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汉(校对)第2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9/624

  “正是。”韩当坦诚道。“别人不知道,我难道不知道君侯对那个少年的看重吗?三年间先是数次遣我往真定寻他,寻到他后又赠书、送马。君侯,恕我直言,彼辈虽然因为父母亡故要留乡服孝,可毕竟只是寒门小户,且又只是家中次子,如今既然已经加冠成年,君侯又喜欢他,还屡次施恩于他,那一封书信过去,想来他也不会推辞吧?”
  “如此人物不必强求。”公孙珣闻言摇头道。“我也是知道他以后才忽然有所感悟……正所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如这般自有想法的英杰,便是一时得了他们的投效,将来你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时候,人家也自然会或走或留有所决断!既如此,不如静心做事,历练己身,将来若我真有一番天命,这种本就跟我有机缘的人中之龙自然会如江河入大海一般汇聚到我身边的!其实不止是他,我还让牵招在涿郡替我留心过一个人物,便是云长在身边数年,我也没有把握能够长留于他……大略如此吧!”
  韩当上限有限,闻言不免有些糊涂,但公孙珣既然解释了,他也只好在此事上收起多余想法。
  没错!
  公孙珣这几年在中山勤勤恳恳,行政建学,安民立业……倒是许久未对外露什么锋芒,甚至也没有再像之前那般如集邮一样收拢所谓三国英豪(公孙大娘语)。
  这倒不是他不想……实际上,这三年间,别的不说,仅是中山左右三个邻郡中他便寻到了三位旷世人物,一个在真定,唤做赵云,数日前加冠,称为赵子龙;另一个却在即将上任的涿郡,唤做张飞,字益德;还有一个在河间,叫做张颌,字儁乂。
  照理说,这三人寻到以后本该直接纳入手中才是。
  然而,就在寻到赵云以后,一件突然到来的事情却让公孙珣有了极大的触动,从而改变了主意——自家大兄公孙瓒从辽东属国任上立功,转为了涿县县令,而他未到任时便写信与刘备请他为涿县县尉,但刘备这小子却居然以服孝为名,没有接受!
  牵招和刘备是刎颈之交,倒是察觉到了对方些许意图……原来,原因格外简单,公孙珣在侧,刘备宁可等候前者,也不愿意跟从公孙瓒,他觉得公孙珣才是做大事的人,而公孙瓒未免失之于狭隘。
  换言之,白身一个,而且怎么看都还没什么野心的刘备此时居然看不上公孙瓒!
  这件事情是牵昭以拍马的形式在私宴中随口说来的,却对公孙珣本人起到了极大的震动作用。而且与此同时,公孙瓒的到来也让他联想起了自家母亲故事中赵云与自己这位大兄的始终……赵子龙初从公孙瓒,名分已定,但最后却以兄长去世为由一去不复返;然而,一等七年,等到公孙瓒败亡以后,赵子龙在邺城遇到寄人篱下刘备,却又誓死而从,随之奔走半生!
  换言之,公孙珣此时才有所醒悟,如这般英豪,难道仅仅会因为自己征召了对方便如何如何吗?道不同,宁可弃职七年也不愿助你一臂之力,而志同道合,便是千难万难也要跟你到底!赵云是这样,已经纳入麾下的关羽难道不是这样吗?那张飞又如何呢?
  当然了,最主要的一条是没有必要!
  黄巾将至,自己筹划已久,将迎面而起,涤荡河北……这些幽冀名将,包括刘备本人在内,恐怕都要在自己的影响之下,届时,若自己真有威德,那不用招揽,怕也能主动汇集到自己手下才对!
  而若是自己威德不加,或者能力不够,强拉这些人又有何用?!到时候一个个都随着更能得人刘备走了,岂不是要如公孙瓒被人笑话?!
  公孙珣有所谋划,韩当立即闭口不再言此事,但刚要转身去歇息,却又想起一事来:“君侯,既然乱象将起,是不是该让夫人她们带着两位公子,一起回辽西,乃至去辽东与两位女公子相会?便是不去彼处,暂时去渔阳又如何?”
  渔阳,乃是公孙珣迁任涿郡太守以后公孙瓒任职的地方,他现在是渔阳令;两位公子,乃是公孙珣嫡长子公孙定,与庶子公孙平,前者是赵芸所出,后者是冯芷所出,都还小,也都各自带在身边;而两位女公子,乃是长女公孙离、幼女公孙臻,前者出自卞玉,后者出自秦罗敷,却都养在辽东公孙大娘处,反倒是两个妾室重新跟了过来。
  “不必了!”公孙珣犹豫了一下,却又立即坚定的摇了摇头。“就让他们住在涿县……若我连涿县都要失陷,还不如在此地自刎了事,省得被天下人笑话呢!”
  韩当当即拱手称是。
  言至于此,其实已经逼近了四更,公孙珣便要与韩当一起各自歇息……然而,就在这时,亭舍外面的大道上居然又是一阵马蹄疾驰,然后一路不停由远而近,最后俨然是停在了亭舍之外。
  莫说公孙珣和韩当各自色变,便是如吕范、娄圭、关羽、审配、王修等随行之人,也纷纷警觉起身……亭舍中一时纷乱不断,灯火通明。
  “是在下冒昧了!”门外也是同样乱了一阵子,然后忽然有人昂然出声。“不该来的那么急,以至于惊扰了诸位……敢问亭舍内可是公孙太守见在下榻?鄙人幽州刺史郭勋,闻讯前来相迎!”
  公孙珣黑着脸,冷眼盯着亭舍大门,半晌没有说话,而亭舍中人见状也是纷纷屏声息气。
  耳听着亭舍内再无动静,门外顿了一顿,却又额外加上了几句话:“鄙人乃太原郡人,为前雁门太守郭缊族兄,前凉州刺史郭闳之弟……与公孙太守实乃世交!此行虽然冒昧,却实非恶意!还请公孙太守当面一会!”
  “开门!”一夜未眠的公孙珣无奈甩了下手。
  ……
  “太祖为中山守三载,固知太平道之恶也,惜乎中枢不为,乃潜心用事于中山,意后发制人。然,后汉光和年间,灵帝求财愈甚,多更各地职司,以求官钱……太祖为任三年,一朝移为涿郡太守,固失根基。”——《典略》·燕·裴松之注
第三章
郭公之愿
  郭勋来的很奇怪。
  幽州刺史乃是幽州十一郡国的监察者,而且主要监察对象便是这十一位郡守……虽然说这年头与人为善的刺史蛮多的,可双方终究是要讲究一个避讳的,最起码一条,无论如何也不能大半夜的就找上门来吧?
  实际上,一州刺史和一郡太守夜间私会,便是各自只放了个屁,传出去都会是个大新闻的,也就难怪公孙珣没有好脸了。
  更别说,太平道大乱在即,他此次上任只是想赶紧清理郡中人事,然后聚拢兵马、物资,实在是不想多事。
  当然,话还得说回来……人家郭勋乃是太原郭氏出身,所谓世出名门,其兄郭闳做过凉州刺史不说,其族弟郭缊更是在雁门与公孙珣有过一番来往,如今他以一州方伯的身份连夜而来,总不能把人家拒之门外吧?!
  就这样,郭勋还是闯入了亭舍之中。
  灯火通明之下,只见此人年纪已经是四十往上,外加仪表堂堂,俨然是个有气势有经验的一方大员。只不过,此人甫一进来便拉下脸来,见到公孙珣后也是正色以对,明显是有什么严肃之事。
  讲实话,若非自己本就是从冀州过来,公孙珣几乎就会以为这大半夜的太平道已经反了呢!否则如此一个人物黑灯瞎火的黑着脸过来干吗?等在涿县不好吗?还专门骗开大门才拉下脸?
  事有反常,一念之下,公孙珣先是回头和吕范审配等人使了个眼色,然后却又出言将众人纷纷撵回去睡觉,这才邀请郭刺史来到亭舍的正房中独自交谈。
  “公孙府君,”郭勋眼看着对方屏退左右,也是不由叹了口气,方才告罪落座。“此行冒昧了。但事已至此,还请府君随我安坐……我非是从涿县赶来,乃是从范阳而来。”
  公孙珣不以为意的点点头,这年头的涿郡下辖七县,其中有两个县,或者说两座城格外出众……一个自然是郡名来由的涿县,另一个就是范阳了。
  其中,涿县在北,范阳在南,堪称涿郡两大核心城市,而公孙珣此时歇息的樊舆亭距离涿县大概得有一百多里,可距离范阳却不过三四十里路而已……这也就解释了为何对方能够此时出现在此处了。
  毕竟,公孙珣此行也是由于担忧黄巾生乱,所以招呼都不打急速而来的,对方也必然是仓促得到消息才对。
  然而,明白了对方能出现在此处的缘由后,公孙珣却忽然又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起来……因为对方这话怎么越听越有点像是软禁的意思呢?
  什么叫做‘事已至此,随我安坐’?!
  想到这里,公孙珣也是彻底无言起来……这郭勋一州刺史总不可能投奔了太平道吧?然而便是投奔了太平道想对自己来个先发制人,那也不对劲啊!就门口那几十个人,怕是还不够关云长领着人一通砍的吧?!甚至就算是这屋里面,自己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力壮之人,对付这么一个四十多岁老朽,也是手拿把攥吧?
  莫非自己犯了什么法?
  “方伯之前为何在范阳?”公孙珣无语询问道。“专门来迎我的吗?”
  “公孙府君何必开玩笑?”郭勋年纪毕竟有些大了,言语中也有些疲惫。“我在范阳做什么你难道不知道?若非是得了范阳卢氏的邀请,你何至于如此之速呢?”
  公孙珣愈发莫名其妙,良久方才问道:“莫不是范阳卢氏家中谁犯了什么法?”
  郭勋一时气急:“我族弟曾言,公孙府君乃是难得的直爽之人,何必屡次明知故问?”
  公孙珣目瞪口呆之余也是有些恍然:“那便是范阳卢氏真的犯了法度,然后郭公专门挑了我上任前的空档往范阳处置此事,又以为我急速来上任其实是为了救助卢氏,这才一边着人在范阳继续处置,一边亲自来堵我?!冒昧一问,卢师那几个儿子到底做了什么?”
  郭勋看了对方一眼,却一字未答,俨然是成见已深。
  公孙珣见状也是失笑不已,自己居然成为别人秉公执法的‘阻碍’,也是有趣。
  不过,一来,卢老师的面子还是要给的,真要是让卢老师那几个儿子死在了自己眼前,那到哪里都会有人戳脊梁骨的;二来,他公孙珣绝不是软弱可欺之人,不该他担的污名他一分也不会担!更不要说大事临头,此时若是丢了份子,那涿郡还能不能速速握在手中?!
  换言之,无论如何,此事的主动权都需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想到这里,这位新任的涿郡太守,无虑亭侯公孙珣,却是豁然起身往门外走去。
  “公孙府君。”郭勋气急败坏,赶紧去拦。“请为清名计,莫要贻笑大方!”
  “郭公污我清白,却居然要我为清名计……这才是贻笑大方的举动吧?”说着,公孙珣把对方往‘太尉椅’上轻轻一推,便径直出了门去。
  郭勋年纪毕竟大些,更没想到对方身为两千石大员居然说动手就动手,一个趔趄,便倒在了椅子上。而等他再度起身,准备追出去的时候,却见两扇大门被直接关上,他在里面连连敲打,外面却是无动于衷,反而一时喧闹惊扰了起来。
  大概过了足足半刻钟,大门方才打开,借着灯火,郭刺史只见到一位眉清目秀的文士哂笑立在门前,倒是躬身一礼不卑不亢。
  郭勋心如火焚,顾不得与此人说话,连忙再往外走,却又见到自己下属个个面色涨红,居然是被纷纷卸了兵器,然后又被一名鹰目细髯的武士领着更多的人围在了院中。
  根本不用等郭刺史开口,这位武士便主动让手下人散去,还交还了兵器,任由那些州中属吏、兵卒奔出包围簇拥起了自家方伯。
  几个属吏刚要开口诉说,郭勋却又脚步不停出了亭舍,然后无奈立在了门前……果然,所有的马匹都不见了!
  可恨自己还是没有听族弟之言,小瞧了这把锋利为天下冠的利刃!
  这种人强势起来,哪里是政治规矩能拦得住的?还不如一开始便留在范阳,连夜审讯那些商贾、滑吏、豪族,早早定下罪名呢!
  “方伯!”之前那名眉清目秀的文士笑着来到跟前,躬身一礼。“我家君候让我留下来招待方伯……您一把年纪又颠簸了一晚上,不如早点安歇吧?房舍都已经腾出来了。”
  郭勋回过头来,看着这个跟公孙珣差不多年纪的文士,不由冷脸相问:“我听闻公孙府君身侧有两位河南文士,素来亲信。其中一个善谋,唤做娄子伯;一个善断,唤做吕子衡……听你口音,必然是其中之一了?”
  “不想区区薄名居然能为方伯所知。”这文士倒是微笑如故。“在下正是汝南吕范,至于子伯,刚才已经随我家主公去范阳了。”
  郭勋再度打量了对方一眼,方才负手凛然问道:“看你模样也是个俊秀之才……我问你,你家君侯年纪轻轻便已经到了如此位阶,却居然要为了一群商贾和一个纨绔毁了清名,你身为人臣,为什么非但不去进谏,反而要助他作此荒谬之事呢?”
  吕范依旧不急不气:“方伯怕是误会了,我虽然不知道范阳那里到底是怎么回事,但却知道我家君候与此事无关!”
  “若是无关,何至于来的如此之速?”郭勋怒极反笑。“我好不容易觑见两任太守皆不在涿郡的良机,准备清理整饬范阳,结果你家君候居然只等上任太守刘卫出了涿郡三日便到了此处……”
  “方伯!”吕范再度失笑。“我家君候性格刚烈而又果断,向来上任都是急速的……范阳之事他真的是不知!”
  郭勋一时默然。
  “不瞒方伯,”吕子衡上前一步,依旧彬彬有礼。“如今这亭舍中,尚有我家主母,以及三位夫人,还有两位小公子;非只如此,如我妻子、儿女,其他部署家眷,也都在还在此处……请问方伯,若是我家君候得了谁的信件来救助一些不法之人,又哪里会带家眷呢?”
  郭勋恍然大悟,然后慌忙看向门外道路,却又再度回首:“既如此,你家君侯为何不与我直言,反倒是直接去了范阳?”
  吕范笑而不语。
  郭勋也是立即明白了过来,不仅懊丧至极:“我一时失察,倒是让公孙府君以为我有州郡相争之意。不过,非是我信不过你家君侯,实在是范阳一事不仅沾染到了范阳卢氏,也与你家君侯家中有牵扯……”
  吕范这才好奇了起来,却是先请对方再度入内避风,又让韩当稍微做个样子赔了礼,然后便忍不住认真问询起了此事。
  原来,事情还得要从这几年安利号和冀州那些大族们的商业斗争说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9/6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