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天之怒(校对)第13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22/1438

  “轰轰轰!”
  众人悍然出手将一个个飞来的分身震散,但等他们神识扫去时,却发现几千个半卦山人朝天上地下四面八方逃去,根本不知道该去追杀哪一个……
第九十六章
契机
  “追——”
  虽然知道追不上,但众人不可能就这样放弃,半卦山人已经被重创,如此好的机会如果不能抓住以后就很难追杀他了,麟后和天帝的仇不可能不报!
  当下所有人分开几队朝四面八方追去,蚩洪一队,三个封帝级妖族大帝分别一队,魏天王等人分开几队。同时魏天王和天风大帝传讯给那一亿大军各自找城池传送,在方圆亿万里形成一张巨网将半卦山人团团围住。
  可惜……
  几队人追杀而去,很快发现奔跑的分身是假的,白白浪费了时间。半个时辰后收到了北边军队的传讯,半卦山人的真身去了北方,而且直奔一座大城,一路屠杀而去,被他斩杀了几千军士。
  就在所有强者朝北方冲去追杀后,半卦山人再次幻化了分身,朝四面八方飞逃,让军队根本不知道他朝哪个方向奔逃了。
  如此反复了几次!
  所有人的内心都沉入了谷底,看情况凭借他们是无法追杀半卦山人了。半卦山人这神通太变态了,如果不能对他一击必杀,或者分辨出真身是绝对无法追杀他的。
  一个时辰后,一个坏消息传来!
  半卦山人冲进了一个域主城,瞬间控制了守卫传送阵的兵士,传送出了天鸿界。
  蚩洪带着三位妖族大帝暴怒的传送过去,去了虚空之外。可惜半卦山人故技重施,蚩洪无法锁定真身,只能暴怒的追了几十万里回来了。
  一回来蚩洪就大发雷霆,直接下令三位妖族大帝调集大军,攻入天罡界屠杀三族子民。三位妖族大帝商议一番后,居然还真的听从了蚩洪的建议。
  因为……他们都知道,如果不做点什么的话,江逸出来肯定大发雷霆,他们不死也脱层皮。
  魏天王等人有些不知所措,毕竟麟后一死,天鸿界反而群龙无主了,天塌了的感觉,没人主事了,一时之间都拿不定主意。
  蚩洪干脆让他们都别动,先稳住后方,就从妖族调集五千万军队足以。毕竟三族军队被斩杀几百万,大军并没有太多了,冥族大军还没到,带五千万人足以覆灭三族了。
  无数传送阵光芒闪耀,五千万妖族大军源源不断朝虚空之外聚集,天凤大帝火狐大帝神倪大帝亲自出征,浩浩荡荡朝天罡界飞去。
  柯弄影无心去管三族的事情,她带人去了一趟狂帝城把麟后的尸体运回了麟山,就葬在麟山的后花园。几十万柯家子弟亲自跪拜送行,还有天鸿界万族族长长老,麟城的几千万子民。白绫黑布缠满了整座麟山和麟城,柯弄影当场哭昏过去,那些送行的军队和子民都沉寂在哀伤和迷茫之中。
  麟后死了,以后谁还能带领人族抗击冥族。
  狂帝和夏雨刀奴等人也来了,不过并没有受到柯家子弟的欢迎,甚至很多柯家子弟还怒目而视。不过柯弄影的父亲柯蒙还不至于是非不辨,失去大家族的气度和礼仪,他亲自带着狂帝一群人去祭奠了麟后。
  祭拜完后,狂帝召集了前来祭拜的所有家族族长,宣布了一个好消息——青帝已经逃出生天了!
  这消息让所有人精神大振,在夏雨取出了青帝贴身玉符后,看到那光芒闪耀的玉符,所有人更加兴奋了。本来士气和军心低迷到了极点,这一刻再次振奋起来。
  在狂帝城已经证明狂帝和夏雨等人并没有问题,狂帝刀奴夏雨等人对于青帝是绝对忠诚的,她们拿下了儒帝和几百万三族军队证明了他们的忠诚。加上狂帝一直以来的威望,一时之间众人又找到了主心骨。
  青帝的灵魂玉简一直没碎,炎帝石帝银帝等人的玉简也没碎。据狂帝夏雨说,石帝炎帝银帝都进入了那个冥渊内,现在很有可能和青帝一起脱困了。
  青倪天帝!
  这是所有人心目中的守护神,只要他能出现,能归来,一切问题都不是问题。既然冥帝都无法杀了他,无法困住他,那么还有谁能杀死他?还有谁能阻碍他的回归?
  在这个消息传开之后,天鸿界所有军队子民军心大振,麟后的逝去让全部子民迷茫、绝望、无措。半卦山人和三族的叛变,让天鸿界各族更是伤心痛恨失望惶恐,而天帝即将归回的消息则如寒冬里烧起的一把火,给所有人内心带来了一些暖意。
  狂帝很快传令出来。
  人族全面回缩死守,将所有传送阵关闭,只派出斥候打探消息,一切等待天帝归来再说。天帝归来之前,天鸿界禁止任何内乱,任何内斗,任何骚乱,否则格杀勿论。
  狂帝这个命令很中肯,也非常符合现在天鸿界的现状。天鸿界不能再乱了,否则人族的这点兵力要全部消耗完,天帝马上要回归了,一切等天帝回来再说。
  无数斥候调集出去,无数命令传递出去,所有斥候都开始寻找青帝行踪,确定青帝是否出了冥界。
  天鸿界一片平静和哀伤,原先的军队和万族依旧在九阳城,狂帝等人的军队还在狂武城,一切保持原样,静待天帝回归。
  时间一点点的流逝,眨眼半个月就过去了。
  五千万妖族大军已经抵达了天罡界外,开始猛攻天罡界。
  斥候来报,冥族几亿大军已经抵达了天宇界,最多还有一个半月就可以抵达天鸿界了。
  让天鸿界子民很是失望的是——斥候并没有探查到青帝的行踪,但夏雨手中的玉符却是越来越亮了。这很有可能代表一种讯息,青帝可能在朝天鸿界靠近,所以玉符才越来越亮。
  而就在这一天!
  天坑底部混沌湖之下的江逸睁开了眼睛,整整参悟了半个多月,他终于找到了一丝契机,找到了融合五种奥义的契机。
  虽然仅仅是一丝契机,但足以让江逸如释重负,因为上次融合雷生土雷生水奥义,还有雷生火雷生木奥义,他也是在找到了契机之后才最终融合的。
  “呼呼……”
  江逸长长吐出一口气,仰头望了一眼头上,紧紧攥着拳头道:“坚持,弄影你们一定要再坚持一段时间,一定要等我出来!”
第九十七章
血战开始
  江逸之前有一个很大胆的想法,就是把五种奥义融合在一起,看看能否吸收了混沌之气。
  这个想法其实有依据的,因为轮溟秘境内之所以产生风之源,是因为有土之源和水之源。事实证明江逸融合了雷生土和雷生水,最后的确能吸收风之源。
  当然……
  想法是好的,能否最终融合五种奥义,能否吸收了混沌之气,一切还要等融合再说。
  这可不是融合两种,而是融合五种,难度是以前的数倍,花费的时间肯定也是超级长的。
  如果不是在这里参悟速度逆天,江逸都可以直接放弃了。如果在外面感悟的话最少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等他出去黄花菜都凉了……
  “继续参悟,抓紧时间!”
  江逸现在无路可走,要么融合成功,破开混沌之气,实力大涨,杀出去救人。要么只能眼睁睁看着人族被毁灭,看着所有人惨死,自己在这郁郁而终,活活困死。
  ……
  外面依旧很平静,妖族大军已经杀入了天罡界,半卦山人并没有回到天罡界,估计在一个小秘境内疗伤。九阳天帝暴怒一击,让半卦山人身受重创,短时间内肯定无法快速恢复,他自己估计也清楚回到天罡界只有一死。
  不过……
  不知是天罡界三族收到了消息,还是半卦山人传了命令。三族的精英子弟早已经转移,只剩下不到三分之一的子民和军队来不及转移。
  半卦山人不在,儒帝羚羊上人已死,小儒帝被杀,羚飞仙此刻还困在天庭内。天罡界三族群龙无首,都没有强者带领军队阻击,结局不言而喻。
  蚩洪暴怒之下,下令屠杀,将残余的一千多万三族军队子民全部屠杀,一个不剩。三位妖族大帝带来的妖族大军根本不会心慈手软,大军所过之处,天罡界寸草不生。
  蚩洪抓了几个三族高层搜魂,探查出了三族残余子弟的藏身之处,可惜距离过远,在北方很远的三个须弥秘境内。如果带着大军过去的话,来回最少要三个月,而冥族大军最多一个半月后就会抵达,所以蚩洪只能暴怒的带着大军回来了。
  妖族大军回归,这天鸿界万族内心安定了不少,可惜迟迟没有探查到青帝的行踪,这又让很多家族和大将军们内心忐忑。
  众人都不知道青帝到底怎么想的,人族潜伏了很多斥候,如果青帝真的脱困随便传递一个消息过来,就足以让万族内心大定了。
  蚩洪和三个妖族大帝回来后,也没有任何举动,就静静的等待冥族来袭,等待江逸和青帝归来,或者……等待人族妖族覆没。
  时间快速流逝,斥候的消息不断回报,冥族的几亿大军快速的靠近,宛如一把死神之剑般,直刺天鸿界而来。
  冥族大军已经抵达了天灵界附近了,并且成功把天灵界和天罡界给占据了。这两个界面内已经没有人族大军和子民,冥族大军一到自然就能轻松占领。
  冥族大军并没有停留,浩浩荡荡、遮天避地朝天鸿界飞来,斥候们能轻松探查到冥古冥轮等人的身影。这证明冥族的强者的确倾巢而出了,不过冥帝却没有任何斥候探查到。这些斥候级别太低了,就算冥帝潜伏在大军之中也没有斥候能发现的。
  几亿冥族!
  冥帝还没现身,虽然识破了一个半卦山人的身份,但人族这边还是宛如被一座座大山镇压着般,喘不过气来。天鸿界内气息格外的压抑,压抑到让人发慌,让人疯魔。
  好在所有的平民都已经被转移去了七个小千世界,不至于发生大规模的恐慌骚乱。留守的都是军队,都参加过血战,不惧死亡,被逼到如此境地了,已经没有任何退路了。
  青帝居然还没现身!
  没有任何斥候能探查到他的身影,只是夏雨手中的玉符越来越亮,夏雨还能冥冥感应到青帝离开天鸿界并不远了,这算是唯一能给众人希望的消息。
  江逸也没有现身!
  江逸的消息被封锁了,狂帝夏雨倒是知道他被困在天坑之下。狂帝还特意派人去看了看,天坑之下没有江逸的任何身影,谁也不知道他能不能出来。
  不过……
  就算江逸能出来,他能干什么?到了此刻连魏天王都不太指望江逸了,唯一的指望只有青帝了。
  众人有一个很大胆的猜想,青帝带着炎帝石帝银帝估计一路潜伏而回,没有暴露任何踪迹,没有联系人族的斥候。他们的目的是不想惊动冥帝和冥族大军,在关键的时候出现斩杀冥帝。
  这只是众人的猜想,更确切的形容是众人内心美好的愿望和奢望。很多人总是喜欢把事情往好的方面想,这样能自我安慰,自欺欺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22/14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