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吃相(校对)第8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57/1072

  蒙毅虽然也大约能够猜到陈旭此次离开京师的确有甩锅的嫌疑,但他却不如蒙恬看的深远。
  蒙恬一直都在执掌军队,对于大秦军队的过去和现在的状况可以说了若指掌,对于改革军制也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只不过远不如陈旭想的彻底。
  本来以前蒙恬蒙毅通过书信交流过数次关于陈旭提到的改革军制之事,但两人都没想到等事情真正到了节骨眼上可以推动的时候,陈旭竟然提裤子跑了,这一下就将蒙毅弄的很不爽,蒙恬也瞬间有些失去了方寸。
  本来按照蒙毅当初的想法就是,等到李信和蒙恬回京之后,朝廷必然会有弹劾和各种要求惩处的奏书,而陈旭必然也会借机发挥指出如今大秦军制越来越深的积弊,进而提出改革军制的奏书,这样蒙氏和江氏就能帮忙摇旗呐喊推动这个改革。
  而有清河侯做挡箭牌,则蒙恬和李信江琥的罪责就会小的多,夺爵罢官的可能性非常小,最后结局就是虚惊一场而已。
  若是实在要平息始皇帝的愤怒和诸多大臣的不满,还有李信这个在朝堂之中家族地位并不深厚的武侯顶锅。
  总之一定要将蒙氏的风险降到最低。
  不过蒙毅千算万算,以为这次还能和以前一样当一个旁观者或者摇旗呐喊的拉拉队,但没想到陈旭这个主角却突然跑了,把这个烂摊子留给了他们自己去处理。
  这一瞬间,蒙毅突然发现以往那个很好打交道的女婿已经鸡贼的让他快抓不住尾巴了。
  而同时也感叹莫名,看来要想化解这次蒙氏的危机,蒙氏真的只能撸袖子冲在最前面了。
  因为这件事的确和陈旭一点儿关系都没有,陈旭不管他们也无话可说,如今陈旭把这件事丢给蒙氏,让蒙氏先按照他所设定的军制改革打开军改的缺口,则接下来大刀阔斧的改制就水到渠成了。
  若是蒙氏只想坐享其成一点儿冲锋陷阵的想法都没有的话,对于蒙氏将来的处境,陈旭也只会表示爱莫能助。
  将来的大秦军政两界,必然需要更多新鲜血液,陈旭正愁自己还有大把的人塞不进去,把蒙恬弄翻了,将来英布韩信之流才能快速爬上去,毕竟蒙氏他几乎完全无法掌控,翁婿关系不足以让两人完全紧密的绑在一起,只有派系才是最稳定的基石。
  接下来半天时间,蒙恬蒙毅都一直坐在书房喝茶讨论陈旭当初说过的军事改革计划,从地方服役的尉卒到拱卫京师和屯戍边关的将士,从轮流服役的更卒到选拔推荐精锐士兵组成的作战大军,期间还说到了免役钱,二十级军爵改革以及兵卒将士的军功考评等等,凡是当初陈旭讲过蒙毅还记得的都事无巨细全都讲了出来。
  而蒙恬一边听还捏着铅笔在纸上不停记录,遇到不解的地方还要反复询问,圈画涂改,等到申时前后又是一天过去,书桌上已经堆满了数十张草稿纸。
  两位家主在书房关门磋商军改大事,蒙毅的妻妾和管事家仆也都不敢打扰,许多人站在书房外面的院子焦急的等候。
  日落西山,一身锦袍风流倜傥的蒙云骑着一匹通体金黄的汗血宝马带着几位家仆从城外回府,到后院洗漱换衣之后发现这个情形,蹑手蹑脚凑到门缝上准备观看一下大伯和老爹两人究竟在里面干些啥见不得人的勾当,结果手刚按上房门却听见吱呀一声,房门应声而开,蒙云毫无防备之下就跌进书房之中,一头撞在一个人的肚皮上。
  伴随着一声闷哼和噼里啪啦一阵响声,刚刚开门的蒙毅猝不及防被儿子一头拱在怀里,顿时痛的倒吸一口气差点儿背过气,捂着胸腹后退撞在书桌上,书桌上的笔墨纸砚和笔筒笔架瞬间散落一地,把还在整理书稿的蒙恬吓的目瞪口呆。
  “爹~”蒙云懵头蒙脑的站起来看着被自己一头拱的呲牙咧嘴的老爹,吓的一个摆子惊醒过来,拔腿就往外跑。
  “你这个畜生,鬼鬼祟祟成何体统,站住,老夫今日非得打断你的腿~”
  蒙毅随手抄起一根鸡毛掸子,想想感觉不够趁手,放眼在书房一扫,然后呛的一声抽出挂在墙壁上的长剑咆哮着追了出来。
  “爹爹饶命,孩儿非是故意,只是担心你和大伯半日不曾进食,怕饿坏了!”蒙云在花园里抱头鼠窜,一边还大声解释。
  “放屁,吃饭你不会敲门用嘴说话,老夫今日定然不轻饶你……”蒙毅跟在后面手舞长剑健步如飞,一群妻妾家仆皆都惊呼,但面对蒙毅势不可挡的杀气,所有人都不敢阻拦,只能看着父子两个在后花园狂奔追逐,瞬间整个蒙府鸡飞狗跳热闹非凡。
  “唉!”收拾好书稿出来的蒙恬看着这幅热闹场景,忍不住摇头叹息之后捏着十多张稿纸扬长而去。
  军国事大为重,他要想从这件事中顺利脱身,可以说改革军制就是最好的方法,陈旭把这冲锋陷阵的任务丢给了蒙氏,他首当其冲必须把这个大鼎扛起来才行。
  不过改革军制涉及到了皇帝的禁脔区域,一个不慎便会身首异处,因此他和蒙毅不得不小心应付,因此他必须要把这份军改奏书先写出来,不光要详细指出眼下军制的弊端,还要拿得出符合他身份地位的军改策略,许多一看就带有陈旭一贯浓郁风格的东西全都要摒弃,他要做的就是回去好好斟酌,根据陈旭总结的这些军改策略和他自己的想法综合考虑,写一份符合大秦眼下军队体制的改革方略。
  之所以说是方略,是因为一旦这份奏书获得了足够的支持,只要皇帝心动,那么接下来的事就该陈旭去做了。
  什么军师旅团营连排的军队构建,什么军功的考核评定,什么下士中士上士和校尉将领的军衔级别等等,这些都不是他该操心的,他只需要指出军改的必要性,让满朝文武和始皇帝看到目前军制已经完全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第1279章
指点迷津
  蒙恬回家改作业……嗯,改奏书,蒙毅在后花园仗剑披发追上儿子一顿猛揍之后终于解气,洗漱换衣之后写下几份书信,安排家仆赶紧送出去。
  要想将大兄蒙恬从这件事中彻底摘出来,光靠蒙氏是不行的,在右相冯去疾和御史中丞冯劫这两位重臣的压制下,始皇帝肯定坚持不了多久就会开始处置西军,蒙氏必须找到足够多的帮手。
  而作为难兄难弟的狄道侯李信还有阴山侯江琥的族人就是蒙毅的首选,其他还有一些在西军效力的将校长史等也都牵扯之中,这些人虽然家族不如他们蒙氏显赫,但也还是有几个祖传的武将卿侯世家的子弟,可以叫到一起商量一下对策。
  蒙毅送出去的书信很快就得到回应,好几位西军将校的家族获知今日朝堂消息之后早已惴惴不安,因此在看到蒙毅送来的书信之后简直感觉如同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一般,纷纷准备车马直奔春芳园而去。
  李信自从知道陈旭的打算之后,最近心情还是很平静,但毕竟陈旭不在咸阳,朝堂上的事也鞭长莫及管不到,因此今日朝堂传出冯去疾和冯劫以及十多位重卿大员都要求彻查西军惩治将士,这也让李信不由忐忑不安起来,因此在接到蒙毅的信之后也没太过犹豫,带着几个侍卫骑马直奔春芳园,而在春芳园门口遇到了同样心思而来的吏部功考丞江璞。
  对于和江氏同病相怜的境况,李信与江璞两人结伴闲聊着在春芳园一位管事的带领下来到一座单独的小院之中,进来的时候,正堂的客厅里面已经聚集了五六位同样有族人在西军担任将校长史等官职的家族人员,在咸阳基本上都还算是有点儿头面和地位的人物。
  一群人见面自然又是一番行礼寒暄,不久之后一身锦袍头戴玉冠须发梳理的整整齐齐的蒙毅大步而来,陪同他一起来还有内史令齐宕和建成侯赵亥。
  “恕罪恕罪,某来迟也!”
  蒙毅进门便左右拱手道歉,赵亥与齐宕也都笑着与所有人拱手之后各自就坐,很快就有侍女斟茶倒水服侍左右,春芳园的管事很快也安排来一群精通乐器的歌姬舞姬伴奏起舞。
  所有人都安安静静的喝茶观舞,但其实大部分都心思不宁,但蒙毅没有发话,所有人就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观看,接连两曲歌舞之后,赵亥发现整个房间气氛非常郁闷,于是屏退歌姬舞姬之后笑着说:“诸位前来春芳园听曲观舞,因何皆都忧心忡忡?莫非是本侯招待不周?”
  一个将校的族人正待说话,李信却笑着开口说:“某刚回咸阳就听闻建成侯与清河侯为了一个叫林仙儿的名伶进行了一场叫做梭哈的大赌,结果建成侯险胜收得林仙儿,今日我等前来饮宴,自然还想见识一番林仙儿的风采,建成侯这般藏着掖着,此谓之礼仪周全乎?”
  “哈哈,狄道侯说笑了,非是本侯舍不得仙儿来饮宴助兴,而是隔壁棋牌室有几位贵人正在梭哈,仙儿姑娘被请去当荷官去了!本侯已经安排,等一局结束,仙儿自会来为狄道侯与诸位献曲助兴。”赵亥笑着解释。
  “如此便好,某回咸阳数日,只听得这林仙儿如何如何歌舞双绝风流多情,今日定要好好看看!”李信爽快的点头。
  “狄道侯见过之后定然不会失望,这林仙儿身段嗓音俱佳,诗词歌赋琵琶琴瑟皆都不俗!”一位身材壮硕的中年男子陪着笑说。
  “你是程都尉兄长?”李信看着这货有些眼熟。
  “正是正是,在下程涛,舍弟程沛正在阴山侯帐下效力,此前弟之家书还提及过与侯爷征讨匈奴月氏的事情,涛对侯爷敬佩莫名……”中年男子赶紧拱手作揖。
  “呵呵,无需多礼,程都尉武艺高强,打仗也很勇猛,当初跟随我与阴山侯征讨匈奴之时好像还是一个百将吧,短短数年便升任都尉,的确不错!”
  “多谢侯爷夸奖,舍弟能有今日,还是多亏大将军和两位侯爷赏识提拔,但这次倒卖搪瓷之事究竟如何,舍弟会不会受到牵连……”程涛忧心忡忡的压低声音询问。
  李信微微摇头之后对着蒙毅轻轻努了一下嘴低声说:“莫要太过焦虑,此事牵扯太大,非一人能扛,只能同心协力,蒙大夫既然邀请我等前来商讨,必然是有了计较……”
  “是是,多谢狄道侯提醒!”程涛猛然醒悟过来,心底的焦虑却瞬间平息和许多。
  其他几个前来商讨的家族代表也都互相交头接耳,各自神情不同,赵亥与蒙毅齐宕说了几句话之后便站起来拱手告辞,言说去安排酒宴,然后房间里的气氛很快就凝重起来。
  “诸位今日聚集在此,所来为何心里应该都很清楚,西军将卒盗卖搪瓷装备之事影响恶劣,皇帝震怒,如若不能将此事解释清楚,想来罢官夺爵就在眼前,无论我蒙氏、江氏还是诸位,都会名声受损家族受累,陛下一直犹豫不决的原因并非不能惩治西军将卒,而是担心牵扯太大造成军心动荡民心不稳……”
  蒙毅盘坐在凉席之上把今天请客的原因大致解释了一通。
  “还请蒙大夫指点迷津,我等一定遵照而行!”一个须发花白的半百老者忍不住站起来拱手说。
  “既是迷津,自然无从指点,老夫兄长靖武侯也被你等拖累陷身其中,遭受这无妄之灾,狄道侯,此事你最清楚,从头到尾可曾与我兄长有一丝干系?”蒙恬脸色很不爽快的看着李信。
  李信尴尬的红着脸拱手:“此事的确和靖武侯无关,是前线将士私下盗卖装备,等我们知晓之时已经数量巨大无法阻止,底层监军将吏都有参与,人数实在太多,某虽为主将也无可奈何也!”
  “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屈子叹楚国之危,人心之起于贪婪无度,你等既以知晓盗卖之事,但却还伪造军函报请补充,若非反复如此,岂会有如今之结局,唉,事已至此,多说无益……”
  蒙毅叹息摇头,眼神逐一从李信、江璞等人脸上扫过,最后轻轻的用手敲着案桌沉吟半晌之后再次开口:“此事牵扯太大,若无充分之理由让陛下接受,三省六部官员必然还会不断弹劾上奏,直到陛下决心惩治西军大小将领为止,但此事若要全部赖到我兄长和诸位头上,也并非就完全合情合理,老夫与兄长就此事讨论许久,感觉倒卖装备甚至军备之事日后都有可能出现,只是时间早晚问题,出现这种事的根源并不在军纪军法,而在军制……”
  “果然!”李信眼神一亮心头瞬间敞亮起来。
  “不知蒙大夫所说的军制是何意?”一个相貌儒雅的老者拱手问。
  “军制自然是我大秦军队的结构和建制,涉及到兵役、军律、军爵等所有方面,老夫虽然也曾领兵打仗,但毕竟不是前线将士,而且如今我大秦之军备与十余年前诸侯混战之时已然完全不同,对眼下大秦军备积弊最清楚的应该非狄道侯莫属,诸位若不懂,请狄道侯讲解一番若何?”
  老者包括江璞在内的七八个家族代表都转头看着李信,李信微微点头之后坐正,然后轻轻咳嗽一声说:“蒙大夫说的不错,眼下我大秦军制的确积弊日深,以前征讨六国,常年都是兵役运转不停,粮食兵员军械时刻不停在积蓄训练,而将士也能在这一场接一场的大战之中获取军功封爵,得房产粮田,自然军心振奋,正是在军功封爵的刺激下,我大秦将士伤亡虽大但却勇猛如虎狼,短短十余年时间便扫平六国,但六国归一之后兵役律法未变,常年的兵役运转消耗了极大的民力不说,这些参军的将卒再无法通过战斗获取军功,军心便日渐懈怠,无论是驻守西北各长城关隘还是防守五岭,大量将士因为无法获取军功只能熬完两年的兵役之后归乡,如今更甚,自从六年前开始本侯参与征讨匈奴月氏和西域诸国之后,更役制度已经名存实亡,现在西北大营都是马卒,而骑马打仗需要经过严格的训练,因此西北两路大军共计九万余众,皆都已经连续服役六年以上,这些人大部分既不得军功,又无法退役,而且本侯和阴山侯两路大军驻扎在风沙苦寒的西域关口,距离我大秦足有数千里之遥,不光来回要费时半年,粮草军械军备等补充也非常缓慢,许多将士连弓弩刀剑损坏都无法及时得到补充,至于吃喝寝睡就更加简陋,而这一次,我们在西域足足呆了三年时间,而这三年时间几乎一仗未打……”
  李信幽幽的长叹一声,眼神凄迷情绪低沉的抬头扫过房间里的所有人。
  “三年不打仗,军备给养不足,苦寒之地饮食不调,大冬天雪盖数尺只能躲在简陋的营房之中啃又冷又硬的锅盔,许多将士因为缺医少药冻饿致死,说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一点儿都不夸张,诸位在咸阳吃着美食喝着美酒,夜夜笙歌平安祥和,可曾有谁关心过我等西军将士……”
  “西军将卒粮饷运转困难,就只能盗卖一些搪瓷装备得些钱财,也才能够抽些闲暇去那些胡商处买些酒食衣物,闲耍骰子以度时日,本侯身为主将,即便是知道又如何,那些远离故土的将士也是人,本侯如何能够狠心严惩,而且上下将卒皆有参与,本侯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李信说完,整个房间安静异常,沉默许久之后江璞开口:“狄道侯所说应该属实,老夫堂侄楚天以前也曾在家书之中提到过军营日常生活,戍边的马卒因为不能用正常更役替换,因此都有烦躁懈怠之心,因此军营斗殴之事时有发生,这些事陛下不知,但身在军营之将卒却都有体会,若说要想彻底解决这种积弊,还得从军制上下手,将军制改一改……”
  “嘶~”房间里瞬间响起好几声仿佛牙疼似的声音。
  “江大人,改军制非是我等可以置喙之事!”一个老者脸色苍白的说。
  “是啊是啊,我大秦军制已经有数百年时间,从未更改过,此事唯有陛下开口!”另外几个家族代表都心惊胆战的点头附和。
  “改革军制的确不易,但今日老夫所说只不过提醒诸位,要想从此事中摘脱出来,就必须说服陛下和满朝文武,不然后果依旧难料,既然大秦军制积弊如此之深,我等自然就要用这个为西军将士开脱,老夫兄长已经写下奏书准备三日之后上朝献于陛下,说的就是西军积弊和一些军制改革之事,我希望诸位也莫要坐等陛下和诸多御史开恩,而是要多去联络一些朝廷卿侯和官员支持,只有众人齐心,才能将此事办好,无论军制改革成功与否,至少要让陛下知道现在军制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程度,也要让满朝文书知道西军如今的艰难困苦……”
  蒙毅一番话说出来,所有人都不仅暗自点头,经过讨论之后,决定各自回去多多联络一些朝堂大小官员。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这里除开蒙毅、李信和江璞三人之外,几乎就没有人有高官厚爵,但这些人毕竟久居咸阳,家族地位也算不错,一个校尉至少都是九级的五大夫,可以独自领兵作战,出入车马不说,已经有六百户的封邑,还可以收门客,这就是所谓的大夫之家,而到了都尉级别,军爵至少左更,已经是真正的高级将领,可以节制一军作为统帅。
  这些人有如此高的爵位,家族自然也会跟着水涨船高,有食邑有封地,作为贵族阶层来往的也都是贵族和官员,改革军制他们帮不上忙,但找些人手帮忙摇旗呐喊还是没有太大问题。
  蒙毅这样做也是出于无奈之举。
  他的身份和陈旭冯去疾都不一样,他执掌监察省,干的就是监察天下官员的勾当,而为了保证自己的廉洁和公正,蒙毅平日来往的也都是监察省的官员和各地的监御史,中书省尚书省以及其他府衙的官员基本也不太打交道,因此临到这种大事发生的时候,蒙毅便感觉有些独木难支。
  李信和蒙恬更是如此,两个武将常年在外,对朝堂之事两眼一抹黑,不出事还好,一出事若是朝堂没有人帮忙,绝对会瞬间稀里哗啦。
  因此在外征战的武将自古以来最不好管理,不光反叛的多,被冤枉杀头的更多,属于两边不讨好的境地。
  本来还有一个人物可以帮他们化解这个危机,但却已经提裤子跑了,而且还甩了一个大铁锅给他们。
  意思很简单,你们先把锅架好,油盐酱醋食材调料都准备好,本侯最后把菜炒好就行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57/107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