去阅读审核,因此要想把这厚厚一摞奏书全部看完,始皇帝感觉至少需要七八天的空闲时间,而且最主要的是……不一定能够看懂。
  因为陈旭的奏书一般都会有很多新的观念和词语甚至匪夷所思的想法,不能以常理推论,需要反复思量甚至还需要亲自询问陈旭。
  因此一想到如此繁重的劳动量,始皇帝直接就从心底开始打寒战了。
  “陛下恕罪,本来一共是十六本奏书,但还有一本可能是落在臣的书房了,臣明日上朝再提交奏书!”陈旭满脸歉意的对始皇帝拱手说。
  “无妨无妨!”始皇帝偷偷擦了一下额头的虚汗摆手坐好,强忍着怦怦乱跳的心脏说,“既然爱卿准备如此多的奏书,朕一时半会儿也看不完,爱卿何不先将策划之事大致讲述一便,也好让朕明日看起来更加明晰清楚一些!”
  “如此也好,讲述之前,还请陛下允许臣将放在马车上的地图取来!”
  “来人,去太师车上将地图取来!”始皇帝吩咐。
  “喏~”守在皇宫门口的谒者疾步而去,十多分钟之后扛来一卷地图,陈旭吩咐两个宫人将其展开,长两丈宽八尺的布帛上,画着一副大秦主要是水系和驰道交通地理图。
  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浙江珠江等几条主要的河流都用蓝色的颜料画的清晰明白,而几条连接天下的驰道都用红色的颜料画出,其中许多地方用黑色标注着重要的城市名称。
  这幅图是陈旭综合了科学院绘制的大秦水系图和驰道交通图的基础上让工匠画出来的,虽然还并不全面,但在这个时代来说已经非常清晰。
第1237章
东倒西歪
  “陛下请看,这是我们大秦眼下的六条主要河流,皆都是由西向东归入大海,虽然陛下统一华夏之后不断改建扩建连接天下的驰道栈道,但有高山大河阻挡,许多地方交通仍旧困难,特别是南北货运和商旅来往极为不便,南方的粮食和盐巴布匹要运送到西北,西北的皮货牛羊要运送到南方,通过陆路车马运输这些大河便是难以逾越之天堑,虽有码头舟船也困难重重……”
  陈旭先用手指着地图把河流和驰道交通示意图大致介绍了一遍。
  这幅图与以前大秦的交通图看起来要清晰的多,因此经过陈旭简单的讲解皇帝和听的明白,于是不断的点头说:“不错,水路陆路交通一贯如此,这些大江大河横贯华夏,以前诸侯征战,这些河流便是天险,如今的确倒成了阻碍南北交通货运的麻烦……”
  “左相方才说的大计划莫非就是和这些大河有关?”工部令宰纮站起来走到地图前面细看一番之后问。
  “不错,眼下这些大河已经成为了我大秦经济繁荣的巨大阻碍,因此我制定了一个巨大的计划,就是依托这六条大河在驰道与河流的交汇之处和江河沿线的繁华郡县修建大型的客货码头仓库和交易中心,打造大型的滚装货船,甚至是制定标准集装箱,建造龙门吊车等,加快南北货运的跨河运输,然后在这些大河入海口附近寻找优良的海湾打造海港码头仓库等大型海运集散中心,因为眼下有了新式的大型海船,可以快速在东南沿海诸郡来往通行,因此依托这些优良的海港和集散中心,就可以方便的将顺河而下的货物通过海船运送到各地海港……”
  “陛下和诸位同僚请看,眼下巴蜀盛产粮食、布料和盐巴,但以往都是通过栈道运送至汉中、内史和南阳诸郡,或者通过大江用河船运送至南郡、九江诸郡,但也仅此而已,北方几乎吃不到巴蜀的粮食和盐巴,而若是要想把南郡、长沙、九江等南方诸郡盛产的稻米茶叶丝绸瓷器等运送到中原和西北诸郡,代价极其高昂,沿途要跨过大江、淮水、大河等大大小小数十上百条河流,即便是价值不高的货物等运送到大河以西,代价已经高昂到商贾和百姓望而却步的地步,而西北的物产同样如此……”
  “如果臣的这个计划获得成功,那么不光是巴蜀和东南诸郡,甚至是岭南诸地通过珠江水系,也能快将货物运送到番禺,然后最多一个月时间就能运送至辽东湾,而到了辽东湾,无论是通过河船还是陆路车马,都能很快将货物分散到辽国和辽东等地,西北的货物亦如此,如今辽国虽然还算荒芜,但东胡占据的辽河和松花江水系的广大平原是一个巨大的耕织平原,极其适合种粟稻和粮食,假以时日辽东以及辽国等地必然会成为我大秦的主要产粮区,这样通过海船就能方便的将东北西北的货物运送到东南诸郡,再配合东方道和驰道的交通,这些货物很就能扩散到中原等地……”
  “陛下与诸位请看,这些标注为黑色的地方,就是臣暂时规划出来的水陆交通要道的节点和枢纽,只要在这些地方修建码头仓库,将水路和陆路、海运融合成为一个整体,在有效的管理和规划下,则我大秦的整个货物交通就会连成一体,构成一张覆盖全国的水陆海运交通网络……”
  在陈旭的解说下,始皇帝听的眼睛泛光,情不自禁的站起来走下九层台阶,站在地图面前随着陈旭的手指眼神不断游弋,而文武百官同样如此,一个个听的目瞪口呆,就连冯去疾和蒙毅等一群顶级卿侯都忍不住挤到地图前面仔细观看,低声讨论的同时不停的点头认可陈旭这个庞大无比的规划图。
  说实在,从古到今,华夏从未有过如此大一统的时代,而且也没有如此广大的疆域,更没有眼下如此和平稳定的大环境和如此蓬勃发展的经济,因此也就谈不上如此浩大一个整合整个华夏的纵横交错的复杂水陆海运交通网。
  秦始皇征服六国之后,的确动用了极大的人力物力不断征调民夫刑徒奴隶修建连接全国的驿道驰道栈道,甚至打算修建一条直通西北长城的直道。
  驰道的扩建修建的确极大的改善了六国旧地之间的交通往来,但眼下已经完全跟不上大秦的经济发展了,至于栈道更加落后,全都迂回建在崇山峻岭和深涧峡谷之中,大部分都是悬在陡峭的悬崖峭壁之上,仅仅只能说是满足最基本的交通通行和往来,对于大宗货物的运输没有太大的作用,要想把巴蜀的盐和成都平原的粮食运出来,还得依靠河船走大江。
  至于直道眼下已经彻底废弃了,还未修完匈奴就被刚的稀巴烂,而打造这条路的蒙恬都丢了西北大军的统帅职务。
  因此即便是始皇帝雄才大略动用无数的民力财力不断的扩展整修交通,不断努力要把华夏融为一个整体,但又不得不局限于这个时代的格局和交通工具的落后限制,车同轨的推行也无法完全解决阻碍民族融合和经济发展的落后状况。
  而随着陈旭改进钢铁冶炼,发展出灵活转向的四轮马车以及轴承和更加结实的钢铁车轴,陆路交通工具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后来又打造出帆船大大改善了水路船舶运输,如今有了制霸大海的大型帆船,整合水路海运交通的时机已经完全成熟。
  “好,好,太师这个计划堪称史无前例,一旦完成则我大秦东南西北甚至岭南和诸侯之国都将大受其益……”
  始皇帝抚手连连称赞,不光听的仔细,眼神更是不断的在整张地图上来回逡巡,双眼中闪烁着极度惊喜的光芒。
  陈旭这个巨大交通工程,几乎一下将他统御华夏融合六国的期望彻底变成了现实。
  这是他梦寐以求但却从未敢去想过的计划。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30/107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