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大司马(校对)第6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2/638

  可能是因为联军主帅之职被乐毅所夺的关系,白起本身就对乐毅看不惯,再加上乐毅‘过河拆桥’,在联军即将取得最后伐齐的最终胜利时,居然遣还诸国联军,因此他在会议上就毫不客气地嘲讽了乐毅,嘲讽乐毅过河拆桥。
  但嘲讽归嘲讽,可最终,白起依旧同意了他麾下的军队被遣还。
  对此,胡阳、嬴摎等几名年轻将领不能理解,询问白起道:“国尉,既然您嘲讽乐毅过河拆桥,可您为何还要答应此事呢?”
  白起解释道:“穰侯此次主张伐齐,就是为了让魏国花费精力去争夺齐国的土地,而顾不上我大秦,事实上,就算那乐毅不提出此事,过几日我也会以种种借口要求撤兵回国,反正齐国败局已定,我不相信魏国会放弃即将到手的利益……没想到乐毅那般小鸡肚肠,生怕秦赵韩三国抢了齐国的财富,迫切想将三国的军队遣还,与魏国共同瓜分齐国,既然他提出的事正和我心意,何不顺水推舟呢?”
  王龁、胡阳、嬴摎几人恍然大悟,纷纷称赞白起睿智。
  然而如此睿智的白起,亦被乐毅摆了一道。
  十日后,在秦、赵、韩三国军队纷纷撤回本土之后,魏国的主将唐直,亦率领魏国军队撤回了东郡,不再参与之后对齐国的进攻。
  这正是蒙仲制定的策略,魏国只要东郡,不干涉之后对齐国的进攻,这能有效地避免魏国陷入攻占齐国土地的战争泥潭,毕竟眼下虽说齐国败局已定,但想要吞并整个齐国,却仍旧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办到的事,蒙仲不希望魏国花费太多的时间与精力吞占齐国的土地,毕竟对于魏国而言,秦国才是最大的威胁。
  而乐毅所谓的‘魏燕两国瓜分齐国’的企图,事实上只是用来应付秦国的幌子罢了,相信这件事日后传到穰侯魏冉与国尉白起耳中,二人肯定会非常愤慨,懊恼魏国竟然没有中计。
  待等到六月中旬,秦、魏、赵、韩四国联军,基本上皆已从齐国撤回,返回了各自的国家,唯独燕国的军队仍然打着‘五国联军’的旗号继续攻打齐国。
  正如乐毅所猜测的那般,济水防线被攻破,三十几万齐军被击溃,这件事给齐国造成了极大的打击。
  更别说,承担着抗击五国联军重责的田触,也被乐毅抓住关押了起来。
  在找寻不到田触的情况下,齐王田地任命田达接替田触的位子,继续率领残军抗击燕军。
  但遗憾的是,齐国的残军士气已泄、斗志全无,如何挡得住燕国的军队?
  最终,代替田触成为齐军主帅的田达,战死沙场,被燕将荣蚠所杀。
  得知前线溃败后,齐王田地大惊失色,仓皇逃离临淄。
  而在这位君王离开后,那些对苏秦恨之入骨的齐臣,立刻派遣刺客杀死了后者。
  齐王田地的逃离,使得临淄更为动荡不安,乐毅趁机率领燕军攻入了临淄。
  随后,乐毅一边在临淄犒赏全军,一边搜刮齐王宫的财富,将其通通运往燕国。
  一个月后,得知伐齐一事大为顺利的燕王职,从蓟城赶到济水,途中竟听说乐毅已攻破齐国的都城临淄,他大为惊喜,跑到临淄嘉奖乐毅、荣蚠、赵奢以及三人麾下的军队,同时吊念被齐人刺杀的苏秦。
  期间,乐毅向燕王职讲述了蒙仲的观点,他对燕王职说道:“大王,燕国弱而齐国强,今日我燕国虽借诸国之力击败齐国,但想要吞并齐国,在臣看来着实不易。想当年,齐国欲吞并我燕国时,尚因为燕人的反抗而被迫撤军。因此臣以为,想要吞并齐国,令齐人屈服,绝非单纯依靠刀剑,更要施以笼络之心,让齐人心甘情愿归顺我燕国……”
  燕王职深以为然,点头说道:“你说得没错,倘若我燕军士卒肆意迫害齐人,必然会步上当年齐宣王的后尘,最终被齐人赶回河北……就按照你的意思去办吧。”
  听到这话,乐毅犹豫说道:“可是,这可能需要十年、二十年、甚至是更久的时间。”
  燕王职笑着宽慰道:“寡人知道卿在担心什么,但卿的为人,寡人素来坚信不疑……事实上,能得到卿的鼎力相助,寡人深感幸哉!”
  说着,他便册封乐毅为昌国君,将临淄西南约四十里处的昌城封给了乐毅作为封邑,并名乐毅以临淄作为据点,继续攻占齐国剩下的城池。
  待燕王职离开临淄,返回蓟城后,昌国君乐毅继续率领燕军攻占齐国的土地。
  由于乐毅清楚此时宋国也在从齐国的南边发起进攻,因此,乐毅的主要目标是东边,即北海郡与东莱郡。
  尤其是北海郡的治县即墨,相传这是一座论繁荣毫不亚于临淄的富饶之城,考虑到燕国缺钱,这座城池自然而然成为了乐毅的目标。
  至于齐国南部的城池与土地,乐毅默许让给了宋国,毕竟以燕国的体量想要吞并整个齐国,实在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因此乐毅非常乐意让宋国分担一下,反正燕宋两国这次瓜分齐国后,近几十年不至于会成为相互的威胁——没有多余的精力嘛。
  但遗憾的是,乐毅高估了宋国的胃口,或者说,他错估了蒙仲的谨慎。
  这不,当得知宋国军队止步于莒城后,乐毅简直不可思议。
  诚然,莒城确实是齐国当年为了应付宋国施行反攻而增固建设的坚城,但宋军的主帅是谁,是蒙仲,怎么可能打不下莒城?
  仔细一想,乐毅明白了。
  不是蒙仲打不下莒城,而宋国吞不下了,要知道这次宋国向北攻占了方圆两三百里的齐国土地,俨然快接近四分之一个宋国,看魏国这次只夺取东郡就知道,肯定是蒙仲向太子戴武提出了建议,表示宋国应当止步于莒城。
  意识到这一点,乐毅也没办法,只能兵分两路,一路继续向东,继续攻取北海郡、东莱郡,一路则向南,攻取琅琊郡的北部,接管宋国冷静放弃的那片土地。
  截止该年的冬季,齐国被魏、燕、宋三国瓜分,其中燕国占领的齐土最多,几乎接近五分之三,其余两分,则分别由魏国与宋国各占其一。
  偌大的齐国,到最后只剩下莒城、即墨两座城池,暂时还能堪堪抵挡燕军的进攻。
第441章
拜访孟子
  魏王遫八年十一月前后,宋国参与对齐国的瓜分,止步于莒城。
  当然,这是目前出任宋国大司马的蒙仲的考量,他认为,与其盲目地继续吞并齐国的土地,不如以消化已攻取的土地为主,毕竟宋国截至目前为止已攻取了齐国五分之一的土地,相当于令宋国增加了超过四分之一的面积,这已足够让宋国消化上好些年。
  仔细想想,宋王偃这些年对外扩张所攻取的土地才有多少?还不及这次的一半,而这次宋国几乎毫不费力地就得到了相当于宋王偃数年对外扩张约两倍多的土地,这还有什么不满的呢?
  但宋国的将领们,倒也不是人人都像蒙仲那般理智,比如戴不胜,他就多次劝说蒙仲带领他们继续北伐,至少要攻下莒城。
  为何戴不胜如此重视莒城呢?
  原来,此时的齐王田地因为五国联军讨伐的关系,已经从临淄逃到了莒城,也不晓得是觉得莒城能够抵御燕国与宋国的军队,还是准备继续外逃。
  而戴不胜的想法就是抓住齐王田地,让他为这些年施加给宋国的战争付出代价。
  面对戴不胜的劝说,蒙仲问他道:“抓住了齐王田地,你打算怎么办?”
  “当然是杀了他。”戴不胜毫不犹豫地说道。
  听闻此言,蒙仲微微笑了笑,忽然问道:“你知道楚怀王么?”
  戴不胜睁大眼睛:“我当然知道。”
  蒙仲点点头说道:“楚怀王本是一名昏君,先是被秦国的使者张仪所欺骗,以所谓的‘六百里商於之地’断绝了与齐国的邦交,还几度派人公然羞辱齐王,彻底断绝了与齐国的交情。随后,又发动倾国之战与秦国打仗,死了不计其数的楚人,导致楚人恨楚怀王入骨。可因为后来楚怀王在前赴秦国求和时拒绝割让楚国的国土,因而客死他国,楚人反而淡忘了对楚怀王的恨意,转而憎恨秦国……今齐王田地,于内遭齐人憎恨,于外遭各国嫌弃,可若是这位昏君落到我宋国手中,且我宋国将其杀死,你觉得会不会再次发生类似楚怀王的故事呢?”
  “这……”戴不胜面露犹豫之色。
  笑了笑,蒙仲又说道:“所以说,让齐王田地活着吧,他活着,齐人只会继续憎恨他,将国家破碎的责任通通归于这位昏君,但倘若这名昏君死在我宋国手中,齐人或就会将这份恨意转向我宋国,继而抗拒我宋国对琅琊郡的统治。”
  戴不胜恍然大悟,于是不再提继续攻打莒城,宋国的军队止步于鄅城一带,不再继续向北。
  几日后,宋国太子戴武从彭城来到了鄅城。
  太子戴武的突然来到,让蒙仲感到有些纳闷,误以为戴武也是不满足于现如今所攻占的齐国土地,因此他向戴武解释了一番原因。
  没想到戴武却笑着说道:“戴武并非为此事而来。”
  不是为了这事?
  那是为什么?
  蒙仲十分惊讶。
  于是戴武便对蒙仲说道:“戴武欲赴邹国求见孟子,希望卿能与戴武同行。”
  『原来如此。』
  蒙仲顿时恍然大悟,感情太子戴武是希望他代为引荐——虽然以太子戴武的身份与名气,定能得到孟子师徒的盛情接待,但倘若戴武的队伍中有蒙仲在,相信气氛更加融洽。
  点点头,蒙仲对戴武说道:“原本,我亦打算在冬季时拜访孟子,既然太子有意,在下自然愿意与太子同行。不过在此之前,太子应当出面犒赏军中的士卒,表彰他们的功劳。”
  “那是自然。”太子戴武连连点头。
  于是乎,太子戴武出面犒赏三军,数万宋国军队在鄅城欢庆,庆贺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犒军之余,蒙仲将军中事务交给戴不胜,带着太子戴武踏上了前往邹国的旅程。
  从鄅城到邹国,只需向西穿过鲁国的国土——确切地说,是先要穿过费国,再穿过鲁国,费国乃是鲁国的附庸国,其国君乃是鲁国当年的三桓之一,季氏。
  在经过费邑时,费国的国君盛情接待了宋国太子戴武与宋国大司马蒙仲,并且费国的君主还隐晦地指出,前些日子齐王田地派使者到鲁、费两国,恳求两国收容,但鲁国与费国都没有接受。
  费国这般着急地表明心迹,戴武与蒙仲当然明白其中的道理,这不,蒙仲也不说其他,当场就举起酒樽笑道:“愿鲁费两国与我宋国的邦交天长地久。”
  这一句话,仿佛是让费国的君臣们吃了定心丸,纷纷举起酒樽迎合:“愿三国邦交天长地久。”
  次日,太子戴武亲自向费国的国君告辞,表明此行的目的是拜访孟子,很遗憾无法在费国久留,于是费国的君主便亲自带着十几乘战车相送,将戴武与蒙仲一行人送至国界。
  离开费国,再穿过鲁国的南部地区,便抵达了邹国,邹国的君主早已得到了消息,亦亲自前来迎接,将戴武与蒙仲请到宫殿,又是设宴款待,又是表明心迹——原来,齐王田地同样派人向邹国恳求收容,但邹国的君主同样没有答应这件事。
  得知戴武与蒙仲准备去拜访孟子,邹国的君主出于好意,本欲派人告诉孟子以及他的弟子,但这件事被戴武与蒙仲婉言回绝了。
  面对孟子那样的当代圣人,戴武怎么敢摆什么架子?
  至于蒙仲就更不必多说,哪有让老师提前等候弟子的道理?
  然而邹国的臣子中不乏有儒家弟子,这些儒家弟子们还是提前一步将此事送到了孟子的居住。
  由于在费国与邹国两地耽搁了几日,戴武与蒙仲一行人在十一月十四日,这才抵达孟子的居所。
  此时大雪纷飞,天气已十分寒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2/6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