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大司马(校对)第4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8/638

  也是,毕竟据潜伏在魏国的细作所送来的消息,去年秦国派司马错与白起攻打宛方之地,秦魏两国打地正激烈呢,这也是齐赵两国今年兴师动众攻打宋国的原因——他们想趁魏国被秦国牵制的机会,尽快瓜分富饶的宋国。
  可谁能想到,在他齐赵两国攻打宋国的情况下,秦魏两国居然握手言和,组织军队联手前来阻止。
  想了想,他急切地问张嵇道:“秦魏联军有多少兵力?几时能抵达陶邑?”
  张嵇摇了摇头:“关于此事,蒙虎、华虎二人并未透露,不过在下从蒙虎的语气判断,秦魏联军抵达陶邑,怕就在近几日了……”
  听闻此言,奉阳君李兑沉思了片刻,下令道:“张嵇,立刻派人前往曹县,命赵希、廉颇、田彻、高争几人率军返回陶邑,相比较曹县的景敾,秦魏联军才是我方最强劲敌,唯有先击败这支军队,我军才能继续图谋宋国!”
  “喏!”张嵇抱拳而退。
  当晚,张嵇派出的骑兵便抵达了曹县,将情况简单地恶跟赵希、廉颇、田彻、高争几位齐赵两国的将领一说,这几位将领立刻率军后撤。
  次日,即五月二十三日的傍晚前后,赵希、廉颇、田彻、高争四将各自率领军队返回陶邑,依旧驻扎于陶邑城外原先的营寨。
  当晚,奉阳君李兑召集诸将,详细说了一下秦魏两军组织联军前来讨伐他们的事宜。
  当他说起这支联军中有蒙仲时,赵希、廉颇、许钧三位赵将皆露出了复杂的神色。
  长长吐了口气,李兑沉声说道:“蒙仲此人,不愧是受先王看中的骁将,投奔魏国的第一年,便在伊阙之战中击败了秦将白起,此人带兵打仗的能力,我想无需赘叙,在座的诸位,或多或少都与此人打过交道……”
  话音未落,就见廉颇沉声说道:“李相放心,这次廉某定会击败蒙仲,洗刷当日被其击败的耻辱!”
  “很好!”
  奉阳君李兑很满意于廉颇的志气,旋即他转头看向赵希与许钧二将。
  这二人,都是蒙仲的旧识。
  尤其是赵希,他从一开始看不起蒙仲,每每针对蒙仲,再到后来被蒙仲义释,被其感动,以至于最后与蒙仲等人称兄道弟,用赵希自己的话来说,假如蒙仲如今在赵国最亲近的友人是肥义的儿子肥幼,其次是赵贲,那么第三个就肯定会是他。
  然而世事弄人,他作为安平君赵成的侄子,当年沙丘宫变前后,他就站在蒙仲等人敌对方的立场,如今亦是。
  更糟糕的是,当年他好歹还没有与蒙仲正面交锋,但这次,恐怕是逃不过去了。
  想了想,赵希沉声说道:“蒙仲此人,有勇有谋,且身边还有蒙虎、华虎等人为其爪牙,想要击败他,我等必须慎之又慎。”
  虽然他这话说了等于没错,但奉阳君李兑却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两日后,即五月二十五日,翟章、司马错、蒙仲三人率领秦魏联军沿着济水顺流而下,抵达了陶邑一带,准备在陶邑西侧约二十里处安札。
  不用问,在距离陶邑二十里的地方安营扎寨,这肯定是翟章与司马错二人的决定,毕竟到了他们这个岁数,带兵打仗第一求的是稳,也就是兵法中所说的“先立于不败”。
  但蒙仲却有不同意见,他对翟章与司马错二人说道:“秦魏联军之强,胜于齐赵联军,今我秦魏联军至此,我认为当先声夺人,威慑齐赵两军。两位老将军先立营寨,此举虽然稳妥,但立营岂需十四万大军?不若留下两万人安营扎寨,率其余军队前往陶邑搦战,彼若敢出城应战,则趁机败之;若彼固守不出,介时我军再退回此处即可……”
  可能是因为习惯了被白起顶撞,司马错听了蒙仲的反对意见,笑着对翟章说道:“怪不得白起希望这位方城令担任他的副将,在我看来,他二人打仗的方式颇为相似……”
  还别说,蒙仲与白起的打仗方式确实很像,大多数情况下就是正面刚,先击垮对面的气势,让对方被动陷入己方的节奏,然后再步步紧逼,最终一举将其击溃。
  唯一的区别在于,白起更急功近利,在正面交战没有优势的情况下,他会用一些非常规的手段来达到目的,而不是耐心等待时机,比如他当年在惮狐城时,强迫城内韩国平民冲击韩军的阵列。
  相比之下,蒙仲则比白起更有耐心,他在正面交战没有优势的情况下,会选择暂避锋芒、静待时机,然后瞧准敌军关键的破绽,一举将其击垮。
  这也是白起希望蒙仲辅佐他的原因:在白起看来,蒙仲的厉害之处,其实不在于他的谋略,而是在于他对战局的把握,以及伺机反制秦军的眼力,这一点,恰好能弥补他白起打仗过于莽进的弱点,不至于被敌军抓住破绽,甚至于可以后发制人,反过来将敌军的奇兵击溃。
  “年轻人嘛,难免气盛,自然不同于我等……”
  听到司马错的话,翟章微微笑着说道。
  就像司马错对白起越来越宽容一样,翟章对蒙仲同样也是越来越宽容,毕竟他已经逐渐意识到,他魏国的未来,恐怕要落在蒙仲这个年轻人的肩膀上。
  想了想,他笑着对司马错说道:“虽兵法教我等先立于不败而后胜于敌,但此子所说倒也有几分道理,没有田章的齐赵联军,岂需我等这般顾忌?不如就按照此子所言,留下两万人建立营寨,率其众前往陶邑搦战,好叫齐赵两军的兵将知道我方欲击溃他们的决心。”
  司马错想了想,觉得翟章的建议倒也可行,便点点头答应了此事。
  于是乎,十三万秦魏联军原地歇息了半日,旋即翟章、司马错各自留下一万军队建立营寨,率领其余九万军队,以及蒙仲麾下的两万军队,浩浩荡荡地杀向陶邑。
第337章
先声夺人
  五月二十五日晌午前后,翟章与司马错二人率秦魏联军抵达陶邑城西,于陶邑西郊徐徐排列阵型。
  刨除掉各自留下负责建造营寨的一万军队,目前秦魏两军的兵力还是非常趋近的,秦军五万余,魏军为五万六千左右,不过考虑到已得到自由行动权限的华虎、华虎麾下四千骑兵,因此总得来说还是魏军的兵力较多。
  可论士卒的素质,除方城军以外的魏军,那就不如秦军了。
  哪怕是隔着老远,蒙仲仿佛亦能感受到秦军那种磅礴的求战欲,用一句话来形容秦军颇为贴切:不用告诉我敌人是谁,只要告诉我敌人在哪里。
  反观翟章麾下的魏军,甚至于包括蒙仲麾下的方城军,此刻的士气,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战斗热情,就远不如秦军炙热。
  见此,乐进私底下对蒙仲说道:“秦国两年发动三场战役,纵使牺牲十几万人却仍有源源不断的兵力,这不是没有理由的。”
  蒙仲微微点了点头,他知道,是卫鞅提出的军功爵制使秦国上上下下充满了攻击性,且使秦国成为了一个极具侵略性的国家,论秦人对外扩张的执念,这是中原诸国所无法达到的。
  片刻后,蒙仲骑着马到了阵中的空地,只见在那里,司马错麾下的大将晋邝正站在战车上,颇显不耐烦地等着蒙仲。
  原来,蒙仲与晋邝是分别由翟章、司马错任命的中军大将,简单地说,这场仗除了翟章、司马错二人以外,就数蒙仲与晋邝拥有次级指挥权。
  为了更好地配合作战,翟章与司马错将各自的本阵设在一处,而蒙仲与晋邝,也需要在彼此可以沟通的距离下来指挥此地的秦魏联军,免得出现指挥上的混乱。
  “晋邝将军。”
  “方城令。”
  二人彼此见礼。
  说起来,尽管晋邝前一阵子还能蒙虎、华虎等人在商议军议时发生了冲突,但是对于蒙仲,晋邝还是颇为尊重的,其中原因不难猜测,无非就是蒙仲几次挫败了秦国的对外战争,使晋邝等秦国的将军感到忌惮罢了。
  见秦魏两军皆已准备就绪,晋邝便派了一名将领前往前方齐赵联军的营寨搦战。
  而此时,住在陶邑城内的奉阳君李兑,也早早就收到了秦魏联军袭来的消息,于是带着随从立刻来到城西的营寨,即赵将赵希、廉颇二人驻军的营寨。
  在这座营寨西营门一带的哨塔上,奉阳君李兑带着赵希、廉颇、董叔等人,登高眺望着远处的秦魏联军,待看到密密麻麻多达十几万的秦魏联军时,李兑亦感觉头皮发麻。
  诚然,他麾下确实有十万赵军、五万齐军,但这并不表示他愿意跟十几万秦魏联军交战。
  这不奇怪,虽说他在赵国确实是权倾朝野的权相,发出的命令现如今比赵王何还要管用,但无论如何,他终归是赵国的臣子,自然不希望他赵国的实力在这场仗中受到太大的损害。
  因此如果允许的话,他倾向于跟秦军的主帅好好谈谈,劝说对方退兵,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对面秦军的主帅似乎铁了心站在魏国那边。
  “报!”
  片刻后,底下有李兑的近卫急匆匆奔来,抱拳说道:“启禀李相与诸位司马,秦魏联军的将旗已打探清楚,秦军的主帅乃秦国汉中郡守司马错,魏军的主帅乃魏国大司马、邺城令翟章。”
  听闻此言,奉阳君李兑的面色变得愈发深沉。
  翟章,那可是他的老对手了,当初赵主父还在世时,李兑与安平君赵成就驻军在中牟,时不时地就曾经跟邺城的翟章发生一些摩擦,彼此知根知底。
  而司马错,作为秦国硕果仅存的老辈名将兼三朝元老,司马错在中原的威名虽远不如魏章、嬴疾等人,但也不失名将的赞誉。
  今日这两位联手来讨伐自己,纵使是奉阳君李兑亦感到颇为棘手。
  此时,廉颇愤愤地说道:“秦魏两军好是狂妄,初至此地,不先立寨,竟敢率众前来搦战……”说着,他转身对李兑说道:“李相,在下恳请作为先锋,为李相击破这两支军队!”
  李兑压了压手,示意廉颇稍安勿躁。
  他知道廉颇有勇有谋,倘若换做在平日里,他多半会同意廉颇的建议,但这次,实在是利害太大。
  想了想,他问赵希道:“赵希,依你之见,我方可有出营应战的必要?”
  赵希闻言思忖了片刻,摇摇头说道:“秦魏联军人多势众,且我等对其并不过多了解,依在下之见,还是先观望几日为好……”
  从旁,廉颇皱眉说道:“赵司马,秦魏联军前来搦战而我方拒不应战,恐伤士卒们的士气……”
  正说着,原本在营外搦战的那名秦军军官退了回去,换了一名魏军的将领,正是乐进的副将於应,只见此人带着寥寥数十名魏卒在营寨外破口大骂,其中大概,无非就是嗤笑齐赵联军胆怯无能,不敢出战。
  见此,奉阳君李兑虽心中恼怒,但还是忍着怒气安抚诸将道:“彼未曾携带任何攻城器械,必然不敢就此进攻我军的营寨,我等先静观其变……”
  除廉颇对此有些不满外,其余诸赵将皆点了点头。
  此时,远远看到赵营在魏将於应的羞辱与挑衅下毫无反应,秦将晋邝略带几分笑容对蒙仲说道:“赵人比我想象的要懦弱……彼据守不出,如之奈何?”
  蒙仲盯着远处的赵营看了片刻,平静地说道:“先设法挫伤赵军的士气……”
  晋邝点点头,转身对身边的近卫吩咐了几句。
  片刻后,五万秦军陆陆续续地开始示威的行为,即军中士卒用手中的兵器敲击盾牌,以此发出整齐而响亮的巨声。
  “梆梆梆——”
  “梆梆梆——”
  不得不说,那声势,就连蒙仲亦忍不住转过头,略带惊诧地打量秦军的阵列。
  说起来,似这种方式的示威,似乎是秦国军队特有的威慑方式,记得当初白起在方城、阳关前也曾用过,效果绝佳,唬地当时方城军的新卒们面色发白、手足无措。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8/6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