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大司马(校对)第2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3/638

  是的,在此之前,戴不胜、戴盈之、景敾几人的性格与作战方式,几乎已经被田章给摸透了,因此他毫不怀疑自己必然可以击败这三者。
  然而如今,事情出现了变故,宋军中出现了一个他根本不了解的“主将”,对此人的姓名、性格、用兵方式,田章一无所知,这让他感觉非常难受,隐隐有种我在明处、敌在暗处的难受。
  更要命的是,在宋军这个“主将”的指挥下,原本在田章看来充其量只是二三流的戴不胜之辈,居然摇身一变就变成了知进退、懂利害的将领,比如方才戴不胜在明明还有余力守卫营寨的情况下,果断放弃营寨撤兵逃走——若非如此,这个戴不胜或许早已成为他齐军的阶下囚。
  田章知道,这就是一位优秀的主将能给己方兵将带来的改变。
  不是他自夸,何以魏韩两国的军队频频在秦国军队面前失利,可在他田章担任主帅后,齐、魏、韩三国联军却攻破了秦国那座此前无人攻破过的函谷关呢?无非就是他田章给魏国、韩国的那些将领们指明了方向。
  而现如今,宋军当中那名不知名的“主将”,亦起到了这个效果,以至于在此人的指挥下,原本不足为惧的戴不胜一流,居然变得如此滑溜、难缠。
  “传令田触、田达,叫其尝试看看攻城。”
  在思忖了片刻后,田章下达了命令。
  在田章的命令下,田触、田达便率领麾下士卒扛着长梯尝试攻打逼阳城。
  正如田章所料,逼阳城的防守紧密有序,步卒与弓弩手的分布恰到好处,简直是滴水不漏。
  田章绝不相信那是宋国太子戴武指挥的结果。
  “先撤!回营从长计议。”
  在吩咐下去之后,田章忍不住再次深深看了一眼逼阳城。
  他隐隐有种错觉,仿佛自己又回到了「濮水战场」,正面对着秦国名将「樗(chū)里疾」,那是唯一一位击败过他匡章的男人。
  当然,对于濮水战场的失利,田章并不服气,但遗憾的是,他已经失去了击败樗里疾洗刷耻辱的机会,因为在他率领齐、魏、韩三国军队进攻秦国的函谷关之前,樗里疾就已经病故了,被葬在秦国渭水南边章台之东。
  否则,若樗里疾作为主将镇守函谷关,他田章未必可以攻破这座关隘。
  而现如今,逼阳城内那个不知名的“宋军主将”,隐隐给田章一种仿佛曾经面对樗里疾时那般的不安与忐忑。
  『……有意思了,既然如此,就让我田章来试试你的斤两!』
  可能是因为联想到了曾经唯一击败过他的对手秦将樗里疾,今年已经五十七岁的田章,心中逐渐燃起了热情。
第197章
蒙仲与田章(三)
  樗里疾,即嬴疾,因居住在秦国的「樗里」,是故被称为樗里疾、或樗里子。
  论出身,嬴疾乃是「秦孝公嬴渠梁」的庶子,「秦惠王嬴驷」同父异母的弟弟。
  秦孝公与秦惠王父子,皆是秦国的明君雄主,相比较赵国的雄主「赵肃侯赵语」,秦孝公更为杰出,他重用「卫鞅」实施变法,努力治理国家,为今日秦国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虽说父辈是秦孝公更为出色,但他们的继任者,即秦孝公之子秦惠王嬴驷,与赵肃侯之子「赵武灵王赵雍」,在才能、胆略确实不相上下,但非常关键的是,秦惠王嬴驷年仅四十六岁便过世了,他过世的时候,赵武灵王赵雍刚刚二十九岁,正值壮年。
  正因为秦惠王嬴驷的过世、且之后的继承者「秦武王嬴荡」因为跑到周国举鼎,年仅二十三岁就过世,使秦国在短短几年内连续失去两位君主,这才被赵武灵王抓住机会,趁机带领赵国崛起。
  当时或有人称,当时的赵国,是六国中唯一可以抵挡秦国西进的国家,但很遗憾的是,在十六年后,赵武灵王赵雍亦因为陷入两个儿子的夺权内乱而丧命,死时年仅四十五岁,这让人不禁为之感叹:上天不佑贤君,秦惠王如此,赵武灵王亦如此。
  再说嬴疾,秦惠王嬴驷初继位后,做了两桩事,第一桩,即杀掉商君卫鞅;而第二桩,即提拔他所信赖的兄弟嬴华、嬴疾二人,授予两者兵权,协助他统治国家。
  当时秦人皆称,嬴华勇武、嬴疾多智,这兄弟俩,都是秦惠王嬴驷当初最倚重的左膀右臂。
  秦惠王八年时,正值「齐楚争雄」的阶段,当时曾强横一时的魏国,因为马陵一战彻底衰弱,而齐国则强势崛起,因此魏相惠施促成了「徐州相王」,使秦魏相互承认对方的王位,且以「一同合力讨伐楚国」为条件,使齐国同意与魏国结盟。
  然而此事却引起了楚国的极大愤怒,于是在次年,楚国的君主楚威王,便亲自率领大军征讨齐国,当时齐楚两国在徐州展开大战,最终齐国战败,楚国步入了巅峰时期,实力空前强大。
  不过因为齐相田婴亲自出面劝说楚威王,楚齐两国最终和解。
  而此时,见楚国竟然击败了齐国,魏韩两国便立刻倒向楚国,并劝说楚威王讨伐秦国,试图借楚国的力量来抵挡秦国——毕竟这会儿,正是大丈夫张仪在魏国大出风头的时候,魏国虽然死扛着不肯屈服秦国,但也被秦国打地极其被动,因此希望借助楚国的力量来对抗秦国。
  于是在公孙衍的组织下,楚、齐、赵、魏、韩、燕六国以及后来加入进攻秦国行列的义渠,很快就形成了七国合纵讨伐秦国的局面,秦国面临自秦惠王嬴驷继位以来最大的危机。
  在这等危机面前,秦惠王始终没有屈服,他任命近几年在攻打魏国的战争中逐渐展露头角的嬴疾担任主将,率领秦军抗拒诸国联军的进攻,最终艰难击退了各坏异心的联军。
  至此,嬴疾与嬴华兄弟名声大涨。
  而在此期间,魏韩两国见合纵战败,再加上有张仪出使魏国,频频对魏国施加压力,导致魏、韩两国再次倒向了秦国。
  为了对抗秦、魏、韩三国联盟,楚国决定与齐国结盟,以默许齐国占领即将发生「子之内乱」的燕国为条件,换取齐国鼎力帮助楚国对抗秦国。
  此时的中原,便形成了「秦魏韩联盟」对抗「齐楚联盟」的主流形势。
  其中,早已结下「赵宋联盟」的赵国与宋国,则隔岸观火,坐看秦、楚、齐三方角力;至于燕国,则因为陷入了「子之内乱」而自顾不暇。
  此时的赵国,尚未开始发力,且齐国亦希望将赵国拉拢到己方阵营,但是,齐国想要趁燕国内乱趁机吞并燕国的行为,却引起了赵国君主赵雍的警惕,毕竟齐国一旦成功吞并燕国,对赵国的威胁自然是大大增加。
  于是赵雍便暗中联合秦国,阻止齐国吞并燕国——这使得赵国后来哪怕被迫被齐国卷入联合攻伐秦国的队伍中,亦是出工不出力。
  结果,由于燕国人的反抗,纵使名将匡章在五十日内覆亡了整个燕国,也无法彻底使燕人降服,不得不率军退回国内。
  而在齐国谋取燕国的期间,秦国亦做了一件大事,即派张仪设法破坏楚国与齐国的联盟关系,这即赫赫有名的「商於六百里地」的事件——口似悬河的张仪,以「秦国愿意割让商於六百里地给楚国」作为条件,骗取楚怀王主动与齐国断绝关系,结果在事后,张仪却拒不承认此事,只推说六里地。
  此事让楚怀王大怒,便倾尽举国兵力攻伐秦国,这即大名鼎鼎的「秦楚丹阳之战」。
  这场战争,楚国最终战败,阵亡八万精锐,惊地魏、韩两国迫于秦使张仪的威胁,不得不再次倒向秦国,直到数年后秦惠王过世,厌恶说客的秦武王继位,且将张仪驱逐,魏韩两国这才回到齐国的阵营。
  而在「秦楚丹阳之战」期间,齐国见秦楚两国发生战斗,便趁机携裹赵、宋两国军队攻打当时已倒向秦国的魏国。
  由于那时赵国已与秦国有了私底下的盟约,是故故意拖延,迟迟不至,而与赵国一个鼻子出气的宋国,则干脆彻彻底底地阴了一把齐国。
  此事发生于丹阳之战后,为了支援魏国,刚刚在「丹阳」击败楚国的秦将嬴疾,便立刻率军前往魏国,与韩国的上将「韩冯」一同救援魏国。
  随后,嬴疾率军于濮水一带与齐军对峙,然而就在双方即将决战时,作为齐军侧翼的宋军,突然临阵后撤,导致齐国侧方空虚。
  期间,秦将嬴疾趁机亲自率队迅速进入宋军的阵地,一举击败齐军,逼得田章这等名将亦只能狼狈逃亡。
  不得不说,这是田章至今为止唯一的一场败仗——吞并燕国那场不能算,那是齐国抵不住秦赵魏韩诸国的压力而主动撤兵的——亦是他此生最狼狈的一场败仗。
  但是对于这场败仗,田章输得并不服气,毕竟归咎当年他战败的关键原因,乃是暗中与秦国有联系的宋军临阵后撤,彻彻底底地阴了他一把。
  当然,这个不服气,只是说田章自认为当时那一场仗他败地冤枉,毕竟他是被宋国军队摆了一道,并不意味着他就有把握击败嬴疾。
  就算没有宋国军队临阵后撤这件事,其实他也没有什么把握击败嬴疾。
  毕竟在濮水决战之前,他就跟嬴疾有过多次小规模的交锋与试探,可从头到尾,田章都没有从对面那个被秦人称作“智将”的嬴疾手中占到半点便宜,就仿佛嬴疾每每都能彻底看破他的意图。
  不夸张地说,当时放眼天下,唯独嬴疾能让田章感受这种“处处受制”的感觉,而除此之外,其余诸国将领都无法让他感受到这种无力。
  时隔十六七年,被田章暗暗视为劲敌的嬴疾,早已因病而故,可没想到在宋国的逼阳,田章却再次感受到了当年面对嬴疾时的那种错觉,就仿佛对面那个“宋军主将”,亦能像嬴疾那般,每每看穿他的意图,这让田章燃起了浓浓的战意。
  虽然他很清楚对面的“宋军主将”不可能会是嬴疾,但由于这两人给田章的感觉非常相似,这使得田章有意无意地将对面的宋军主将当成了嬴疾,想以击败这个“假嬴疾”,来纾解他心中再无机会击败已过世的嬴疾的遗憾。
  而就在他率军返回二十里营,思索着如何击败对面那个酷似嬴疾的宋军主将时,正巧有此前派出去的细作回营向他禀报要事。
  “启禀章子,据我等打探,太子戴武似乎有意在逼阳一带筑建城池。”说着,那名细作便从怀中取出一份地图,递给田章。
  “筑城?”
  田章皱了皱眉,接过那块绘着地图的布仔细观望,只见在这份地图上,清晰绘有标注着「逼阳」二字的城池,而在其四周,在地形比较紧要的地方,则画着几个叉叉,据细作所言,皆是宋国准备筑造城池的大致地点。
  『这个时候筑城?而且看样子还要一口气筑造数座城池?这……这有什么意义么?』
  田章皱着眉头沉思着。
  正巧此时田触、田达二人撩帐走入,在得知情况后,忍不住嘲笑道:“宋人还真是难以理喻,我军都已经攻到逼阳了,他才想着在附近筑城阻挡我军,不觉得为时已晚么?哼,不等他建成城池,我军早已攻陷逼阳了!”
  『……是啊。』
  田章闻言暗自点了点头。
  他也觉得宋人此时在逼阳一带筑城毫无必要,除非对面的宋人自信他齐军无法攻克逼阳。
  『是自认为我军无法攻陷逼阳么?看来对面的‘嬴疾’很有把握啊……』
  因为至今都不清楚对面的宋军主将到底是谁,田章干脆就以曾经的宿敌“嬴疾”代称,毕竟二者给他的感觉非常相似。
  在暗自冷哼一声后,田章随后将手中的地图放入怀中,走到帐内的矮桌旁,俯身审视行军图。
  期间,他的目光起初汇聚于逼阳,旋即徐徐深入宋国的腹地,最终定格在宋国的王都彭城。
  『今日我攻戴不胜,你居然不救,可若我进兵彭城,你还能如此镇定么?』
  想到这里,田章当即招来部将邹习,对后者吩咐道:“邹习,我命你率领三万军队,绕过逼阳,进逼彭城。”说着,他又对邹习附耳嘱咐了几句。
  “遵令。”邹习抱拳接令,退出帐外准备出征。
  而此时,田章又叮嘱田触、田达二人道:“田触、田达,我命你二人各率一万兵卒,做好随时进攻逼阳的准备。”
  “喏!”
  田触、田达二人抱拳领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3/6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