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大司马(校对)第2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7/638

  然而在短短不到两百年的时间内,中原却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首先是曾经的霸主国晋国,被魏、韩、赵三国所分,而曾经的姜姓齐国,亦被田氏齐国所代替,甚至于就连曾经强大到能与晋国抗衡的楚国,亦在这不到两百年的时间内迅速衰败。
  如此,也那怪赵主父在提到这段历史时感慨唏嘘不已。
  “那么俞伯国呢?难道是被晋国或者齐国灭亡了?”蒙仲好奇地询问道,因为他这片称之为鄃的土地颇为荒凉。
  赵主父闻言干干笑了两声:“唔……是被我赵国攻亡了。”
  据赵主父所言,在当年三家分晋后的初期,赵、魏、韩三国内部还算融洽,因此三国皆致力于对外扩张,而俞伯国,也正是在这段时期被赵国所灭。
  正是在赵国灭了俞伯国后,赵国的疆域进一步与齐国接壤,继而展开了赵国与齐国的恩恩怨怨。
  在谈聊期间,赵主父一行人便抵达了鄃县。
  虽然说是鄃县,但是在蒙仲、庞煖等人看来,只不过是一座荒凉败落的废城而已,不过据鄃县方向传来的点点火光,可见这座古城废墟一带如今仍有人居住,因此蒙仲、庞煖等人决定找对方交换些粮食。
  考虑到身背后尚有牛翦的追兵,其实蒙仲等人并不敢在鄃县久留,但问题是他们身上也没有携带任何炊具,纵使从鄃县的百姓那边交换来米粮,也没有办法将其煮熟,因此他们决定在鄃县外暂时停留片刻。
  商量完毕后,蒙遂、向缭等人便带着十几名骑着战马的信卫军士卒一同前往了鄃县。
  依稀间,蒙仲、庞煖等人隐约看到鄃县那边突然出现了许多的火把,甚至于还传来了一些惊恐的呼喊声,好在这些异常响动很快就安静下来了,否则,蒙仲、庞煖多半会担心那一带埋伏有牛翦麾下的骑兵。
  好在只是虚惊一场,鄃县那边的动静很快就平息下来,旋即,蒙遂骑马回来向赵主父覆命。
  正如蒙仲、庞煖所猜测的那样,鄃县那边的平民一开始是被蒙遂、向缭等人的马蹄声惊动了,误以为是强盗、或者扮作强盗的兵卒前来抢掠,是故县内的男丁纷纷举着兵器冲了过来,直到蒙遂向他们解释过后,那些人这才将信将疑地用粮食与蒙遂等人做了交易。
  另外,蒙遂亦代鄃县人向赵主父转达了他们的要求,或者是请求。
  鄃县人的要求很简单,即希望赵主父身边的士卒莫要擅自进县,毕竟他们听说,赵主父这一行人有近两百名士卒,两百名身经百战的士卒,都足以将这座县乡的人全部屠杀了。
  对此,赵主父自然不会有什么意见。
  在等待鄃县人煮米的时间,剧辛、赵奢、蒙虎、华虎、穆武等人骑马在附近一带望风,警惕着牛翦麾下的追兵。
  天见可怜,直到鄃县人将煮熟的米送到县外让赵主父一心人分食,牛翦麾下的骑兵都没有出现。
  为了节省时间,蒙仲命士卒们各自抓了几把饭揉成饭团,方便于在行军途中食用,旋即,他们很快就离开了鄃县。
  他们并不清楚的是,在他们离开鄃县仅半个时辰后,牛翦麾下的行司马张嵇,便率领着一千骑兵抵达了鄃县一带。
  “报!据县内鄃人所言,片刻之前确实有一支士卒路经此地,用布币与他们交换了一些食物。”
  当麾下的骑兵将这个情报禀报于张嵇后,张嵇皱着眉头不说话。
  在旁,或有他部下惊喜说道:“司马,想必那就是庞煖、蒙仲等人率领的叛军余党。”
  『叛军余党……』
  张嵇长吐一口气,眼眸中闪过几丝复杂之色。
  叛军余党,这是牛翦对庞煖、蒙仲等人的蔑称,据牛翦向其麾下骑兵的解释所称,在叛臣公子章败亡之后,庞煖、蒙仲这两个公子章麾下的叛将不甘心就此败亡,挟持赵主父逃出沙丘行宫,而牛翦所要做的,即是杀死庞煖、蒙仲等一干叛党,将赵主父营救回沙丘行宫。
  对于这样的解释,牛翦麾下的骑兵们大多深信不疑,但张嵇却知道这件事并不属实。
  要知道,张嵇曾被牛翦派到蒙仲麾下,协助蒙仲军围攻邯郸,在那期间,张嵇曾受到蒙仲的厚待,二人相处地颇为融洽,且亦中蒙仲口中得知了不少事。
  比如说蒙仲的身份,他根本不是公子章麾下的将领,而是跟庞煖一样,皆是赵主父最信任的近卫司马,换而言之,根本不存在「庞煖、蒙仲挟持赵主父逃亡」这种事,相反,而是庞煖、蒙仲为了避免赵主父被安平君赵成、奉阳君李兑以及牛翦等人迫害,保护着赵主父从沙丘行宫逃亡。
  换而言之,真正做出了“叛逆”举动的,反而是他们的上司牛翦,而不是庞煖、蒙仲等人。
  再考虑到牛翦对他的命令乃是杀死庞煖、蒙仲等人,一个不留——连赵主父都不留,张嵇内心深处其实并不希望撞见蒙仲那一行人。
  正因为如此,他将麾下一千骑兵全部拴在身边,不允许他们各自追击,否则,若是他将麾下骑兵分作十个百人队,马不停蹄地追击赵主父那一行人,恐怕赵主父一行人刚到鄃县,就已经被他追上。
  再好比此刻,哪怕明知道赵主父、庞煖、蒙仲等人就在前面,但张嵇却故意下令麾下骑兵在鄃县停留,目的自然是为了让赵主父那一行人能趁机逃得更远。
  但问题是,天色即将大亮,一旦天亮之后,张嵇就再没有任何理由故意拖延,只能老老实实带兵追赶,而一旦他追上了赵主父一行人……
  摇了摇头,张嵇将心中胡思乱想抛之脑后。
  事到如今,他也唯有祈祷赵主父、蒙仲等人快点逃离此地。
  不多时,天边渐渐放亮,再没有任何理由故意拖延的张嵇,唯有下令麾下骑兵继续向前追赶。
  而与此同时,赵主父一行人仍在向南逃亡的途中。
  此时,他们跳河逃亡的后遗症终于逐渐爆发,以至于有不少信卫军士卒出现了发烧、恶心、全身无力等症状。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毕竟他们为了逃亡,曾跳到冰冷刺骨的河水中,且此后为了逃避追兵,穿着湿漉漉的衣甲又在寒风中奔跑了好一阵子,纵使当时士卒们还并未察觉出异常,但不能避免的,还是有寒气逼入了人体。
  “噗通。”
  在行军途中,有几名信卫军士卒毫无征兆地倒在了雪地上。
  见此,蒙仲连忙上前检查了那几名信卫军士卒的身体状况,正如他猜测的那般,这是感染风寒的症状。
  平心而论,感染风寒的症状其实倒也并不严重,只需找个安全的地方静养几日,以这些信卫军士卒的体魄,基本上都能痊愈。
  但问题是,此刻他们哪有空闲找个安全的地方让这些士卒静养?
  “司马,不碍事的,我等还能坚持。”
  在蒙仲关切的目光中,那几名信卫军士卒挣扎着站起身来,继续向前赶路。
  看着他们脚步蹒跚地继续向前赶路,蒙仲心中颇不是滋味。
  因为他很清楚,他们不可能为了个别士卒而耽搁,但若是强行要求这些感染风寒的士卒继续随军赶路,这无疑是将他们逼上死路。
  他找到了庞煖,与后者商量对策。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有不少士卒感染了风寒……”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但此刻我等岂可放缓行程?”
  “……至少,至少将这些士卒托付在附近的乡邑……”蒙仲提出了他的要求。
  倒也不是庞煖心狠,毕竟此刻最重要的即是保护赵主父逃离赵国,别说有一些信卫军士卒感染了风寒,就算是蒙仲感染风寒,在必要的情况下,庞煖亦会放弃蒙仲而选择赵主父——这一点,蒙仲也是清楚的。
  但是,蒙仲无法舍弃那些跟随自己一路至此的信卫军士卒,更不忍看着他们拖着病躯继续坚持赶路,直到最终病情加重,死在途中。
  『必须想个办法,将这些士卒安顿在什么地方……』
  想到这里,蒙仲唤来华虎、穆武二人,命他们骑着马先行一步,到附近看看有什么合适的场所,比如山村、乡邑什么的。
  运气还算不错,再往前行走了约十里地,华虎、穆武二人就在那一带找到了一处小山村,整个村庄也只有十来户人。
  蒙仲亲自跟那座村庄的老人解释道:“我等乃是赵主父身边的近卫,因逃避叛军的迫害逃亡至此,途中不幸有士卒感染风寒,恳请贵庄代为照顾这些士卒。”
  可能是因为蒙仲身边有近两百名信卫军士卒的关系,村庄内的老人虽然心中并不情愿,但却不敢拒绝。
  不过,待等蒙仲等人凑了钱财,又交付了两柄利剑作为酬劳后,那座村庄终于答应照顾那十几名感染风寒的信卫军士卒。
  为了保证那十几名感染风寒的信卫军士卒的安全,蒙仲又额外留下了三名并无症状的士卒,防止那座村庄内的百姓反复。
  随后,在逐一嘱咐过那些士卒安心养病后,蒙仲这才带着赵主父等人重新上路。
  然而颇为无奈的是,仅仅半日左右,便又有二十几名士卒相继出现了发烧、呕吐、头晕等症状,而遗憾的是,这附近并未找到有人烟的村庄。
  无奈之下,蒙仲只能将这二十几名士卒安顿了旁边的山林里,额外派了三名健康的士卒照顾他们。
  待类似的事情发生过几次之后,赵主父身边就只剩下了寥寥四十几名信卫军士卒。
  而更糟糕的是,在当日的晚上,乐续、向缭,以及其余十几名信卫军士卒,亦出现了类似的症状。
  无奈之下,蒙仲唯有唤来族叔蒙鹜,希望蒙鹜带着乐续、向缭以及另外十几名信卫军士卒先在附近一带找地方养病,待乐续、向缭等人的病情稳定之后,再想办法逃回宋国。
  为了保证蒙鹜、乐续、向缭以及其余十几名信卫军士卒的安全,蒙仲留给他们五名健康的信卫军士卒,这使得当夜赵主父再次启程时,身边就只剩下二十几人。
  因为这些事,庞煖对蒙仲有些不满,因为在庞煖看来,目前当务之急是保证赵主父的安全,但遗憾的是,纵使他不满于那些健康的信卫军士卒离队,却也没有一名信卫军士卒听从他的命令。
  相比之下,赵主父的态度就很乐观,在赵主父看来,倘若他们此番注定要被牛翦麾下的骑兵找到,有四十几名信卫士卒在旁,或者只有二十几名信卫军士卒在旁,这有什么区别么?
  相反,人数减少之后,剩下的人就个个都有战马,这反而加快了速度。
  见赵主父都这么说了,庞煖自然不好再说什么。
  十一月初九,即成功从沙丘行宫逃离后的第三日,赵主父带着蒙仲、乐毅、蒙遂、蒙虎、华虎、穆武、庞煖、剧辛、赵奢以及其余二十几名信卫军士卒,骑马快速朝着高唐邑方向逃离。
  然而不幸的是,在下午的时候,他们便被张嵇率领的一千名骑兵给追上了。
  不得不说,当时张嵇也很意外,因为他这两日已经刻意放慢了麾下骑兵行军的速度,故意带着他们在不可能藏人的地方瞎转,可即便如此,他们还是追上赵主父、蒙仲一行人——他并不知道,为了安顿那些感染风寒的士卒,蒙仲等人亦浪费了许多时间。
  既然看见了,那张嵇自然就不好再故意拖延,只能下令追击。
  而赵主父、蒙仲等人,也当然不会束手就擒,于是乎一方逃、一方追,两拨人马在这片地势平坦的雪地上展开了逃亡与追击。
  遗憾的是,区区三十人,自然跑不过千名骑兵,在追赶了近半日的后,张嵇麾下的骑兵死死咬住了赵主父一行人。
  更要命的是,途中赵主父代步的战马竟然累毙于途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7/6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