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吃相(校对)第8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94/1072

  但这还不够,民间的同情人士存在,说明各地发展民生发展经济的思想还是不够统一,这些人躲藏在民间开馆授徒,他们的治国抱负依旧无法实现,因此陈旭需要用更加亲民和激烈的手段来化解这股戾气,用一种更加轻松和开放的姿态来传播自己的理念。
  讨论会就是这样一种开放活动,带有很明显的民主效果,任何人都可以畅所欲言,任何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任何人都可以参与讨论吴中的未来和发展。
  五湖园酒店的三楼凉台上,水轻柔等一群女眷皆都站在栏杆处,看着下面热闹的场景。
  “小旭哥哥好会说啊,这些人都听的这般疯狂!”
  虞姬趴在栏杆上目不转睛的盯着下面的欢腾热烈的人群,满脸说不出来的崇拜之情。
  “夫君平日在家彬彬有礼,没想到讲话这般充满激情!”蒙婉俏脸惊喜,眼神落在激情迸发热烈演讲的陈旭身上,感觉此时的陈旭仿佛充满了一股绝大魔力一般让她丝毫不能转移自己的视线。
  “以往听闻夫君在朝堂与李斯等卿侯激辨国事无往不利,朝野盛传夫君有天下第一辩士之称,不过今日我还是第一次看见夫君这般神采飞扬,听来的确令人心神激荡……”
  嬴诗嫚一双美目同样没有丝毫转移,从开始就落在陈旭身上没有已开过,仿佛她今天才终于知道自己夫君还有这样一项不为人知的特殊功能。
  “夫君平日的确不喜言辞,但在咸阳还有一事比眼前更加令人记忆深刻,当初和李斯赌斗东方道,夫君在清河剧院邀请数百商贾参与集资招标大会,一番演讲比这还要激情澎湃,当初无数豪绅名士皆都被夫君折服,心甘情愿的拿出全部家产投入东方道中……”
  水轻柔的眼神同样一直都落在陈旭身上,声音恬淡而温柔。
  “也许这才是夫君独特的人格和魅力,诗嫚此生能够嫁给夫君,的确是老天眷顾呢,我那些姐妹可没有一个人能够像我这般自由快活,她们到现在连关中都没有出过……”嬴诗嫚紧紧的握住女儿的手。
  “想想还有几日便要和夫君分开,我感觉心里空荡荡的,舍不得!”蒙婉眼圈有些发发红的说。
  “我们也舍不得和侯爷分开呢!”春夏秋冬四妾也在旁边附和。
  “夫君做的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到时候分手你们切莫哭哭啼啼,最慢也就入冬之前我们肯定能回咸阳!”水轻柔转头认真叮嘱说。
  “是,姐姐放心,我们一定不会难过让夫君看出来!”蒙婉赶紧点头。
  “水姐姐一路相随,还请仔细照看夫君,早些回咸阳!”嬴诗嫚点头之后也叮嘱水轻柔。
  此时楼下的讨论会还在继续。
  在陈旭一番激情澎湃的演讲之后,数百与会者的情绪都被调动起来,如同传销分子被洗脑一般开始加入了这场热烈无比的讨论大会之中,各阶层从农业商业工业教育文化交通甚至曲园发展等方面各抒己见,其中许多听起来很有前途的提议陈旭都要和江珩等一群官员名士进行商讨,看看如何才能将这些提议付诸实施等计划。
  而看着陈旭并非只是说说而已,许多人提出的很现实的一些问题都得到了陈旭的鼓励支持甚至现场就和江珩讨论,然后拿出一个初步解决的意向方案,这也大大刺激了参与者的热情,讨论会变的越发踊跃热烈起来。
  “侯爷,我有一件私事求您帮忙,不知可否?”热闹喧哗的会场稍微安静的空隙,一个年约四旬的华服男子略有些踌躇的站起来大声询问。
  这个人陈旭还认识,正是前天在湖边雇船去湖心打捞巨蚌的男子。
  “呵呵,今日无论公事私事皆都畅谈无忌,本侯今日非是朝堂左相,你等也非是朝堂官员,尽说无妨,不过既然是私事,若是本侯帮忙可要请吃酒才行!”陈旭笑着放下茶杯说。
  “自然自然,即便是侯爷不帮忙某也很荣幸请侯爷吃酒!”男子激动不已,然后整理了一下心情拱手说,“在下张洵,本来与几位同伴在吴中投资兴建一座商厦,去岁入冬便已经开工,如今地基已经打好开始修建楼宇,但五月间突然传出侯爷开始坦途计划,全国钢铁水泥等优先供应坦途计划修筑各地河港码头等交通枢纽,因此会稽境内的几家水泥厂和附近的钢铁厂都不愿意供应建材,如今我们的工程已经停工两月有余,侯爷,这座商厦我与几位同伴投入了倾家之财,若是继续拖延一年两年,只怕皆都要倾家荡产变成穷光蛋……”
  “莫非就是城西门附近那座搭满脚手架的工地?”陈旭听完之后愕然问。
  “不错,正是那个工地!”坐在旁边的江珩点头回答。
  “此事为何江郡守没有帮忙?”陈旭微微皱起眉头。
  坦途计划要保障工程建设不假,但并非就要把一切民间的商业建设都停下来,何况当时在测算坦途计划一期工程的时候,陈旭便已经数次调看工部备案的全国钢铁厂和水泥厂的资料和产量,还邀请科学院匠吏进行过测算,保证不会影响民间发展的基础上开始推行的。
  会稽靠近东海,基本上没有煤铁产量,但隔壁的鄣郡盛产铜铁,也就是后世划分的安徽省铜陵、马鞍山两大矿区就在长江边上,此次来吴中之前,他便先后都去这两地考察过。
  铜陵眼下曰陵阳,原先是楚国的铜矿基地,秦灭楚后在此置冶铜官,隶属少府管辖,招募有两万余刑徒工奴常年开矿,几乎是东南最大的铜矿基地,少府还在陵阳置办有铸钱工厂,东南诸郡的铜钱几乎都是从陵阳送往各地华夏钱庄的。
  马鞍山眼下叫丹阳县,铁矿储量丰富,而且开发也很早,但却一直不温不火,因为炼铁技术的原因一直没怎么开发,但因为新的炼铁技术出现之后,丹阳的地位迅速变得炙手可热起来,东南大量铜铁商人在此承包矿山开矿炼铁,眼下已经是东南诸郡最大的钢铁冶炼基地,大小高炉三百余座,参与开矿冶炼的工人刑徒奴隶三万余人,整个丹阳恍若一个巨大的蒸汽朋克基地,坐船从铜陵往下不久就能看到浓烟滚滚的场景,和南阳的舞阳钢铁基地差不多规模,非常的壮观。
  因为钢铁的关系,所以这次丹阳也是坦途计划的一个重要节点,首期工程就是一个年吞吐达到万吨的港口,而且是一个双位一体的港口,因为炼铁还需要大量的煤炭,而煤炭大部分都要从泗水郡和南阳郡运送而来,因此在长江对岸也要同时修建一座大型的轮渡码头用于煤炭运输。
  对于吴中来说,无论是钢铁还是水泥,运送来都不算容易,主要还是因为交通不便,煤炭钢铁用河船顺流而下到达长江出海口附近上岸,然后再通过车马舟船运送到吴中附近,这个代价很大,但无论如何困难,只要有利润,还是有商人愿意来回奔忙运输,但眼下却是吴中的商人等着米下锅,但钢铁厂和水泥厂都不愿意卖才是最大的问题。
第1333章
烂尾工程
  “侯爷,非是下官不帮忙,而是没人愿意送货过来,眼下坦途工程开工,光是丹阳至吴中这段江面就有大大小小六座港口,加上海边还有一座巨大的海港,这些工程都需要大量的水泥钢铁,这些工程承包商为了加快速度完工赶上二期工程的投标,大把花钱购买各种建材,除开钢铁水泥之外,就连砂石竹木都来者不拒,我曾经让人带信去过丹阳,丹阳县令都无法帮忙……”江珩苦笑着把这件事解释了一遍。
  听着江珩的苦笑解释,看着张洵一脸期望的表情,陈旭感觉此事有些难办。
  他想要解决此事很简单,一份手令送去丹阳钢铁厂和附近的水泥厂,这两种紧缺的建材马上就会有人马不停蹄的送来。
  但即便是这样又如何,盘活了这个商厦也无济于事,未来十年时间,只要坦途计划不完工,在大秦如此低下的工业生产能力和规模之下,水泥钢铁依旧是工程建筑行业的瓶颈,会极大的拖累各种工程和民间建筑产业的发展。
  弄活一个工程并没有丝毫的意义。
  但眼下既然有人提出了这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几家人倾家荡产的投资眼看血本无归,商人把所有希望几乎都放在陈旭身上的时候,他肯定没办法拒绝。
  这个时候,才是真正展现他为国为民情怀的时候。
  这件事若是陈旭无法及时解决,在民间的声望和口碑就会立刻打折,在所有方才还在热烈讨论各种改革发展的与会者心中,也都会蒙上一层阴影。
  “侯爷,我等也知道此事难办,但若是让侯爷为难,就当……就当草民没……没说过……”张洵看着半天没有开口的陈旭,无比紧张的拱手说。
  “此事并非难办,本侯一封书信去钢铁厂水泥厂就能解决……”陈旭抬头看着张洵,然后又转头看看许多脸有期盼之色的与会者,用手指轻轻叩击着桌面沉吟许久之后说,“但这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如今各地都在快速发展,对水泥钢铁等需求盛大,加上坦途计划的消耗,钢铁水泥供需不足乃是正常现象,加上运送路途遥远代价较高,各地商人不愿意跑来吴中也在情理之中,只要这种供需局面不改变,你们面临的这种情形就会一直存在,本侯可以推测,除开你们以外,吴中甚至附近郡县其他一些工程是否也已经开始停工?”
  “侯爷说的不错,这并非姑苏商厦一家如此,许多工程目前都因为水泥钢铁建材不足面临停工……”
  坐在陈旭旁边的几个商界代表都点头。
  “其实南方和中原不一样,这里潮湿炎热草木繁盛,溪流湖泊星罗交织,本侯认为此地的建筑应该有江南水乡的特色才好,并非一定要模仿西北修建高楼大厦……”陈旭思索着开口。
  “不修高楼?”左右两边的人皆都惊讶的看着陈旭。
  “不错,高楼虽然气派宽敞,但实际上对地面的压力非常大,建高楼必然要打下坚实的基础,而江南雨水丰富,挖掘基坑很容易变成一大坑水,给施工带来极大的难度,不知本侯是否说错?”
  “没有没有,侯爷说的一点儿都不错,一般往下挖掘一丈两丈必然会有大量的水出现,的确难以排干施工,姑苏商厦的地基还是趁着去年冬天才赶工完成,不然到春夏之交雨水充沛季节,怕是只能养鱼……”张洵苦笑点头。
  “既然如此何必如此劳神,这样吧,稍后我们一起去工地看看情形,本侯有一个大致的想法可以解决此事,最后可能只需要极少量的水泥,钢筋甚至都不需要……”
  “如此最好,如此最好,若是无需钢铁就简单多了……”
  “正是正是!”
  一群人都惊喜不已,张洵也千恩万谢的坐下去,与左右几个同伴开始兴奋的猜测讨论起来。
  既然清河侯说有办法解决,那自然就八九不离十了,这让本来觉得自己要破产的许多商人感觉身体中的血液哗哗流淌的有些要从头顶喷出来一般。
  一场别开生面的民主讨论会足足进行了近两个时辰才宣告结束。
  在酒店吃过简单的午餐之后歇息半个时辰,陈旭在江珩等郡县官员和数百代表的簇拥下前去所说的姑苏商厦工地现场观看。
  果然,进入打围的栅栏之后,里面果然才修建了一个基脚,整个工程量不小,占地足有一百余亩,但几个月停工下来,整个工地现场已经一片荒芜,大量的野草荆棘已经将大部分地面覆盖,各种手推车,箩筐,竹木建材甚至是工具等,全都乱七八糟丢的到处都是,现场几乎一个人都看不见,只有一些小孩子和几条狗在里面捉迷藏,看见这些大人物进来,瞬间便一哄而散翻过栅栏或者从一些洞口钻出去不见了踪影。
  工地的一面已经搭建了很高的脚手架,中间还有长臂吊塔,有几根混凝土柱子已经浇筑完成但买没脱去模板,不过停工之后还是原封不动丢在这里,看起来略带着一股荒凉的味道。
  “走吧,先去看看设计图和沙盘,顺便去把商厦的设计师和工程指挥人员叫来,本侯有话要问!”
  “是,设计师和工程主管都在郡城,已经安排人去寻找了,那边工棚之中便是规划图和沙盘,侯爷请!”张洵前面带路,一群人浩浩荡荡簇拥着陈旭去工棚。
  打开铜锁,推开已经被野草藤蔓缠裹住的木门,迎面墙壁上就是一副工程进度图,中间摆放着一个巨大的沙盘,因为没有被人破坏,沙盘看起来还很完整,整体看起来就是模仿蹴鞠商业广场的结构,四四方方一个巨大的正方形环形建筑,一共五层,中间有一个占地约二十亩的空地,有池塘和花草绿树的标记,看来是准备修建成为一个花园。
  总体设计中规中矩,看不出来太大的毛病,但也看不出来特色,因为这种建筑与后世江南水乡的那种园林构造差别很大,和陈旭想象的江南建筑风格完全不一样。
  江南就是江南,有水泥钢铁又如何,吴中不像咸阳那样干燥通风,这里到处都是水,池塘小溪密密麻麻,无论城内城外都是如此,加上这个时代本来就人少地广,根本就没必要在这种地方修建吃力不讨好的高楼大厦。
  在咸阳修建蹴鞠商厦当初也不过是为了给蹴鞠场筹钱而已,而蹴鞠商厦的成功,实际上也得益于蹴鞠场带动起来,这是一个综合性的商业体,而由此也带动了大量商业往渭河南岸转移,实际上达到了当初陈旭要将京师向南发展的计划。
  而眼下吴中的几个商人投入巨资打算在吴中打造一个同样的大型商业城,除开没有一个体育馆之外,看样子是打算完全复制蹴鞠商厦的模式。
  按照吴中眼下的人口规模和未来的发展前景来看,这样一个综合性的大型商场前景很不错,按照陈旭的推测,十年之内吴中人口突破百万没有太大的问题,而且随着大航海的展开,吴中作为东南诸郡发展最早而且也是地理位置最好的城市,没有理由不繁荣,这里可以看做是后世上海的起源之地。
  虽然后世南方的深圳广州似乎发展的更快更好,但那是借助了香港的优势,现如今番禺诸地还是一片荒蛮,而且在越族的领地上,人口太少也不服王化,哪怕是二十年三十年之后也无法和吴越这种发展了几百年的繁华地区相比。
  这是时代的局限,短时间非人力所能改变。
  “侯爷,设计师和工程队的管事来了!”
  就在陈旭观看沙盘和图纸之时,门外挤进来两个男子,一个三十余岁,穿着吏服,胸口挂着皇家科学院建筑工程院的铭牌,另一个四十余岁,肤色黝黑,短发,典型的吴越当地的特色。
  “属下李东见过侯爷!”看见陈旭,设计师很是激动的赶紧拱手行礼。
  “姑苏商厦承建商陆川拜见侯爷!”另一个男子也非常紧张激动,没想到有一天还能得到清河侯的亲自接见,实在是三生有幸。
  “免礼,你二人过来!”陈旭摆摆手,等两人走到沙盘边上之后指着沙盘上的建筑模型说:“因为这个工程缺少水泥钢铁等建材导致停工,因此本侯特来看看是否有办法解决,但眼下看来,若是按照规划图纸修建成如此大体量的五层大楼,必须要足够的钢筋水泥才行,不过眼下钢筋水泥无法及时供给,这个工程本侯以为可以放弃重新修改方案……”
  “更改方案?”
  不光江珩和张洵等一群围观者惊讶,就连设计师李东和建筑承包商陆川都张大嘴巴半天合不拢。
  “不错,最好的方法就是改方案,彻底废弃这种大量使用钢筋水泥的结构,把眼前的这个工程全部推倒重来,不然的话本侯能够帮你们盘活这个工程,难道接下来的十年八年吴中就不发展了?就不修房子了?所以这件事的根源还在于因地制宜的设计和修建,你们不能完全照搬咸阳和洛阳这些中原地区的建筑风格……”
  “侯爷……那……那这姑苏商厦该怎么修,您给属下一个提示才好……”李东紧张而期待的看着陈旭。
  “唔……这种半截子烂尾工程最难弄……”陈旭捏着下巴开始仔细思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94/107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