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尸人(校对)第7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74/861


第1758章
工人坠楼事件
  这天黎叔接了一个案子,是去一家外资工厂调查上个月发生的工人跳楼事件。能请我们去自然不是普通的工人跳楼事件,而是在一周内连续发生4宗工人坠楼身亡的事件。
  为此工厂的老板很上火,虽然最后警方证明这四宗工人坠楼事件中,有一宗是意外,剩下三宗则是因为个人原因的轻生行为。
  可是这也给整个工厂蒙上一层浓厚的恐怖氛围,工人们成天惴惴不安,害怕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自己的身上,管理层更是害怕同样的事情再次发生,给工厂造成更多的负面影响。
  虽然整个事件警方已经给出了官方的结论,可是工厂的老板却认为事情并不简单……为了防止再有工人跳楼的情况发生,他就托朋友找到了黎叔,希望他能亲自去厂区里面看看,是不是因为一些风水上的问题才导致的工人坠楼?
  一开始我听说黎叔接了这个案子的时候,还觉得没什么太特别的地方,似乎和灵异事件并不沾边。可黎叔却让我不要下这么早的定论,用他的话说,有没有问题去看了以后才知道。
  因为坠楼工人的资料需要保密,所以对方要求我们几个正式进厂之后才能给我们看。于是两天后,我们几个人就一同前往了这家在本地相当著名的外资工厂。
  这家外资工厂的厂区位于市郊的工业园区里面,全厂上下有三万多名工人,算是本地一家大型的外资工厂了。由于厂里的职工众多,所以厂区里有不少为工人提供服务的超市、浴池、美容美发……俨然一个小小的居民社区。
  初来乍到,这里给我们的感觉还不错,厂区里看上去井井有条,工人们的作息也都很有规律,看不出任何的异常来。负责接待我们的是厂区的副主任赵北昕,他算是工厂里的老人了,十年前进厂上班,一直做到现在升为了厂区的副主任。
  据赵北昕说,这家工厂虽然是一家私企,可不论是从工人的管理制度还是福利待遇等方向都不输国有工厂,所以只要是踏实肯干的工人基本上都会像他一样长期干下去。
  我们几个进厂的时候正好赶上厂里上夜班的工人下班,上白班的工人上班,于是我们几个就站在原地仔细的观察了一会儿这些来去匆匆的工人们。
  下夜班的工人自不必说,一个个全都满脸的疲惫,一看就是刚刚熬夜加班了。可让我感觉到有些奇怪的是,这些刚刚来上班的工人也精神不到哪里去,看上去一个个蔫头耷拉脑的,全都跟没睡醒一样。
  虽然心中有疑问,可我却并没有直接问赵北昕,因为我相信有些问题就算现在不问,在之后的调查中自然也会知道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的。
  随后赵北昕就将我们带到了办公区域的一间会议室里,他先让办公室秘书给我们沏茶倒水,自己则出去抱回了四个文件夹。这四个文件夹不是别的,正是之前发生的那四宗坠楼事件的详细资料。
  要说这四起事件本身并不复杂,关于四名工人的档案也就两张纸,可是因为工厂里有几万名工人,所以赵北昕如果不看资料的话,他自己也说不出这几个人的具体情况都是什么。
  当我翻开了四宗坠楼事件的第一个文件夹时,发现这是最初发生的一起坠楼事件……死者叫马建,是一名23岁的年轻人。
  根据他进厂时所填写的个人资料显示,马建就是附近北新村人,初中毕业后一直在镇上的饭店里当服务生,三年前进厂,工作上一直表现良好。
  对于他的死警方最后给出的结论是意外坠楼,因为事发当晚正好下雨,马建为了去收自己晾在走廊上的衣服,不小心从6楼的走廊摔下来,当场死亡。
  事发时正好有一个保安在楼下巡逻,听到声音后跑过来查看,就看到满嘴是血的马建侧卧在工人宿舍楼下的水泥地上,他的手里当时还拿着一件湿漉漉的工作服。
  这名保安随后立即用对讲机呼叫了其他的值班同事,让他们用保安室的电话打120,说是B栋宿舍楼下有人坠楼。虽然从保安发现马建坠楼到120救护车进厂区还不到20分钟,可是等到救护人员赶到的时候,马建就已经气绝身亡了。
  确认马建已经死亡之后,保安队长在联系了厂区主任刘光伟之后就选择了报警。因为120急救人员到现场后曾经对马建进行了心肺复苏,所以马建的尸体已经不是他最初掉下楼时的样子了。
  不过警方还是根据他身边的工作服,还有同一宿舍工人的描述判断,马建应该是在想要取出被雨淋湿的工作服时不慎从六楼走廊的围墙上跌下,最终导致了死亡。
  特别是其中一个室友很肯定的告诉警察,当时马建在听到外面下雨之后,立刻就想起自己第二天一早要穿的工作服还在外面走廊里晾着,如果被雨水打湿,那么明天一早就没有工服可穿着了。
  他们的班组长曾经三令五申的强调,上班其间不穿工作服一次扣发50!因此马建赶紧就走出宿舍准备拿回衣服,以免第二天工服太湿穿不了。
  可因为当时的时间太晚了,所以同宿舍的工友很快就相继睡着了,根本就没有人发现马建什么时候从楼上掉下去的。直到他们被敲门声惊醒之后,才知道马建已经摔死了。
  从表面上看这的确是一起意外,当然了,如果不发生之后那三起坠楼事件的话,应该不会再有人对这个案子产生什么异议了。而且据赵北昕说,马建的家属也认可了警方的调查结论,并且拿到了工厂出于人道主义给予的15万元抚恤金。
  当时厂里所有人,包括赵北昕,都认为这只是一个偶发事件,他们对和马建同一宿舍的几个工人进行了心理疏导,以免他们因为这件事产生什么心理阴影。
  可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两天之后,一名刚满18岁的女工人就从同一栋楼的四楼跳下,当场死亡……
第1759章
阎王点兵
  跳楼身亡的女工名叫安慧洁,是刚刚进厂工作不到两个月的新人,事发的前几天还因为她工作认真负责,被评为她们车间的周最佳员工。
  从种种迹象表明,安慧洁在工作上并没有遇到什么问题,和同事之间相处的也非常融洽,没有发生过任何的不愉快。如果硬要说她最近有什么心事的话,那就应该是她和男朋友在感情上出了点问题。
  据和她同一宿舍的工友说,安慧洁因为最近经常加班,所以没什么时间和男朋友出去玩,结果就导致男朋友和她渐渐疏远,几天前刚刚和她提出了分手。
  一开始大家还都劝她不要太难过了,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人有很多!安慧洁年纪虽小,可性格却非常的乐观,很快就从失恋的阴影中走了出来,该怎么上班就怎么上班了。
  正是因为小姑娘的积极乐观,所以大家还都以为她没事了呢?结果就在马建出事的第三天中午,正当厂子里的工人午休,成群结队的准备去车间吃饭的时候,就有人看到面无表情的安慧洁一个人站在宿舍楼四楼走廊的围墙旁往下看。
  当时有认识安慧洁的工友还纳闷呢,今天这小丫头怎么没去上工呢?结果就在这时,几百双眼睛同时看到安慧洁手脚麻利的翻过了走廊的围墙,直接就从四楼跳了下来。
  在众人的尖叫声中,安慧洁重重的摔在了水泥地面上,登时脑浆迸裂……因为她是在几百双眼睛的注视下跳的楼,所以警方很快就认定安慧洁是死于自杀。只是跟她住在一起和几个室友都不太相信,早上还还高高兴兴的安慧洁,怎么才过了几个小时就自杀死了呢?
  因为这一次警方认定是自杀,所以工厂只给了安慧洁家人三万元的丧葬费。虽然她的家人不相信女儿是自杀死的,却也只能认命的接受了这个事实。
  接连在同一栋宿舍楼发生了两起坠楼的事件,虽然一起是意外、一起是自杀,可是因为两者发生的时间离的很近,所以这不免让厂里的一些工人产生了某些不好的联想。
  但是这个时候事件本身还并没有引起工厂管理层的重视,他们只是将马建和安慧洁的事情当成了两件独立的偶发事件,并未做出任何相应的预判。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在发生第三起坠楼事件之后,厂领导在事件的处理上就显的有些措手不及了。
  第三起坠楼事件就发生在安慧洁死后的第二天……死者叫于海东,被人发现倒在了一家小超市的门外,他除了嘴角有一点血迹流出之外,全身上下没有任何明显的外伤。
  最初发现他的人并不知道于海东是从楼上掉下来的,而是以为他有什么突发性的疾病呢?而且当时人还没有死,因此厂里的人就将他送到了附近的医院里抢救。
  最终于海东自然是没有抢救过来,但是医生在抢救他的时候却发现他并不是死于某种突发疾病……而是死于高空坠落,特别是他身上还有多处不太明显的骨折和内出血的现象。
  死了人警察自然是要介入的,结果他们就在于海东倒地位置旁边的那栋大楼的楼顶找到了一些可疑的线索……首先警方在顶楼的一片区域里找到了一堆烟头,通过对上面唾液的DNA检测发现,这些烟都是于海东抽的。
  而且最重要的是,警发在顶楼的栏杆上,发现了几处登踏的痕迹,经过警方的检验分析,认定这几处痕迹正是于海东脚上穿着的运动鞋造成的。
  于是警方就分析,于海东可能是遇到了什么难事,所以才会在顶楼抽了这么多的烟来“借烟消愁”,可显然这个于海东是越抽越愁……
  但是让警方感到疑惑的是,在随后的调查中,不论是在他的家人那里还是在他的工友那里,都没有查到于海东到底在为什么事情发愁。虽然警方没有找到于海东自杀的动机,可是却根基现场勘察到的种种证据判定他就是死于自杀。
  当于海东的死讯在厂里一经传开的时候,工厂里立刻炸锅了!几天不到就接连死了三个人,很难不让人联想到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邪乎的事情!?
  而厂领导这会儿才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就开始在大会小会上一再强调,有困难找领导,不要做出任何的过激反应,生命只有一次,没了就没了之类的讲话。
  甚至还去省里请来了专业的心理医生为工人们做心理疏导,上心理健康的讲座。只可惜这一切都收效甚微……否则就没有第四起坠楼事件了。
  要说这第四起啊,也是让厂领导最为头疼一起……因为这第四名死者杨木森是厂里的一个班组长,有妻有子,收入也比普通的工人要高上许多。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杨木森在下半就会升为车间主任,正是事业蒸蒸日上时候,他千不该万不该就是在这个时候自杀寻断见啊!?一时间厂里谣言四起,都说这是阎王爷来厂里点兵了,不招走一定数量的阴兵,这事就没完!!
  虽然这个谣言一听就是瞎扯蛋,可是也却架不住相信的人多……毕竟没有人会拿自己的生死不当回事。一时间工厂里的不少工人纷纷请假的请假,辞职的辞职,差一点就没完成厂里刚刚接下的订单。
  工厂的老板是个韩国人,他一听此事的影响竟然这么严重,于是立刻就从韩国飞了过来,亲自处理这件事……也正是他托自己在中国的朋友找到了黎叔这里。
  当我看完了赵北昕拿来的所有资料之后,就有些疑惑的问他,“难道说你们厂区里没有监控吗?这四个人的死应该有拍到些什么吧?”
  结果赵北昕听后却摇摇头说,“监控自然是有的,可是这四个工人出事的地方全都属于监控死角,所以最多只能拍到他们是什么时候来到事发区域的,可至于他们是怎么跳下去的就没有被拍到了。”
第1760章
穷富论
  我一听四宗坠楼竟然全都发生在监控死角?这也未免有点太过于巧合了吧?赵北昕也表示这的确是有点凑巧,最奇怪的是,从其它角度拍摄的视频来看,后面三个跳楼自杀的工人一开始走进监控范围时都表现的还算正常,根本看不出来他们有什么轻生的念头。
  特别是最后那个杨木森,他甚至在走入镜头的时候还抬手很随意的弹掉了肩头的灰尘。试问一个准备自杀的人会去在意这些小问题吗?
  听到这里我就问赵北昕,“杨木森跳楼的地点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赵北昕听后摇摇头说,“应该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就是厂区里的一栋办公大楼……”
  我听后就接着问他,“除了第一起和第二起的马建和安慧洁是在同一栋宿舍楼之外,剩下的于海东和杨木森都分别死在了哪两栋建筑下?”
  赵北昕想了想说,“马建和安慧洁是因为他们住在一栋宿舍楼里,而于海东是从工人活动中心的大楼楼顶跳下来的,至于杨木森嘛……他则是从厂区的办公大楼跳下来的。”
  我听后就在心中暗想,这几个人的跳楼地点在表面上看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关联,大家都在同一个工厂里上班,所能选择的跳楼地点也就那么几栋大楼。
  可问题是在一周内接连发生四起坠楼,这肯定不是什么巧合这么简单,如果不是这几个工人被集体催眠了,就只能是被什么邪祟给迷了。
  黎叔也同意我的想法,可现在是大白天,我们几个在厂区里转了转也没看出什么异常的地方来。最后黎叔让赵北昕给我们几个安排一间职工的标准宿舍住,只有在厂区里住上一晚,才能知道这里到底有没有什么问题。随后赵北昕就将我们安排到了一间刚刚腾出来的六人间里,也让我们体验了一把在工厂里当工人的感觉……
  这间工厂是三班倒,每个班8小时,除去中间吃饭的一个小时,每个工人每天其实才工作7小时。如果单看这一点,这里的工人应该不会太累。当然了,这也只是表面上看,具体是个什么情形我们这些刚刚进来的人是很难了解的。
  但是这里有个特别讨厌的地方,就是每一班上班和下班的时候都会拉铃,搞的跟上学那会一样,让人随时随地都有一种紧迫感,总之说不上来哪里不太舒服。
  我们几个住进来的第一晚,什么都没干,就一直从窗口看着外面楼下的情景,想看看晚上会有什么人在院子里来回溜达,会有哪些人溜出去玩耍……
  因为这里毕竟不是学校,除了工作之余肯定还是要有些业余生活的,再加上在这里工作的大多都二十左右岁的年轻人,他们上班的时候干着机械枯燥的工作,下班之后自然是需要放松一下的。
  但说实话,这里除了稳定之外再无其它,我刚才跟赵北昕打听了一下这里普通工人的工资,真心不怎么高,平均能在三千左右吧……可是这也只是平均值。
  听赵北昕的意思,如果有大专以上学历,能拿到三千到五千不等的工资,可如果仅仅只是初中毕业,那就只有基本工资加一些额外的加班费。
  这时我看着那些上班和下班的工人们,发现他们的脸上缺少这个年纪本该有的那种蓬勃朝气……工厂里的生活似乎让他们全都变的过于程式化,这不应该是二十几岁年轻人该有的感觉。
  看到这里我就忍不住轻声说道,“他们这不是在浪费生命吗?”
  黎叔一听就也伸着脖子看向了窗外,然后轻笑一声道,“各人有各人的活法儿,你不能要求每一个人都成为有志青年,能当科学家、企业家、教育家吧!?”
  “可是他们在这么好的年华大可以去做一些更有前景的事情啊?”我十分不解地说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74/8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