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吃相(校对)第8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98/1072

  如若说还有什么改革任务没有完成,那就是政治体制,不过这一步宛若走钢丝,好则罢,不好连同自己都会粉身碎骨。
  所以在陈旭看来这一步走或者不走都无关大局。
  重要的是大秦已经在他的强力推动下一步一步走上了富国强兵之路,剩下一年,他的主要任务就是推动坦途计划,然后全面准备应对始皇帝的性命之劫,也是他的一场九年大劫,至于其他的暂时都可以弃之不顾。
  不过报纸看完也喜忧参半。
  竟然丝毫没有李顺使团的任何消息。
  算算时间,李顺出使西方已经两年有余,大秦和西域诸国甚至大宛都有来往,报纸上还能看到一些来自大宛国的消息,唯独没有李顺使团的行踪。
  联想到历史上张骞出使大宛大夏等国的遭遇,还有就是目前中亚西亚蛮荒的状态,陈旭很担心李顺使团的性命,说不定已经稀里哗啦卒的一塌糊涂了。
  因为中亚西亚结合部这个鬼地方两千多之后一直还是动荡不安,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朗都是一群二愣子,躁动的停不下来,加上前苏联和西方诸国的干扰,堪比一个火药桶一般从未平息宁静过。
  不平静的最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人种和宗教信仰的冲突。
  这个区域人种及其复杂,从远古时候起种族入侵和战斗简直如同走马灯一般爽快。
  最开始是古波斯的雅利安人,大约在公元前一千五百年左右入侵中亚和印度次大陆,由此造成了中亚和东欧人种的融合,从而诞生了斯拉夫人人种和高加索人种,还有西域各部的塞族以及大宛和疏勒等国粟特族等等,都是雅利安人入侵导致的转基因产物。
  雅利安人入侵的同时还带来一种宗教,那就是拜火教,由此中亚西亚和印度正式进入了原始的拜火教时代。
  宗教这种东西是一种纯思想的产物,并没有什么卵用,但却很蛊惑人心,因此信徒会一根筋的比较顽固。
  雅利安人之后波斯人强势崛起,在公元前五世纪征伐东方塞种人,占领了大宛大夏以及印度河流域的大片区域,由此波斯众神的光芒开始照耀中亚和西亚。
  然而,波斯人并没嘚瑟太久,到了公元前四世纪,中亚西亚又来了一个牛逼的巨巨叫做亚历山大大帝,他不光带来了勇敢的战士,还带来了希腊众神,面对被拜火教统治和影响的中亚西亚和印度,亚历山大大帝强迫被征服的民族改为信奉希腊众神,这就是该区域第二次宗教冲击,就是后世称为的希腊化时期。
  但亚历山大帝国很快崩溃,中亚西亚再次陷入了混乱之中,塞种人、达罗毗荼人、雅利安人、波斯人、希腊人等不同信仰的种族犬牙交错的生活在一起,而在不同的宗教影响下,希腊众神和波斯神灵甚至还有中亚和印度的本土神灵搅合在一起打过几次麻将之后一些新的宗教开始不断出现,中亚西亚各种神灵和宗教此起彼伏的出现和交融,由此诞生了人类文明中最为复杂的和纠缠不清的中东乱象。
  而陈旭不知道的是,因为他这个穿越过来的小蝴蝶轻轻一扇翅膀,实际上提前上百年将匈奴和月氏人也撵到了中亚,这两个游牧民族带着灭国的仇恨和丧失家园的憋屈,如同两头疯狗一般携带着从大秦学到的一鳞半爪的先进战术,武装着蹩脚的马鞍和马镫,挥舞着破破烂烂的武器,要在这片天地闯出一条活路来。
  于是,就在大秦大刀阔斧推进军制改革,全国都轰轰烈烈投入到史无前例的坦途计划的时候,西方诸国陷入了血雨腥风的战乱之中。
  康居、大宛、大夏、身毒、安息尽皆卷入其中。
  这一番混战死伤超过百万人口,波及范围超过数百万平方公里,堪称中亚百年来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战乱,而始作俑者正是如今捏着报纸满脸担忧的大秦左相陈旭。
  如若李顺使团回不来,要弄清西方的情形就还得再等几年,从西域进军征服西方是不想象的,没有哪个强盛的国家能够支撑这种超远距离的兵员投送进行长期战争,那么接下来能做的就是加快海港建设,打造大量的海船推动大航海时代的提前到来。
  夜色如水,明月高悬,油烛已经燃烧到尽头,寂静的夜色之中,传来邦邦邦打更的声音,已经是深夜子时。
  “夫君,已经夜深了,早些歇息安寝吧,明早还得赶路!”水轻柔放下手中的毛笔轻声提醒。
  微弱的烛光下陈旭脸色忽明忽暗。
  闻言幽幽长吐一口气点头,放下报纸拥着水轻柔安寝。
第1338章
游览杭州
  第二日一早,天色刚刚蒙蒙亮,队伍便既启行往杭州而去。
  长水县官吏商贾名士平民出城相送十余里,而沿途百姓早已得知清河侯携带家眷巡视东南即将到达杭州,因此天不亮沿途城镇便有无数百姓携家带口提壶端浆沿途夹道欢迎,因此这一路欢呼之声不断,遇到河沟泥泞之处,无数百姓争相帮忙推车,无论是当地乡绅还是随行的家仆,皆都深刻的感受到了清河侯在民间与众不同的独特魅力。
  到达杭州,杭州县令等官吏和商贾豪绅名士设下接风酒宴,吃过之后陈旭第一站就去了杭州丝绸厂视察。
  杭州丝绸厂的情形和广陵差不多,同样是完成了二期工程,三期工程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遭遇的问题也几乎一模一样,附近几座县城如今也开始有几十上百架织机规模的民间纺织厂筹备起来,有丝绸厂也有麻纺厂,由此对于技术娴熟的织娘需求量很大,许多民间纺织厂开始高薪挖人,杭州丝绸厂从三月开始到如今,同样有数十位织娘以各种理由辞工转投他处挣钱去了。
  面对这种情形,陈旭只能老调重弹,把在广陵丝绸厂视察时候的所有过程重复一遍,亲自下厨指导食堂制作美味的食物,按照业绩发放奖品,教育丝绸厂领导加大对于新产品的开发力度,自力更生拓展农业生产等等。
  丝绸厂巡查结束之后,陈旭带领家眷游览西湖。
  如今的西湖虽然依旧荒芜,但已经有了后世西湖的雏形。
  八年前始皇帝游览西湖,改钱塘为杭州,命令在沙堤之上栽种柳树,如今八年过去,当初这条野草荆棘覆盖的白沙湖堤如今已经是垂柳婆娑,虽然已经入秋但仍旧翠色如烟,在细蒙蒙的烟雨之中显得格外葱茏,远山近水间还隐隐能够看到一些亭台楼阁,那些都是这几年当地士绅筹钱修建的庙宇和祠堂,而其中大部分都是和白蛇传的故事有关。
  甚至在杭州县令士绅的接风酒宴上,还有人提议在雷峰山上修建一座九层石塔,以能够完美还原白蛇传故事的场景,不过因为这座塔投入颇高,还处在讨论阶段,但看得出来,杭州所有有些身份头脸的人对这件事都很在意和感兴趣。
  如今的杭州,乃是始皇帝亲自改名,天下独此一家别无分号,而白蛇传这个优美的神话故事也早已传遍天下,常年都有来自于全国各地的商旅和游客前来瞻仰和游览。
  西湖和白蛇传,眼下几乎成为了杭州的一张名片,说名扬天下一点儿都不夸张。
  无论何时何地提起,都会有人竖着大拇指赞不绝口。
  而如今杭州丝绸厂修建,而杭州作为浙江最重要的河港和海港节点,光是朝廷先后两次投入的资金就超过三千余万,由此带动的民间投资超过两千万,也就是说一个小小的杭州县就砸进来五千余万的巨大资金,完全就像灌水一般一下将小小的杭州彻底用钱淹没下去。
  因此这次陈旭游览杭州,看到的就是到处都是正在兴建的商铺馆舍和熙熙攘攘操着全国东南西北口音的商贾游客,叮叮当当来来往往,热闹程度比靠近中原的广陵更甚,完全有了几分吴中郡城一般热闹气氛。
  游览西湖,自然有一个最重要的地方不能错过,那便是西湖诗碑。
  这是一块高两丈的玄武巨石削成,上面雕刻着笔画苍劲有力的整齐小篆。
  “西湖美景三月天,春雨如酒柳如烟,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手难牵,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
  字迹苍劲入石三分,笔法十分眼熟,正是前大秦左相李斯的亲笔题字。
  这首诗是当初白蛇传的结尾,水轻柔写好不久便被玄武卫盗走送入咸阳,而正是这个充满玄奇的神话故事,一下击中了始皇帝最为脆弱的心肝脾肺肾,让陈旭这个历史的搅屎棍进入了千古一帝的眼帘。
  转瞬八年过去,陈旭首次游览杭州,此时驻足西湖柳堤,站在这块石碑之前,看着上面的诗词,瞬间有一种物是人非时空错乱的感觉。
  缅怀完毕柳堤石碑,然后又带着家人和虞无涯夏子衿等人一起登临雷峰山,凭吊子虚乌有被雷峰塔镇压在其下的白娘子。
  雷峰山并不高,但如今因为白蛇传的故事也成为了西湖一景,凡是来西湖游玩的游客必然要登上此山凭吊缅怀一番,因此如今雷峰山上,竟然修建了一座白蛇庙,里面供奉着一位身穿白裙的绝美女子的泥塑像,旁边还有一位身穿青衣的侍女。
  神龛的前面,除了香炉烛台之外,竟然还摆放着数卷竹简,用麻线捆扎的整整齐齐,每一卷上面都刻着白蛇传三个字,而除开这些竹简之外,还有好几个版本的纸质版的白蛇传,这些都是咸阳文学院出版社出版的白蛇传故事,有最初麻浆纸小篆版的,也有如今最新白纸楷体字版的。
  随着大秦经济蒸蒸日上之时,民间对于文学需求越来越大,而老百姓最喜欢的就是各种神话故事,从书局整理的各种上古神话传说到如今的白蛇传、七仙女、八仙过海、田螺姑娘、连理树等等,全都是民间最喜欢的话题,特别是白蛇传和八仙过海等长篇故事,出版社更是一印再印,如今市面上光是白蛇传就有六七个版本,而最新的白纸楷体字版的更是还有三色套印的彩色插图,一套四册售价高达两百钱,但首发当天仍旧引发咸阳民众哄抢,首印两千套几乎一抢而空。
  看着水轻柔、嬴诗嫚、蒙婉、虞姬还有春夏秋冬四妾等人全都一个个严肃认真的跪在白娘子的神龛前面伏拜上香,甚至连虞无涯这货最后都还上去恭恭敬敬的上了一炷香。
  陈旭哭笑不得的在旁边翻看白蛇传的小说和竹简。
  “当啷~当啷~”
  熟悉的声音中,陈旭回头,就看到磕头进香完毕的一群女人又开始往神龛下面的一个铜炉里面丢钱币祈福,陈旭脸皮抽抽着走出了神庙。
  “遇神而拜,必有福运,为何恩公不拜一下白娘子!”虞无涯跟在后面出来。
  “山下还有一座太乙神庙,立着我的神像,一会儿虞大哥好好去拜一下!”
  陈旭撇嘴,负手临风观望整个西湖风貌,数里开外的杭州城虽然看起来有小又破,但却车来车往人声鼎沸,热闹喧哗中已然有了几分唐宋的繁华征兆。
  “嘿嘿,恩公的太乙神庙如今香火的确鼎盛,那些太乙教徒也很虔诚,唯独把我的雕像弄得太丑了些,何况恩公就在眼前,无涯又何必舍近求远去拜一尊雕像,直接拜您岂不是更好!”
  虞无涯干笑着打开挂在腰间的一个竹筒,从里面掏出一把五香银鱼干津津有味的吃起来。
  游罢西湖,歇息一天刚好就是中秋节,陈旭带着所有人去观看钱塘江大潮。
  这次来的时机刚好,正是阴历八月十五,也刚好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时节。
  钱塘观潮的历史由来已久,虽然春秋战国时期战乱不断,但大潮仍旧为东南民众津津乐道,那是吴越盛景,因此每到仲秋八月之际,就会有无数当地民众,士族官绅,百家门徒前来游览观望这天地难得一见的江潮,体验那浩浩荡荡江水倒灌入钱塘湖的壮阔景象。
  在后世,钱塘江大潮虽然名声响彻海内外,但陈旭却从未见过,这次身临其境,自然要好好的欣赏一番,因此亲自骑马和虞无涯二人迎着浪潮追逐,一直从杭州追寻到出海口,真真切切体验了一次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
  看完钱塘江大潮,陈旭又花了一天时间视察了杭州附近的钱塘江河港码头,与主持建造工程的科学院和工部官员以及承建商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讨论,对一些地方做了进一步的指导和叮嘱,共计在杭州停留三天之后带领家眷渡浙江往南去游览会稽山拜禹帝庙,游览完毕之后便直接往东南海边而去,抵达此次陆地上巡视游览的最后一站句章县。
  句章,就是后世的宁波,但此时还不叫宁波,早已是吴越故国的繁华之地,大秦一统华夏之后在此处置有鄞、鄮、句章三县。
  后世的宁波,是世界第三大港口城市,西临长江三角洲、东有舟山群岛、北濒杭州湾,南接绍兴,无论河运海运地理位置都非常优越,因此宁波是坦途计划东南沿海最重要一座海港节点,富有承接岭南四郡和中原繁华之地来往的枢纽地位。
  宁波继续往南就进入了闽中郡,而闽中郡交通难行,而且这里种族杂居,除开越族之外,还有大量当初越国的贵族逃难至闽越,带来成熟的农业和中原文化,由此开启了最早的衣冠南渡历史,使得闽越对于中原诸国的认知度和认同度都比较高,如今闽越平定之后,郡治设在冶县,其实就是后世的福州,而福州也是坦途计划第一期工程的重要节点,负责连接宁波港和珠江流域的番禺港,而番禺港就是陈旭首期工程南方最大的一座海港,将成为大航海开启之后大秦最南端商船云集之地。
  以大航海作为契机,将岭南四郡尽快融入华夏版图是陈旭的打算,但这个过程或许需要很久,毕竟航海来往虽然方便,但岭南的百越种姓复杂地形复杂,交通不便带来的文化交流也非常麻烦,真正要将岭南诸地和中原彻底融合在一起,怕是没有数十上百年不太容易,这个地方的人太野蛮了,完全还没开化不容易统治。
  句章县,就是眼前新开发的海港所在地,西北正对杭州湾,东南瞭望可以看到辽阔大海中一座座郁郁葱葱的连绵群岛,正是舟山群岛。
第1339章
辽宁号
  舟山群岛因为极其靠近大陆,最近的位置相距不过十里,平日沿海民众肉眼都能看清岛上的情形,因此自古以来上面便有人居住,当初的夷人,后来的越族,泛舟出海登上舟山诸岛,就此在上面打渔种地为生,渐渐也繁衍出来数万人的规模,加上一些古籍记载海外有神山仙岛的传说,舟山也曾经被无数方家术士猜测为蓬莱仙岛,由此常年都有大量的方家术士乘坐渔船在舟山寻找仙缘,甚至还在上面修建道观庙宇,其中岱山和白华山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两个地方。
  上古盛传海外有三座仙岛和五座神山,岱山便是其一。
  舟山群岛其实就和北方的琅琊一样,形成南方最为著名的神仙方士的聚集地,大量道家门徒聚集在此。
  听闻仙家弟子清河侯陈旭抵达句章,聚集在附近的百家门徒和方家术士云集而来,熙熙攘攘数百人前来拜见,数日之间句章县便到处都能看到身穿道袍的道徒和葛衣麻鞋的方士。
  而到了句章,陈旭也终于是松了一口气。
  先是去海边视察了正在修建的句章海港码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98/107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