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吃相(校对)第9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39/1072

  海事学院的位置就挨着清河船舶租赁公司,占地两千余亩,四周连围墙都没有。
  原来这里本是一大片郁郁葱葱的林地,刚好搭建房屋码头造船等需要大量的木材,于是少府便将这片地划给海事学院,将树木全部砍伐一空,因为筹备的比较匆忙,而且还有繁重的训练任务,因此学院建设一直处于比较落后状态,除开搭建了营房和配套的教室、仓库、食堂等房舍之外,就只有码头修建的还像模像样,其他的只能用一个简陋来形容,就连训练场上都还是一人多高的荆棘野草,看起来荒芜一片。
  陈旭来的时候,训练场上还有上千学员正在训练,一个个皮肤黝黑穿着大短裤光着膀子在太阳下跟着教官的口令奔跑、跳跃、攀爬、武器对抗等。
  海事学院是要学习火器射击的,而队列和火器训练的教官同样是清河战队的成员,由统领徐山负责,经过三四个月的训练之后,这些学员已经能够做到令行禁止,动作整齐划一有了后世军队的影子。
  海事学院的目的是培养海军,因此招募的学员首要条件就是不能晕船,当然精通水性最好,特别是普通船工和船员,几乎都是从东南沿海当地招募的平民,还有些是从奴隶和刑徒之中选出来的,绝大部分都是在海边长大的渔民后代,水性自然都还不错,简单的训练之后就能上船操作。
  除开普通操作大船的船工和船员之外,还有导航员、绘图员、观测员、司令员、舰长、各级管事等都需要一定的文化知识,招募的对象就要宽泛的多,读书识字精通数学和天气知识的人才优先考虑,这些人招募到学院之后也要参加一定的体能和军事训练,但最主要的还是上文化课,观测、绘图、旗号、导航等等,只有有了这样一群专业知识的高级船员掌控配合,一艘大海船才能比较安全,而一支船队协同如一有若臂使,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舰队的优势,在大海之上安全来往。
  眼下整个海事学院一共招募了五千余名学员,高级舰船指挥人员一千余名,除开军事训练之外,平日训练大部分都是在船上进行实物操作和学习,因此陈旭到达学院的时候并没有看到多少人。
  沿着海岸边的码头上走过,密密麻麻停靠着十余艘崭新的大海船,有些正在涂刷舷号和名称,有些正在涂装船帆和安装设备,这些都是租赁公司或者民间订购的船舶,完成最后的工序之后就能交付使用。
  一路走一路看,虽然刚从船上颠了二十余天走在坚实的地面上还有些不习惯,但陈旭也被眼前这宏大的场面刺激的有些热血沸腾。
  这一切,都是在短短一两年时间内形成的,接下来的三五年内,陈旭相信琅琊还会打造数百条这样的甚至更加豪华巨大的海船,密密麻麻扬帆出海探索整个世界,悬挂大秦龙旗和各种船帆图案名称的商船就会行驶在整个地球的无数海域。
  “侯爷,这两艘是云氏商行的……这一艘是齐茂海运的……这一艘是河东海运的……这两艘是我们学院的……那边五艘是侯爷您的……”
  一路走过,曹参等人还不停的给陈旭介绍这些海船的船东,陈旭也一艘一艘挨着看一遍,这些船都是二十丈的最常见海船,价格也最便宜,如今大批量建造,成本已经降低到了六十万钱左右,加上建造工艺成熟、操作训练简单,无论是民间还是海事学院以及清河租赁公司,基本上都是订造这种船舶,相对来说保养维修也要便宜不少。
  “立正,敬礼~”
  看着呼呼啦啦一大群身穿官袍的人进入海事学院,守在门口的几个学员兵赶紧立正敬礼,曹参微微举手还礼,继续陪着陈旭唠嗑往里面走,而训练场上的教官看到走在这群人最前面的陈旭之后,立刻都停下训练,列队敬礼欢迎陈旭的到来。
  “属下徐山见过侯爷!”统领徐山带着一群教官跑过来问候。
  “辛苦辛苦!”陈旭笑着还礼,停下来鼓励了徐山等一群清河战队的指挥官,然后观看他们进行了一些简单的分列式训练之后再次勉励所有的学员几句之后,便在曹参等人的带领下去指挥训练室。
  指挥训练室其实就是一个简陋的大木棚子。
  眼下海事学院还处在草创阶段,虽然朝廷拨付了足够的钱款,但琅琊同时开工建设的项目太多,而且又以造船厂和海港码头为首要任务,加上附属配套的各种官衙和设施,海事学院的要求便被放在了最后,何况海事学院主要是军事和船员训练,大部分时间船员都在大海船上乘船出海训练,各种配套的设施就更加拖后了。
  指挥室的墙壁上同样挂着大秦地图和世界地图,中央摆放着一个简陋的沙盘。
  因为人太多,曹参也知道陈旭不怎么讲究排场,吩咐后勤管事弄来一些茶水和点心,跟随而来的上百人便吃吃喝喝全都围到沙盘前面。
  “侯爷,这朝鲜半岛目前情形比较复杂,根据以往的记载以及我们的这几个月的打探,还有凉王和萧总督送来的消息综合在一起,关于朝鲜半岛的情况还是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曹参拿着一根细长的竹棍站在陈旭上边,指着看起来非常简陋的沙盘介绍。
  “这里是辽国范围,占据辽河流域,位置抵达辽东湾,包括辽东半岛在内,以燕长城为界,西南归属我大秦版图,东北就是箕子朝鲜,朝鲜的情况比较复杂,有大大小小十多个部落构成,其中最大的是三韩部落,各自首领以国君居之,最南方靠近辽东半岛的叫辰国,国君呼为韩准王,是殷商箕子王族后裔,属下六个部落都是殷商时期迁徙过去的商人后裔,实力并不算太强,共计八千余人,但都对准王比较忠心,辽王将闾根据始皇帝的诏令安排使臣前去降服,但被其拒绝,使团被赶了回来,回来的途中还被当初逃亡的东胡人在密林中伏击,伤亡十余人,陛下十分震怒,已经连续两次送来诏令让我们尽快出兵剿灭辰国……”
  “朝鲜东面有弁(biàn)韩,又称为弁辰,共有十二个部落构成,人口约万余,分散居于东南沿海区域,其国君金天氏,祖籍东海莒县,国号伽罗,我们这次征讨首当其冲就会面对弁韩,登陆地点我们选择在这里……这里……和这里三处,这三条河流便是弁韩最大的三个部落聚集地,五日之内便能够平定……”
  “朝鲜西面是獩国和夫余等野人国度,中间就是马韩,马韩最大,共计有大小五十余部落构成,人口三万余,成分最为复杂,有当初箕子朝鲜的罪民,也有胡人和燕国逃民,甚至还有我大秦逃去的奴隶和逃犯等,因为听闻内部也最不团结,极其容易击破……”
  “除三韩之外,朝鲜半岛还有数十个大小分散的部落,人数不详但都不成气候,靠近东面瀛洲方向,还有一个比较大的部落叫真番,人口约莫两千,其余的都可以忽略不计了,目前真番和萧总督的地盘相邻,因此有些来往,听闻首领已经归服……”
  曹参讲完之后用竹棍挨着点了一遍沙盘上小旗比较密集的地方说;“侯爷,这就是目前朝鲜半岛的局势,敌人并不强大,唯独就是地理不熟悉,听闻有许多地方山高林密比之岭南更加复杂,根据陛下的安排,我们海事学院作为主力部队,将派遣二十首战船,五千余学员和千余指挥人员将全部作为实弹演习参加战斗,辽王会调遣一万兵卒从辽东半岛进攻,萧总督会集结数百警卒和征召的真番等部落的千余民壮从东面协助进攻,这样三路齐发,荡平朝鲜半岛只是月余之事,一定能够在寒冬到来之际班师返回!”
  “眼下武器弹药以及粮食筹备如何?”
  “兵部先后已经三次运送来两千支火铳、五百支手铳、二十门神威火炮,弹药一万余斤,太乙神雷三千余枚,钢刀五千余柄,轻弩一千架,箭矢两万支,加上每艘战船上都配备有两架五石强弩,箭矢兵刃皆都齐备,保证所有人人都有精良的武器,唯一的就是火器训练时间不够,前几日参做了一次实弹登岛训练,效果远不如侯爷属下的战队熟练……”
  “你拉倒吧,我派来的这些火枪队教官都训练五年了,你前后才训练两三月,怎么能放在一起比较,最好的训练场就是战场,两场实战下来本侯保证全都熟练了,既然已经全部准备好,那就尽快出兵,本侯就不跟你们去了!”
  “侯爷您不去?”曹参张大嘴巴。
  “自然,本侯事务繁忙,还要去齐郡和辽东视察海港和造船厂,征讨朝鲜的事就全部由你们海事学院完成,本侯会在咸阳等待你们的好消息,一旦完成这个开疆拓土的任务,陛下必然不会吝啬奖赏,而大秦海师就可以正式组建开始远航训练,明年开春就能够去南洋护航商船和开辟通往西方的航线,我说过,朝鲜只不过是开胃小菜而已,怎么,没有信心?”陈旭围着沙盘转了一圈停下来说。
  “怎会没有信心,只是侯爷不去,我们打起来没激情!”曹参有些兴致缺缺的开口。
  “哼,切莫大意,朝鲜地形复杂,不下雪还好,一旦天降大雪征讨难度会增加十倍不止,本侯给你们两个月时间完成这个任务,如果到时候征讨失败或者出现重大伤亡,本侯拿你是问,此事就如此安排,通传下去,所有武器装备全部安排到位,明天本侯检阅舰队,所有人不得缺勤,三次点卯不到者军法处置!”
  “是,侯爷!”一群海事学院的官员拱手四散而去,就连曹参也不敢大意,告辞离开去准备明天大秦海师第一次阅舰安排。
第1396章
吃成保护动物
  接下来的几乎一整天时间,整个琅琊海湾附近都能听到此起彼伏的号角声。
  一艘接一艘正在海湾和近海操练的海事学院官兵全部陆续返回港口开始搬运吊装军备物资,各级管事和指挥官也全都带着自己所属的学员在码头上船列队,船工检查舰船桅杆帆船桨舵缆绳望远镜等各项设备的运行状态,船员整理检查各舱室粮食饮水被褥等后勤设施。
  一切看似忙碌却也还算有条不紊,只不过比平日训练的要求更加严格几分,而所有船工船员学员全都知道将要接受清河侯的检阅,个个振奋激动。
  而在海事学院全军动员的时候,整个琅琊海岸同样人群激动欢呼震天,因为清河侯在胡宽等一群参与琅琊海港建设的官员匠吏等陪同下,视察了整个琅琊海港的建设情况。
  参与港口修建的三省六部和少府官员就有四十余人,加上工部和科学院派遣的匠工匠吏,管理团队足有上百人,参与整个海港投标的承包商有十余个,建筑队更是多达百余,港口基建、码头、仓库、各衙门办公场所,生活娱乐设施,维修厂,龙门吊,后勤辅助设施等等工程全部分片分段承包,由工程指挥部统一规划施工,由工部和科学院组建的监吏队伍统一监管,因此虽然整个海岸十余里海滩人声鼎沸车马如龙,吊塔林立、旗帜飞扬,号子声、呵斥声、打骂声和号角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股极度嘈杂的喧嚣气氛,但这忙碌混乱之中其实一切都井井有条,各项工程都在有条不紊的按照建设目标往前迈进。
  “侯爷来了~~”
  在一群官员的陪同下,陈旭每到一处必然引起工地现场一片欢腾,无论匠工匠吏还是民夫刑徒,甚至是奴隶全都停下来欢呼迎接。
  民夫高兴,是因为在建设海港每天不光管饱,还有五六钱可拿,和以往纯粹的徭役不可同日而语。
  刑徒高兴是只要这个工程顺利完工,几乎每个人都会得到大幅度的减刑。
  至于奴隶,只要表现的好,积累到了足够的工分也能自我赎身,这是除开上战场杀敌之外另一个也是眼下几乎唯一一个赎身的机会,而这个机会就是眼下巡视海港工程的清河侯在朝堂提出来的,也得到了始皇帝的同意。
  陈旭一面走一边四周观看,同时还不忘向热烈的欢的人群招手示意。
  “不错不错,气氛很热烈,调度也很合理,诸位做的都很好,本侯非常满意!”
  面对眼前看到的情形,陈旭不吝赞赏。
  这一路从江陵到吴中再到句章广西眼下到琅琊,所有地方的河港海港建设都没有眼前看到的热闹和迅速。
  “侯爷,眼下最大的问题是人手不够,整个海港要在两年时间内完成一期工程,宽认为至少需要八万人,但眼下才五万人……”胡宽跟在旁边一脸焦急的说。
  “虽然你说的是实情,但本侯也没办法给你变出几万人出来,眼下全国各地都缺人,你们尽量优化一下工程规划,把紧要和重要的部分多安排一些人手,对了,海事学院马上就要出兵征讨朝鲜,说不定会弄回来不少战俘,你们可以先上一道奏书,让户部提前安排……”
  “咦,侯爷一语惊醒梦中人,稍后我等便去找曹院长商讨一下细节,朝鲜战俘我们得提前截留部分……”胡宽瞬间惊喜的手舞足蹈。
  “提前截留,还有这种骚操作?”陈旭愕然。
  “嘿嘿,侯爷有所不知,数月前李信将军从西域押送回来两万大月氏战俘,我等当时正在修建咸阳南门码头,也是人手奇缺,于是我和张院长找到户部隶臣令范贵,提前截留了一千五百人,然后一个月就把城南码头修好了!”胡宽得意不已。
  “这范贵违规操作难道不怕冯相和陛下锤他?”陈旭更加惊讶。
  要知道眼下虽然为了大秦的经济繁荣和发展,许多法令都开始松动甚至取消,但关于官吏的管理却并没有放松,特别是对于贪污受贿、官商勾结、以权谋私等情形打击和审查的十分严格,好在大秦律法深入人心,这几年下来还没怎么发现太严重的违规事件,至于普通的人情来往管不了,陈旭也没打算去管,大秦太大了,情形太复杂了,在这个通信基本靠吼,交通基本靠走的蛮荒时代,一切都只能将就。
  而一旦将就成为了一种习惯,实际上也就随波逐流了。
  更何况先贤已经说了,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在这个蓬勃发展的时代,人性和思想也同样复杂的时代,管的太严并不符合潮流。
  在礼法治国的基础上实行略微宽松的黄老之术,会极大改善民生状况和民间情绪,何况眼下有知识有文化的士族阶层都还比较有操守,不像后世的官场那般黑暗和腐朽。
  但宽松是宽松,陈旭觉得眼下还没宽松到胡宽说的地步,五品的隶臣令固然权利不小,但也不至于不向朝廷打招呼就擅自做主把一千五百个奴隶送人的地步。
  “你们之间是不是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陈旭疑惑的停下来。
  “嘿嘿,范贵自然害怕被冯相和陛下责罚,本来不愿意,属下因为事急从权,于是偷偷送了他一支火铳……”胡宽干笑着凑在陈旭耳边低声说。
  陈旭脸皮瞬间黑了下来,“此事下不为例,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看来这范贵该换一个地方当官了!”
  “侯爷说的是,这家伙一点儿节操都没有,事后还要我带他去春芳园吃酒!”胡宽义正言辞的使劲儿点头。
  陈旭:……
  虽然死道友不死贫道是一种生活态度,提裤子不认账的事陈旭也干过,但能够做到像胡宽这般不要脸的陈旭还是第一见到。
  “人手问题并非最大的问题,慢一点儿也无所谓,最重要的还是工程质量,还有就是施工安全,现在到处都缺人,多一个人便多一份力量,加强安全管理和监督,尽量保证不要出事故!”
  “侯爷放心,所有施工队都有监吏和监工,所有工地都张贴悬挂有施工安全许可条例,从开工到现在死伤不到十人!”胡宽旁边一个带着安全帽的官员赶紧说。
  “嗯,人手问题你们还可以考虑一下瀛洲和朝鲜的土著,来往中原和瀛洲之间的商队不少,可以通过他们招募一些瀛洲和朝鲜人来工地务工,待遇和普通民夫相同,户部可有官员在此!”陈旭转头问。
  “有有,下官就是户部支度署功曹祖宁,不知侯爷有何吩咐?”一个身穿蓝色官服的中年男子赶紧站出来拱手。
  “在就好,此事由祖功曹向朝廷写一份奏书,提请加大对于朝鲜半岛和瀛洲土著居民的招募征调命令,鼓励民间商船将这些人运送来琅琊参与海港等地的建设,不允许有过多的歧视政策,若是表现的好,考察之后可以允许在中原落户,当地官员配合划拨田产房产等措施进行安置,至于其他的情形按照四夷之地旧例处置便是!”
  “是,下官稍后立刻去办!”祖宁拱手后退。
  “方才本侯说的朝鲜战俘的事情,胡院长还是提前写一份奏书送往京师,不告而留违反大秦律令,这种事不可再发生!”陈旭再次提醒胡宽。
  “是,属下明日便安排信使把奏书送回去!”胡宽讪笑着拱手答应。
  一番叮嘱,一群人也马不停蹄沿着海岸不断巡视,海港码头、物流仓库、海关署衙、修理住宿、钱庄食舍等生活配套区域挨着看下来,一天时间也就过去。
  傍晚时分,琅琊县一群官员,参与海港建设的一群官员,筹办之中的海关、税务、警署、通商等署衙主官、海事学院一群高层领导,还有聚集在琅琊的一些豪绅商贾方士等各界代表两百余人齐聚海港建设工程指挥部的职工食堂之外的空地上,十余张简陋的长条木桌摆成一个露天大排档。
  而在陈旭到达琅琊之后就已经开始安排的这顿晚餐,看似简单却热闹非凡,菜品也不少,酱汁蛤蜊,葱爆蛏子、干煎带鱼,清蒸石斑、凉拌海带、铁板鱿鱼、水灼大虾、孜然羊排,红烧狗肉等大盆大盆的端出来摆在餐桌上,甚至还有一些其他琅琊当地特有的瓜果菜蔬以及海鲜等,煎炒烹炸红烧炙烤各种烹饪方法全都用上了,虽然还未吃上一口,但浓烈的香味已经勾起了所有人的满满食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39/107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