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大司马(校对)第3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2/638

  看着出示了虎符的丁宝,白起心中大怒,脸上亦满是怒容,竟伸手就要去抓丁宝手中的虎符。
  见此,仲胥、卫援、童阳三人连忙拦住白起,连连低声劝说:“白帅息怒,白帅息怒。”
  丁宝也是吓了一跳,退后两步有些色厉内荏地喊道:“白左更,难道您当真要抗命么?!”
  不得不说,其实此刻丁宝心中亦是暗暗叫苦。
  白起是什么人,难道他不清楚么?那是穰侯魏冉最器重的爱将!伊阙之战中擒杀魏国名将公孙喜的新晋骁将!
  在军纪森严的秦国,一般兵将倘若违抗命令,十有八九就是处死,但白起怎么可能被处死?
  纵使是司马错,最多也只能在秦王面见状告白起,让穰侯魏出面去训斥白起。
  司马错敢杀白起试试?
  魏冉绝对立刻就跟司马错翻脸,到时候司马错在秦国绝对无法立足,哪怕他为秦国打下了偌大的巴蜀。
  因此,丁宝也不敢过于逼迫白起,只能抬出秦王、抬出穰侯魏冉来吓唬白起。
  好在帐内此刻还有仲胥、童阳、卫援三人,他们三人死死拉住了白起。
  他们可不敢放手,万一白起一时怒火攻心,一把抓住丁宝手中那枚司马错的虎符,将其摔在地上,那事情可就闹大了。
  期间,仲胥低声劝白起道:“白帅,眼下国内终归更信任司马错,希望您辅助他,倘若此事闹到大王面前,这岂不是给穰侯增添麻烦么?”
  听到这话,白起这才稍稍收敛怒气,瞪着丁宝恨恨说道:“老匹夫……他知道方城的守将是谁么?!是魏国的蒙仲!眼下我完全有把握攻下他所在的城池,可那老匹夫却命我撤兵至汉水?!他可晓得,倘若再给那蒙仲几个月的备战时间,到时候我秦军就要付出数倍的代价才能打下方城!”
  看着白起咬牙地用“老匹夫”辱骂司马错,丁宝很识趣地没有顶嘴。
  同时他也终于明白,眼前这位年轻的统帅白起,为何对魏国的方城有那样深的执念:那座城内,有白起在伊阙之战时的宿敌,魏将蒙仲!
  整整骂了好一会,白起这才发泄完心中的愤怒,只见注视着丁宝手中那枚虎符,恨恨说道:“老匹夫今日以虎符逼我撤兵,好,我白起听从便是,但是,他一定会后悔的!”
  说罢,他愤愤喝道:“传令下去,撤兵回汉水!”
  看着白起信誓旦旦的模样,丁宝心中亦有些迟疑,毕竟因为白起的关系,魏将蒙仲在秦国如今逐渐有了名气。
  但问题是司马错的命令,司马错要求白起撤兵至汉水,因此纵使丁宝有些信了白起的判断,也不好在这件事上帮白起什么,只能看着白起面带愤色地传下命令。
  片刻后,命令传下,白起麾下军卒面面相觑。
  不是说好进攻方城么?
  怎么就撤退返回汉水了?
  但既然是主帅的命令,军中士卒也不敢违抗,放弃了刚刚建好的营寨,将打造好的攻城器械通通凿毁,收拾行囊,返回汉水。
  在启程回汉水时,白起站在战车上,眺望方城的方向,心情很是不快。
  他并不只是惋惜失去了击败蒙仲的机会,而是恨司马错在不明究竟的情况下,便勒令他撤兵,这岂不是让蒙仲有更多的时间备战么?
  白起不难预见,待数个月后,待他秦楚联军再次踏足宛方之地,他秦军必然会付出更多的代价,才能攻克那座坚城。
  而这一切,都拜司马错所赐!
  “走!”
  一声令下,近七万秦卒原路返回,浩浩荡荡地返回鄀县驻扎。
  白起军的异动,立刻就引起了方城骑兵的注意。
  蒙虎、华虎、穆武三人得知此事后,立刻就率领骑兵远远尾衔秦军。
  他们原以为这是白起的什么诡计,但直到跟着白起军向南走出五十里后,蒙虎、华虎、穆武三人才感觉情况有些不太对:这白起,似乎是真的退兵了。
  左想右想想不通,三人立刻将此事禀告蒙仲。
  得知这个消息后,蒙仲也是足足愣了半晌。
  因为他知道,前几日白起对方城的试探进攻,其实基本上已经把方城的底子给摸透了,考虑到白起有七万军队,而他方城却只有堪堪三万可用之兵,这使得蒙仲近几日也很苦恼该如何抵挡白起。
  可没想到,时来运转,白起不知什么原因居然撤兵了,纵使是蒙仲也感觉不可思议。
  『究竟是白起得到了秦国的命令,还是说,是司马错勒令白起撤兵?』
  蒙仲暗自想到。
  因为据他所知,如今在楚国境内的秦国大将,就只有司马错与白起二人,如果不是秦国国内送来命令勒令白起撤退,那么就只有可能是司马错。
  当然,这只是蒙仲的猜测,具体如何,他也一无所知。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从投奔方城军的楚人当中挑选一些值得信赖的新卒,让他们乔装改扮到楚郢打探情况,看看能否打探到什么消息。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期间蒙仲亦想到了楚臣庄辛,从先前庄辛派人给他方城通风报信的事迹来看,庄辛显然是反对楚国臣服于秦国的,因此蒙仲倒也可以派人与庄辛取得联络,设法从庄辛那边打探一些情报。
  毕竟庄辛怎么说也是楚国的臣子,消息自然要灵通地多。
  但权衡了一番后,蒙仲最终还是放弃了:他担心暴露庄辛这个“内应”,使其遭到杀身之祸。
  总之,无论白起是出于什么原因暂时撤兵,但秦国迫使楚国臣服的目的仍然是为了讨伐魏韩两国,趁此空闲抓紧时间备战,这总是没错的。
  想到这里,蒙仲不再去沉思白起撤退的原因,转而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备战。
  数日后,大概是五月初一前后,白起率领麾下七万军队,重新回到鄀县一带驻扎。
  随后,他跟着司马错的近卫丁宝,在百余名秦卒的保护下,抵达了楚郢,拜见了他秦国的国尉,司马错。
  鉴于司马错破坏了他进攻方城的计划,本来就对这位老将缺乏尊敬的白起,对司马错更是没什么好脸色,以至于在见到司马错时,他从头到尾板着脸,一副生人勿进的模样。
  而司马错,他也是一个非常较真的人。
  想当初张仪还在齐国时,司马错就曾经为了“攻打巴蜀还是攻打韩国”这个问题,在秦惠王面前与张仪展开了一场辩论。
  结果,张仪凭他三寸不烂之舌,硬是没有辩过司马错,这才使得秦惠王最终听取了司马错的建议,将秦国的一部分力量用于攻打巴蜀之地。
  当日终于见到白起,司马错亦不客气地质问白起:“为何违背国内的命令,擅自对方城用兵?”
  白起板着脸,生硬的回答道:“方城有蒙仲在,若等国尉花数个月的时间组建秦楚联军,怕那蒙仲早已做好备战的准备……”
  听到这话,司马错也是愣了一下,惊讶问道:“蒙仲?伊阙之战时的那个魏将蒙仲?击败了你的那个?”
  白起虽然有点不爽司马错的说法,但他倒也并不排斥,毕竟蒙仲是他认可的对手,纵使被人说成败于蒙仲,他也不觉得有什么丢脸的——这天下岂有百战百胜的将军?
  “不错!”
  白起沉声说道:“楚国对我秦国臣服,这么大的事,根本瞒不过方城,以蒙仲的才能,他一眼就能看穿我秦国欲联合楚国讨伐魏韩两国,因此必然会提前做好准备……国尉花几个月时间组建联军,那蒙仲就有几个月的时间备战,与其到时候花费数倍的伤亡才能打下方城,我认为应当立刻对方城用兵,杀他一个措手不及。”
  “原来如此。”
  司马错点了点头,面色稍霁,毕竟白起的解释让他还算满意。
  但即便如此,他还是提出了与白起截然相反的战略:“白左更这么想倒也没错,但凡事要一步一步来,先促成楚王婚事,随后组建秦楚联军,之后,再率秦楚联军攻打宛方之地……以秦楚两国联军的阵势,难道还怕攻不下一个方城么?”
  听闻此言,白起心中冷笑连连。
  眼前这个司马错,根本不知那蒙仲到底有多么难缠,以至于说得如此轻松。
  但没有办法,他这次只是副将,一切得以司马错的意见为主。
  『你会后悔的,一定会后悔的。』
  深深看了一眼司马错,白起心中止不住地冷笑着。
第294章
六月
  数日后,泾阳君嬴芾出武关,来到了楚国的都郢,与楚国洽谈楚王熊横迎娶秦国嬴氏宗女为妻这件事。
  此时司马错与白起皆在楚郢,在听说此事后,便立刻与楚国的令尹子兰、大夫昭雎、庄辛等楚臣一同到汉水河畔迎接泾阳君嬴芾,给予后者足够的尊重。
  毕竟泾阳君嬴芾可并非一般的秦公子,他是秦国宣太后最亲近的两个儿子之一,且差点就当上了秦国的君主。
  楚女出身的宣太后,总共有三个儿子,即公子稷、公子芾、公子悝三人,但长子嬴稷刚出生没几年,就被秦惠王送到了燕国作为质子,希望结好与燕国,毕竟当时的韩国向东平定东胡、向南吞并蓟国,实力非常强大,且当时赵国的苏秦、魏国的惠施皆在各自君主的支持下组织合纵抗秦之事,秦国不希望中原诸国联合一致对抗秦国,便希望通过邦交来得到盟友。
  当时秦国选择的,即燕国与楚国。
  那时的燕国,实力与赵国不相上下,能为秦国很好地牵制赵国,因此秦惠王便将年幼的儿子嬴稷送到了燕国作为质子。
  而嬴稷这一去,便是整整二十余年,期间他经历了燕国的子之之乱,险些葬身在燕国的内乱中,但也有幸被赵主父看中。
  待秦武王嬴荡因为跑到周国举鼎而不幸亡故后,宣太后本欲在爱子公子芾与公子悝当中选一人,拥立其作为秦国的新君,却没有想到她远在燕国的长子嬴稷,反而是赵主父,通过对秦国施加压力,最终迫使秦国改立嬴稷为君主。
  正因为有长达二十几年在燕国作为质子的生涯,嬴稷虽说是宣太后的长子,但未必是宣太后最亲近的儿子,宣太后最亲近,想必是这二十几年来一直陪伴在身边的次子嬴芾与三子嬴悝。
  尤其是泾阳君嬴芾,他虽错失了秦王的宝座,但在母亲的袒护下,他还是得到了泾阳作为封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2/6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