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大司马(校对)第3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8/638

  蒙遂点点头,旋即有些懊恼地说道:“可惜田地里播下的种子了,我原以为秦楚联军下半年才会进犯我方城……早知他此时就来,我索性就不叫士卒播种了,还可以省下一些谷物……”
  听了这话,蒙仲也不知该说什么。
  毕竟,他也没想到白起这么早就带兵前来他方城,仿佛是真的将他方城视为了心腹大患。
  不过想想也应该,谁让他蒙仲当初在伊阙之战时,几度带给白起屈辱呢?
  随后,蒙仲立刻就派人请来郑奭、蔡午二人,与在场的蒙遂、武婴、魏续几人商议对策。
  郑奭、蔡午两位军司马得知秦将白起主动来犯,也是吃了一惊,好在他们非常信赖蒙仲,因此倒也不惧,当即信誓旦旦地表示愿以蒙仲马首是瞻。
  期间,蒙仲正色说道:“虽白起麾下有近七万秦军,但我方城目前亦有接近三万兵士,白起想要攻陷方城,也不是那么容易。”
  说着,他便开始仔细地分派任务。
  其实这些任务,他前几日就已经叮嘱过诸将。
  因为地形的关系,方城这边会遭到秦军攻击的只有两处,一处即是方城,而另一处,则是乐进镇守的「阳关」,即那座正在修建的,从宛地唯一可以通往叶邑的要道。
  考虑到阳关的城塞尚在修建,那里只有一座魏营可以阻挡秦军,蒙仲想来想去,最终还是决定委托蔡午率领其麾下八千名士卒增援阳关,协助乐进把守要地。
  只要阳关尚在方城这边手中,秦军就没办法通过大道袭击叶邑与舞阳邑,除非翻过附近的山岭——但山岭上,蒙仲也早已命乐进部署了岗哨,几乎是不可能让秦军悄无声息地潜入。
  但这样的安排,就导致方城这边的守军兵力大减,满打满算也就只有新老混搭的堪堪两万步卒,再加上蒙虎、华虎、穆武的合计一千名骑兵。
  倘若白起不顾秦军伤亡,强行攻打方城,蒙仲也没有守住这座城池的把握。
  因此,蒙仲已经做好了在必要时舍弃方城的决定——一旦战况不利,他便率领军队退到阳关,死守这道关隘。
  在结束军事会议后,蒙遂私底下对蒙仲说道:“方城、阳关两地,我军兵卒不到三万,纵使对付白起亦实属勉强,更遑论日后面对秦楚联军,我建议开放叶邑楚人投军的名额。”
  开放叶邑楚军投军的名额,这的确不失是一个办法。
  据蒙仲所知,他前段时间从汉水以北诸楚邑带走的楚民有多达十五六万,而其中有至少一半人口还未在叶邑分配到屋宅,而叶邑退出的优待政令,使得这些楚民当中的男子争相投奔方城军,只不过蒙仲考虑到这些楚民刚刚前来投奔,对叶邑尚且还没有归属感,因此不敢征募太多的楚人,免得出现什么乱子。
  但如今,方城已变得岌岌可危,蒙仲也觉得,与其因为兵少而被白起或日后的秦楚联军攻破方城,不如开放投军名额,将那些愿意投奔方城军的叶邑楚人通通招入进来。
  只是,招入进来的楚人新卒,他们能派上用途么?
  这不,在听到了蒙遂的话后,武婴便提出了这个顾虑。
  见此,蒙遂便说道:“可使其轮换守城,并不作为主力,应该可以勉强一用。如此一来,我军的兵力至少能与秦军拉近一些,不至于让士卒们因彼此兵力的差距而失去士气。”
  听闻此言,蒙仲点了点头说道:“好,就这么办……派人通知向缭,让乐续在叶邑负责征兵之事,征募到一百人,便立刻调到阳关,叫乐进加紧训练,最起码要让那些楚人掌握如何在战场上保护自己,以减少伤亡。”
  “好!”
  于是乎,蒙仲的命令很快就送到了叶邑的向缭、乐续二人耳中。
  向缭、乐续二人得知秦将白起有意进攻方城,不敢怠慢,立刻就组织人手,在叶邑城内各处设下征兵点,号召叶邑的邑民投军。
  而与此同时,白起派出了那三名秦卒,也已经回到了军中,将蒙仲的原话转告给白起。
  对于蒙仲的嘲讽,白起非但丝毫不以为然,反而哈哈大笑。
  他甚至笑着对副将季泓说道:“别看那厮故作镇定,这会儿他肯定是心中慌乱。”
  季泓配合地笑了笑,旋即问道:“白帅,那接下来该怎么办?”
  见此,白起收敛了脸上的笑容,在仔细思索了一番后,沉声说道:“这样,你先在此地驻扎,建造营寨,明日我带仲胥、童阳先往方城,探一探方城的虚实……切记,小心宛城的韩骁。”
  “喏!”季泓抱拳领命。
  就这样,白起分了四万兵卒给季泓,于次日带着仲胥、童阳、卫援三将,率领三万秦军直奔方城,在方城南面约二十里处暂时驻扎。
  沿途,白起亦瞧见不少魏国骑兵,但考虑到穰侯魏冉为他而组建的骑兵尚未抵达,他暂时还不想去招惹这些骑兵,因此吩咐全军士卒不得擅自追击那些骑兵。
  他与蒙仲麾下的骑兵交过手,很清楚这支骑兵的作战方式,只要他们不主动追击那些骑兵,不被那些骑兵与大军拉开距离,耗尽体力,那些魏国骑兵充其量也就只敢在他大军身侧远远地放箭,偶尔射死几个倒霉的家伙。
  似这种微小的损失,白起完全承受地起。
  抵达方城周边后,白起第一时间下令建造营寨,毕竟他如今面对的对手,可不是析君景皓那种货色,哪怕是他白起,也得先建好营寨,立于不败之地后再想办法进攻方城,否则,一旦被那蒙仲设计反制,就难免会出现全军溃败的局面。
  那可是蒙仲!
  在伊阙之战时处处压制他一头,叫他白起因一时失利后、直到终盘都没有机会挽回劣势的对手。
  一想到能再次与这个宿敌交手,白起心底便不禁泛起阵阵兴奋。
  是的,似析君景皓那种货色,根本不值得他费心费力,唯独蒙仲,唯独这个家伙,才值得他白起打起十二分精力。
  『……当初樗里子撞见匡章,怕也是这样的心情吧?』
  白起心底暗暗想道。
  在他看来,蒙仲就是他白起的田章,是体现他白起作为一名将领价值的最佳对手。
  四月二十三日,在仲胥、卫援二人仍在方城南侧二十里处建造营寨的期间,稍稍做了一番攻城准备的白起,便带着部将童阳前往方城,准备对方城做一番试探性的进攻。
  而得知秦军聚众前来攻城,蒙仲亦立刻带着蒙遂、郑奭、蒙虎、华虎、穆武、武婴等诸将登上城墙,眺望城外的秦军。
  当看到城外的秦军顶多只有一军兵力,且一个个扛着长梯,并无其他攻城器械,蒙遂便对蒙仲说道:“看来白起今日只是来试探我方城的虚实……”
  蒙仲点了点头,旋即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郑奭。
  郑奭会意,主动请缨道:“方城令,不如今日就让在下麾下的兵卒代为守城。”
  蒙仲犹豫了一下,最终摇头说道:“不急,我方城的军队,也并非没有一战之力。郑司马远来是客,岂有客人挡在而主人缩在后头的道理?”
  说着,对蒙遂说道:“派老卒守城,武婴,你麾下的千名武卒,也让他们一同守城,莫要让白起识破我军的虚实。”
  “喏!”
  蒙遂与武婴抱拳领命。
  老卒,即指从前方城令魏迟那八千守军中筛选过后的近五千名兵卒,而武婴麾下的千名魏武卒,则是当初唐直拨给蒙仲麾下的两千五百名魏武卒中,在刨除了转型为骑兵的武卒后剩下的那一千人。
  这拢共不到六千名士卒,已称得上是方城军最精锐的士卒,其余就是刚刚征募的新卒,士卒的心态与战斗力远远不如这些士卒。
  兵法言,在己方势弱的时候,可示敌以强,使敌人产生困惑。
  而如今蒙仲所用的就是这招:既然白起前来试探他方城的虚实,他便将最精锐的士卒派上城墙,希望能够迷惑白起,使白起误以为方城的军队皆如此悍勇。
  如此一来,白起就会迟疑,而方城也能得到宝贵的喘息时间,用于加紧操练新卒。
  当然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蒙仲只能做好谋划,是否能否骗过白起,那得看那白起怎么想。
  “呜呜——呜呜——呜呜——”
  三声军号响起,白起麾下的秦军开始了攻城。
  而此时,白起则目不转睛扫视着眼前的城郭,寻找着能够克敌制胜的破绽。
  自当日在伊阙被蒙仲击败后,他便时时刻刻想着洗刷战败的屈辱。
  而这次,或许就是他击败蒙仲,挽回曾经失利的机会。
第290章
方城初战(一)
  “放箭!”
  随着蒙仲一声令下,在方城的南城墙上,无数魏卒高举弓弩,朝着向城池冲来的秦军展开了一波齐射。
  面对这阵箭雨,持有盾牌的秦卒纷纷用盾牌保护自己,而不曾手持盾牌的秦卒,则干脆用手臂挡在面前,以保护防御能力最薄弱的面门。
  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这些秦卒几乎没有惊慌,就仿佛早已适应了战场上的箭袭,以至于来自方城城墙的箭矢,并未能对这些秦卒造成太有效的伤亡。
  这不,方城的魏军仅仅只来得及展开两拨齐射,秦军的前队便已扛着长梯冲到了城下,啪啪啪地将一架架长梯架在城墙上,开始攀爬。
  看到这一幕,蒙仲不禁皱起了眉头。
  『太快了……秦军的行动力……』
  扫视着整个战场,蒙仲心下暗暗说道。
  他必须得承认,虽说世人都觉得魏武卒是当世第一强兵,但就蒙仲此刻看到的这些秦卒,他们的行动力以及临战的状态,着实是不亚于魏武卒,仿佛全军每一名秦卒的心中都只有“胜利”二字。
  他知道,这就是「军功爵制」的可怕,卫鞅提出的这套将战功与名爵挂钩的制度,仿佛将秦国上下每一名男儿都变成了渴望胜利、不畏死亡的战争兵器。
  平心而论,这并非是蒙仲第一次接触秦军,早在去年伊阙之战时,他就已率领魏军与秦军较量过,只不过那时他还没有似今日这般深刻的体会。
  想想也是,当日蒙仲面对的秦军,只是一支在经过与二十余万魏韩联军鏖战后的疲倦之师,军中秦卒的精神面貌与作战能力大打折扣,而今日他遭遇的这支秦军,却是在汉水北岸歇养充足,精力非常充沛的秦卒,这使得蒙仲难免有种错觉:这支秦军,比当日伊阙之战时的秦军更为强悍,更为悍勇!
  “攻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8/6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