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吃相(校对)第8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82/1072

  忽忽一个小时过去,一大盆酱汁田螺,一盆干炒河虾,一盆葱爆鳝片,还有一道香辣湖蟹全部收拾完毕,陈旭也松了一口撩起罩衣擦干净脸上的汗水,就在所有人都以为陈旭已经收工结束的时候,陈旭却再次将一口铁锅洗干净,吩咐厨工将自己早上离开时候要求准备的冷饭熏肉青豆等拿出来。
  看着半盆冷硬的稻米饭和熏肉青豆,一群人全都面面相觑。
  “侯爷,这稻米饭已经生冷,要不要再煮一锅新鲜米饭?”沈园的园主沈况小心翼翼的站在旁边问。
  “不用,本侯这道美食就是要用冷饭才行,最好是隔夜的,再帮我剥一斤虾仁,十个鸡蛋和一把新鲜的小葱来……”
  陈旭摇头吩咐的同时很快用刀将一块洗干净的熏肉切成肉丁,又把青豆放入一个铁锅之中用清水煮上,等鸡蛋和小葱送来之后,又开始打鸡蛋切葱花,并且放入盐巴调好,很快虾仁被一群厨工剥洗干净,所有食材便准备的七七八八。
  将煮得五成熟的青豆从水中捞起来沥干。
  吩咐大锅上火,等锅烧热之后倒入小磨香油,等到油温起来之后把熏肉粒放进去翻炒,等到肉粒香熟之后倒入虾仁继续翻炒,等虾仁变红之后起锅盛盘待用。
  再往锅内倒入一些香油,等烧热之后加入青豆葱花爆出香味,然后将搅拌好的鸡蛋倒入锅中,等蛋清开始凝固之时加入冷饭快速翻炒,让鸡蛋葱花青豆和米饭均匀的搅拌在一起之后,再倒入前面起锅的熏肉虾仁继续翻炒,很快一锅颜色金黄夹着红虾、青豆和肥瘦肉粒的炒饭便呈现在所有人面前。
  看着清河侯把一盆冷饭做成这个样子,围观之人惊讶激动的同时,又感觉到哭笑不得。
  饭不值钱,虾仁青豆不说了,到处都有,但熏肉鸡蛋绝对算是奢侈之物。
  眼下市面上一个鸡蛋一钱,相当于三斤粮食,也就是普通人三天的口粮,吃得起的人很多,但大部分平民却都舍不得吃,家里养三五只老母鸡,产蛋季隔天下两三个蛋,积攒起来逢集市拿去售卖二三十钱,对于贫苦之家来说绝对算是一大笔收入。
  陈旭犹记得小学初中的时候,自己平日的生活费全靠家里的几只老母鸡,下蛋了老爹老妈也舍不得吃,攒下来卖了给陈旭当生活费,偶尔寒暑假,陈旭还会偷偷摸摸去鸡窝偷几个,拿到镇上买了去游戏厅打游戏,那种紧张刺激和辛酸苦辣简直一言难尽,说起来屁股就疼,因为曾经被孵蛋的老母鸡追着啄过好几次。
  在陈旭的记忆中,扬州这地方除开丝绸和京杭大运河之外,最为著名的只有一样食物,叫做扬州炒饭。
  美味说不上,但绝对非常有名气,相对于全国其他地方的小吃来说算是一个异类,因为他就是个蛋……炒……饭。
  而能够把一道蛋炒饭做成全国甚至世界闻名的食物,不得不佩服扬州人的节省和抠门。
  扬州炒饭的起源已经无据可考,因为蛋炒饭估计从有铁锅开始便已经出现了,今天早上离开酒店的时候,陈旭便让侍女通知厨房准备这些食材,眼下已经大功告成。
  “起锅~”陈旭擦汗之后愉快的接过一个饭盆,将炒好的扬州炒饭盛到饭盆里,足足大半盆够十多人吃了。
  没办法,妻妾儿女太多,一家人一顿饭最便宜没有百八十钱无法下地,若是加上跟随而来的侍卫家臣还有医士马夫车夫等仆从足足五百余人,加上马匹和马车养护,一天的住宿饭食衣物等各种开销就要五千余钱,一个月开销超过十五万,这种花钱的速度普天之下除开始皇帝之外也只有陈旭这种巨壕才能承受的起。
  所以出门巡游这种事自古以来就只有帝王才能做,因为整个天下都是他的,走到哪儿吃到哪儿,沿途还能征召役夫遇山开路遇水搭桥修建行宫保障旅途通畅,而这也是让民间许多人诟病的地方,帝王巡视劳民伤财不值得提倡。
  秦始皇发动数百万役夫刑徒奴隶修建长城、驰道、陵寝,先后六次巡游天下,彰显威德的同时也让各地郡县官员和百姓苦不堪言。
  隋炀帝杨广同样雄才大略,开运河、造龙舟、迁都城、三征高丽、数次巡游天下大造行宫,游江都更是带着十余万王侯公卿和宫女随从,动用役夫百万,舟船绵延两百余里,所经州县五百里之内都要提前供奉粮食,已经穷奢极欲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而正是这两个喜欢巡游的帝王,后世人争议最大。
  但在陈旭看来,在不能抹杀这些帝王丰功伟绩的同时,他们这种劳民伤财的做法的确不是贤君所为。
  陈旭此次巡视天下监督坦途计划,从开始就没打算动用国家的钱粮,因此一路经过,无论吃饭住宿都是自己掏腰包,这笔钱虽然巨大,但对于他来说也只是小钱,而且这样做的目的也是做一个榜样,提前将公款吃喝的这股歪风邪气斩断,免得以后的官员替皇帝跑腿到处大吃大喝,这种情形若是形成一种风气,同样会给各地造成巨大的压力和浪费。
第1318章
不好吃也不行
  陈旭洗漱换衣再次来到酒店三楼的凉台。
  木质的地板上已经铺上了凉席,摆上了一圈低矮的案桌,案桌上都分别摆放了酒水碗筷,还有盛放的田螺、河虾、螃蟹、炒饭等。
  春夏秋冬四妾跪坐在主席两边。
  水轻柔嬴诗嫚蒙婉虞姬陈汐等人都跪坐在主席右侧,每人一张案桌。
  广陵县令县尉县丞和几位宿老还有园主沈况,同样是每人一张案桌据左。
  凉台长宽各有五丈,四周有可以收卷的竹帘,这是东南最常见的木楼格局,因为东南夏季炎热,许多人喜欢睡在凉台上,包括吴中的五湖园同样如此,酒楼上不光有凉台,还有一大圈乘凉观光的走廊,而西北是不会有这种开放式的建筑格局的,因为西北到处都透风的房子冬天不利于保暖。
  看见陈旭穿一身清爽的短裤短袖上来,所有人都一起站起来迎接,只有陈汐埋头在饭碗里,如同一头小猪吭哧吭哧吃着炒饭,随便嬴诗嫚如何提醒都不愿意抬头。
  “无妨,让汐儿吃便是!”陈旭在主位盘腿坐了下来,随手就拿起一颗田螺笑着说,“既然酒菜齐备,诸位尽兴吃喝勿要客气,赶紧尝尝本侯炒菜的技艺如何?”
  看陈旭如此不羁的轻松神态,广陵县令等人也全都神情轻松下来,各自互相行礼安坐开吃,一时间牙签乱舞,吮吸汤汁和添手的声音此起彼伏。
  “唔唔,美味,田螺以前也吃过,但与侯爷做的比起来,完全就和砂石差不多!”县丞一边添手一边连连称赞,同时急不可耐的再次抓起一只田螺。
  “干煸河虾同样美味,下官从未吃过如此可口的河虾!”
  “这炒饭也令人大开眼界,浓香可口……”
  县令县尉和其余一群老者都激动难耐,撸起衣袖左右开工,河虾田螺螃蟹鳝片炒饭来者不拒,吃的眉飞色舞汤汁四溅。
  相对于广陵县的一群土包子来说,水轻柔等人的吃相就要文雅太多了,田螺河虾什么的浅尝辄止,唯独所有人对一碗香喷喷金黄色饭粒夹杂着青豆红虾的炒饭情有独钟,全都在慢慢咀嚼品尝,时不时的还会凑在一起讨论评价一下这种陈旭最新发明的美食。
  陈旭等人开吃之时,小陈汐已经吃第二碗了,明显老爹做的这蛋炒饭很对她胃口,就连平日对吃饭很克制的虞姬也吃的很开心,时不时的还会偷偷抬头看一眼陈旭,带着一股小女儿才有羞涩心思。
  这一路游玩数千里,陈旭为了照顾好她们,各地的各种食材几乎是变着花样制作,田螺河虾这些几乎是日常零食,各种山珍河鲜不知吃了多少。
  因此这一路游山玩水,对于陈旭来说是视察,对于一群女人来说就是吃喝玩乐之旅。
  在江陵吃过丈余长的大江猪。
  在洞庭吃过蟹黄膏肥的大毛蟹。
  在长沙吃过蟒蛇,在鄱阳吃过天鹅,在江西吃过老虎,在青阳吃过锦鸾。
  龙虎斗、佛跳墙,山鸡炖蘑菇。
  叫花鸡、水煮鱼、菌汤煲甲鱼。
  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山上长得地上爬的,在这个蛮荒的年代,在这个野生动物比人多的多的年代,陈旭来者不拒,这些优质的食材以后会越来越少,此时不吃注定悔终生。
  因为随着大秦一统天下,经济腾飞粮食增产,加上朝廷对于人口的需求大力鼓励生育,人口必然会迎来几十年的爆发增长,眼下大秦人口已经突破三千万,等到六国统一之后出生的大量孩童达到婚育年龄,最多十年之内大秦会迎来一次人口的爆发式增长,在科学院的测算下,十年之后大秦总人口会突破五千万,二十年后不出意外会破亿。
  大秦如今的版图已经足够大,占据的土地足够多,虽然农业还没摆脱低级的耕种模式,但养活几千万人口还是绰绰有余。
  但随着人口的增多和繁衍生息的范围逐渐扩大,人与野生动物也会开始进入一个此进彼退的境地,人类的活动的加剧会极大的压缩野生动物栖息生活的空间,大量的动物会被猎杀驱赶至深山荒野之中。
  为了保护动植物,陈旭决定再过几年推出野生动植物和自然环境保护的法令,禁止民间猎杀大熊猫、野牛、大象、犀牛等大型野生动物,禁止在河流源头和黄土高原上大量砍伐树木和过度垦荒等等。
  爱护环境保护自然,让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不能因为人口的过度增长和索取造成大量的动植物灭绝和水土流失,而且再过几年,陈旭会提请废除鼓励生育的法令,让人口按照自然规律生育繁衍,免得复蹈后世中国的覆辙。
  人口多固然会为国家带来巨大的人口红利效应,干什么都快,毕竟人多力量大的理论并不错,但人和机器不同,生下来就得吃喝拉撒,也必然会消耗更多的自然资源,除开会大量破坏自然环境之外,人口增多首当其冲的就是粮食压力,丰产年月还好,一旦遇到大的灾荒,如若粮食赈济不上,瞬息之间就可能酿成巨大的民变。
  历史上,许多起义其实都是在朝廷混乱的灾荒年月出现的,百姓不知所以犹能忍饥挨饿,但如若有人暗中蛊惑一番,必然就酿成大乱。
  黄巾军如此,李自成如此,太平天国亦如此。
  陈旭作为统治阶级和既得利益者,需要的是维护整个大秦的平稳,这不是自私自利,而是天公道义,人类有人类的发展规律,一切破坏规律和自然平衡的举动,最终都会被反噬。
  大秦眼下的农业和工业水平还无法承受人口不加约束的盲目增长,鼓励生育这种事要有节制,因为根据后世科学的推测和演算,中国最合适的人口应该不能超过三亿,这样人均资源占比能够保证所有人都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家家户户住宽敞的别墅小洋楼不是梦想,而且也还能最大限度的保护河流湖泊森林草场和野生动植物,保证人类拥有更多的生态屏障和自然空间。
  因此控制人口和保护生态这种事要早做打算。
  若是在三十年之内大秦的人口能够增长到三亿的话,那么提前二十年就必须遏制住人口增长的势头,将人口的顶峰尽量延缓,眼下大秦的状态,承担一亿人差不多就是极限了。
  这就是这一路前来陈旭根据路上所见不断思考的一个新问题。
  小孩儿太多了,无论乡村城镇,到处都能看到成群结队的孩童,这些孩童全部都没入籍,而十年之内,这些孩童就会成为建设大秦的主力军,而等到这批人结婚生子,人口将会呈现指数式增长。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国无规划必生混乱。
  五年计划十年计划,不断依靠后世积淀的经验修正大秦的发展方向,只要保证马车不偏离正确的方向,将来华夏的前途必然一片辉煌和光明。
  “侯爷,这炒饭真的很美味呢,您辛劳一天,也吃一些!”
  春夏秋冬四妾跪坐在陈旭身边服侍,自己吃的同时还不忘给陈旭斟酒夹菜,秋香用调羹挑了一些炒饭喂到陈旭嘴里。
  “嗯嗯,第一次做这种炒饭,还真不错,你们不用管我,自己吃喝便是!”陈旭细嚼慢咽的把一口炒饭咽下肚,然后擦干净手举起酒杯笑着说,“汤县令,沈园主,诸位,来,一起同饮一盏!”
  “我等多谢侯爷亲自烹制如此美食,今日之盛情招待,我等感激不尽,侯爷请,诸位请~”
  “请~”
  所有人都赶紧擦嘴巴擦手双手捧起酒杯。
  一盏风味独特的桑葚酒入喉,酒宴更加轻松热闹起来,一群人畅谈天南地北之时同时还不忘给水轻柔嬴诗嫚蒙婉等人敬酒,觥筹交错之中,夕阳慢慢落山,田野河湖之中,随着淡淡的雾霭慢慢升起,天空东南,一轮半弦月也悄然而现,炎热的气息也随着月亮的升起,在习习晚风之中变得清爽起来。
  酒足饭饱,撤去宴席,在沈况的安排下,一群穿着轻透纱裙的舞姬在乐器的伴奏下翩翩起舞,酒楼上灯火通明莺歌燕舞,热闹的声音响彻整个广陵小城,惹的城内无数民众都在大街小巷驻足观看聆听。
  这是清河侯在酒楼和县尊等人饮酒作乐的盛况,而且很快就有消息灵通人士开始传播,清河侯今日不光在丝绸厂给那些织娘亲自下厨制作了一道绝世美味,方才在沈园的后厨,又亲自下厨做了一道堪称人间美味的蛋炒饭。
  “蛋炒饭?!”
  闻者无不惊奇,虽然都言清河侯是美食鼻祖厨界大匠,但蛋炒饭这种应该算不得什么美味吧。
  因为自从有了铁锅之后,加上南方多食稻米的习惯,很快便有人将蛋炒饭这种简单美味的食物发明出来了。
  说美味,只是因为里面有鸡蛋而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82/107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