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吃相(校对)第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0/1072

  “喏~”
  “秦楚驰道如今进度如何?”秦始皇话头一转不再关心刺客之事。
  如今大秦一统天下,他自信些许跳梁小丑翻不起大浪来,至于赵高……最近还是让他好好休养,刺客不杀别人偏要杀他,其中定然有朕还不知道的内幕,放在身边不太安全。
  ……
  咸阳城东,这里有一大片砖石豪宅,虽然看起来宽阔敞亮气势磅礴,但这些房子却大小规格统一,许多都是最近几年才修建的,而且纵横规划了五条街道。
  这里居住的并不是王侯公卿和大秦官员,而全部都是从六国迁来的王孙贵族,虽然吃喝无忧,但却几无自由,每天都像猪羊一般被圈养在此,不能随便出城,甚至不能聚会饮宴,否则就会被视为谋反逮捕入狱。
  一队中尉府的禁军在里面搜查之后空手而出,然后其中一栋宅院之中,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趴在院墙上目送这些军卒离开,这才跳下围墙进入大宅之中,走进其中一间房间,在一个木柜边轻轻敲了几下,不一会儿木柜推开两尺,墙壁上露出一个仅容一人进出的小洞,一个赤足散发的男子从里面探出头来看了几眼。
  “乙先生,禁军已经走远了!”年轻人赶紧说。
  “呼~”赤足男子松了一口气,转身从里面扶出来一个脸色苍白的黑衣男子。
  黑衣男子的面巾已经摘去,正是离开陈旭到咸阳来寻找后路的虞无涯,不过此时看起来异常凄惨,身上腿上都厚厚的缠着麻布,还有血水沁出来。
  “师兄,咸阳危险,你还是尽快离开吧,我这个样子肯定会连累你!”虞无涯坐在地上喘着气说。
  “哼,你现在才知道连累我,简直不知死活,那赵高是这么好杀的么?”赤足男子脸色难看的冷哼一声。
  “师兄,恩公托付之事我不敢拖延,一旦赵柘之事传入赵高耳中,恩公危矣!”虞无涯叹口气。
  “这祸事都是你惹来的,每次行事鲁莽而且轻浮,难怪师尊要赶你下山,而且赵高目前还不能死,此人心术不正,贪欲极重善于溜须拍马,将来祸乱大秦者,必有此獠一份功劳,等你伤好之后就赶紧离开,咸阳如同一眼深潭,不可轻易搅动也,而且此次引起皇帝警觉,恐怕也会了乱我后续安排!你好好修养,不要胡思乱想!”赤脚男子说完之后便和年轻人退出房间,断断续续中传来一些对话落入虞无涯的耳中。
  “张公子,此次你我相遇也是缘分,你所托之事我定然会竭尽全力,只要大秦一乱,辅助横阳君复国之事定然成功!”
  “乙先生出马,良自然信服,以后但有任何差遣,良必不推辞也,如今六国王孙贵族皆都暗中磨刀霍霍只待时机,如若能够寻找机会刺杀赵政,则秦自乱……”
  虞无涯忍不住打了个哆嗦,师兄这是要造反啊!
  同时他心里也苦笑不已,自己不过是想杀赵高而已,而师兄惦记要杀的却是秦王政,赵高都不好杀,难道秦始皇就好杀么?
  而这个叫张良的人又是何方神圣?
  他们口中所说的横阳君又是哪国的王孙?
  如今那赵高必然躲在大宅之中不会出来,再想杀他已经没有了任何机会,既然杀不死赵高,自己呆在咸阳已经没有了太多意义,最好养好身体尽快返回恩公身边,如若到时赵高要寻找恩公的麻烦,自己也还能保护一二。
  何况依照师兄的实力,刺杀秦始皇也并不是没有可能,他回想师兄救自己的时候那一棍的威力,五六匹马全部都被打的倒退出去翻滚在地,这种威力,自己再练二十年也达不到。
  唉~,天下即将大乱,师兄这又是何苦,难道当一个逍遥自在的闲云野鹤不好吗?如果他愿意和自己一起追随恩公左右,将来得到太乙天尊的真传堪透仙道也不是不可能!
  虞无涯思虑许久之后摇摇头长叹一口气,盘腿坐下开始调息,很快便排除杂乱的思绪入定。
  ……
  “啪~”
  赵府之中,半边脸包的像粽子样的赵高狠狠的把手中的玉盏砸在地上,一个价值数千金的玉盏瞬间破碎四溅。
  “好个江珩,竟然敢霸占我的位置,此仇不报非为人也,等老夫病好,定然让你哭不出来!”
  赵高此时脸色狰狞,加上疼痛所致,另外半个脸颊已经扭曲的像鞋拔子一样,而且双眼也是血红之色。
  刚才早朝退散,江珩当上了中车府令的消息很快就传到府中,虽然诏书言说是暂时代任,但这里面的道道可就太多了,因为谁都不知道这个代任到底会代多久,有可能一旬,有可能一月,也有可能一年甚至是十年,因为这个职位虽然高,但要做好还真不难,只要江珩讨得秦始皇欢心,自然就可以一直代下去,而这个时间如果太长,皇帝就会慢慢把他赵高忘了。
  最最重要的是,他遇刺受伤之后,已经过去了一夜加大半天,就昨晚秦始皇派遣宫中的御医前来看望诊治之后,没有任何表示安慰的诏令传来,甚至连口头安慰都没有,而且今天一早便不声不响的将中车府令的位置交给了江珩。
  这个里面的意思也比较明显,也就是说可能因为这件事,皇帝陛下已经对他产生了一丝疏远的意思,江珩的代府令转正的可能性极大。
第166章
朕必征岭南
  “滚~滚~”
  赵高如同一头争夺雌性配偶交配权失败的雄狒狒,咆哮着将医士和下人全部赶走,然后在房间里大步走来走去,气的鼻孔冒烟却又无可奈何。
  大秦天下,无论朝野,陛下一言而决,没有任何人敢违背他的意愿。
  因此这件事赵高也只能在家里生气发飙,而且还不能传到陛下耳中去。
  足足两刻钟过去,愤怒的赵高慢慢的平静下来,摸着包裹的严严实实的半边脸颊坐到凉榻上来开始思索。
  “到底是谁要刺杀我?”
  他翻来覆去的仔细回想,从左相李斯到普通百姓,他自忖自从被秦始皇从贱奴的身份提拔起来之后,一直都兢兢业业小心翼翼,生怕让别人起了猜疑之心,平时对待满朝文武也是笑脸相迎,对待皇帝陛下更是像狗一样忠诚谦卑,阿夷奉承虽然为许多人不喜,但自己也从未做过什么天怒人怨的坏事,不该有人来刺杀自己才对。
  可以说,满朝文武像他脾气这么好官又这么大的除开自己外找不到第二个。
  难道是江珩因为自己拒绝了柘儿的婚事而迁怒自己?
  这说不过去啊,而且解除婚约之事乃是陛下干的,他江珩肯定知道的清清楚楚。
  而且料想江珩有没这么大的胆子!
  到底是谁?到底是谁?
  赵高差点儿就想疯了,胡子揪掉了无数根也想不出来,怎么会有人莫名其妙来刺杀他。
  而且一想到当时刺客那双冰冷无情的双眼和那刺破空气而来的铁剑,仿佛那把剑突然就刺在了他的神魂之上,赵高瞬间浑身发凉,感觉入坠冰窖一样打了一个大大的摆子。
  ……
  江珩突然官升三级,自然是通体苏泰,坐车回到家中还感觉身体轻飘飘的,走路都有些打闪闪。
  不过等他歇息片刻之后,脸色也慢慢恢复平静,然后眉头慢慢拧了起来,走到床榻边上,打开床头一个暗格,从里面拿出来一个竹筒,打开倒出来一张布帛,摊开。
  这是四弟江北亭从南阳雉县给他写来的信,收到已经好几天了,而信的内容却让他有些寝食难安。
  赵高的四子赵柘为报私仇在雉县勾结山匪抢劫税粮,而且在混战中被人割掉了肾丸,而且参与其中的还不止赵柘一人,甚至还包括南阳郡守马伯渊的侄子和郡尉高焄的儿子,如果这件事闹大传到皇帝陛下和丞相李斯的耳中,整个南阳郡无数官员要人头落地,甚至连带咸阳都要受到波及,因此江北亭便沟通马伯渊和高焄压下此事,将罪责推倒南阳郡丞府主簿梁子舟身上,做成一桩实案。
  但这件事要做到滴水不漏,还得让赵高提前知晓,不然一旦赵柘送还咸阳,赵高说不定会雷霆暴怒,事情闹大之后南阳之事必然压不住,连带江北亭也会受到重处。
  而且信中提到一个叫陈旭的少年,勇武聪慧,是一棵百年难遇的好苗子,江北亭准备好好培养一下,而且也言明此次事件就是因赵柘和陈旭的私怨而起,一旦此事无法遮掩,陈旭必然也会牵扯其中,在赵高的压力下必死无疑。
  “四弟怎会如此糊涂?”江珩脸皮不停的抽抽。
  一个山野少年而已,焉能用身家性命做保,何况串通几乎整个南阳郡的大小官员做假案,这完全就是吃了熊心豹子胆,完全无视大秦律法。
  但根据信中所说的情况来看,这件事已经生米做成了熟饭,再无任何转圜的余地,江珩要做的就是在咸阳暗中运作,把这件事从源头上消弭无形,那就是必须说服赵高。
  而今天自己才占了赵高的位置,要去说服他恐怕并非易事,一旦赵高舍弃自己这个可有可无的儿子,非得出一口恶气咬死陈旭,这件事自然包不住,那时不光南阳郡人头滚滚,连带四弟甚至整个江氏一族受到牵连。
  江珩眉头紧锁,使劲儿揪着胡须,静静的独坐了足足半个时辰之后吩咐下人准备车马,然后出门往赵高府邸而去。
  此事不管怎么说,一旦捅出来赵高自己也脱不了干系,希望他能够看得清局势,而且今时不同往日,自己是中车府令,他赵高却是闲赋在家而已,此一时彼一时,他赵高必须得把这口苦水先咽下去再说,不然就是鱼死网破之局。
  何况昨日的刺客暗杀事件,说不定也是与此事有关,但却不知道是南阳郡守马伯渊干的还是郡尉高焄干的。
  只要弄死赵高,这件事绝对会从此再无任何后患。
  “好狠!”江珩坐在马车上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
  此时正午,秦始皇散朝之后回到皇宫内院,吃过一些点心之后又服下两枚丹药,坐在凉亭之中的凉榻上随手把放在案上的白蛇传又拿起来观看。
  最近这段时间,这几本白蛇传他已经不知道反反复复看过多少遍。
  除开对里面匪夷所思的内容惊奇莫名之外,还对写这几本书的女子和那个叫陈郎的人产生了无穷的好奇,因此也迫切想尽快巡游东南,去见到这个神奇的陈郎。
  而至于安排人找到这个人把他带到咸阳来的想法,也曾经有过一瞬,但很快就被他抛弃了。
  如若此人真的是仙家弟子,任何冒昧的举动都会适得其反,求仙要示之以诚,不然终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而同时让他惊异的还有手中这几本书的材质。
  每一张都轻薄如细帛,装订在一起整齐美观,而且每一册的封面都不知用什么方法制作,看起来竟然一模一样。
  一本未曾写字的空册被送去匠作少府分析了十多天,得出的结果是里面含有一些丝麻草皮之物之外根本无法知道制作方法。
  而这种东西,明显比之竹木简牍用起来要轻便简单的多,这薄薄一本能写近六千字,这个故事接近五万字,摞在一起不过一尺高而已,如果换作竹木简牍,足足有数百斤才能完全记录下来,而且无论搬运保存和观看都异常费力,远不如这书册来的轻容容易。
  如果猜的不错,这制造书册之法,应该也是那陈郎所为。
  如果这种书册能够全国推广,光是保管费用都要省下一大笔钱。
  所以他安排赵擎去雉县寻找陈旭的时候,特别叮嘱他要弄清楚这种书册的制作方法。
  这时间已经过去了半个月,虽然明知道雉县一来一去至少需要二十天以上,但他有些等不及了。
  而除开仙家弟子之外,如今还有另外一件事也让他有些夙夜难眠,看完一本白蛇传之后,秦始皇微微一招手:“传王翦老将军进宫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0/107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