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大司马(校对)第3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9/638

  看他那架势,仿佛恨不得早点离开这片该死的地方。
  见此,蒙虎、华虎二人面面相觑,来时的兴致勃勃,顿时被魏迟那副态度所打破。
  吩咐蒙虎、华虎二人暂守方城,蒙仲带着十几名骑兵返回了叶邑。
  回到叶邑后,他派人召来了蒙遂与向缭二人,准备与二人商议一番,对方城、叶邑、舞阳三地都做一个规划。
  在蒙遂、向缭的目视下,蒙遂将他这两日的所见所闻告诉了二者,旋即说道:“我有意将方城、舞阳两地的邑民皆迁至叶邑,日后,舞阳便供我蒙邑的家族子弟居住,而方城,则作为一座驻军要塞……”
  听闻此言,蒙遂皱眉问道:“那方城城外的田地怎么办?就此荒废么?”
  蒙仲遂解释道:“可以把那些田地作为军屯田……我去方城看过,那里的土质相当不错,漫山遍野的草地可以放牧战马,挨着城池的则改为军屯田,我认为可以弥补一部分军粮的消耗……至于叶邑,它地处宛地连接雒地、颍川的要道,地理位置非常优越,若是能吸引天下商贾前来此地,咱们就能得到宽裕的钱财养活军队……另外,倘若日后咱们手中的钱财宽裕了,我还准备在谷道西侧的隘口再建一座关隘,如此一来,西有这座关隘,东有叶邑,舞阳位于其中,可保安然无恙。”
  听了这话,蒙遂、向缭等人纷纷点头。
  的确,对于他们这些家族子弟而言,最重视的莫过于家人的安危,而舞阳这座小邑,就很适合安置他们蒙邑各家族子弟的家人。
  待商议罢大概的规划后,蒙仲与蒙遂、向缭三人又开始安排诸人的职责,或者说,授予官职。
  在经过了足足一个时辰的商议后,三人最终得出了结果:
  由向缭出任叶邑相,主要负责治理叶邑的内政,再派原本与他搭档的乐续担任邑司马,作为他的副手,主要负责缉盗、治安,以及管理邑民服役之事。
  而方城那边,继蒙仲这个方城令后,由蒙遂出任「方城相」,负责选拔兵卒、训练军队、开垦军屯田等一系列军中后勤事务。
  至于直接带兵的将领,蒙仲还是决定让蒙虎、华虎、穆武、武婴、乐进五人出任军司马,提拔曹淳、蔡成、魏续、吕闻、於应这五位原旅帅出任佐司马,辅佐他们。
  顺便一提,当蒙仲前来方城的途中,他就已经收到了田黯的书信,得知魏王遫已允许他将军队的编制扩充到五万人,因此他毫无顾虑地准备筹建五支万人军队。
  而这五人的派驻事宜,蒙仲决定叫武婴驻扎叶邑;乐进二人驻守西隘口,其余蒙虎、华虎、穆武三人的军队,则皆驻守方城,作为他“蒙家军”的主力军队。
  至于舞阳这边,就无需派驻什么官员了,反正都是蒙氏、华氏、乐氏、向氏等各家族子弟家眷居住的地方。
  当日下午,蒙仲便将蒙虎、华虎等同伴,以及曹淳、魏续等部将,还有蒙横、蒙珉等前来投奔他的各家族子弟召集到一起,当众颁布了他与蒙遂、向缭三人商议得出的决定。
  得知自己升任军司马后,蒙虎、华虎、穆武、武婴、乐进五人都极为高兴,毕竟他们从赵国起,就一直渴望着独自率领一支军队,而如今,他们总算是有了圆梦的机会。
  而对于自己等人升任佐司马,曹淳、蔡成、魏续、吕闻、於应五人亦很是满意,毕竟他们曾经只是一介旅帅,可迁调至蒙仲麾下后,没多久工夫便升任佐司马,连跳两级——要知道,天底下不知有多少将官被卡在旅帅这一级。
  更要紧的是,蒙虎、华虎、穆武等人平日里基本上是不管事的,因此曹淳等人的这个佐司马,可以说分量非常重。
  唯一对此有所不满的,恐怕就只有魏续了,因为他的主将武婴又一次被“挤出”了主力行列,被派驻到叶邑……
  虽然说,叶邑即将成为“蒙家军”的基业与主要钱粮来源,被委任派驻守卫此地可以视为蒙仲对他们的信任,可问题是,他魏续希望成为主力军的一员啊!
  但没办法,素来脾气火暴的他,不幸跟了一个稳重到让他没脾气的主将,纵使因为不满发泄了一通,但最终魏续还是得老老实实肩负起扩充军队、训练新军的职责。
  鉴于秋收将近,蒙仲等人暂时并没有颁布“迁民”的政令,而是致力于先整顿军队。
  据蒙仲清点,方城的守军有八千人,叶邑八百、舞阳四百余,合计九千余人。
  而这九千余人,蒙仲决定重新对他们进行筛选,选择其中优秀的兵卒加入新军,而其余,在刨除一些奸猾之辈后,尽数编入乐续的缉盗卫队,主管当地一带的治安情况,而不再负责征战。
  在安排完毕后,他便带着母亲葛氏、妻子乐嬿、妹妹蒙嬿三人,登上舞阳北侧的山丘,居高临下眺望舞阳邑。
  “……待十月秋收之后,我便会将那座乡邑的邑民尽数迁至叶邑,到时候,咱们就搬到那座乡邑……”
  “为何要等十月秋收之后呢?”蒙嬿不解地问道。
  只见蒙仲摸了摸妹妹的脑袋,笑着说道:“因为秋收将近呀……舞阳人辛辛苦苦耕种了一年,如今咱们来了,二话不说就将他们从故乡赶了出去,占了他们的田地与等待收割的作物,这岂不是强盗行径么?”
  蒙嬿顿时恍然大悟,称赞道:“阿兄心真好。”
  确实,虽然蒙仲已在方城、舞阳两地颁布的告示,告知城内邑民待十月收成后迁往叶邑,却没有强迫当地人立刻就搬,这让方城、舞阳两地的邑民对这位新上任的方城令稍稍放心了些。
  当然蒙仲也知道,绝大多数的邑民还是会对他“任性”的政令抱持不满与抱怨,对此蒙仲也不想多做解释,时间会证明,他的这番规划是正确的,既有利于发展叶邑,也有利于抵挡来自南方的威胁。
  只不过,南方的楚国,现如今还能对魏国有所威胁么?
  亦或是,这股威胁其实来自于秦国?
  转眼便到了十月中旬,方城、叶邑、舞阳三地的秋收也结束了,于是蒙仲正式施行“迁民令”,使方城、舞阳两地的平民迁到叶邑,虽说其中肯定有人对此报以不满,但很遗憾,在这一带,蒙仲这位方城令的命令就是绝对,无论那些平民是否不满,他们都得搬家。
  而在颁布“迁民令”的期间,蒙仲亦同时颁布了“募兵令”,即征募年轻强壮的男子补充军队,虽然陆陆续续有几十、上百的成年男子慕名前来投军,但离五万编制,实在是相差太远。
  当地总人口不足,兵源亦不足,这可怎么办?
  就在蒙仲烦恼之际,他忽然想到了一件事。
  他曾听说,楚国近两年挺乱的,君王无道,国家又被秦国频繁攻打,连续失却国土,无数楚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既然如此,能否把那些楚人拐到他叶邑来呢?
第273章
短暂的空闲
  早晨起来,蒙嬿发现兄嫂乐嬿已在张罗煮早饭的事宜,她赶紧上去帮忙。
  “嫂子,我起晚了。”
  她歉意地对嫂子说道。
  乐嬿回头瞧见一脸歉意的小姑子,笑着说道:“昨晚肯定是半夜才睡吧?”
  “嘻嘻……”
  蒙嬿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
  昨日,她确实很兴奋,因为昨日她们真正搬入了这座舞阳邑。
  由于这座舞阳邑的邑民皆被迁至了叶邑,昨日蒙嬿与母亲葛氏、嫂子乐嬿,在兄长蒙仲的带领下,在邑内到处挑选称心的宅邸,最终,他们选中了这座据说是何姓人家的宅邸,收拾一番后搬了进来。
  不得不说,这座新家,可比他们在蒙邑的家园要大上不少,据嫂子估计,家中住个百八十人都不成问题。
  “嫂子,阿兄呢?”
  在帮忙嫂子做家务的时候,蒙嬿忍不住问道。
  “早就起来了,我就是被他吵醒的……”
  在说这番话的时候,乐嬿的脸稍稍有些发红。
  新婚小夫妇阔别将近一年,昨晚自是如干柴烈火一般,昨晚夫婿的剧烈,使得乐嬿起来时犹感觉某个部位有些麻麻的,双腿亦不禁有些发软。
  然而她的那位夫婿,精神却很充沛,今早天蒙蒙亮就起来锻炼身体去了。
  “嘻嘻。”
  忽然,蒙嬿的一声嗤笑,打断了乐嬿的思绪,她抬起头,便瞧见这位小姑子正目不转睛地盯着她。
  “做、做什么?”
  “嘻嘻,我昨晚听到嫂子的声音了,嫂子昨晚好似一直在哭泣,还说什么,不要了、不要了,妾身承受不住了……”
  乐嬿听得脸颊通红,咬着嘴唇低声骂道:“死丫头……”
  说罢,她作势要去打蒙嬿,却被后者轻巧地避开了:“嘻嘻,我去看看娘可曾起来。”
  “这丫头……”
  看着蒙嬿逃也似离去的背影,乐嬿摸了摸自己有些发烫的耳垂,心口怦怦直跳。
  小姑子的话,让她忍不住回想起昨晚她夫婿那强壮而结实的胸膛,摸上去仿佛岩石一般结实,但却带着让她感到无比羞涩的温度。
  想着想着,她不禁感觉自己的全身又开始燥热起来。
  『难道他在魏国时,一直没有做过那些事吗……』
  乐嬿心下暗暗想道。
  作为乐氏一族的宗族宗女,她当然会了解到一些寻常平民女子不会去了解的事,就比如说,凭她夫婿的师承与本领,到了魏国后肯定是会被奉为上宾,而招待他的主人家,也绝对不会吝啬让家中的侍女陪夜。
  这可是真的,至少在前来舞阳的途中,她就曾听到她两个堂弟,即乐进、乐续二人,在他们的族兄弟面前吹嘘,说他们几个——乐嬿后来才知道是蒙虎、华虎、穆武、乐进这几个——迄今为止已经品尝过赵、魏、韩三个国家的女子,将乐予等族兄弟馋地满脸向往之色。
  『不知阿仲他……不会不会,阿仲才不会跟乐进那帮坏小子一样……』
  回想起昨晚夫婿的剧烈与勇猛,乐嬿心下暗暗想道。
  不过话说回来,其实就算有不要紧,毕竟这在当世是司空见惯的事,就算她的父亲,家中亦有好几位侍妾,也没什么大不了,只要对方品性端正,莫要在家中惹是生非,她也不会去阻止什么。
  然而就目前来看,似乎她丈夫在外面对这方面颇为恪守。
  『莫非这是因为阿仲是道家弟子的关系?』
  乐嬿胡思乱想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9/6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