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大司马(校对)第1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6/638

  赵王何的目光稍微闪烁了一下,对安平君赵成有意的挑唆视而不见,平静说道:“如安平君所言,叛军是败局已定……奉阳君、阳文君,你二人觉得,我等接下来该作何打算?”
  听闻此言,阳文君赵豹率先开口道:“君上,以老臣之间,此刻公子章即便率领败军逃向代郡,亦难挽回其败局。因此老臣担心,他或会逃往沙丘行宫,挟持赵主父威胁君上。”
  不得不说,当从赵豹口中听到“挟持赵主父”这几个字时,殿内诸人的表情都难免有些古怪,但既然有些事确实不好摆在台面上来讲,那么诸人也不会将其拆穿,挟持赵主父,那就当是挟持赵主父吧。
  当日,赵王何命牛翦协助安平君赵成、奉阳君李兑二人一同追击公子章。
  十月十三日的晌午,在叛军大规模撤离曲梁邑的次日,安平君赵成、奉阳君李兑与牛翦、赵袑、李疵等几路军队,进驻曲梁邑,旋即再次向沙丘行宫进兵。
  而与此同时,蒙仲已护送着公子章的残军抵达了沙丘行宫,进驻了沙丘行宫南郊的旧营。
  然后,蒙仲与公子章、田不禋一同回到沙丘行宫内,请见赵主父。
  而此时,赵主父已经得知了「牛翦倒戈、叛军战败」等事,毕竟庞煖早在两日前就已经率领麾下军队返回了沙丘行宫,将这一件件事告诉了赵主父。
  据蒙仲事后向庞煖询问,当时赵主父大发雷霆,大骂牛翦辜负他的信任,甚至于还在盛怒之下,砸毁了沙丘行宫东殿内不少贵重的摆设。
  可能是因为当时已发泄了一通,因此,当今日公子章与蒙仲几人再次请见赵主父时,赵主父的情绪克制了许多。
  时隔多日,父子二人再次相见,但气氛却已不复当初。
  在场的诸人,无论是赵主父、公子章父子,亦或是鹖冠子、田不禋、庞煖、蒙仲,都不知该对眼下的局面发表怎样的看法。
  就像赵主父所嘲笑的那般:“大好的局面,怎么会落到这种田地?!”
  『是啊,怎么会落到这种田地呢?』
  鹖冠子瞥了一眼环抱双臂站在一根殿柱下的蒙仲,微微摇了摇头。
  他很清楚,公子章之所以败北,但错却不在公子章——公子章怎么会料到赵主父最信赖的统兵臣子牛翦居然会向王师倒戈相向呢?
  要怪,就要怪赵主父,怪他太过于自负,倘若当初赵主父听取了蒙仲的建议,在赵王何逃入鸡泽那会,亲自出面肯定公子章的行为,然后带着公子章返回邯郸,公子章早就坐上赵国君主的位置了,哪里还有赵王何一党扭转局势的机会?
  想到这里,鹖冠子问蒙仲道:“蒙仲小友,事已至此……你可还有什么策略?”
  不得不说,在场所有人都没有料到鹖冠子居然会在这个时候开口询问蒙仲,就连蒙仲自己也没想到。
  在微微一愣后,蒙仲转头看向赵主父,见赵主父亦神色有些复杂地看着自己,蒙仲立刻端正了站姿,在微微思忖了一下,抱拳说道:“此番遭遇大败,若局限于赵国,我方恐怕已无半点胜算,但若是着眼于诸国之间,我以为事情可能还有转机。”在稍稍一顿后,他正色说道:“我听说赵主父有信任的臣子「楼缓」正在秦国为相,赵主父何不派人联系这位臣子,寻求秦国的帮助呢?……相信秦国绝对不会愿意看到一个亲善齐国的赵国,只要赵主父您向秦国求援,秦国必定派兵援助,同理,宋国亦会派兵援助。只要能请来秦宋两国的军队,那么,或还能扭转局势……这是臣目前唯一能想到的办法了。”
  “向秦、宋两国求援……”
  赵主父闻言微微点了点头。
  宋国,那是肯定会支援赵主父的,毕竟宋国比秦国还不愿意看到一个亲善齐国的赵国,至于秦国那边嘛,赵主父觉得他赵国肯定得付出一些代价,比如秦国可能会趁机索要西河什么的——但即便如此,秦国还是会同意支援。
  毕竟在整个中原,秦国迄今为止就只有赵国、宋国称得上是盟国,像魏、韩两国那种,秦国强势就倒向秦国、齐国强势就倒向楚国,那根本不能算做盟国,更别说因为张仪曾经几番逼迫魏国臣服于秦国的关系,魏国对秦国其实是恨之入骨的。
  见赵主父似乎同意了自己的建议,蒙仲便接着劝说道:“既然赵主父已同意此事,事不宜迟,不妨立刻撤离行宫。”
  “撤离行宫?”赵主父有些不解。
  见此,蒙仲便解释道:“若臣所料不差的话,过不了两日,赵成、李兑等人率领的王师,便会抵达沙丘行宫,将行宫一带包围,为避免有何不测,赵主父不妨先撤到卫国,卫国对赵、秦两国颇为畏惧,并不敢阻拦您……”在稍微犹豫了一下后,他又说道:“亦可以撤到宋国,相信宋王定会好生安顿赵主父您……”
  不得不说,在提到撤到宋国时,蒙仲稍稍犹豫了一下,因为他也不知道是否应该劝说赵主父撤到宋国,他无法断定此举会不会给宋国惹来麻烦。
  但幸运的是,他根本无需为此事困扰,因为赵主父根本就没有逃离行宫的意思,只见他在听了蒙仲的话后哈哈大笑道:“蒙仲,你叫我赵雍逃离我的国家?只是因为赵成、李兑等一干我曾经的臣子?哈哈哈哈!……你是觉得,他们有胆量围住行宫,加害于我么?”
  “不可不防。”蒙仲平静说道。
  “哼!我赵雍一十五继承国君之位,苦心经营数十年,终使我赵国有今日这般强盛,然我赵雍暮年,竟会遭一干臣子围攻不成?谁敢围我赵雍?!”赵主父冷笑道。
  蒙仲还想再劝说,却忽然有士卒进殿禀报道:“主父,有一支骑兵在行宫四周游荡,看旗号,似乎是我赵国的军队。”
  “牛翦……”
  赵主父眼眸中闪过几丝浓浓的恨意,咬牙切齿地冷笑道:“来得好快啊,不愧是骑兵。”
  说罢,他公子章说道:“赵章,你麾下还有多少兵卒?”
  “还有七千余兵卒?”公子章老实说道。
  赵主父点点头,又问蒙仲与庞煖二人道:“除信卫军与檀卫军外,你二人还有多少代郡兵?”
  “四千余。”蒙仲与庞煖前后回答道。
  听闻此言,赵主父点点头说道:“好,蒙仲、庞煖,你二人将各自麾下四千余代郡兵交还赵章,这样赵章就有一万五千兵卒,再加上韩具的三千余人,可凑近两万人,赵章,你便率领这近两万人,死守沙丘行宫,守到入冬。我会派人联络秦国的楼缓与宋国的仇赫,待明天开春,请秦、宋两国派兵支援……记住,你是最后的机会了!”
  “儿臣遵命。”
  公子章深吸一口气,应下了此事。
  次日,即十月十四日,王师方面的军队便陆陆续续抵达沙丘行宫一带。
  待等到十月十六日,似安平君赵成、奉阳君李兑、牛翦、李疵、赵袑等人,皆率领军队抵达沙丘行宫一带,将公子章的军队连带着整个沙丘行宫,团团包围。
  十月十七日的清晨,蒙仲站在沙丘行宫的城墙上,眺望着远处正在兴建的王师联营。
  还记得前段时间,他们在邯郸也是像这样围住城郭,没想到仅仅过数日,便轮到王师反过来将他们包围。
  “你觉得公子章能守到入冬么?”
  忽然,身背后传来一个声音。
  蒙仲转头看了一眼,这才发现是他的族叔,同时也是蒙氏一族的少宗主蒙鹜,领着蒙虎、蒙遂二人来到了这边。
  “不好说。”
  蒙仲摇了摇头说道:“事实上据我观察,对面的王师,兵力亦不多,大概也只有四万余步卒,再加上牛翦的近万骑兵,公子章眼下仍有近两万军队,只要他采取死守,未必不能守到入冬……更别说目前已十月下旬,天气越来越冷,说不定过几日就会天降大雪,但……就怕王师那边也想到了赵主父在秦、宋两国中的威信,不顾一切强攻沙丘行宫……”
  “方才我与庞煖聊了几句。”
  站到蒙仲身边,蒙鹜摇摇头说道:“庞煖亦说,赵主父太过于自负了,若他肯早早听取你的意见,如何会弄到今日这种地步?”
  “事到如今还说这些做什么?”
  “不,要说!”
  打断了蒙仲的话,蒙鹜看了一眼蒙仲,压低声音说道:“为叔只是要告诉你,你对赵主父已仁至义尽,若最终势不可违……我等便索性返回宋国。别忘了,蒙邑还有我等的亲人等待着我等安然无恙返回。”
  “唔……”
  长吐一口气,蒙仲颇为惆怅地点了点头。
第181章
负隅顽抗
  ……
  次日上午,庞煖亲自找到了蒙仲。
  他对蒙仲说道:“方才公子章派田不禋亲自入行宫请见了赵主父,恳请赵主父再派你我协助他守卫营寨,但赵主父只答应派你协助公子章。”
  “哦。”蒙仲平静地应了一声。
  见此,庞煖好似想到了什么,遂解释道:“蒙仲,你别多想,赵主父只是考虑到你善于夜袭,想必亦精通如何防范夜袭,是故才叫你助公子章一臂之力,与你昨日劝谏赵主父逃离赵国并无干系……直到如今,赵主父岂还会意识不到你所建议的那种种都是正确的?只不过赵主父他……你也知道的,他只是拉不下脸来亲口承认而已。”
  “呵。”
  面对着庞煖的宽慰,蒙仲哂然一笑,摇摇头说道:“无论赵主父是否愿意听从我的建议,至少我已经做到身为臣子的职责,已足以偿还当初赵主父亲自教授我等武艺、提拔我等的恩情了,我有时候只是有些感慨,曾经的大好局面,怎么会落到如今这种田地?”说到这里,他再次微微摇了摇头,淡淡说道:“但事已至此,我等也只能尽人事、看天意了。”
  “……”
  庞煖闻言沉默了片刻,旋即微微点了点头。
  即使是庞煖亦必须得承认,蒙仲已经尽到了其作为臣子的职责,若非赵主父太过于自负,不愿听取蒙仲的建议,事情根本不会落到今日这种地步。
  “待会,我会派赵奢来与你交接南城门。”
  轻轻拍了拍蒙仲的臂膀,庞煖没有再多说什么,默默地离开了。
  待庞煖告辞后,蒙仲唤来了乐毅、蒙遂、蒙虎等一干小伙伴,在转述了赵主父的命令后,他便叫诸小伙伴召集信卫军。
  片刻后,待檀卫军的行司马赵奢率领五百名檀卫军来到沙丘行宫的南城门后,蒙仲便将此处城门的防守移交给赵奢,率领近八百信卫军来到城外南郊,进入了公子章麾下军队的营寨。
  来到公子章的帅帐后,蒙仲、乐毅、蒙遂三人见到了公子章。
  与曾经意气风发的公子章简直判若两人,今日他们三人见到的公子章,蒙头散发、双目充血,浑身上下隐隐传来几股酒味,神色亦颇为疲倦,想必是昨日喝了不少的闷酒。
  “惭愧,让你见到我如此失态的模样……”
  在见到蒙仲时,公子章有些羞惭地自嘲道。
  蒙仲微微摇了摇头,他其实也可以理解公子章心中的无奈与苦闷,毕竟邯郸那日的战败,于情于理都不能怪他,要怪就怪赵主父对牛翦过于信赖,以至于公子章也没有想到牛翦竟然会向王师倒戈——不得不说,正是因为同样的道理,就连蒙仲、庞煖事先都没有料到牛翦会倒戈相向。
  在一番简单闲聊后,公子章对蒙仲说道:“阿仲,我给你五千兵卒,再授你「中军司马」的职务,以便你协管诸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6/6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