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大司马(校对)第6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07/638

  还别说,这个数目着实惊住了蒙仲与田黯,二人都有些怀疑段干寅是不是过于高兴而糊涂了。
  要知道能作为战马的,必然是最优秀的上等马,然而两万匹上等战马……别说段干氏一族,集魏国举国之力能否办到都两说。
  可能是注意到了蒙仲与田黯古怪的表情,段干寅气笑道:“老夫又没说一次交付,五到十年之内吧。”
  五到十年,这还差不多。
  蒙仲与田黯相视点点头:这老头总算还没糊涂。
  随后,段干寅与田黯又与蒙仲聊了些有关于宋国的事。
  不得不说,宋国目前的处境,并不乐观,这次齐国出兵进攻宋国,兵分两路,一路从济南(济水南)径直南下,穿过东郡齐鲁边界,攻打宋国的北部,像方与、单父、陶邑等等,皆在这路齐军的进攻路线上;而另一路则兵出莒城,南下攻占郯城,继而攻占薛邑、邳县,最终兵峰直指彭城。
  据魏国最新得到的消息,郯城已经被齐军攻破了,十几万齐军高歌猛进,直取彭城,打得宋国的军队是节节败退。
  说实话,对此蒙仲感到很纳闷。
  齐强宋弱,这确实是不争的事实,此番齐国吸取了前两次讨伐宋国失败的教训,倾尽举国力量攻打宋国,这的确不是宋国能够抵挡的,但宋国也不至于败地这么快吧?
  方与、单父、陶邑等宋国北部城池的失利姑且不提,毕竟宋国这些年确实没花太多力气在北边,可郯城,郯城却不应该如此轻易就丢掉。
  要知道,郯城是太子戴武亲自驻守的城池,且此前太子戴武听取了蒙仲的建议,在郯城一带建造了好几个小城池当做据点,每座小城池虽然规模都不大,只能驻扎个几千人,但彼此相距都不远,便于相互支援、互为掎角之势,可以说完全都是为了防止齐军大举入侵而设的,按理来说应该能守上更长的时间才对。
  “关于宋国,老夫倒是听说过一个消息……”
  捋了捋胡须,段干寅对蒙仲说道:“去年年末,有传出宋王偃与太子戴武不和,太子戴武欲兴兵夺位……”
  “……”
  蒙仲眨了眨眼睛,一时半会没反应过来:“谁?太子?戴武?兴兵夺位?”
  他感觉难以置信。
  如果说是别的国家的事,那他不清楚,可那是宋国,是他出身的国家,他还会不清楚么?
  比如说这则传闻中‘兴兵夺位’的宋太子戴武,蒙仲怎么可能不了解?
  太子戴武,他义兄惠盎与宋臣薛居州精心教导的未来君主,言行举止一副儒家弟子做派,重视礼数、看重仁义,怎么可能会兴兵夺取他父亲宋王偃的王位?
  更何况,宋国君主的位置,其实宋王偃早就传给太子戴武,严格来说,如今戴武才是宋国的君主,其父戴偃是太上王,地位就好比赵国的赵主父……
  『唔?』
  一想到赵主父,蒙仲心中不明缘由地咯噔一下。
  说实话,如果没有亲身经历过赵国的事,他绝对不会相信这则传闻,因为他认识的宋王偃与太子戴武父子二人,是没有理由出现矛盾的,但正因为亲身经历过赵国的事,他反而吃不准了……
  赵国沙丘宫变的本质是什么?是因为公子赵章谋反?
  可能天底下绝大多数的世人都如此认为,但亲身经历过那件事的蒙仲却知道,那次赵国内乱的原因,其实在于赵主父……
  虽然蒙仲一直很尊敬赵主父,且至今仍因为赵主父而不想原谅赵王何,但他必须得承认,那次赵国的内乱,其实是赵主父引起的,因为赵主父后悔过早将王位传给赵何,试图借公子赵章谋反一事,重新夺回王位,再当几年赵王,去实现他对赵国的种种设想……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在蒙仲的印象中,宋王偃跟赵主父的性格极其相似,同样傲骨、同样好战,且同样对各自的国家抱有极高的热诚……
  『难道……』
  皱了皱眉,蒙仲微微色变。
  他无法确认段干寅所述的这则谣言是否属实,但他可以肯定,倘若这则谣言属实,宋王偃与太子戴武之间确实发生了什么政治权力上的矛盾与冲突,那么绝对就是宋王偃挑起来的……
  因为戴武不是赵章,赵章因为有过被废除太子位的经历而变得偏激,但戴武没有,他从一开始都是作为宋国未来的继承者被培养,根本不可能存在被废除太子之位的可能,并且,戴武还被惠盎、薛居州培养得简直跟儒家弟子似的。
  注定可以继承王位,且又受儒家思想影响,重视父子之礼,戴武怎么可能为了提早几年执政宋国而兴兵去攻打他的父亲宋王偃?
  除非,宋王偃跟赵主父似的,太上王当腻了,希望再次拿回王权,施展对国家的种种抱负,导致引起了追随太子戴武的那些人的强烈不满……
  倘若果真如此……
  『……那个家伙,难道就一点也没有从赵国的内乱中吸取教训么?!』
  蒙仲恨恨地咬了咬牙。
  他发誓,倘若宋王偃果真做出了这种糊涂至极的事,他绝对会揪住对方的衣襟狠狠训斥其一番。
  要知道如今的他,可不再是当年初见宋王偃时那个十四岁的他了。
  唔,现在的他,正值二十三四,且一直以来从未落下过个人武艺的锻炼,单手都能打得过宋王偃那一介六十几岁的老头……
第430章
奔赴宋国
  本来,接下来蒙仲将代表魏国前赴赵国邯郸,参加‘五国伐齐邯郸会议’,相比较前一阵在阴晋的伐齐倡议,邯郸会议才是具体商量伐齐战术的会议。
  但今日段干寅所讲述的那则谣言,那则有关于宋王偃与太子戴武之间发生矛盾的谣言,让蒙仲感觉格外的在意。
  宋国太子戴武,乃是蒙仲所见到的诸国储君中最具正人君子品德的,甚至于稍稍有些迂腐,没办法,谁让惠盎与薛居州将这位太子教导成了一位儒家弟子呢?
  但尽管如此,太子戴武的个人魅力,在蒙仲看来也是首屈一指的,至少在他看来比赵王何还要出色,更别说传闻中好娈童、男风的魏太子魏圉,总之由太子戴武执政宋国,蒙仲是非常支持的。
  反之,万一这位宽容、仁厚的太子殿下出现了什么闪失……
  蒙仲不敢想象。
  因为心事重重,当晚于王宫的庆功宴,蒙仲显得有些魂不守舍。
  大司马翟章看出了这一点,于半途借如厕之名将蒙仲拉到殿外,小声叮嘱道:“大王为你庆功,故而设下今晚的宴请,然而你今晚的表现,可对不起这场酒宴啊……”
  听到这话,蒙仲遂苦笑着将段干寅讲述的谣言告知了翟章,只听得翟章皱眉不已。
  他对蒙仲说道:“段干氏是如何得知的?老夫返回大梁之后,便派人前往宋国彭城,可信使至今还未返回哩……”
  “据说是从前来大梁经商的商贾口中得知。”蒙仲解释道。
  说着,他顿了顿,看着蒙仲低声说道:“大司马,在下有些在意宋国……按照我原本的估算,郯城没有那么快沦陷,怎么说也能守到今日年末,直到明年年初因城内柴粮耗尽而被齐军攻破,可是据传闻,郯城是守了不到三个月就沦陷了……我怎么想都感觉不太对劲。”
  翟章微皱着眉头看着蒙仲,问道:“你是想立刻奔赴宋国?可你不是要到邯郸赴‘五国伐齐’的会议么?”
  是的,五国伐齐会议设在赵国的邯郸,这是之前秦国的国相穰侯魏冉定的,其中原因嘛,无非就是各国派人至赵国邯郸,向赵国施压,迫使赵王何同意赵国亦假如讨伐齐国的行动,那么接下来便就近在赵国的邯郸召开五国伐齐会议,商讨讨伐齐国的具体战略。
  魏国这边的赴会代表,显然就是蒙仲无疑。
  对于穰侯魏冉的提议,蒙仲本来觉得并非坏事,但当时的他,可没想到宋国这边战况会如此严峻。
  想到这里,他恳求翟章道:“大司马,能否请您代在下前往赵国赴会?”
  “啊?”
  翟章捋着胡须愣神地看着蒙仲,旋即语气有些古怪地说道:“蒙仲,老夫代你去赵国赴会,这固然没什么问题,可你要知道,这次的赴会,可不单单只是商议讨伐齐国的策略啊……”
  是的,这次将于邯郸召开的五国会议,其实更主要的是确定五国伐齐联军的统帅。
  关于这个位置,蒙仲的呼声相当高,秦国那边,像魏冉、司马错等人都认可由蒙仲担任这个位置,唯独白起对此很不满意,跟蒙仲争辩了几句,但总得来说竞争力不大。
  但眼下蒙仲要赶奔宋国,甚至看样子要提前帮助宋国抵抗齐军的入侵,那么缺席了会议的他,自然也就无法再担任联军统帅的职位——这里并没有什么阴谋,只因为联军统帅要负责五国军队的召集以及粮道的路线,简而言之在联军出动之前要提前做好各种安排,倘若蒙仲远在宋国,自然无法负责这方面的事,那么就只能放弃。
  蒙仲显然是听懂了翟章的言下之意,淡笑说道:“我并不在意那个位置。”
  “……”
  翟章眼巴巴地看了蒙仲半晌,忽而玩笑说道:“若不是老夫很欣赏你,这会儿就一巴掌把你给拍下去。若老夫再年轻十年,定要跟你争一争这个位置,没想到你小子还不在乎……罢了,既然你主意已决,老夫就叫唐直代你去赴会吧。对了,那么关于联军统帅这个位置,你是支持韩国的暴鸢,还是秦国的白起?……老夫个人觉得,这个位置最好还是别落到秦人手中,免得后续发生什么变故。”
  “不至于的。”
  蒙仲当然知道翟章在担忧什么,闻言摇摇头笑道:“秦国眼下恨不得我魏国倾尽国力去吞并齐国,去跟那些不愿受魏国通知的齐人拼个两败俱伤,怎么可能在这会儿故意生事,让魏国重新将注意力转向秦国呢?……不过大司马所说也在理,这样吧,请大司马派人通知唐直兄的时候告诉他,让他代我推荐燕国的乐毅担任主帅……”
  “乐毅?”翟章脸上露出几许惊讶之色:“不选暴鸢?”
  蒙仲以尴尬而不失礼貌的笑容解释道:“暴鸢老哥……不是乐毅的对手,他驾驭不了白起的。”
  在说这番话时,其实他心底也有些嘀咕。
  因为在他看来,其实乐毅也驾驭不了白起啊,毕竟白起,那么多么高傲的一个人啊。
  听到蒙仲的话,翟章捋了捋胡须,惊讶说道:“乐毅此人,老夫记得是你早些年的副将吧?此人竟有这等能耐?可这些年来从未听过他有什么过人的事迹啊……等会,传闻不是你与乐毅关系不好,是故你二人才分道扬镳么?”
  显然蒙仲也听说过类似的谣传,耸耸肩说道:“以讹传讹罢了,乐毅与我,乃手足兄弟。”
  听到这话,翟章遂也不在追问,点点头说道:“那好,我回头派人到邺城,叫唐直代你去邯郸赴会,按照你的意思,推荐燕国的乐毅担任联军统帅……那么你呢,你打算几时奔赴宋国?”
  “越快越好。”蒙仲低声说道:“可以的话,我希望明日就动身……”
  听到这话,翟章表情古怪地看了几眼蒙仲,说道:“据老夫所知,大王原本打算留你在大梁住几日,设法叫你与太子多亲近亲近……罢了,这件事老夫去说吧,想来大王也能谅解。”
  说到这里,他拍了拍蒙仲的肩膀,笑着说道:“宋国那边最近不安稳,你去的时候要小心一些,老夫还指望着你来接老夫的位子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07/6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