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大司马(校对)第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4/638

  毕竟在赵国,田不禋是他唯一可以请教的人。
  对于蒙仲再次前来拜访,公子章显得很热情。
  或者是说,他最近心情很好,因为最近一两个月,赵主父多次表彰了他在中山国的功劳与建树,言语之间隐约露出想要册封他为邑君的打算。
  说实话,对于封君,公子章其实并不在意,因为他最想要的,是从他弟弟赵何手中夺回那个本该属于他的王位,真正让他感到高兴的,是他感觉到父亲似乎与他越来越亲近了。
  这不,就在最近几日,赵主父还当众夸奖公子章勇武果敢,酷似当年的他。
  这让公子章很是欢喜。
  “蒙仲,这么晚前来,莫非有什么要事吗?”在见到蒙仲后,公子章很亲热地问道。
  他之所以对蒙仲亲热,一方面是因为蒙仲是“自己人”,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蒙仲在赵主父身边的地位越来越高,比如最近三个月,赵主父渐渐已不用其他近卫保护,而命蒙仲、蒙虎、蒙遂,包括刚刚成为近卫的乐毅保护在左右。
  在这种情况下,公子章对待蒙仲,当然是愈发的亲近与客气。
  “公子。”蒙仲抱了抱拳,带着几分歉意说道:“打搅公子歇息了,我此番前来,是有一些事想请教田大夫。”
  在旁,田不禋捋着胡须笑道:“不是说让你唤我阿兄即可么?”
  片刻后,田不禋便带着蒙仲来到了他的帐篷,询问来意。
  见此,蒙仲便低声对田不禋说道:“阿兄,请屏退左右。”
  田不禋愣了愣,脸上的笑容顿时收了起来,立刻吩咐护卫远离他的帐篷。
  此时他方才压低声音问道:“是赵主父的事么?”
  蒙仲点点头,低声对田不禋说道:“不知阿兄是否知晓,最近三个月,赵主父似乎在竭力栽培我等……”
  “这是好事啊。”田不禋捋着胡须笑道。
  蒙仲闻言点点头,旋即又说道:“确实是好事不假,但其中深意,不得不让愚弟产生遐想。”
  田不禋目视着蒙仲半晌,忽然压低声音说道:“你是觉得,赵主父或许是希望将你等栽培为亲信?”
  他虽然是反问,但是语气却很笃定。
  这显然,这位田不禋田大夫其实也看出来了,只不过赵主父栽培的对象乃是蒙仲等“自己人”,是故田不禋揣着明白装糊涂,故意假装不知而已。
  直到今日蒙仲挑明了这件事,田不禋才开始考虑要不要将某些事和盘托出。
  在思忖了良久后,田不禋正色询问蒙仲道:“阿弟,你觉得公子章为人如何?”
  蒙仲想了想说道:“在我看来,公子章勇武果敢,但性格鲁莽……”
  “我不是问你这个。”
  田不禋抬手打断了蒙仲的话,微笑着说道:“其实你早就看出来了吧,看出公子章与为兄,有代赵何而王的心思……”
  “……”
  蒙仲微微皱了皱眉,不知该怎么回答。
  其实,早在他初次见到公子章时,见公子章在提及吴娃、赵何时面露怨愤之色,他就猜到赵章不满屈居于赵王何之下,但他并不想被牵连,毕竟他此番前来赵国的目的,只是为了增涨见识,而不是助赵章夺取赵国君主的位置。
  似乎是看出了蒙仲的心思,田不禋压低声音说道:“贤弟,为兄知道你不想参合其中,但为兄要告诉你,唯有公子章取得王位,赵宋两国的盟约才会稳固,而你蒙氏一族,亦能在赵国立足,得到封邑与爵位。”
  “……”蒙仲有些狐疑地看向田不禋。
  “为兄不会骗你。”田不禋摇摇头,旋即问道:“你此前到邯郸时,可曾见到肥义、赵成、李兑三人?”
  “只见过赵相肥义。”
  “怪不得。”田不禋点点头,旋即解释道:“肥义,此人的立场倒是不必多虑,他在齐宋两国间向来是持中立态度,关键在于赵成、李兑二人……赵成乃赵主父的叔父,赵肃侯之弟,他与李兑二人亲近齐国,反对赵宋联合对抗齐国,提倡「联齐抗秦」,你道为何?因为赵成、李兑二人私底下受了齐国诸多好处。这二人,皆是赵何身边的重臣,受其影响,赵何难免会亲近齐国而疏远宋国,如今赵主父还在,尚能遮拦一二,假若有朝一日赵主父不在了,赵国势必会与宋国断绝往来而选择与齐国结盟,介时,宋国将面临什么样的结果?”
  摇了摇头,田不禋压低声音说道:“赵国必将倒戈齐国,或坐视齐国攻伐宋国,或帮助齐国攻伐宋国……而唯一能化解这场灾难的办法,即帮助公子章夺取王位!如今你在赵主父身边受到器重,或有机会助公子一臂之力,使宋国避过这场祸事。而你蒙氏一族,亦能凭此功劳成为赵国权贵,得到封邑与爵位……为兄知你机智聪慧,你自己考虑一下利害吧。”
  “……”
  蒙仲皱着眉头,微微点了点头。
  他在仔细思考着田不禋所说的话。
第083章
决定(一)
  回到中山王宫后,蒙仲将田不禋的话告诉了蒙虎、蒙遂等一干小伙伴,包括乐毅他也没有隐瞒。
  当然,蒙仲将田不禋话中那段「欲代赵何而王」的话给省略了,毕竟这件事可大可小,蒙仲虽然信任他这群小伙伴,却也担心他们无意间将公子赵章与田不禋的意图透露出去,引起滔天大祸。
  然而正因为隐瞒了这些,一干小伙伴们根本不了解这件事的严重性——他们可能以为只是单纯地投奔公子赵章而已。
  想来想去,蒙仲还是认为应该与蒙鹜商量一番,毕竟后者乃他蒙氏一族的少宗主,似这种事关蒙氏一族、甚至事关宋国的大事,他理当与蒙鹜商量。
  只可惜蒙鹜目前仍在沙丘行宫一带,蒙仲暂时没有得到机会。
  待等到十月前后,赵国对于中山境的掌控基本上已经差不多了,见此,宋国使者李史求见了赵主父,按照宋王偃的意思,重提「赵宋伐齐」之事。
  于是,赵主父便召集了公子章、赵袑、牛翦、赵希、李疵等将领,商议此事。
  公子赵章当然是支持「赵宋伐齐」的,毕竟他最倚重的幕僚田不禋就是宋国的遣臣,毫不夸张地说,他需要宋国的支持才能从赵王何手中夺回王位。
  至于其余赵袑、牛翦、赵希、李疵等赵将,却态度不一。
  值得一提的是,赵袑、赵希二人是赵氏王族子弟,而牛翦、李疵则是赵主父的爱将,前者被赵主父授予统帅赵国骑兵的权利,后者则常年坐镇在曲阳,在曾几何时,这四位赵将皆对赵主父的话言听计从,可现如今,他们却提出了异议:
  赵袑、赵希二人表示,他赵国的首要是覆亡中山国,如今目的已经达成,理当知会邯郸,而不是立刻展开与齐国的战争。
  李疵则表示目前当以继续稳固中山的民心为主,不可轻易再与齐国开战。
  唯独牛翦,他在商议时一言不发,也不晓得此人是愿意服从赵主父的命令,还是另有打算。
  总而言之,整场会议只有公子赵章坚定不移地支持联合宋国讨伐齐国。
  当时蒙仲就伺立于赵主父身边冷眼旁观着这场军议,在有对比的情况下,对公子赵章有了几分好感——尽管他很清楚赵章这么做也只是为了得到宋国的帮助,但至少他还愿意与宋国携手不是么?
  就在诸将争议不下时,赵主父沉声说道:“诸位,赵宋同盟,乃是我于近三十年前签署的盟约,我与宋王偃相约共同抗击齐国,而后,我赵国五伐中山,宋国每每皆陈兵于宋齐边界,今日,我赵国终于覆亡中山,焉能罔顾宋国的贡献?……难道我赵人,乃无情无义之辈么?”
  见赵主父都已经将话说到这份上了,在场诸将唯有保持沉默。
  此时,赵主父转头对宋国使者李史说道:“尊使,请回覆宋王,使赵宋两国相约共击齐国,宋国起兵之时,便是我赵国伐齐之日!”
  听闻此言,宋国使者李史拱拱手,一脸欢喜地说道:“赵主父仁义,在下当即回国将这个好消息告知宋王。”
  赵主父微笑着点了点头。
  而在此期间,蒙仲静静地看着这一幕。
  在他看来,赵主父在赵军中仍有不少威望,只至少在他力排众议决定讨伐齐国后,那几名对此存有疑虑的赵将都不再说话,但反过来说亦能看出,赵主父对国家、对军队的掌控力正在逐步消减。
  数日后,赵主父任命李疵暂守中山,等待邯郸那边派治理的官员前来接任,而他自己,则带着公子章、赵袑、牛翦、赵希等人,率领军队返回沙丘行宫。
  此时,蒙仲终于有机会见到蒙鹜,将田不禋的话告诉后者。
  在二人的一次谈话中,蒙鹜在听罢了蒙仲的转述后深深皱起了眉头。
  说实话,蒙鹜万万没有想到赵国的水居然那么深。
  要知道,但凡牵扯到王族的争权内斗,那基本上就是「不得生即得死」的状况,胜则为王,败则尸骨无存。
  自古以来皆是如此。
  “田不禋的话……有几分可信?”蒙鹜皱着眉头问蒙仲道。
  “应该至少有七八分可信。”蒙仲回答道。
  他仔细分析过田不禋的话。
  固然,田不禋选择支持公子赵章,显然也有他自己的私心在,但整体是没有错的——说白了,他没有能力去影响赵王何,哪怕是曾经的太子赵何,因为赵相肥义不会坐视他在旁挑唆赵国的邦交,给赵国未来的君主灌输有利于宋国的思想。
  再加上有赵成、李兑等亲善齐国的赵臣在赵王何身边,以田不禋区区一名宋国遣臣的尴尬身份来说,他想要接近赵王何,简直比登天还难。
  而在这种情况下,田不禋选择了无人问津的废太子赵章,希望通过帮助赵章夺回王位,使赵国继续与宋国维持同盟,总体来说这是正确的考量。
  关键在于这条路太艰难了,公子赵章的权势与地位,与赵王何相比实在相差太远,唯一的好消息是,赵主父现如今因为某些原因,也似乎在提高公子赵章的地位——在赵主父的帮助下,公子赵章是否能从赵王何手中夺回本该属于他的王位呢?
  说实话,蒙仲还真说不准。
  “那就协助公子章!”
  在思忖了许久后,蒙鹜咬牙说道。
  蒙仲有些惊讶地抬头看向蒙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4/6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