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之王(校对)第10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75/1163

  再次,安全卫凯姆·钱塞勒的站位依旧是正中央的位置,他的功能还是保持了灵活性,前后左右的移动都无法预测。
  换而言之,虽然物理距离层面全面压上,但西雅图海鹰防守组的整个阵型仍然保持了最原始最基本的状态——他们可以拒绝变化,按照原有防守模式展开;他们也可以顺从变化,在前场施加更多压力。
  其实,这就是皮特·卡罗尔的变化:他也感受到了陆恪步步紧逼的布局,正在打破西雅图海鹰的防守模式;而他拒绝被牵着鼻子走却又不得不做出调整,于是就制造出了一个烟雾弹,看似变化实则掌握主动权,变化还是不变,陆恪都无从猜测,进而破坏陆恪的防守阅读和进攻节奏,重新赢得主动。
  那么,陆恪现在应该怎么办?
  实话实说?陆恪也束手无策。
  因为现在双方都正在互相调整战术,他没有未卜先知的本领,他也没有看透人心的能力,更加没有预测未来的特技,所有的所有还是必须通过实战来检验,继而随机应变,终究还是需要临场来对抗。
  但这种博弈恰恰是陆恪所擅长的——卡罗尔看似改变实则没有的变化,其实没有出乎陆恪的预料,这也意味着,陆恪的战术布局终究还是发挥了作用,迫使对方开始重视前场的对峙,哪怕只是一点点注意力的牵扯,反应在实际对抗之中的变化也远远超出想象。
  更重要的是,卡罗尔没有改变钱塞勒的站位!要么是他们还没有察觉到陆恪的意图;要么就是他们察觉到了却对钱塞勒充满信心,但就陆恪个人来说,他认为是前者——因为这说明了,钱塞勒依旧是整个防守的核心,而其他防守位置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这对陆恪来说,是有利的:
  他只需要牵制住钱塞勒的注意力,那么整个防守阵型的变化都可以提前半拍完成预判,这也使得他能够在临场应变之中抢占到优势。
  那么,现在双方都是见机行事,就看谁的危机应变能力更加强硬更加强势了。
  这真有趣,不是吗?
  站在口袋保护之中,陆恪沉稳地细细观察着防守站位——事实上,他捕捉到了不少细节:
  两名角卫谢尔曼和麦克斯维尔交换了位置,这使得谢尔曼对位左翼外侧的克拉布特里,而麦克斯维尔则对位右翼外侧的吉恩,两名角卫的脚步都正在隐隐往后拉扯,提前一步做好了启动准备。
  内线卫瓦格纳的位置一直在移动,跟随着马库斯的移动而移动,显然他与马库斯是形成对位的关系。
  安全卫钱塞勒的站位明显正对着陆恪,他的视线余光正在打量全场,但整个注意力焦点都落在陆恪身上。
  这是不是意味着,虽然西雅图海鹰的站位主动靠前,但更多兵力仍然停留在了传球防守上,只是对把戏进攻又多了一层防护?而且,外线卫马尔科姆替换了厄文,与莱特形成搭档,马尔科姆也是更加擅长抄截的传球防守高手,这又是否具有其他意义呢?
  细节细节细节,每一个细节都在陆恪的脑海里快速交叉窜动着,他用视线余光瞥了开球倒计时一眼,却终究还是没有改变战术,扬声就直接宣布了开球。
  “攻击!”
  伴随着陆恪的口令,进攻和防守的所有球员全部都快速移动起来,但陆恪的注意力却不在死死盯防自己的钱塞勒身上,而是朝着……马尔科姆和厄文投射了过去!
  当视线余光捕捉到两名外线卫的第一个动作——甚至只是一个启动的倾向,陆恪就知道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
  这依旧是传球防守!
  那么,到底是怎么样的传球防守呢?视线余光紧接着就捕捉到了钱塞勒的动向,陆恪顿时心如澄明!
第1689章
突然袭击
  “攻击!”
  陆恪的开球口令划过天际,甚至不需要扫视就可以从动向趋势判断出来,两名外线卫马尔科姆和厄文双双跟随着自己对位防守的近端锋开始后撤步,展开贴身盯防;然后,视线余光就可以捕捉到内线卫瓦格纳亦步亦趋跟随着马库斯的移动而拉开距离、安全卫钱塞勒则一动不动地站在原地瞄准自己。
  只是开球瞬间的一个全景捕捉,陆恪就已经完成了防守判断——
  虽然西雅图海鹰阵型做出了改变,但战术意图依旧没有变化,以钱塞勒为核心来覆盖所有意外状况、三名线卫加入轰爆军团之中携手完成传球防守、最后则是四人冲传来做辅助,基本与前一波进攻保持一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钱塞勒的整个防守站位压上靠前,却没有轻举妄动地丢掉自己的位置。
  当然,这也并不稀奇。
  旧金山49人摆出了散弹枪阵型全力传球,西雅图海鹰针锋相对地以自己的最强项迎接挑战,这也是理所当然的选择——对于轰爆军团来说,陆恪完全就是撞在枪口上,他们绝对是喜闻乐见,根本没有改变的需要;更何况,内线卫瓦格纳单独盯防马库斯,防备陆恪临时改变战术,可谓是万无一失。
  西雅图海鹰依靠着自己的绝对实力做后盾,进攻组在小范围之内的变阵都很难逃脱他们的覆盖领域,因此,他们的防守战术没有任何问题,甚至可以说是明确清晰的,在陆恪开球之前就抢占了先机。
  但旧金山49人又怎么可能束手就擒呢?否则陆恪的防守阅读不就是无用功了吗?
  伴随着开球口号,旧金山49人的接球球员跑出了一个眼花缭乱的推进线路,层层推进地打乱防守布局。
  左翼,外侧的克拉布特里和内侧的弗农完成了短程交叉跑动路线,启动之后没有直线冲刺而是直接以四十五度角朝着对方的线路跑动过去,在五码开外的位置完成交汇,然后克拉布特里就切入内侧、弗农则撇向外侧。
  紧接着路线就稍稍有所变化,克拉布特里的跑动路线往外扬,持续朝着深远区域推动,牵制住了中央地带钱塞勒的注意力;而弗农的跑动弧线往内收,开始回跑,瞬间就甩开了对位盯防自己的外线卫马尔科姆。
  右翼,外侧的吉恩和内侧的洛根双双朝着中央区域跑动,就如同两百米进入弯道一般,洛根在内侧快速推动、吉恩在外侧试图超车;同时,站在同侧槽位的马库斯朝着外侧撇出了一个三十度的小弧线,在洛根切入内侧之后,马库斯就快速掠过了洛根的初始站位,朝着边线附近的短传位置冲刺而去。
  变化也紧接着出现了:洛根进一步收拢自己的跑动路线,出现在了钱塞勒的斜前方;马库斯则快速回身,在盯防自己的内线卫瓦格纳上步之前作出了接球手势;最后则是吉恩绕过了瓦格纳的跑动路线,朝着深远区域持续推进。
  然后,整个短传区域就形成了四个不同接球点:
  洛根和克拉布特里一左一右一前一后地包夹着钱塞勒,同时对位盯防他们的外线卫莱特和角卫谢尔曼也亦步亦趋地跟在身后,彼此之间的距离都是半步、半步、半步,电光火石之间,每个人都在试图做出判断,并且在警惕对手。
  同时,两个边线区域则出现了弗农和马库斯两个接球点,瓦格纳距离马库斯还有约莫三码,弗农则把马尔科姆甩开了两码左右,他们的位置都已经进入了肩后阴影传球的最佳状态,随时都可以完成接球。
  尽管西雅图海鹰的传球防守独步联盟,本赛季几乎是独孤求败的状态,但他们却不是不可战胜的!个人能力与集体战术的交错融合,终究还是存在着缝隙,而这些缝隙,就是四分卫打开局面的机会。
  问题就在于,四分卫能够看到吗?
  ……
  后撤步!
  陆恪正在后撤步之中调整自己的身体姿势,视线余光可以察觉到西雅图海鹰防守锋线正在施加巨大压力,他们也明显在前线投入了更多力量,仅仅只是四人冲传就已经几乎要冲破进攻锋线的口袋保护。
  压力来袭!
  但陆恪的后撤步不慌不忙,岌岌可危的进攻锋线至少可以为他赢得一秒的时间,而这区区一秒就已经足够!
  脚步调整之间,陆恪用视线余光看向了马库斯的跑动位置,没有多余的假动作掩护,抬手就完成了传球。
  他甚至没有上步也没有调整,站在原地利用手臂挥动的力量和手腕调整的控制就把橄榄球推送了出去,整个传球动作干净利落,甚至抢在防守组球员的判断之前就已经出手了,这也迫使防守球员必须做出反应。
  瓦格纳的力量和速度全部爆发出来,朝着马库斯全力冲刺。
  迟迟未动的钱塞勒意识到自己落后了半拍,却丝毫没有担心,脚步一个蹬地就晃开了洛根的位置开始内切。
  就连麦克斯维尔也条件反射地控制住了身体,准备停留在原地等待补防,但下一秒,麦克斯维尔就意识到了不对劲。
  “糟糕!”
  麦克斯维尔第一时间就察觉到了两件事:吉恩的持续前冲、橄榄球的弧线变化——
  的确,陆恪的视线紧紧地瞄准了马库斯,然后出手传球,没有任何假动作掩护,橄榄球就真的脱手而出了;但就在出手瞬间,陆恪的手腕力量却做出了调整,从右侧斜线三十度角转换成为右侧斜线四十五度角,入射角的小小改变却在抛物线拉扯之中形成了巨大的偏差,然后橄榄球就朝着吉恩的位置传送了过来。
  传球目标不是马库斯,而是吉恩!
  见鬼!
  针对旧金山49人,西雅图海鹰防守组做出了小范围调整,谢尔曼前往对位盯防克拉布特里,而麦克斯维尔则对换位置盯防吉恩。
  因为西雅图海鹰的防守以契合位置而不是契合球员为主,虽然旧金山49人目前阵中接球最具威胁的是洛根,但他们还是没有打破自己的防守规律,用谢尔曼去防守洛根,而是固守本来位置;而此次调换位置的直接目的就在于:克拉布特里的威胁高于吉恩,而吉恩刚刚伤愈复出,状态和水准都是谜团。
  于是,防守组也就做出了针对性调整——用实力相对弱一些的麦克斯维尔来对位吉恩。
  没有想到,吉恩回归的第一档进攻就成为了传球目标,惯性思维的经验主义果然害人!到底他们是小觑了陆恪,还是小觑了吉恩?
  麦克斯维尔此时已经没有时间抱怨了,他的脚步二次启动,朝着吉恩飞扑过去;但刚刚那一次误判所带来的停顿,哪怕只是肌肉的瞬间收紧,影响也是客观存在的,眼看着吉恩和麦克斯维尔的距离就拉开到一步左右。
  麦克斯维尔的视线余光已经捕捉到了橄榄球弧线,为了欺骗防守球员的判断,并且能够把传球送到预期位置,陆恪稍稍把传球弧线拉高起来,抛物线明显更加圆润,而传球落点自然也就比不上平时那么精准,这使得吉恩不得不跳跃起来完成接球,这就是麦克斯维尔的机会了!
  现在仅仅依靠双腿来完成防守,已经来不及了——脚步速度跟不上传球速度,麦克斯维尔干脆就原地起跳,把整个身体都投掷了出去,扑向吉恩,视线死死地盯紧了那个白色身影,重重地往下一扑,却发现:
  扑空了!
  ……
  吉恩的注意力保持了高度集中,时时刻刻观察着自己周围防守球员的站位,并且以匀速状态在持续前进。
  然后吉恩就捕捉到了陆恪的传球动作,因为战术安排没有确定传球目标,每一位球员都是潜在传球目标,吉恩的第一反应也以为传球目标是马库斯,但合作三个赛季以来,吉恩已经习惯了按照陆恪的安排完成路线跑动,不仅仅是为了完成接球而已,还可以为队友拆挡掩护,那些路线绝对不是随随便便安排的,于是,吉恩还是顺从身体惯性持续前进。
  下一刻,吉恩就捕捉到了传球弧线的变化,他立刻用视线余光捕捉到了一下,然后就注意到了麦克斯维尔的脚步停顿,紧接着条件反射的一个大跨步,吉恩就已经把双方之间的距离拉开,顺势再次一个大跨步,就已经把自己的站位调整了过来,做好接球准备。
  前进!
  前进!
  吉恩持续以小碎步保持着前进姿态,匀速状态的惯性依旧没有被打破,然后双脚用力蹬地,整个人就朝着远离麦克斯维尔的方向斜线跳跃起来,高高举起了双手,准确无误地出现在了橄榄球的运行轨道上。
  因为陆恪选择了蒙眼传球,他的力量控制也减弱了许多,避免出现太大误差,这也使得吉恩能够轻松控制住橄榄球,甚至还能够分出一丝注意力观察麦克斯维尔的位置,紧接着——
  接住了!
  吉恩的双手控制住橄榄球,然后就可以看到麦克斯维尔朝着自己飞扑了过来,他顺势就往前扑了过去,双脚在腾空状态下不断扑腾,就这样硬生生地把自己往前挪了一点点,但就是这么一点点差距,却让他甩开了麦克斯维尔志在必得的擒抱!
第1690章
追风少年
  “呼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75/11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