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吃相(校对)第9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72/1072

  这只是一个传说,但可以确定皮影戏在秦汉时期应该就有了雏形,只不过陈旭来到大秦之后还未见到过,虽然陈旭自己没玩过皮影戏,但在后世的农村懂得皮影戏的老人不少,原理并不复杂,其实皮影戏最难的地方还是在道具的制作和角色的控制表演上。
  用皮革加工制作各种场景道具和关节可以活动的人物形象,然后表演的艺人用木棍在幕布后面控制这些人物形象做出动作,并且配合动作声音和唱曲来进行表演,在灯光之下,就是一场大秦从未有人见过的新奇戏剧。
  不过一些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陈旭这个半吊子皮影戏专家的指导下,招募而来的工匠艺人和清河剧院的一群人都似懂非懂,听陈旭说完之后,都很感兴趣而且热情极大,但要想把陈旭要求的戏剧效果完美的呈现出来,道具和艺人的配合表演都是极大的问题。
  不过眼下距离清河园开业还有至少半年的时间,还有充足的时间让新组建的皮影戏剧团进行反复试验和排练,因为皮影戏的原理确很简单,用竹木布帛制作的简单小人偶和树枝花草做成的道具就可以开始尝试表演,而且效果也得到了所有参与者的高度赞扬,这种新的戏剧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并不神秘,但创意才堪称是鬼斧神工。
  而这种不走寻常路的创意,也正是清河侯与众不同的最正常的表现形式。
  除开皮影戏之外,相声也是陈旭的另一个创意,但却要比皮影戏简单多了,只需要找两个能说会唱嘴巴能侃的家伙,收集一些故事写一些相声剧本,说学逗唱这些基本技能并不要求都精通,捧哏逗哏也不需要分那么清楚,最主要的是相声的内容和包袱要精彩。
  陈旭发现,这个时代的人的笑点都非常低。
  在这个段子并不流行的时代,有时候一个并不搞笑的话题,就能让闻听者笑的上气不接下气。
  而相声馆也并不单单只讲相声,还有说书表演。
  陈旭相信,相声馆开张之后,必然会抢走咸阳不少曲园和剧院的生意。
  剩下还有几个让满城百姓四处打听的项目实施起来就比较困难了,因为都是高科技产物的结晶。
  比如台球,原理简单,也最具有竞技娱乐性质,但要想把台球做出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台球如果做不圆,每一杆下去,眼睁睁看到击中的台球在台球桌上走出一个不可捉摸的风骚曲线,那该是一件多么令人揪断肠子的懊恼,或许在那一瞬间,每个人都有一种人生升华到无欲无求的地步,佛性打球,能不能击中都要看运气,其实一切都和实力无关。
  而为了制作出能够达到标准的浑圆球体,陈旭召集搪瓷厂的高级工程师组建了一个专业的台球研制公关小组,下发了两万钱的公关经费,而同时还画下图纸,在木器作坊定制了两张大小不同的台球桌,一张九球花式台球桌,一张斯诺克台球桌,同时还有球杆架杆等配套的设备,为了不出错还现场去亲自指导过两次。
  而除开台球之外,溜冰场才是清河园将来吸引年轻人的最重要的娱乐项目。
  溜冰场修建容易,但轮滑鞋却是一个巨大的技术难点。
  虽然如今有了轴承,有了钢铁,要把能够滚动的鞋子制作出来并不麻烦,麻烦的还是在灵活性和安全性,还有就是轮滑鞋的钢铁轮子对溜冰场会形成巨大的压力和磨损,如果不能找到一种可以代替塑料的材料制作轮子,或许溜冰场坚持不了多久就会损坏,因此还需要寻找一种坚固耐磨而且有轻微弹性的材料。
  因此眼下陈旭所策划的新娱乐项目都还充满了困难和挑战,但陈旭相信这些困难都会被克服,他相信眼下大秦工匠的智慧和如今大秦的工业制造水平。
  尼玛老子步枪大炮都整出来了,几个玩的项目还整不出来咩。
  ……
第1447章
帮忙
  “侯爷侯爷,陛下传旨让您赶紧去朝堂!”
  这天午后,就在陈旭在科学院观看指导一群工匠研制溜冰鞋的时候,侯府一个管事带着一个宫人急匆匆跑来禀报。
  “发生了何事?”陈旭点头叮嘱一群工匠之后一边命人准备马车一边问前来传旨的宫人。
  “回太师,琅琊郡传来捷报,征讨朝鲜的海师舰队大获全胜,半个时辰前押送十余个俘获的部族首领回归京师献俘,陛下传令三省六部官员上朝讨论此事!”宫人赶紧恭恭敬敬的回答。
  “哈哈,好,海师舰队果然首战告捷,的确值得庆贺一下,走吧!”陈旭一听瞬间笑的合不拢嘴,上车催促赶紧回城。
  海师舰队十月初出发,眼下十一月底,前后总共不到两个月时间,和当初陈旭策划一个月左右征服朝鲜的时间基本吻合。
  有了火枪火炮和手榴弹,在这种完全不对称的武力压制下,基本上所谓的朝鲜国只有被死虐的局面,不光是火器的杀伤力巨大,而且火器产生的火光烟雾和声音都是完全超越这个时代的人所能承受和认知的东西,一颗手榴弹爆炸,基本上都被吓的魂飞魄散了,数十颗同时爆炸,敌人的战斗力瞬间被压制成零。
  这次李顺回来详细讲述过使团百余人在沙奇城凭借八颗手榴弹大破三千匈奴大军的经过。
  对于人类来说,一切未知的恐惧才是真正的恐惧。
  火器对于除开大秦之外的所有人类文明来说,都是未知恐惧。
  等陈旭急匆匆赶到朝议大殿门口的时候,此时消息已经传遍了整个咸阳城,广场上人山人海,数万民众前来围观回朝献俘的水师将卒。
  这次主持回京师献俘的是韩信和海事学院一位副院长,俘虏并不多,只有三韩等十余个大小部落的首领,另外还有一些缴获的物资,其中不光有代表箕子朝鲜的王族仪仗,还有一些数百年前商王朝的玉器和青铜器,稀稀拉拉的摆在地上供人观看,不过这些数百年前代表商王朝最精美高贵的器物,如今落在咸阳百姓眼中,完全就和垃圾差不多,粗糙丑陋的令人无法接受。
  “信见过兄长!”
  在人群的欢呼声中陈旭下车,一身戎装腰挎长剑的韩信赶紧挤过来抱拳行礼。
  “哈哈,干得不错!”陈旭高兴的当胸锤了韩信几下赞不绝口。
  “嘿嘿,其实也没啥,稀里哗啦那些部族便都崩溃投降了,自从下船之后个把月除开爬山赶路,基本上就没有一场像样的战斗,我提着手枪跟在后面都没机会开枪……”韩信满脸遗憾的表情,但陈旭清晰地感觉到他在嘚瑟。
  “好了好了,本来就胜之不武,有啥好遗憾的,海事学院的伤亡情况如何?”陈旭哭笑不得的摆手。
  “跑路而已,有啥伤亡,一个都没死,只有几个因为抢军功跑的太快摔坏了腿脚!”韩信轻松无比的撇嘴。
  陈旭:……
  好吧,这的确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大胜,一场灭国之战一个人都不死也堪称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了,但仔细的想想两千年之后八里桥一战,三万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大清军队面对八千英法联军的场面,陈旭又觉得本该如此,虽然清军最后全军覆没,但好歹还戳死了五个敌人展示了自己的勇武。
  仔细观看十多个穿着破破烂烂皮袄长袍,头发胡须乱如茅草而且被捆绑的结结实实跪在地上的一群朝鲜部落首领,韩信在旁边忍不住摇头说:“真的不可想象,穷成这样当初还不愿意接受谕令归服,那些所谓的王宫,连我们大秦一个镇子都不如,寒冬腊月部族中大部分女子孩童都没衣服穿,锅碗瓢盆都找不到一个完整的,武器也惨不忍睹,大部分都是木棒,有些部族整个部落都找不到一把像样的金属刀具……”
  “宁做鸡头不做凤尾,这个道理还要讲咩,何况这些人大多数本来就是当初从中原逃过去的六国遗民和胡人,对中原和大秦也没有半分好感!”陈旭撇开一群俘虏摇头蹲下来,从一堆缴获的贡品当中拿起来一个龙形玉器仔细观看。
  “侯爷,这是龙觹玉佩,是商朝王族才能佩带的礼器,拥有此物的怕是当初朝鲜王箕子的嫡系后裔!”礼部令杨竹不知道什么时候也挤过来蹲在旁边眼神热烈的说。
  “对了,三韩部落的王有没有抓到?”陈旭问韩信。
  “马韩部落的王被活捉,就是这个家伙……”
  陈旭顺着韩信的手指看过去,一个鼻青脸肿浑身污秽如同乞丐一样的中年男子正跪在地上瑟瑟发抖。
  “弁韩的王被火枪打死了,辰国因为地形太过复杂,部落和种族也乱七八糟,等我们打过去的时候许多部落就已经闻讯逃走,国王没抓住,听俘虏说是逃往北方的獩国去了,因为最后几天开始下雪,曹院长便直接命令抓捕俘虏之后收兵回了琅琊……”
  “俘虏呢?有多少?”韩信话还没说完,不知何时也挤过来观看的户部令高腾赶紧问。
  “俘虏总共有三万……呃,两万余人……”韩信偷偷的瞅了陈旭一眼支支吾吾的开口。
  “哈哈,不错不错,海师舰队这次立功了,有了这批朝鲜俘虏,老夫的耳根子又可以清净几天了!”高腾满脸激动的拈须大笑。
  陈旭站起来不好意思的说:“两三万俘虏,高户部的确值得高兴,不过这批俘虏要从朝鲜运回来怕是还需要数月时间,一来一去不光要浪费大量粮食,还要浪费大量的时间,上次本侯视察琅琊和辽东海港,当地官员都奏报工人奇缺,递给本侯的奏书都有十多本,鉴于朝鲜距离辽东和琅琊比较近,为了不至于增加浪费,本侯回京之后就已经提请陛下将朝鲜俘虏都留在辽东和琅琊建设海港和配套设施……”
  陈旭话还没说完,高腾的笑容一下凝固下来,然后慢慢变的像吃屎一样难看,额头上青筋直冒的看着陈旭很不给面子的说:“左相如此行事,是不是有些逾越了,战俘一直都归属我户部管理!”
  “自然自然,高户部莫要生气,此事旭办的确不对,但高户部没去各处的节点工程巡查过,人是真的奇缺无比,我到琅琊之后,被当地官员拦住不让走,不给答复怕是不得脱身,再说……那个国家建设,哪个地方都重要,人只有这么多,即便是这两三万人送回来,高户部不光耳根清净不了,怕是要更加吵的寝睡不安,你想想啊,本来有些地方人手基本够用,差那么几百千把人本来也没打算来找你要人,但突然发现朝廷有几万奴隶,还不马上都跑来要一些,反正不要白不要,自己不要别人也会要,几个月传开去,怕是还没等到这几万俘虏到咸阳,你这户部衙门和您家的门槛都要被踩烂了,但本侯这样做了之后,高户部便可以一下真正清净下来,有人来求也可以推得干干净净,就说是左相提前征调了……”陈旭一边翻看满地的贡品一边开始慢慢给高腾解释。
  “高户部,清河侯所言有理,这区区两三万人数千里押送回来,沿途消息传开,怕是全国的承包商都要跑来找你要人!”旁边工部令宰纮附和。
  “是极是极,左相这是帮了高大人一个大忙……”
  旁边围过来的一群文武官员都开始帮陈旭顶贴。
  这种时候,自然是拍马屁的好机会,七嘴八舌之下,高腾也感觉陈旭说的好有道理,于是拱手连连道谢,但却似乎总感觉哪儿有些不太对劲,而等到上朝的钟声响起,文武百官全都撇下俘虏和贡品去上朝,一直满脸疑惑的高腾才慢慢醒悟过来。
  尼玛这还是你清河侯的不对啊,按照朝廷规矩,这些战俘无论如何都应该是归户部管辖,你清河侯这忙帮的有些不要脸,如果以后全国各地的官员都这般往里你府上跑,我户部衙门和我高府的门槛岂不是要生霉了。
  看着前面和一群官员有说有笑的陈旭,高腾几次想追上去再分说几句,但一想到这件事皇帝已经同意,最后只能心灰意冷的罢了。
  皇帝开口同意,无论如何这件事已经板上钉钉不能改变,而且清河侯这样做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高腾越走越慢,作为一个浸淫朝堂十余年的重臣,自然不会是官场小白,很快便忍不住往深处想一下……二下……三下……直至七八九下,越想越深,最后高腾忍不住身体剧烈颤抖一下,脸色苍白的一个踉跄差点儿栽倒台阶上。
第1448章
晚宴
  “高大人小心~”
  身边传来惊呼,一个路过的官员一把将他搀住,然后关切的询问,“高大人为何脸色如此难看,要不要去太医馆寻太医看一下?”
  “无妨,只是被台阶绊了一下,多谢多谢!”
  高腾连连拱手道谢之后,感觉心里哇凉哇凉的,因为刚才一番深思,他感觉陈旭是看他不顺眼,准备将他从户部令的位置上赶下去。
  虽然这些年陈旭自从当上左相之后基本上没有得罪过满朝文武,但户部作为陈旭改革的重头衙门,无论是工商税务还是针对普通民众和农村农业的改革都归属户部推行,但在这个推行过程中户部自然也会有自己的各种想法,朝堂不同阵营之间的角力最后也会慢慢压在户部头上,新的改革自然也和陈旭设想的有些不同,或者说陈旭以为要急于推广的被拖后,而陈旭以为可以慢慢推行的反而加速在运作,就比如事关农业生产和农民利益的改革,在陈旭看来就属于要迫切加快改革进程的,但历来习惯了剥削和压制农民的王侯公卿和所有官员看来,农民的利益都有可无,都可以弃之不顾,于是对松解农民生产和农业优惠的许多改革措施便拖拖拉拉甚至是阳奉阴违……
  越想越心寒,越想越感觉陈旭这件事就是针对他的一个警示,高腾越走越慢,等他走到朝议大殿门口的时候,此时长长的台阶上就只剩下了他一个人,而等他走进朝议大殿的时候,已经脸色苍白额头虚汗滚滚,连两边官员的关切问候都几乎充耳不闻。
  接下来的朝议,高腾几乎是懵头蒙脑听完的。
  海师舰队首战告捷,不损一兵一卒便征服箕子朝鲜,破三韩和数十部落,俘虏大型部族首领十余,俘虏三万七千余人,特别是俘获了代表箕子朝鲜的马韩王,缴获代表商王室的各种青铜金玉等礼器和车马仪仗等物品,这便预示着一直不服大秦管辖的朝鲜半岛彻底被平定,海师舰队眼下的主要工作是用大船将所有的俘虏运送到辽东和琅琊两处海港。
  征服朝鲜的胜利对于大秦来说算是不大不小的一个惊喜,尤其是在这个寒冷的冬天。
  除开押送回京师的十多个朝鲜各部落首领,三万余俘虏已经被清河侯和始皇帝提前安排好了去处,因此在朝堂上,由韩信和带队的海事学院副院长大致讲述了征服朝鲜半岛的过程之后,始皇帝便谕令将这次抓获的所有俘虏分配到辽东琅琊一带参加海港和各地工程建设,其余便是下发谕令通知辽王和总督朝鲜和瀛洲的萧何,尽快安排官员接收朝鲜半岛的治理等措施。
  也就是说,本该最为忙碌的户部,这次在这场重大的胜利之后竟然没有任何安排。
  短短半个时辰,专门针对征服朝鲜半岛的朝议便结束。
  文武百官皆都兴高采烈的讨论着散朝各自回府衙办公,唯独户部令高腾如丧考妣,失魂落魄茫然无措。
  而陈旭却没心思去管高腾,海师舰队初战告捷,他觉得该好好庆贺一下,而且自从上次巡视回来之后,一直都很忙碌,与陈平刘邦徐福等一群狗腿子都没好好喝酒增进一下感情,这样下去不太好,加上韩信回归,按照此次功勋考核肯定又要涨军功,因此陈旭决定铺张浪费一把,安排管家购买大量新鲜食材,将最近都跑到别的曲园酒楼挣外快的一群清河园厨师厨工都叫回来,就在清河别院安排一次盛大的趴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72/107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