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吃相(校对)第9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07/1072

  拿起一双筷子,陈旭从还依旧还在嗤嗤作响的铁锅之中夹起一根金黄的鱿鱼丝,微微观察片刻之后丢进嘴里。
  “呼~~美味~~”
  陈旭闭上眼睛,感觉这一口就吃下了整个大海,仿佛人生瞬间有了升华一般的玄妙感觉。
  “咕咚~咕咚~~”四周一阵吞咽口水的声音。
  陈旭丢下筷子一边咀嚼一边转头看着旁边几个厨师笑着说:“来,都来品尝一下本侯这道新菜品如何?”
  “是,侯爷!”几个厨师都迫不及待的拿起筷子,每人夹了一筷子送进嘴里,瞬间四周响起一片吸气和赞叹声。
  “味道如何?”
  “呜呜……美味……美味,天下一等一的美味,侯爷这道新菜品,必然要再次风靡天下……”几个厨师一边猛嚼一边狂拍马屁。
  “那便好,方才的做法你等已经看清楚,还有些鱿鱼你等可以照着做一些与诸位船工品尝,以后行船在外,可以捕捞一些鱿鱼海贝照着做,改善一下船员的生活就是你们最大的责任和义务,这里交给你们了!”
  陈旭将铁板里面的鱿鱼丝装入两个搪瓷盆中,脱了厨师衣帽,然后吩咐仆娘端着一盆送去水轻柔等人的席上,自己也端了一盆招呼一群方士去草地上喝酒。
  “侯爷,还有两条毒鲀怎么办,丢了吗?”一个厨工追上来问。
  陈旭这才想起来还有两条河豚没弄,停下来看看天色之后摇头说,“先养着吧,明日再说!”
  “是,侯爷!”厨工退去。
  “世人皆言侯爷是大秦吃相,美食鼻祖,今日我等真的算是大开眼界,而且能够亲眼目睹侯爷下厨,又能品尝到侯爷亲手制作的美食,实乃天大的福缘也!”
  “哈哈,相见既是有缘,让诸位久等了,无须客气,请入座!”
  草地上铺着几块凉席,一群方士在陈旭的招呼下各自跪坐下来,中间一张凉席上,摆放着大大小小几个搪瓷菜盆,有凉拌海带丝、香辣蟹、水灼虾、干煸带鱼、油炸黄花鱼、酱香蛤蜊、葱爆蛏子、粉丝扇贝、铁板鱿鱼。
  “山野之间非是酒楼食舍,条件简陋,诸位莫要客气,请先品尝一下本侯制作的菜肴!”陈旭笑着拿起筷子带头,一群早就口水流干的方士早就忍不住了,一个个迫不及待的拿起筷子,然后不约而同的伸向了铁板鱿鱼。
  若是说今日哪道菜最令他们神魂颠倒的话,肯定就是最后这一盘铁板鱿鱼。
  而等各自一口鱿鱼下去,一群平日闲云野鹤般苦修度日追求天道的方士全都化身为一群饿鬼一般,根本就不和陈旭客气,手中筷子如同蛟龙出水一般此起彼伏,携带着风雷之力开始横扫所有的菜盆,一时间贝壳乱飞、蟹爪乱舞、壳腿蟹爪如同冰雹一般四周乱丢,淅淅索索的吮吸咀嚼声音混成一片,七八盆菜不过数分钟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失。
  一口气足足吃了十多分钟,风卷残云之后,中间凉席上摆放的几个菜盆子已经开始见底,四周丢弃的蟹爪腿壳狼藉一片。
  陈旭慢条斯理的吃着鱿鱼,吮着蛤蜊,嚼着粉丝,偶尔来一筷子凉拌海带丝,看着一群方士的速度终于开始慢了下来,这才让伺候的仆娘将从吴中带来的一件桑葚酒打开每人发了一瓶。
  “让侯爷见笑了,我等活了大半辈子,从未吃过如此美味的食物,实在汗颜!”一个须发灰白头扎道髻身穿葛衣看似仙风道骨的方士感慨的放下筷子拱手说。
  “正阳公所言极是,侯爷制得如此美味,怕是传出去,明日安期生等都要按捺不住前来拜会!”
  “桃花岛上千岁翁,白华顶上会仙峰,丹鼎玄泉结华盖,分明海上是蓬莱。这舟山岱山群岛古称蓬莱仙岛,乃是方仙道的道场,我等隐居于此也是想有朝一日体悟大道,但毕竟非是名门大派,如今被方仙道驱逐,今日能得侯爷礼遇,实乃惭愧!”
  余下几个方士皆都讪笑着放下筷子,不停点头附和老者的说法,其中还有人摇头叹息。
  “诸位无需自愧,追求天道求一个问心无愧尔,何有名门大派之说,只要不为非作歹蛊惑百姓,与他人何干,今日露天席地就不用酒盏,诸位一起痛饮一番,请~”陈旭举起酒瓶。
  “侯爷果然是仙家风范,我等惭愧,请!”
  一群方士皆都举起酒瓶,轻轻碰了一下之后开始慢慢吃喝聊天。
  “你等方才说这片岛屿古称蓬莱,乃是方仙道的道场?”陈旭一边吃菜一边好奇的询问。
  “不错,方仙道以前的道场在琅琊附近,数年前墨家作乱,大量方道门徒被黄石公蛊惑出海寻找瀛洲,那件事听闻还是侯爷出手镇压下去的……”一个方士小心翼翼的说。
  “不错,数年前黄石公的确是鼓动侯生卢生等许多方士上书蛊惑始皇帝造船出海寻找瀛洲,其实并不是想帮始皇帝寻找长生不老之药,而是想借始皇帝之手打造一批海船出海寻找瀛洲自己取利而已,当初恰好本侯夫人在琅琊发现了他们的企图,黄石公害怕阴谋泄露,便抓走了本侯夫人囚于距离琅琊百里之外的荒岛上,本侯得知消息之后便打造了眼前这种大海船出海搜救,不想那黄石公既然想抢夺本侯大船,被本侯的护卫用太乙神火枪轰杀在东海之上……”
  当初杀死黄石公的事动静很大,十余条船数百墨徒和方士亲眼所见,而且事后陈旭也只追上了侯生一条大船,其余的皆都四散逃跑,有的去了朝鲜,有的去了瀛洲,还有的可能葬身大海,但这件事在方道阶层反响剧烈,也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如今几年过去,这件事在方道术士阶层早已不是秘密,只是普通老百姓很少听说而已。
  何况这件事关系到清河侯,天下方道术士皆都不敢拿出来大肆讨论,生怕被清河侯查到一个太乙神雷下来劈挂了。
第1351章
方仙道
  “黄石公虽为一代宗师,但却心思不正,下场乃是咎由自取,不过本侯也没亏待他,将他好生安葬在崂山之上,也算对得起他墨家钜子的身份了!”陈旭说完之后停下来看着方才说话的方士,“但这些和方仙道有何关系?”
  “侯爷明鉴,当初黄石公作乱,聚于琅琊的一些神仙家和方仙道也有参与,那上书始皇帝出海的方士卢生,便是当地的方仙道首领,其与方仙道名士宋毋忌,正伯侨等来往密切,黄石公被侯爷用仙术镇压之后,墨徒四散,方仙道众为了避祸也四散而去,卢生正伯侨宋毋忌等人不知所踪,方仙道大量门徒便投奔安期生来到吴中,目前就居于岱山、桃花岛和白华山上,开辟新的道场炼丹修行……我等皆是无门无派之徒,寻访名山大川和海外这些人迹罕至的岛屿,希望能够找到上古神仙留下的通神驭鬼之术……”
  听完老者正阳公的解释,陈旭哭笑不得。
  这个时代神鬼之说非常流行,就连陈旭就是利用大众的这种心理臆造了一个太乙仙尊梦授天书,才能够在这个蛮荒的时代活得如此的逍遥自在,一个莫须有的借口,就让上到皇帝下到平民整个大秦对他恭恭敬敬甚至顶礼膜拜。
  方仙道,也就是正伯侨那些人,主要研究的就是炼丹炼药妄图长生不老,医术相对来说比较高明。
  《山海经·海内西经》云:开明东有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相,夹猰窳之尸,皆操不死之药以拒之。因此在道家看来,古代的巫师,皆都掌控不死之药,因此他们都努力的研究巫术传承,希望有一天也能够炼制出不死之药。
  但相对于这些钻研巫术医术炼制丹药的道士来说,还有一群人不炼丹,主要是研究各种劾鬼之术,所谓劾鬼之术就是抽签画符,用一些很古老的数术和祭祀等方法来沟通鬼神。
  《云梦秦简》的《诘咎》篇记载了剌(厉)鬼、棘鬼、阳鬼、哀鬼、暴鬼等许多鬼名和披发、呼名等劾鬼法。战国时期也有大量方士研究这些东西,比如出行看日期,修房子看地形,动土择吉日,甚至车马出行看方向等等,信奉的人还会请方士在自家的房子马车上画各种劾鬼的图形来达到沟通鬼神驱除灾祸保佑平安的目的。
  当前的市面上有很多这种关于劾鬼之术的书籍,实际上就是画符念咒看风水的一些原始形态,水轻柔喜欢收集一些书籍学习,陈旭没事偶尔也会翻看一下,总体来说继承的就是巫术的一些祭祀形态。
  也就是说方仙道主要钻研医术,属于炼丹派。
  而眼前这一群方士主要研究画符驱鬼跳大神,属于符咒派。
  实际上墨家严格算起来也是道家的一个分支,因为他们梳道髻,穿葛衣麻鞋,尊天明鬼,兼爱非攻,研究数术机关,归结起来应该属于道家的炼器派。
  甚至更推广一些来看,当世最大的学派儒家,其核心思想依旧是道家理论,只不过为了更加世俗化符合治国的理念,儒家将神鬼概念更加虚化了而已,但敬天法神一直就是儒家的传统。
  孔子游宋,有人问他是不是圣人,孔子说我不是圣人,圣人在西方。
  “西方之人有圣者焉,不治而不乱,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荡荡乎民无能名焉。”
  这句话后世争论比较大,但主流的看法就是孔子认为当世若是有圣人,就是居于西方之国的老子。
  而这个西方之国,指的就是周或者秦,绝对不是后人臆想的印度,而圣人也并非指释迦牟尼。
  孔子对老子推崇如此,自然儒家也对老子推崇备至,儒家可以反对百家理论,唯独从不去诋毁道家学派。
  “这安期生能得方仙道门徒的追随,想来也还是有些渊源,不知又是何来历?”此时闲着无聊,陈旭便顺便打听一下更多的方道群体的内幕。
  “安期生者,吴越齐燕诸地呼为千岁翁,又曰安丘先生,其师从河上丈人,正伯侨、宋毋忌等方仙道名士,皆出自河上公门下,自称方仙道门徒!”一个方士解释说。
  “这么说来河上公就是方仙道的开派祖师,安期生与正伯侨、卢生、宋毋忌皆是同门师兄弟了?”
  “正是,原来方仙道聚于琅琊,以卢生为首,如今卢生等人皆都失踪不知去向,方仙道门徒便齐聚吴越一带,这片岛屿就成了他们的道场,我等原来就在岱山修行,自从这些方仙道门徒来了之后,我等便被驱赶到这边缘岛屿了!”老者苦笑说。
  “本侯听闻河上公乃是得道高人,门下怎会有这种欺凌同道之事?”陈旭不由微微皱起眉头。
  河上公这个人在后世可能不太听说,但放在眼下的大秦,在方道群体当中堪称鼎鼎大名,就连陈旭这个二把刀的假神仙方士也听到过许多传闻。
  河上公的名字已经无从考证,就和后世考证黄石公、赤松子这些半神仙的传说人物一样,史书只言片语的记载,大部分只能通过民间传说来猜。
  但这个河上公最牛逼的是注解过老子的《道德真经》,眼下文学院出版社已经将这部书出版,名称就叫《河上公章句》。
  这是老子当初留下道德经之后,世间第一本用神仙家的理论详细注解的版本,比之韩非子编撰的《解老》更加符合方道人士的理解和认知,得到了百家名士的极高推崇。
  《道德真经》作为仅次于《易经》的华夏圣典,注解自然也非大贤者大智慧者不敢触碰,因此这本书在出版之前,书局特别邀请百家大贤和方道名士参与修订正误,收集了数十个手抄的版本反复对照才最终编撰成册印刷出版,而出版之后一上市便遭到哄抢,就连始皇帝都谕令出版社必须留下足足一百套让少府、监察省、博士馆等朝廷部门收藏作为最贵重的典籍珍藏。
  陈旭作为文学院的院长,这套书印刷出来自然首先要给他过过目,虽然陈旭看不懂也没心思去钻研,但水轻柔却非常喜欢,于是陈旭便也弄了十多套放在家里,甚至还弄了一套竹简版的收藏在书房充门面。
  “河上公师承乐臣公,习黄老之术,与邹衍交好,二人曾在稷下学宫讨教学问,河上公章句便是那个时候注解完成的,河上公之名也由此名声大噪世人皆知,其后稷下学宫解散,河上公便隐居琅琊开馆授徒,安期生和卢生就是他的嫡传弟子,有师徒之名,但正伯侨、宋毋忌、充尙等人不过是跟随学习听经罢了,其实严格来说算不得河上公门徒,只不过关系比较亲近耳……”
  “后河上公仙逝,这些人便聚集在一起自称方仙道,以区别其他道学门派,六国覆灭之后,始皇帝诏令天下方道术士遍寻世间长生不老之药,聚在琅琊的许多方士纷纷投奔咸阳而去,正伯侨等就是那个时候去的咸阳,开始听闻在宫中深得始皇帝器重,但后来却不知为何这些方士便被赶出皇宫,再后来,正伯侨等就没有了音讯……”
  “两年前有同道去往瀛洲,带回消息说瀛洲并非上古传说的神山仙岛,上面也没有不死灵药,因此大量方仙道徒便纷纷来到这片岛屿,强占灵秀之地辟为道场,修祠殿庙宇,召同门师徒,我等虽然来得早,但他们却人多势众,我们只能被迫退到这边缘地带,呵呵,所谓福祸相依,若不是这般,我等今日也不会遇上侯爷,更没有机会得尝侯爷亲手制作的美味,这顿盛宴之后,我等也可以舍弃此处,去他处寻找机缘也!”
  正阳公虽然说的凄凉,但笑的却很真挚,看得出来,今天能够和陈旭聊天喝酒,的确是非常开心和舒心。
  “正阳公说的好,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天大地大,四海为家,何处去不得耶,本侯正打算安排大船组成舰队往南洋而去,去寻找上古传说的不周山和昆仑神山,你们若是感兴趣,到时候可以与我的船队联系!”陈旭笑着竖起大拇指,同时又习惯性的开始忽悠这些人去西方传教。
  “真的?”一群方士激动的都坐直起来。
  “自然,诸位都看过大秦都市报,大船经过南海也能绕道去往数万里之外的西方,比之穿越西域更加方便,那西方百倍于我大秦疆域,人口亿万,诸侯林立,乃是流传的上古九州地界,只要诸位仔细寻找,说不定就能够找到上古传说中的许多遗迹,出去见的多了,终究会有更多的机缘,诸位说对否?”
  “对对,侯爷说的一点儿不错,我等在中原和东南沿海寻找了数十年却毫无所获,非是不够诚心,而是的确没有任何线索,如果能去西方,说不定很快我们就能得到机缘!”
  一群方士都激动的胡须眉毛乱抖,说话舌头都有些打结。
第1352章
项氏余孽
  “恩公,你等在说何处有机缘?”虞无涯提着一瓶酒走过来,手里还拿着一根螃蟹腿吮的津津有味。
  “这位道友是……”一群方士都赶紧站起来稽首行礼。
  “诸位道友好,某乃虞无涯是也!”虞无涯大大咧咧的打着酒嗝点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07/107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